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014年学业水平测验语文模拟试卷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035244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2014年学业水平测验语文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云南2014年学业水平测验语文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云南2014年学业水平测验语文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云南2014年学业水平测验语文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云南2014年学业水平测验语文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2014年学业水平测验语文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2014年学业水平测验语文模拟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2014年学业水平测验语文模拟试卷13 / 13 作者: 日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云南省2014年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是一律无效。第卷 阅读题(共4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探秘南极洲南极大陆,冰天雪地,容易给人没有生命存在的感觉。但哥伦比亚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却认为,南极是有生命存在的。南极是人类研究最少的陆地。2007年,研究人员在这里发现了纵横交错的冰下河流,与亚马逊流域的形状非常相似。美国航天局卫星新近发回的照片和影像资料显示,南极拥有若干个“湖区”,其矿化作用相当积

2、极,倘若没有微生物的参与,这一进程要么无法进行,要么会缓慢得多。这意味着南极并非一片没有生命的旷野,而是一个丰饶的自然体系,拥有“生命绿洲”。哥伦比亚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斯塔丁格介绍说:“事实上,南极的冰下水系相当庞大,其面积与美国相差无几,堪称全球最大的水域。那里很可能存在着一个完整的、全新的世界,而10年前这对人类而言是难以想象的。” 他说,即便没有卫星提供的最新图片资料,过去在南极地区进行的研究发现也证明了这一庞大水系的存在,如古老的东方湖、因冰下大陆的运动而引起的冰川漂移等。 南极湖泊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在3000万3500万年的漫长时间里完全与外部世界隔绝。尽管如此,因为有来自陆地深层

3、的热量,河流和湖泊一直都处于运动中。这表明,数十万年来,与其他大陆一样,南极冰盖下的生命也是在不断发展进化的。不久前,研究人员在毗邻南极的海域中发现了科学界所不知道的动物物种,如生活在海底的食肉类海绵,他们靠很小的骨针来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目前,学者们尚难对南极的河流和湖泊数量做出精确统计。最新的数量是145个,它们都位于4000米深度以下。明年,专家计划在南极安装配有最新雷达设备的探测器,以推动对南极深处的研究。研究者认为,南极其实就是一块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的普通大陆,正是冰盖妨碍了人们对南极的深入了解。然而,由于全球变暖,温度较高的冰下湖泊开始从底部侵蚀冰川,加速了后者的融化。联合国秘书长

4、潘基文表示,冰川融化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希望国际社会能够对此问题进行关注,并敦促全球各国领导人积极努力,应对全球变暖。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南极”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南极冰川下有着与亚马逊流域的形状十分相似的纵横交错的河流。B南极并非一片没有生命的旷野,而是一个丰饶的自然体系。C受全球变暖气候影响,南极冰川开始融化了,而大量存在的冰下湖泊加快了其融化速度。D因为冰下大陆的运动,南极冰川会缓慢地漂移;因为有来自陆地深层的热量,南极河流和湖泊一直都处于运动中。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A南极是人类研究最少的陆地之一。B专家拟在南极安装配有最新雷达设备的探测器,

5、以推动对南极深处的研究,此举将有可能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C过去,科学家就研究发现南极是一个“生命绿洲”,只是当时缺乏卫星提供的相应图片资料。D目前,科学家们精确统计出了南极的河流和湖泊的数量,总数为145,它们都位于4000米深度以下。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2分)A种种迹象表明,南极很可能存在一个与外部世界隔绝的完整的、全新的世界。B.因为水是生命之源,科学家在南极发现了纵横交错的冰下河流,可见那里是有生命存在的。C科研人员不久前发现的生活在海底的食肉类海绵是科学界以前不知道的动物物种,它有可能是从南极冰盖下的河流或湖泊里游离出来的一种生物。D南极是一块被厚厚

6、冰层覆盖的普通大陆,但因冰天雪地的表象妨碍了人们对南极的深入了解,造成那里没有生命存在的感觉。二、古代诗文阅读、默写(24分)(一)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

7、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节选)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木直中绳 中:合于B.虽有槁暴 暴:晒干C.假舆马者 假:借助D.君子生非异也 生:出生5.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A.吾尝终日而思矣 B.登高而招C.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D.蟹六

8、跪而二螯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作者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种生活现象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实现超越。B.第一段用“輮木为轮”来推导出通过学习和“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理想境界的结论。C.第二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D.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

