织物结构与设计 双层组织.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06490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织物结构与设计 双层组织.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织物结构与设计 双层组织.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织物结构与设计 双层组织.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织物结构与设计 双层组织.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织物结构与设计 双层组织.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织物结构与设计 双层组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织物结构与设计 双层组织.(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层组织:有两个系统的经纱和两个系统的纬纱交织,形成相互重叠的上、下两层织物的组织,称为双层组织。,三、 双层组织, 双层组织的基本结构 双层组织表里两层相互重叠,上层的经纱和纬纱称为表经和表纬,下层的经纱和纬纱称为里经和里纬。上、下两层可以分离也可以连接在一起。 为了便于在平面图上研究其组织规律,设想将上、下两层组织错开一定距离,使表、里纱线在同一平面上呈间隔排列的状态,以次来表达出两层的结构。,双层组织示意图,1双层组织的织造原理 织双层组织时,按投纬比依次制织织物的上下层,表经只与表纬交织,里经只与里纬交织。 表经穿入1、2片综,里经穿入3、4片综。 织第一纬时,投表纬1;表经1与表经2

2、形成梭口与表纬1交织制织上层织物,里经全部下沉。 织第二纬时,投里纬;里经与里经形成梭口与里纬交织制织下层织物,表经全部提起。 织第三纬时,投表纬2;表经1与表经2形成梭口与表纬2交织制织上层织物,里经全部下沉。,织第四纬时,投里纬;里经与里经形成梭口与里纬交织制织下层织物,表经全部提起。 可以看出,投表纬织上层时,里经必须全部沉在梭口下部,不与表纬交织;投里纬织下层时,表经必须全部提升,不与里纬交织。,双层开口示意图,动画()第二页、第三页综上升 动画()第一页、第四页综上升,2双层组织的设计要点及绘作 表、里层组织的确定 双层织物的上、下两层是各自独立的,两层组织的关系不如二重组织那样严格

3、。表、里两层组织可相同也可不同(不同时,交织次数应接近,否则织造困难,影响布面平整)。常用的表、里组织有:平纹、斜纹、重平、方平、四枚破斜纹等。, 确定表经与里经的排列比 表经与里经的排列比与经纱的线密度,织物的要求有关。如果表、里经线密度相同,紧度也相同,表经与里经的排列比取1:1或2:2;如果表经细,里经粗(此时紧度相同);或表层紧密,里层稀疏(此时线密度相同);表经与里经的排列比可采用2:1。, 确定表纬与里纬的投纬比 表纬与里纬的投纬比与纬纱的线密度及织物紧度有关,还与织机的多梭箱装置有关。单侧多梭箱,投纬比必须是偶数;投纬比中有奇数,必须采用双侧多梭箱。 确定组织循环 经循环参见经二

4、重组织,纬循环参见纬二重组织。, 填绘组织图 在组织循环内,用不同的符号标出表里经和表里纬的排列序号。 用不同的符号在表经和表纬相交处的方格内填绘表组织,在里经和里纬相交处的方格内填绘里组织。 由于投里纬织下层时,表经必须全部提升,不与里纬交织。在绘组织图时要注意表经与里纬相交处的方格内,必须全部填入特殊的经组织点符号(提综符号)。 穿综时采用分区穿法,一般表经穿在前区,里经穿在后区。穿筘时,同一组的表里经穿入同一筘齿中,以便表里经上下重叠。,3双层组织的种类 双层组织织物在服用、装饰用、产业用织物中广泛应用。 表里两层连接的方式不同,可以获得各种双层织物。 连接上、下层两侧,构成管状织物;

5、连接上、下层一侧,构成双幅或多幅织物; 在管状和双幅织物的基础上,加部分单层织物,可以构成袋织物; 根据配色花纹的图案,使表里两层相互交换,构成表里换层织物; 用不同的接结方法,使两层织物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构成表里接结织物。, 管状组织 连接双层组织的上、下层两侧,构成管状组织。 管状组织实际上是由一组纬纱以螺旋形的顺序与表经、里经交织形成圆筒形空心袋组织。 管状组织可以制织水龙带、造纸毛毯、圆筒形过滤布、无缝带子、人造血管等织物。 1管状组织的构成原理 管状组织由两个系统的经纱和一个系统的纬纱交织而成,这一个系统的纬纱既作表纬又作里纬,往复循环于表里两层之间。 管状组织的表里两层只在两侧边缘

