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形态课件解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04253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4.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细胞形态课件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血细胞形态课件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血细胞形态课件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血细胞形态课件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血细胞形态课件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细胞形态课件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细胞形态课件解读(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细胞形态检查,正常细胞形态,血细胞的生成和分化,Totipotent Stem Cell,胞体直径10-20 m,圆形或类圆形。胞核较大呈淡紫红色,圆形或类圆形,居中或略偏位。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排列均匀,如薄沙分布,无浓集。核仁2-5个,较小,清楚,呈淡蓝色。胞质量较少,呈透明的天蓝色或深蓝色,胞质内多无颗粒。,原粒细胞型,原粒细胞型,根据颗粒有无等特征将原粒细胞分为型和型: 型为典型的原粒细胞,胞质中无颗粒; 型除具有型的特点外,胞质中有少许颗粒。,胞体直径12-25m,较原粒细胞大,圆形或椭圆形,有时可见瘤状突起。胞核大,呈圆形椭圆形或一侧凹陷,核常偏于一侧或位于中央。核染色质开始聚集

2、,较原粒细胞粗,核仁清晰可见。胞质内含有数量不等,大小形态不一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早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20 m ,圆形。胞核椭圆形,一侧开始为扁平或略凹陷,其凹陷程度与假设圆形核直径之比常小于1/2,核常偏于一侧,呈紫红色。核染色质聚集呈索块状,核仁常无。胞质量多,呈淡红、淡蓝色;内含细小,大小较一致的淡紫红色中性颗粒。,中性中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5-20 m,较中性中幼粒细胞略大,圆形。胞核与中性中幼粒细胞相似。胞质内满布粗大,大小一致,橘红色的嗜酸性颗粒。,嗜酸性中幼粒细胞,中性晚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6 m,胞核明显凹陷呈肾形、马蹄形、半月型,其凹陷程度与假设圆形核直径之比为

3、1/23/4。核常偏于一侧,核染色质粗糙呈小块,出现副染色质,核仁消失。,嗜酸性晚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6 m,胞质内充满嗜酸性颗粒,A颗粒常无。其他方面基本同中性晚幼粒细胞。,嗜碱性晚粒细胞,胞体直径10-14 m,胞核呈肾形,轮廓不清,胞质内及核上可见嗜碱性颗粒。,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0-15 m,胞核凹陷更加明显,与假设圆形核直径之比大于3/4,形态弯曲呈粗细均匀的带状。核染色质粗糙呈块状,副染色质明显、透亮,核两端钝圆呈深紫红色。,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1-16 m,胞核与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相似,胞质中充满嗜酸性颗粒。,嗜碱性杆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0-12 m,胞核

4、呈模糊杆状,胞质内及核上有少许嗜碱性颗粒。,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0-14 m, 胞体呈圆形,胞核分叶状,常分为2-5叶,叶与叶之间有细丝相连或完全断开。胞质丰富,呈淡红色,浆内充满中性颗粒。分叶核粒细胞和杆状核粒细胞的另一种划分标准是核桥(即核最窄处小于最宽处的1/3)。,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1-16 m,胞体直径胞核多分为两叶,胞质内充满嗜酸性颗粒。,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0-12m,胞核可为3-4叶或分叶不明显,胞质内及核上有少许嗜碱性颗粒。,粒细胞胞质中四种颗粒的鉴别,原红细胞,胞体直径15-25 m,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瘤状突起。胞核圆形,居中或偏于一侧,核

5、染色质呈紫红色颗粒状,核仁1-3个。胞质少,深蓝色且不透明,有油画蓝感,核周常形成淡染区,胞质中无颗粒。,早幼红细胞,胞体直径10-18 m,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位,核染色质浓集呈粗颗粒状,核仁模糊或消失。胞质量比原红细胞稍增多,为不透明蓝色或深蓝色,胞质内无颗粒。瘤状突起和核周淡染区仍可见。,中幼红细胞,胞体直径8-15 m ,圆形。胞核圆形,居中,占细胞1/2。核染色质凝聚成条索状或块状。核仁完全消失。胞质量多,无颗粒。由于血红蛋白形成增多而嗜碱性物质逐渐减少,胞质呈不同程度的嗜多色性(蓝灰色,灰红色)。,晚幼红细胞,胞体直径7-10 m ,圆形。胞核圆形,占细胞1/2以下,