9、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8、对这首诗,清人沈德潜曾评价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从全诗来看,你同意他的看法吗?“送别”二字应该如何理解?(3分)9、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每空1分,共5分)(1)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同是天涯沦落人,_。(白居易琵琶行) 雕栏玉砌应犹在,_。(李煜虞美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谨庠

10、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多情自古伤离别, !(柳永雨霖铃)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月明星稀, 。(曹操短歌行)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灵魂镜视者列夫托尔斯泰徐则臣很多年里我都不喜欢托尔斯泰,虽然他是我最早拜读的大师之一。不是因为他写得不好,而是因为他写得太好了,好到所有人都在说他好,那么我就不喜欢对众口一词的大师和圣人我总有莫名其妙的警惕和拒绝。鲁迅也如此,我对中学课本中所有鲁迅文章被阐释出的无比丰饶的微言大义感到绝望,我受不了语文老师“说文解字”般地把巨大的意义落实到一个个标点符号上。至于吗?

11、我只能不喜欢。当然这是个相当情绪化的错误。大学毕业后我重读鲁迅和托尔斯泰时,为此备感后悔,好书是栽培身心的原始股,读得越早你赚得越多,所以得尽力把亏欠的给补回来。这些年我反复重读,我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过去一直讨厌的那种人,提到托尔斯泰和鲁迅我就要忍不住对你跳脚:好啊,你一定要读!虽然时下搞文学的国人已经习惯了把拍托尔斯泰巴掌视为矫情和恶俗,没关系,像当年坚持的情绪化一样,我还要再坚持一回。托尔斯泰长得丑,为此半生自卑和苦恼。我打开老托的画传,翻看一张张照片和画像,朋友看见他的大胡子、崎岖的五官和深邃的目光,说,帅呆了,好一张山河岁月、世道人心的脸!托尔斯泰泉下有知,听了不知会作何感想。朋友把我的

12、话说了。在这张脸上你的确能看到山河壮阔、岁月浩淼,看到世道繁复、人心忠直。不知道当年须髯飘飞的托尔斯泰揽镜自照时,看到的是什么。年少时,他每一次站在镜子前,都要为一缕总也不服帖的头发、为自己难看的高额头和凸下巴懊恼和焦虑。我断定托尔斯泰是个爱照镜子的男人。丑人皆如此,照镜子为寻求安慰,希望自己一觉醒来成为汤姆克鲁斯,这和自恋既背道而驰又殊途同归;年既长,托尔斯泰继续照,他在镜子里由五官看到了内心,由自我看到了身处的整个世界。正如我们现在在镜子里看到的托尔斯泰。一个作家,一生最大的任务也许正是照镜子。先审视自我,从肉身到灵魂,然后推己及人,再由人心抵于更广大的世道。早期的作品童年少年青年和日记里

13、,托尔斯泰已经把自己定位为忠诚的镜视者。在一个虚荣和作弊也可以博得理解和合法性的年龄里,托尔斯泰已经早早地把自己置于两面镜子之前。一面镜子实实在在,轻触微温,他拍打自己只能在幻想中才可以变英俊的脸,镜子残酷不说谎,一如既往,托尔斯泰的虚荣无处藏身;如果这还不够惨,在那看不见的幽暗处,另一面镜子接着竖起来,抽象,是看不见的刀,这是他自愿的,他立志自虐般地盘剥自己的内心和欲望,他决意把最隐秘的煎熬和盘托出,务求真实,像对待敌人一样彻底,让欲望、缺陷和丑陋来个底朝天。灵魂的审查官不会躲在日记里工作,他要行诸文学作品,把真实的灵魂公布出来:对,这个人就是列夫托尔斯泰,这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写出的人物,他们如此这般云云。知己方能知彼,洞悉人心然后兼济世道。无疑勘探灵魂乃是作家最大的职责与道德,如果匡时救世,把笔落到更辽阔的世界上,那也不算越位,不过是将兴趣扩展到一个国族的灵魂上而已。老托尔斯泰永为典范,他为俄罗斯的灵魂搬来镜子。一个国家的问题不会比一个人的更小,他不得不用笔鼓与呼,公开与沙皇叫板,但这依然还不能分解他对俄罗斯的忧患。老人家不仅要在信仰和理念上完满“托尔斯泰主义”,还须俯身躬行,行动起来才能真正心安。办学,从基本的文化启蒙开始,壮大俄罗斯的心智;克己苦修,仗义疏财,解放农奴,还地于民;伯爵先生要在世俗和精神两个层面上塑造出健康的俄罗斯人。一个人是否能够改变世界?远道而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