6、连接,中间分离。 表里两层的经纱呈平行排列,纬纱呈螺旋形状态。,2管状组织的设计要点及绘作方法 表、里组织的选择 管状组织的表、里组织必须采用同一组织,组织应尽量简单。为保证折幅处组织连续,应采用纬向飞数Sw为常数的组织作为基础组织(如平纹、纬重平、斜纹、缎纹等)。 若折幅处组织连续要求不严格,则可采用2/2方平,2/2破斜纹,1/3破斜纹作为基础组织。 表里经与表里纬的排列比 管状组织表、里经的排列比通常为1:1,表、里纬的投纬比应为1:1。 确定组织循环 管状组织的组织循环计算方法同双层组织。, 确定管状组织的总经根数 为了保证表里层连接处组织连续,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总经根数。总经根数的确

7、定需按下式计算: mj = RjZSw 式中:mj 总经根数; Rj 基础组织的经循环数; Z 表里层基础组织的循环个数; Sw 基础组织的纬向飞数。(当投纬方向自 左向右, Sw取“-”,当投纬方向自右向左,Sw取“+”。) 实际上无论取“-”,取“+”,不影响管状组织整体结构的性质,只是表里层基础组织飞数的正负不同而已。, 组织图的绘作 画管状组织的切面图。按双层组织的绘图方法绘作管状组织。 在组织循环内,用不同的符号标出表里经和表里纬的排列序号。 用不同的符号在表经和表纬相交处的方格内填绘表组织,在里经和里纬相交处的方格内填绘里组织。 由于投里纬织下层时,表经必须全部提升,不与里纬交织。

8、在绘组织图时要注意表经与里纬相交处的方格内,必须全部填入 特殊的经组织点符号(提综符号)。,1,3管状组织的上机要点 管状组织可采用顺穿法和分区穿法(表经穿前区,里经穿后区)。 每组表里经穿入同一筘齿中。在织造时,由于纬纱的收缩,会引起织物两侧经密偏大。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并保证折幅处织物平整,穿筘时采用下列方法: 轻薄型管状织物采用逐渐减少边部筘齿穿入数,中间为4,边部为3、2、1, 中厚型管状织物采用的方法不行,必须在两侧边缘处的内侧,各穿入一根张力较大的特线A,特线单独穿入一片综(后综),单独穿入一个筘齿中。投入表纬时特线下沉,投入里纬时特线提升,特线夹在表里层中间,不与织物交织;只起保证

9、经密均匀的作用。织物下机时,可将特线抽出。还可以使用内撑幅器来替代特线。用一个织轴、一把梭子即可织造。, 双幅织组织 在窄幅织机上生产幅度宽一倍、二倍的织物。连接双 层组织的一侧,可制织成双层织物。轮流连接两侧边缘,可织 成三幅或三幅以上的宽幅织物。 双幅织组织也是由一根纬纱往复不断地与表经、里经交织, 并在一侧相连接而成。 1双幅织组织的设计要点及绘作方法 表、里组织的选择:双幅织组织的表、里组织相同,一 般为简单组织,如三原组织、纬重平组织等。 表、里经的排列比:采用1:1或2:2,以1:1为多。 表、里纬的投纬比:根据双幅织组织的形成过程,表、 里纬的投纬比必须是2:2。 确定组织循环:

10、按双层组织计算。 总经根数的确定:因双幅织组织只在一侧连接,对总经 根数无严格要求, mj = RjZ。 绘作组织图:按双层组织的绘作方法即可。,2双幅织组织的上机要点 双幅织组织上机时采用顺穿法和分区穿法,穿筘时,同一组表里经穿入同一筘齿中。在折幅侧应逐渐减少每筘齿穿入数或加一根特线A,特线单独用一片综,单独穿一筘齿,织物下机后将特线抽出;在布边侧每筘齿穿入数应多(增加布边牢度),布边侧加一根缝线B,将上、下布边连接,缝线单独用一片综,单独穿一筘齿,织物下机后将缝线拆除。,4 3 2 1,1 2 A B I II,I,II,I,II,A,.,.,B,1,2,I,II, 表里换层组织 将双层织