6、核染色质凝聚呈紫黑色的团块状(称为碳核),胞质量多,淡红色或灰红色,无颗粒。,成熟红细胞,胞体平均直径7.2 m,呈双凹圆盘状,无核,胞质淡红色,中央部分为淡染区。,原单核细胞,胞体直径14-25 m,圆形或不规则,有扭曲、折叠,有时可有伪足。胞核圆形,稍凹陷或不规则,可有折叠、扭曲。核染色质疏松纤细,呈细丝网状,为淡紫红色。核仁1-3个,大而清楚。胞质较其他原始细胞多,呈灰蓝色不透明毛玻璃样,其中可有空泡,颗粒无或少见。,幼单核细胞,胞体直径15-25 m ,圆形或不规则,有时可有伪足。胞核常不规则,呈扭曲、折叠状,或有凹陷切迹。核染色质开始聚集呈丝网状,核仁有或消失。胞质增多,呈灰蓝色不透

7、明,可见空泡和细小紫红色的嗜天青颗粒。,单核细胞,胞体直径12-20 m,圆形或不规则,常可见伪足。胞核不规则,常呈肾形,马蹄形,或S形等。核染色质疏松,可呈条索状,小块状。胞质量多,呈灰蓝色半透明毛玻璃状。胞质内可见细小,分布均匀的紫红色颗粒,胞质内常有空泡。,中性中幼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鉴别,原始淋巴细胞,胞体直径10-18 m,圆形或类圆形。胞核圆形或类圆形,核膜厚,核染色质细致呈颗粒状,核仁1-2个,清楚,染成淡蓝色。胞质很少,淡蓝色,无颗粒,近核处可有一透明区。,幼淋巴细胞,胞体直径10-16 m,圆形或类圆形。胞核圆形或类圆形,核仁模糊或消失,核染色质较原淋细胞粗。胞质少,淡蓝色透明

8、,偶有少许嗜天青颗粒。,原始淋巴细胞,胞体直径10-18 m,圆形或类圆形。胞核圆形或类圆形,核膜厚,核染色质细致呈颗粒状,核仁1-2个,清楚,染成淡蓝色。胞质很少,淡蓝色,无颗粒,近核处可有一透明区。,淋巴细胞,(1)大淋巴细胞:胞体直径12-15 m 。胞核椭圆形,常偏于一侧;核染色质致密均匀呈深紫红色;核仁消失。胞质较多,呈清澈的淡蓝色,常有少许嗜天青颗粒。 (2)小淋巴细胞:胞体直径6-9 m,圆形或类圆形。胞核类圆形或有小切迹;核染色质紧密呈大块状,核仁消失。胞质量极少,呈淡蓝色,常无颗粒。,原浆细胞,胞体直径12-25 m 。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圆形,占胞体的1/2以上,偏位或居中;

9、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网状,染呈紫红色;核仁25个。胞质量多,呈深蓝色、不透明,有核旁淡染区,无颗粒,可有空泡。,浆细胞,胞体大小不一,直径815 m 。常呈椭圆形。胞核圆形、较小,占胞体1/3以下,核常偏位;核染色质聚集呈块状,副染色质呈淡红色形似龟背状,少数呈车轮状;胞质丰富,呈深蓝色、不透明,有泡沫感,有时胞质均呈红色或胞质边缘呈红色。常有空泡及核旁半月形淡染区,偶有少许嗜天青颗粒。,原巨核细胞,胞体直径15-30um,圆形或不规则.胞核较大,圆形或不规则,常有凹陷,折叠,胞核1-2个;核染色质粗,排列紧密,分布不均匀,染成紫红色;核仁2-3个,常不清晰,呈淡蓝色.胞质较少,呈深蓝色,无颗粒,

10、常可见指状胞质突起,细胞周边常有血小板附着.,幼巨核细胞,胞体直径30-50um,常不规则.细胞核形态不规则,有重叠或扭曲,呈肾形或分叶状;核染色质颗粒粗,排列紧密,常无核仁.胞质较丰富,深蓝或淡蓝色,近核处出现少许细小的淡紫红色颗粒而使胞质呈淡红色,常有伪足状突起,有时细胞周边可有血小板附着.,颗粒巨核细胞,胞体直径40-70um,有的可达100um以上,常不规则.胞核巨大.胞质丰富,胞质中充满大量细小的紫红色颗粒而呈淡红色.周边可有少许血小板附着.,产血小板巨核细胞,胞体直径40-70um,有时可达100um,胞核巨大且不规则.核染色质呈团块状,胞浆极丰富,淡红色,颗粒可聚集呈蔟.胞膜不清

