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一些问题的解读(10.19)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06123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3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一些问题的解读(10.19)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一些问题的解读(10.19)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一些问题的解读(10.19)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一些问题的解读(10.19)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一些问题的解读(10.19)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一些问题的解读(10.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一些问题的解读(10.19)(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一些问题的解读韦延年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一、适用于四川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四川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51/5027-2008 (2)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0 (3)严寒及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在建筑节能设计书的设计依据中,应将所选择作为建筑节能设计的标准列为设计依据。即,对于居住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不能同时以两个标准作为设计依据。 二、四川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51/2027-2008的修订内容

2、及特点 1、四川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51/5027-2008包含了四川省的四个气候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温和气候区。仅管没有夏热冬暖地区,但攀枝花地区的公共建筑是要求按夏热冬暖地区进行设计,因为攀枝花的气候条件与夏热冬暖地区一些典型城市的气候条件相近(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中第6页第4.2.2条的要求)。 2、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不是按所谓的“条式”或“点式”来划分提出限值,而是按居住建筑的“层数”来分别提出限值(如表4.1.5)。同时还规定了热工性能综合判断中的体形系数上限值,即3层,S0.6;4层,S0.55。这个上限值规定主要是在能耗计算时用。当然,也可

3、以认为是要求不超过这个最大限值,若超过了,就必须修改建筑设计,使之不超过此最大的限值。 对于夏热冬冷地区,实际上还是规定了体形系数的基本限值S0.40,只是在表4.2.5-3中,进一步提出了当S0.40及S0.45、S0。45及0.50和S0.50的屋面与外墙的热工性能限值。 这与原四川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51/5027-2002中提出的:当S超过0.01,外墙、屋面的平均传热系数相应减少0.02W/(m2K)是相同的函义,它们都是出自于如下计算式: Km.dKm.s(1)式中,Km.d设计建筑外墙和屋面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 Km.s标准要求的外墙和屋面的平均传热

4、系数W/(m2K); Ss标准要求的体形系数; Sd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该公式的导出: 通过建筑外围护结构散失的热量一般按下式计算: QKmtAo(W) 上式两边除以建筑体积Vo得建筑单位体积散失的热量计算公式为: Q/VoKmtAo/VoKmtS(W/m3) 按设计建筑的相关指标与标准规定的指标,应有关系式: Km.dtSdKm.stSs 两边除t: Km.dSdKm.sSs即引出以上(1)式:Km.dKm.s (国外也有这样的公式:Umax = 0.6 + )这个计算公式实际上是给出了外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Km与建筑体形系数之间的一个调整余地。体形系数过大,肯定会对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要求高。比如标准要求的S是0.40,现在设计为0.60,那么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就应按(1)式变为0.40/0.601.50.671.51.01W/(m2K),这相当于公共建筑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设计要求。所以,对体形系数的设计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3、提出了外墙的热惰性指标应取平均热惰性指标,而且将平均热惰性指标限值由Dm3.0变为Dm2.5和Dm0.40分为两组确定。 (3)屋面、外墙的传热系数K值是以热惰性指标D2.5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