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离纯化汇编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505791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离纯化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离纯化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离纯化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离纯化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离纯化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离纯化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离纯化汇编(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节 基因工程药物的 分离纯化 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离、纯化 非常重要。表达的产物都是多肽 或蛋白质 。它的制得具有以下 特点: 表达产物在初始料中含量较低; 含有大量细胞及代谢产物; 表达产物稳定性差,易失活变 性; 表达产物的种类繁多、结构不 一、活性各异; 对其质量要求纯度高、无菌、 无热原。 一、建立分离纯化工艺的根据 含目的产物的起始料的特点 基因工程菌的发酵产物其上游过程的 各种因素对分离、纯化工艺有影响。 包括: 菌种的类型及其代谢特性。 原材料培养基的来源及其质量。 生产工艺及条件。 物料中杂质的种类和性质。 目的产物特性。 产品质量的要求 二 、分离纯化的基本过程 发酵液 细胞

2、分离 胞内产物 胞外产物 细胞破碎 固液分离 浓缩 初步分离 高度纯化 制剂 产品 包含体 细胞碎片分离 变性 复性 三、分离纯化的技术 分离纯化的技术要求: 技术条件温和能保持产物生物 活性。 选择性好,能从复杂的混合物 中有效的将目的产物分离,达 到较高的纯化倍数。 收率要高。 两个技数间能直接衔接, 不需要对物料加以处理。 纯化过程要快,满足高 生产率的要求。 细胞破碎与固液分离 细胞收集: 离心法、膜分离法。 细胞破碎:机械破碎法、非机械 破碎法。 固液分离 目的产物的分离纯化 目的产物含有大量杂质必须进行分离纯化。 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的设计根据其分子的理化性质和 生物学特性来决定。

3、产 物 特 性 作 用 等电点 决定离子交换种类及条件 相对分子量 选择不同孔径的介质 疏水性 与疏水、反相介质结合的程度 生物特异性 决定亲和配基 溶解性 决定分离体系及蛋白浓度 稳定性 决定工艺采用温度及流程时间 目的产物的分离纯化 目的产物含有大量杂质必须进 行分离纯化。 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的设计根 据其分子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 特性来决定。 产 物 特 性 作 用 等电点 决定离子交换种类及条件 相对分子量 选择不同孔径的介质 疏水性 与疏水、反相介质结合的程度 生物特异性 决定亲和配基 溶解性 决定分离体系及蛋白浓度 稳定性 决定工艺采用温度及流程时间 产物的特性在分离纯化中的作用 分

4、离纯化的方法依赖色谱分离方法 离子交换层析(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IEC) 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带电的 溶质分子与离子交换剂中可交换的离子 进行交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它具有分辨率高容量大操作容易,该法 已成为多肽蛋白质核酸分离纯化的重要 方法。 反相色谱(reversed phase chromatography,RPC)和 疏水色谱(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HIC) 反相色谱和疏水色谱是根据蛋白质 疏水性的差异来分离纯化的。 反相色谱是利用溶质分子中非 极性基团与非极性固定相之间相互作 用

5、力的大小以及溶质分子中极性基团 与流动相中极性分子之间在相反方向 作用力的大小差异进行分离的。 常用固定相为硅胶烷基键合相。 流动相为低离子强度的酸性水溶液 ,加入能与水互溶的乙腈、甲醇 、异丙醇等有机溶剂。 由于固定相骨架疏水性强,吸附的 蛋白质需用有机溶剂才能洗脱下 来。 疏水色谱的原理与反相色谱的原 理相似,主要是利用蛋白质分子表面 上的疏水区域和介质中的疏水基团之 间的相互作用,无机盐的存在能使相 互作用力增强。 固定相介质表面的疏水性比反相 色谱介质表面的疏水性弱。为有机聚 合物键合相或大孔硅胶键合相。 流动相为pH68盐水溶液。 在高盐浓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疏 水性部分与介子的疏水基

