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原理课件13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057380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原理课件13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锅炉原理课件13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锅炉原理课件13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锅炉原理课件13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锅炉原理课件13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锅炉原理课件13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原理课件13讲解(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蒸发受热面的工质 流动和传热,本章主要内容: 两相流动和传热及其各项参数; 自然循环原理和计算; 自然循环的安全性; 强制流动蒸发受热面的水动力特性。,第一节 两相流动和传热 一、两相流动和传热的基本概念,图 13-1 垂直上升蒸发管中的两相流型和传热,影响两相流动的主要因素: 1、工质的流向(向上 、向下、水平) 2、流速 3、管径 4、压力(汽水密度差) 5、粘度 6、含汽率 7、热负荷,二、两相传热恶化,图13-2 不同负荷时放热系数与x的关系,1、某一负荷下,放热系数沿流程的变化 以图13-2的负荷1为例: (1)A-B段(单相过冷水, 有所增加); (2)B-C段(过冷沸腾

2、, 明显增加); (3)C-D段(饱和核态沸腾,增加不多); (4)D-E段(饱和核态沸腾 强制水膜对流, 进一步增加); (5)E-F段(液雾流、含水不足, 迅速降低、出现第二类传热恶化 ); (6)F点以后(蒸汽的单相换热,有所增加)。,2、负荷变化对的影响 随着负荷增加: (图13-2中负荷线由1逐步变到7) (1)过冷沸腾点提前 (对应于B点); (2)饱和核态沸腾时的放热系数增加(对应C-D段); (3)转为强制水膜对流传热的 x 增加(对应D-E段); (4)传热恶化出现点提前: (对应于E点) 1)含水不足提前;(负荷2 ) (第二类传热恶化。特征参数:临界含汽率) 2)膜态沸腾

3、提前。(负荷37 ) (第一类传热恶化。特征参数:临界热负荷),三、超临界压力下的传热 1、超临界压力下的参数变化特点 (1)最大比热容点 (2)拟临界温度(准临界温度) (3)大比热容区,在超临界压力下的大比热区内,工质与管壁的传热却类似于亚临界压力下的沸腾换热,2、大比热容区的对流放热系数 W/(m2) (式13-1),类膜态沸腾,超临界压力下在相变点附近工质特性变化很大,影响传热特性,9,由于超临界压力工质的特性在相变区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在一定条件下,仍然可能发生传热恶化。传热恶化现象类似于亚临界压力时的膜态沸腾,称类膜态沸腾。工质特性突变的影响表现为:因管壁面附近温度比管中心高 管壁附

4、近的粘度比管中心小得多,粘度梯度的作用引起流体边界层流动层流化 在边界层中流体密度降低,产生浮力,促使紊流传热层流化 壁面附近流动层流化 壁面附近传热系数低,类膜态沸腾,10,四、传热恶化的防止措施 传热恶化 第一类传热恶化(膜态沸腾或类膜态沸腾):防止它的产生 。防止受热面热负荷过高,以避免它的发生。 第二类传热恶化(蒸干):允许它发生,但防止壁温超过容许值。 自然循环锅炉:只要保证蒸发管出口的含汽率不是过高,就可以避免该传热恶化的出现; 直流锅炉:蒸发管内出现含水不足的传热恶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设法减少传热恶化时壁温的上升幅度,而不是防止它的产生。,四、传热恶化的措施 (书p.23423

5、5) 1、保证一定的质量流速; 2、使流体在管内产生旋转流动或破坏汽膜边界层; 内螺纹管、扰流子。 3、降低受热面的热负荷。,12,内螺纹管,内螺纹管既强化传热,又强化扰动而避免汽膜的产生因而避免壁温的飞升。,第二节 两相流的基本参数和流动压降 一、两相流的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包括 : 1、流量参数: 根据流过的工质的质量平衡或能量平衡计算得到的参数;流过截面的汽水混合物流动参数 ; 2、真实流动特性参数: 截面上的汽、水真实流动参数 。,14,(一)流量参数:根据流过的工质的质量平衡或能量平衡计算得到的参数。 质量流速 循环流速 折算流速 混合物流速 质量含汽率和容积含汽率 流量密度,15,质

