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挂湿贴石材技术交底记录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06483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挂湿贴石材技术交底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干挂湿贴石材技术交底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干挂湿贴石材技术交底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干挂湿贴石材技术交底记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干挂湿贴石材技术交底记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干挂湿贴石材技术交底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挂湿贴石材技术交底记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技术交底记录编号:MJXMB2012-04-19工程名称 项目分项工程名称石材幕墙工程建设单位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 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交底部门 项目部交 底 人 交底时间2 0 1 2 年 月 日页 数共 7页接受交底单位人员交底内容:一、编制依据:干挂石材幕墙施工图;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其他现行的国家及地方相关技术规范、法律法规、强制条文。二、施工准备:(一)、材料准备钢材、连接件、五金件、紧固件、耐候密封胶、结构密封胶、螺栓及螺母、不锈钢干挂件。(二)、技术准备1、认真熟悉图纸,掌握幕墙制作、后补件安装及防水、

2、安全、隔声构造等要求。2、编制施工方案并经审查批准。按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三)、主要机具1、机械设备 台钻,角磨机、切割机、清洗机、电焊机等。2、检测工具 水准仪、经纬仪、2m靠尺、托线板、线坠、钢卷尺、水平尺、钢丝线等。三、主要分项分部工程:1、后补预埋件的安装(1)预置后补埋件:根据复检确认的分割位置,先将后补埋件预置至各自的位置,预置的目的是检查预埋件安装时与主体结构中钢筋是否有冲突,同时察看是否存在难以固定的或需要处理才可固定的情况。(2)对后补埋件进行准确定位:对后补埋件进行准确定位,要控制预埋件的三维误差(X向20,Y向10,Z向10),在实际准确定位时不能积累误差,在定

3、位准确后,对预埋件孔位进行标记、钻孔后采用四只M12160化学螺栓固定。(3)后补埋件施工质量评定:后补埋件属于隐蔽工程施工,固其质量验收必须按隐蔽工程验收有关规定进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验收定位是否准确;是否固定、牢固;焊接是否符合要求;对其他工程是否造成影响;所用材料是否合格;资料是否已整理齐全。(4)连接件安装。a连接件有很多种类,但一般情况下有两种:一种是单件式;一种为组合式。对每一工程来讲,可能同时两种连接件都采用。但不管是哪一种,其作用都是为了将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起来,故连接件的安装质量将直接影响幕墙的结构安装质量。b连接件,在安装前检查连接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是合格品,热浸镀锌

4、是否按标准进行,孔洞是否符合产品标准。c寻准后补件。预埋件的作用就是将连接件固定,使幕墙结构与主体砼结构连接起来。故安装连接件时首先要寻找予埋件,只有寻准了予埋件才能很准确地安装连接件。d对照竖梁垂线。竖梁的中心线也是连接件的中心线,故在安装时要注意控制连接件的位置,其偏差小于2mm。e拉水平线控制水平高低及进深尺寸。虽然后补件安装时已控制水平高度,但由于安装连接件时仍要拉水平线控制其水平及进深的位置以保证连接件的安装准确无误。f验收检查。对初步固定的连接件按层次逐个检查施工质量,主要检查三维空间误差,一定要将误差控制在误差范围内。三维空间误差工地施工控制范围为垂直误差小于2mm,水平误差小于

5、2mm,进深误差小于3mm。g螺栓固定。对验收合格的连接件进行紧固,即将2个M12110mm型不锈钢螺栓紧固,紧固后应检查连接件的左右进出,上下垂直等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h验收。对紧固好的连接件,现场管理人员要对其进行逐个检查验收,对不合格处进行返工改进,直至达到要求为止。i防腐。连接件在车间加工时亦进行过防腐处理(镀锌防腐),但由于点焊不锈钢螺栓时对防腐处理的破坏,故仍需进行防腐处理,具体处理方法如下:清理焊渣。刷防锈漆。刷保护面漆,有防火有要求时要刷防火漆。2、石材幕墙施工工艺流程1)工艺施工流程:固定连接件,竖向槽钢安装,横向角钢骨架焊接,石材板块安装,密封胶嵌缝,清理。2)固定连接件本