6、团产生疏水 性作用而被吸附;盐浓度降低时蛋白 质疏水性作用减弱,目的蛋白质被逐 步洗脱下来,蛋白质疏水性越强,洗 脱时间越长。 与反相色谱相比,疏水色谱回收 率较高,蛋白质变性可能性小。 亲和层析(affinity chromatography,AC) 亲和层析是利用固定化配基与目 的蛋白质之间特异的生物亲和 力进行吸附,如抗体与抗原、 受体与激素、酶与底物之间的 作用。 配基:在亲和层析中起可逆性结 合的特异性物质。 载体:与配基结合的支撑物。 亲和层析大体可分三步: 配基固定化 吸附目的物 样品解吸 凝胶过滤 凝胶过滤是以具有大小一定的多孔 性凝胶作为分离介质,小分子能进 入孔内,在柱中缓

7、慢移动,而大分 子不能进入孔内,快速移动,利用 这种移动差别可使大分子与小分子 分开。 根据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和蛋白质分子 的动力学体积的大小差异,可以利用 凝胶过滤来分离纯化目的蛋白。 主要应用两个方面: 脱盐和更换缓冲液 蛋白质分子的分级分离。 在产品的形成阶段前用于除去产物的 多聚体及降解产物。 非蛋白质杂质的去除 DNA、热原质和病毒的纯化方法: DNA的去除 DNA在pH4.0以上呈阴离子,蛋白质的pI在6.0 以上,可用阴离子交换剂吸附除去。如蛋白质为强酸性, 可选择条件使其吸附在阳离子交换剂上,而DNA不吸附。 亲和层析和疏水层析也有效。 热原质的去除 热原质是肠杆菌科产生的细菌

8、内毒素(脂 多糖)去除困难。分子量小的多肽或蛋白质中的热原可用 超滤或反渗透,脂多糖是阴离子可用阴离子交换层析除去 ,脂多糖是疏水性可用疏水层析法。 病毒的去除 层析或过滤可将病毒去除。 非蛋白质杂质的去除 DNA、热原质和病毒的纯化方法: DNA的去除 DNA在pH4.0以上呈阴离 子,蛋白质的pI在6.0以上,可用阴离 子交换剂吸附除去。如蛋白质为强酸 性,可选择条件使其吸附在阳离子交 换剂上,而DNA不吸附。亲和层析和疏 水层析也有效。 热原质的去除 热原质是肠杆菌科产生 的细菌内毒素(脂多糖)去除困难。 分子量小的多肽或蛋白质中的热原可 用超滤或反渗透,脂多糖是阴离子可 用阴离子交换层

9、析除去,脂多糖是疏 水性可用疏水层析法。 病毒的去除 层析或过滤可将病毒去除 。 四、选择分离纯化方法 的依据 根据产物表达形式来选择 分泌型表达产物的发酵液体积很 大但浓度较低纯化前必须浓缩可 用沉淀和超滤法。 产物在周质表达是介于细胞内可溶性 表达和分泌表达的一种形式,它可以避 开可溶性表达蛋白和培养基中蛋白类 杂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分离纯化. 为了获得周质蛋白 经低浓度溶菌酶处理后,可采用渗透 压休克的方法来获得。 可溶性表达产物破菌后的细胞上 清,首选亲和分离方法,或离子 交换层析。 根据分离单元之间的衔接选择 应选择不同机制的分离单元组成一套分 离工艺,尽早采用高效的分离手段。 先

10、将最多的杂质去除,将费用最高、 最费时的分离单元放在最后阶段,即 通常先运用非特异、低分辨的操作单 元(如沉淀超滤和吸附等),以尽快 缩小样品体积,提高产物浓度,去除 最主要杂质(包括非蛋白类杂质)。 随后采用高分辨率的操作单元( 离子交换层析和亲和层析)凝胶过滤 放在最后,这样可以提高分离效果。 层析分离次序的选择同样重要, 合理的组合能提高分辨效率,并有利 于各步骤间的过渡。如离子交换层析 、亲和层析、凝胶过滤。 根据分离纯化工艺的要求 来选择 分离纯化工艺应遵循以下原则: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尽可能减少组成工艺的步骤 各技术步骤间要相互适应和协调 工艺过程中尽可能少用试剂 工艺所用时间要短 工艺和技术必须高效收率高 易操作能耗低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