11、晰,其内外侧常有聚集的血小板.,裸核巨核细胞,胞核同产血小板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的胞浆解体后,释放出大量血小板,仅剩一细胞核,故称为裸核巨细胞.,血小板,星形,圆形或椭圆形,无细胞核,胞质淡蓝色或淡红色, 亦有少数梭形及不整形者,一般有13个突起,血小板可分为透明区与颗粒区,二者没有明显分界,颗粒呈深蓝色或蓝绿色折光,散布于颗粒区内。 .,异常细胞形态,粒细胞形态:,核左移现象、核右移现象; 粒细胞有无中毒性颗粒、空泡变性、核凝集、核溶解等 有无原始及其它异常细胞、有无Auer小体、派胡样畸形等。,什么核左移?,正常时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以3叶居多,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

12、:13,如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杆状以上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 。,杆状核粒细胞0.06,称轻度左移。 杆状核粒细胞0.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者为中度核左移。 杆状核粒细胞0.25并出现更早期的粒细胞时,为重度核左移,常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或中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样反应。,什么核右移?,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的分叶过多,可分4 叶甚至于56叶以上,若5 叶者超过5%时,称为中性粒细胞的核右移。核右移是由于造血物质缺乏,使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或造血功能减退所致。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感染的恢复期,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中毒颗粒:细胞质中部分或全部颗粒变粗

13、,着色深,颗粒的分布及大小不等,可能为中性颗粒成熟过程中发生变性所致; 中毒指数:有中毒颗粒的中性粒细胞数/所计数的中性粒细胞数 。0.25为轻度,0.25-0.50为中度,0.50-0.75为重度,0.75-1.00为极度。,空泡:可在细胞质或核中出现,常为多个,被认为是细胞脂肪变性后未能着色所致; Dohle(窦勒)小体:细胞质内出现嗜碱性、多呈斑块、梨形或云雾状,可能为核浆发育不平衡所致,为细胞严重毒性变的表现; 核棘突:胞核有各种形态的芽状突出,临床意义尚不明确,可能与中毒、癌转移、严重放射损伤等有关。,Pelger-Huet(派胡样畸形)异常,是一种粒细胞核分叶不完全现象,血涂片高倍

14、镜下白细胞密度与外周血白细胞对应关系,红细胞形态:,红细胞大小和血红蛋白含量:小红细胞、大红细胞、巨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一、低色性、正色性、多色性。 红细胞形态改变:靶形红细胞、球形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口形红细胞、镰形红细胞、碎裂形红细胞。 红细胞中的异常结构:嗜硷点彩红细胞、(Howell-Jolly)豪周氏小体、Cabot(卡伯氏环)等。,红细胞形态:,红细胞大小和血红蛋白含量:小红细胞、大红细胞、巨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一、低色性、正色性、多色性。 红细胞形态改变:靶形红细胞、球形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口形红细胞、镰形红细胞、碎裂形红细胞。 红细胞中的异常结构:嗜硷点彩红细胞、(Howe

15、ll-Jolly)豪周氏小体、Cabot(卡伯氏环)等。,正常红细胞,低色素小细胞性红细胞,球形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口形红细胞,鎌状红细胞,缗钱状排列,靶形红细胞,碱性点彩红细胞,泪滴形红细胞,Cabot(卡波环),碎裂形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晚幼红细胞,(Howell-Jolly)豪周氏小体,含铁粒红细胞,血小板数量:平均每油镜视野5-15个或数20个油镜视野血小板相加大于100为大概正常。 血小板形态:巨大血小板、大血小板、蛇形血小板。 血小板分布:注意涂片边缘及片尾有无聚集现象。,血小板数量及形态,单核细胞数量及形态:,比例及绝对值是否明显增高,特别注意老年人单核细胞无诱因的增高;

16、是否有原幼单核细胞; 是否有空泡变性、吞噬异物等,血液涂片的制备,1、每份样本制作3张血涂片。要求所用玻片清洁、干燥、无尘,大小为25 mm75mm,厚度为0.81.2mm。并有明确标记。如果样本中白细胞数量少时,需要制备更多血涂片(如6张)。 2、使用EDTAK2抗凝血液样本时,应在采集后4小时内制备血涂片。在制片前,样本应充分混匀。注意,样本不能冷藏。 3、用楔形技术制备血涂片。在玻片近一端1/3处,加一滴(约0.05ml)充分混匀的血液,握住另一张较狭窄的、边缘光滑的推片,以3045角使血滴沿推片迅速散开,快速、平稳地推动推片至玻片的另一端。 4、在1小时内,用瑞氏染液染色;或在1小时内,用无水甲醇(含水量3%)固定后染色。,推片技巧,推片倾斜30-45度,推成血膜长度2535mm,宽度1820mm,血膜四周留有空隙区,血膜终尾离玻片终端至少10mm,血膜均匀,薄如蝉翼,尾端形如弧状,迅速扇(摇)干,血膜具有头、体、尾不同厚薄区域。此外,涂片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