6、工程固定石材干挂件采用不锈钢挂件,用M10不锈钢螺栓固定于钢架结构上。3)竖向槽钢安装花岗石幕墙主框架为钢结构,主立挺采用10#热镀锌槽钢,槽钢焊接于连接铁件上。4)横向角钢安装主立挺安装完毕,检查质量符合要求后,才可安装横梁,横梁L50角钢制作,连接时一端为螺栓连接一端为焊接。并应确保水平度偏差符合设计要求。焊缝处经清渣后涂刷三遍防锈漆。5)石材板块安装a、根据弹线实测结果结合石材加工图、施工图,对验收合格的石材进行安装前复查。b、依据石材编号-检查石材的色泽度,使同一幕墙的石材不要产生明显色差,最低限度要求,颜色逐渐过渡。c、用环氧树脂腻子修补缺棱掉角或麻点之处并磨平,破裂者用环氧树脂粘结

7、剂粘结。d、根据设计尺寸,进行石材开槽。e、按图纸要求,用经纬仪打出大角两个面的竖向控制线,在大角上下两端固定挂线的角钢,用钢丝挂竖向控制线,并在控制线的上、下作出标记。f、支底层石材托架,放置底层石板,调节并暂时固定。g、固定螺栓,如果石材与平面线不平齐则调整微调螺栓,调整平齐,紧固螺栓,并将螺母用云石胶固定,防止螺母松动。h、石板间接缝按设计尺寸留出8mm宽的胶缝。i、用铝合金固定件安装石板,石板沟槽深度大于抗震设计变位量的1.5倍,且变位后的最小搭接量不小于5mm,沟槽底与挂钩间最小距离不小于6mm,挂件与沟槽间隙用AB胶填满。6)耐候胶注胶工艺a、石材板块安装调正后即开始注密封胶,该工

8、序是防雨水渗漏和空气渗透的关键工序。b、本工程根据设计规格选择垫杆填塞到拟注胶之缝中,保持垫杆与板块侧面有足够的摩擦力,填塞后垫杆凸出表面距玻璃表面约4mm。c、清洁注胶缝,选用干净不脱毛的洗洁布和二甲苯,用“二块抹布法”将拟注胶缝在注胶前半小时内清洁干净。d、粘贴刮胶纸:(略)。e、注胶:胶缝在清洁后半小时内应尽快注胶,超过时间后应重新清洁。f、刮胶:刮胶应沿同一方向将胶缝括平(或凹面),同时应注意密封胶的固化时间。7)清洁收尾a、清洁收尾是工程竣工验收前的最后一道工序,虽然安装已完工,但为求完善的饰面质量,此工序亦不能马虎。b、玻璃表面的胶丝迹或其它污物可用刀片刮净并用中性溶剂洗涤后用清水

9、冲洗干净。c、在全过程中注意成品保护。8)清理上述工序施工完成后,在脚手架拆除前,清除石材表面灰尘、胶痕等污染物。3、原件加工、制作要求1)钢材的加工制作a、钢材加工在现场进行,要求现场加工场地有良好的清洁条件,符合加工要求。选择能保证加工精度的设备、机具及量具。b、钢材下料前,应认真核对图纸,并对建筑物进行复测,按实际尺寸调整下料。c、待加工钢材必须经验证,并由甲方确认,出厂合格证、钢材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测试报告齐全且复试合格才可下料。d、下料前必须检查钢材表观质量、热镀锌涂层完好情况,合格下料。2)加工精度要求a、截料尺寸精度:长度允许偏差为1.0mm;角度允许偏差为15;截料端头不应有明