6、量流速,质量流量G (kg/s) 水的质量流量 G-D kg/s 蒸汽的质量流量 D kg/s G= (G-D) + D 容积流量V (m3/s) 水的容积流量V (m3/s) 蒸汽的容积流量V (m3/s) V= V + V 质量流速:单位时间内流经单位流通截面的工质质量。,16,循环流速,循环流速:循环回路中水在饱和温度下按上升管入口截面计算的水流速度。,17,折算流速,对于管内汽水两相流 蒸汽折算流速:假定流过的蒸汽占有管子全部截面时计算所得的蒸汽的流速。 平均蒸汽折算流速: 水的折算流速: 循环流速与折算流速的关系,(一)流量参数 (书p.236238) 1、质量流速(单位面积的质量流

7、量) kg/(m2s) (式13-3) 2、循环流速(以饱和水密度计算的上升管进口工质流速) m/s (式13-4) 3、折算流速 (1)蒸汽折算流速 m/s (式13-5) (2)水的折算流速 m/s (式13-7) 质量流速 kg/(m2s ),19,混合物流速,混合物流速:流经管子截面的混合物容积等于流过的水容积和汽容积之和,混合物的平均流速为,20,含汽率,质量含汽率:蒸汽的质量流量D与工质总的质量流量G之比称为质量含汽率(又称:蒸汽干度) 。 容积含汽率:流经管子某一截面的蒸汽容积流量与混合物的总容积流量之比,称为该截面上的容积含汽率 。,与x之间的关系,(式13-16 ),21,流

8、量密度,流量密度:汽水混合物的质量流量与体积流量之比 (式13-17 ),22,(二)真实流动特性参数:表示流体(汽相、液相或汽液混合物)流动时的真实状态的参数 真实流速 截面含汽率 汽水混合物的真实密度,23,真实流速,真实流速:实际上在两相流体中蒸汽或水只占管子截面的一部分,设水和汽所占管子截面的面积分别为F和F,则该截面上水的真实流速为 汽的真实流速: 汽水滑动比,24,截面含汽率,在某一截面上,蒸汽所占截面积F与管子总截面积F之比,称为截面含汽率,(C与工质流动方向、压力、流速、含汽率有关) 用汽水滑动比表示:,25,真实密度,流通截面上的工质密度,称为真实密度。 流量密度 向上流动,

9、真实密度 流量密度,二、两相流动的压降 (式13-25) 摩擦阻力 均相模型加修正系数 局部阻力 重位压差 平均真实密度 加速压降,第三节 自然循环原理及计算 一、自然水循环原理 (一)自然循环回路,(二)循环压头 1、运动压头Sdr及其与流动阻力的平衡式 自然循环回路中克服流动阻力的推动力。 (式13-34, 35) 影响运动压头的因素: (1)水循环高度h ; (2)下降管与上升管的工质密度差 1)压力大小; 2)上升管平均含汽率,2、有效压头Sef及其与流动阻力的平衡式 有效压头Sef 运动压头中,用于克服下降管阻力的压头。 Sef与流动阻力的平衡式 (式13-36) 3、下降管、上升管

10、两端压差的平衡式 (式13-37) 式13-35、36、37分别是: 运动压头法、有效压头法、压差法。,(三)循环流速和循环倍率 水循环安全性的两个重要指标。 1、循环流速 (式13-4) 2、循环倍率K 进入上升管的循环水流量G与上升管出口 蒸汽流量D之比。,1) 界限含汽率xth :自然循环开始失去自补偿能力时的x。 2) 界限循环倍率: Kth=1/ xth。(表13-2) x xth : x增加 w减小。(强制流动特性 ),二、水循环计算 水循环计算的任务 (1)计算整个循环回路的工作点; 循环流量G或循环流速w0 (2)校验水循环的安全性。 水循环计算的已知条件 (1)结构尺寸; (