11、物的表、里两层沿织物的花纹轮廓交换位置,形 成花纹;同时将双层织物连接成一个整体。 经纬纱的原料、线密度、颜色均可不同。如配合得当,可 织出绚丽多彩的各种织物。 1表里换层组织的设计要点及绘作方法 设计纹样图 选择表、里组织:常用简单组织,如平纹、2/2斜纹、 2/2方平等。 确定表、里经与表、里纬的排列比:在表里换层组织中, 经纬纱需按纹样要求换层,在某一位置为表经、表纬, 在另一位置就为里经、里纬。为了避免混淆,在表里换 层组织中称为色经、色纬。常用的色经排列比有:1:1、 2:1、2:2 等;色纬排列比有:1:1、2:1、2:2、2:4等。 确定组织经、纬循环(一个花纹循环) 表里换层组

12、织的经、纬循环,是表里层基础组织循环的 整倍数。, 填绘组织图 在花纹循环内按纹样划分区域。 在各区域里填绘相应的组织,表组织的经浮点用“”表示,里组织的经浮点用“ ”表示,投入里纬时表经提起用“ ”表示。, , 8 7 6 5 4 3 2 1, ,1,2, , ,2表里换层组织的上机要点,采用分区间断穿法。穿筘时,同一组表里经穿入同一筘齿中。纹板数等于一个花纹中的纬循环数。, 表里接结组织 依靠各种接结方法,使分离的表里两层构成一 个整体的组织,称为表里接结组织。里层的作用主 要是增加织物的厚度,对原料纱线要求不高;表层 的纱线质量要好一些,以增进织物的外观。,1 表里两层的接结方法, “下

13、接上接结法”或“里经接结法” 里经提起与表纬交织,形成接结。 “上接下接结法”或“表经接结法” 表经下沉与里纬交织,形成接结。 “联合接结法” 里经提起与表纬交织,同时表经下沉与里纬交织,共同 形成接结。 “接结经接结法” 采用附加的接结经与表里纬纱交织,把两层织物连接起 来。 “接结纬接结法” 采用附加的接结纬与表里经纱交织,把两层织物连接起 来。 前三种接结法称为自身接结法,后两种称为附加线接结法。一般采用前三种。,2表里接结组织的设计要点及绘作方法, 选择表里基础组织 表里基础组织选用原组织或变化组织,表里基础组织可以相 同,也可以不同。当表里基础组织不同时,先确定表层组织, 然后根据织

14、物要求确定里层组织。 确定表里经、纬的排列比 排列比要根据织物的用途,表里层组织、线密度、密度等情况 来确定。 常用表里经的排列比有1:1、2:1、3:1等; 常用表里纬的排列比有1:1、2:1、3:1、2:2、4:2等。 确定接结组织 用来接结的纱线与上下两层组织的交织点,称为接结点。接结 点在上下两层的配置分布规律称为接结组织。 确定组织循环 经、纬循环数的确定可参照经、纬二重组织的计算方法。在使 用接结经(纬)接结时,应加上接结经的根数。,确定接结组织的原则: 在一个组织循环内,接结点的分布要均匀; 接结点不要在织物表面显露,因此接结点应安排在两侧长浮 线之间(接结点是经组织点,应位于左右表经长浮线之间, 接结点是纬组织点,应位于上下表纬长浮线之间); 若表组织为斜纹组织,接结点的分布方向应与表组织的斜纹 方向一致。 表组织为经面组织,选用“里经接结法”有利于接结点的遮盖。 表组织为纬面组织,选用“表经接结法”有利于接结点的遮盖。 表组织为同面组织,选用“里经接结法”为好,因为一般经纱比 纬纱细而牢,接结点易遮盖且接结牢固。,3“下接上法”表里接结组织的绘作,2 3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