10、显加工变形,毛刺不大于0.2mm;孔距、孔位允许偏差0.5mm;b、钢材槽、豁、榫的加工精度:铣槽允许偏差:长度+0.5 mm,宽度+0.5 mm,中心线位线0.5 mm铣豁允许偏差:长度+0.5 mm,宽度+0.5 mm,中心线位线0.5 mm铣榫允许偏差:长度-0.5 mm,宽度-0.5 mm,中心线位线0.5 mmc、钻孔:检查钻床各部分是否正常,调整好所需转速,准备好需用的冷却液。 准备好钻头和工夹具等,工件压紧要平整牢固。按划线打样冲眼钻孔,使钻头对准钻孔中心线,开动钻床先锪窝,检查是否偏斜,若偏了要进行纠正。纠正时,对于较大的孔可用尖錾在孔的偏差相反的边錾低一些,较小的孔可用样冲眼

11、纠正。钻小孔也可以在偏的方向用垫铁垫高一些,然后再试钻,直到窝修正后,将垫铁取出,即可钻孔。当孔快钻透时,应减小进刀力。4、石材安装作业1)干挂石墙面和柱面工程量最大,施工亦较复杂,是施工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的重点。石材板块安装前应将表面尘土和污物擦拭干净并六面养护两遍。石材板块两边嵌入量及空隙应符合设计要求。石材板块的安装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石材板块的固定方式、固定间距均要满足设计的要求。石材板块安装的作业精度直接影响到石材幕墙的外观,如:胶缝的宽窄、直线度等。钢框架精度不符合要求或石材板块不符合要求的应返工。2)干挂石墙面和柱面均采用小单元式结构设计,每个石材单元块自成安装体系,无论

12、安装或拆除均不影响相邻的石材单元,幕墙横梁位置位于幕墙分格的分缝处,窗口四边的钢立柱钢横梁则按分缝线偏移45mm,施工过程分为:转接件安装,立柱安装,横梁安装,立柱与横梁接缝处理品,调整与加固防火板、避雷带、排水系统安装,石板材安装,填缝、注胶封胶,清洁、收尾、搭拆除外架。3)石材板块安装:为提高效率,石材板块安装时应遵守从左向右,从下向上的顺序安装,石材扣条与骨架锚固槽深为20mm,石材留缝 8mm。5、装配要求1)固定配件采用专用不锈钢挂件。2)固定配件应避开排水装置,且固定配件的接合必须适当隐蔽。3)不同种金属表面结合应在中间加设分隔用的石棉垫片,既防止相对滑动,又可防电解。4)所有钢材

13、表面热镀锌处理。5)与吸收性物料接触的铝型材表面加涂防电解及防湿物料。6、焊接作业 1) 作业顺序焊接标准确认准备作业焊 接焊接长度焊接厚度清除焊渣焊接检查清理、防锈处理本体定位焊缝部位不合格2)操作要求A、持证上岗。B、遵守焊接工艺,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C、施焊前,复查焊件接头质量和焊区的处理情况。四、质量保证管理制度工序及工艺流程质量保证措施对于建筑产品的质量,工序控制及工艺流程控制是工程质量提高的关键环节。1)施工前施工条件的准备与检查质量控制。A、在外装饰施工前,先检查原主体结构的标高控制线、洞口尺寸等数据是否正确。B、幕墙施工采用钢管脚手架施工,脚手架内排钢管必须离开

14、墙面净空距离至少350mm,否则需调整。C、工程确保达到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优良”等级的要求。D、施工安装后补件数量准确,位置正确或经调整后符合要求,埋件允许误差:高度偏差小于25mm,表面前后偏差小于5mm。2)工序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一是工序先后要合理,工序不能混乱,按照产品的正常程序施工,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二是工序交接时的质量检验验收。每道工序完成后,在进行下道工序时,对已完成工序要检查验收,前道工序不合格,不许施工下道工序,并且做好交接及检验记录,分清责任人。三是工序间歇中质量控制。每道工序施工完,中间会有施工停顿及间歇,合理的工序间歇,会提高工程质量。3)测量放线质量控制A、墙柱控制点为了测定竖向、横向基准线,按照业主提供的轴线位置,必须确定墙柱控制点。墙柱控制点分布设在主楼墙主体上的控制点,与墙体固定连成一体,为幕墙施工的基准点,代表主楼墙柱体的精确位置,并设置于窗台口的左、右中心线上,以便于向上投影。点位用膨胀螺栓固定在砼外墙柱的悬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