11、管径、高度等) (2)热负荷、压力等。 (热力计算的结果),(一)简单回路的水循环计算 简单循环回路(图13-10) 复杂循环回路(图13-13),1、基本方程 (1)压差法 (式13 - 40) 式中: (2)有效压头法 (式13 - 43),2、加热水段高度的计算,计算思路: 经过多少吸热高度才能使工质欠焓i变为0。,(1)上升管吸热段进口的工质欠焓i (式13-44) (2)工质欠焓由进口的i减少到0,所需的吸热高度 1)工质在吸热段上升单位高度(1米)时,欠焓的减少量 (式13-44) ( 上升单位高度的流动阻力) 2)根据qh和i求加热水段高度 (式13-44) 或,(3)下降管进口

12、工质的欠焓 能量平衡: 得: (式13-45),对iuh计算的说明: 1、 iuh太小 下降管容易含汽 流阻增加; 2、 iuh太大 热水段增加 运动压头减小; 3、一般Gx D: ( 中1) (1)蒸汽在汽包中被部分省煤器来的水凝结; (2)下降管带汽 。,3、循环回路工作点的计算 使水循环基本方程式成立的循环流量G的计算。 (1)压差法 (式13 - 40) (2)有效压头法 (式13 - 43),影响工作点循环流量的因素: (根据计算式13-40或13-43) (1)工作压力; (2)含汽率; (3)循环回路的高度; (4)上升管流动阻力; (5)下降管流动阻力。,(二) 复杂回路的水循

13、环计算,计算方法 串联回路:流量相同,压差(有效压头)相加; 并联回路:流量相加,压差(有效压头)相同。 (各子回路的重位压头、阻力按各自的高度和流程计算) (1)压差法,(2)有效压头法,第四节 自然循环的安全性 一、水循环安全性检查 检查内容:停滞、自由水面、倒流。 检查目的:防止有的受热面出现传热恶化。 (一)循环完全特性曲线 1、定义: (书p.247) 既包括正向流动,又包括反向流动的压差 (或压头)与循环流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 2、作用: 检查水循环是否会出现停滞、自由水面、倒流。,3、水循环完全特性曲线的建立 压差法,4、对水循环完全特性曲线的说明 1)在倒流区的上升管压差有一个

14、最大值 ; 2)Yfrv与倒流流量 成正比的区间是不稳定区间; (图中B点所在的区间) 3)-DGD的区间,是不稳定的区间。,(二)循环停滞和循环倒流 1、循环停滞 某上升管内水流量仅仅等于产汽量时的状态 。 2、循环倒流 循环回路的上升管中发生水自上而下的流动。 3、循环停滞的原因: 吸热不均 (受热最弱的上升管最容易发生停滞现象 ) 4、循环倒流的原因: 吸热不均 上升管出口接到汽包水空间(或有上联箱) 5、检查水循环安全性的依据 (图13-15),(三)下降管带汽和汽化 对水循环的影响: (书p.248) 下降管工质密度减小、流动阻力增加 水循环可靠性降低 下降管带汽和汽化的原因: (书

15、p.248249) 1、下降管进口水汽化; 2、下降管进口形成漩涡而带汽; 3、 汽包内进入下降管的水中含有蒸汽; 4、下降管受热。,二、 提高循环安全性的措施 (防止出现:循环停滞、倒流、自由水位、传热恶化) (一)减少并联管子的吸热不均 1、减小炉膛热负荷不均; 2、上升管分成多个独立回路。 (二)减少下降管、汽水导管和汽水分离装置流动阻力 (三)合适的上升管高度、管径和流动阻力 (四)降低上升管工质密度 1、入口欠焓不太大; 2、压力不太高。,第五节 强制流动蒸发受热面的水动力特性 水动力特性的定义(书p.251) 在一定的负荷下,工质的流量与压降p之间的关系。 一、蒸发管的流动阻力 (式13-52) 是单值的:水动力特性稳定; 是多值的:水动力特性不稳定。,二、平置蒸发管的水动力特性 1、平置蒸发管水动力特性的数学描述 对平置蒸发管作如下简化: (1)加速压降pac忽略不计; (2)局部阻力较小,归并到摩擦阻力中; (3)汽、水混合均匀。 由(式13-52)得: (式13-55),把式13-5660代入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