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专题调研报告(市农工部)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02403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彦淖尔市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专题调研报告(市农工部)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巴彦淖尔市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专题调研报告(市农工部)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巴彦淖尔市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专题调研报告(市农工部)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巴彦淖尔市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专题调研报告(市农工部)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巴彦淖尔市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专题调研报告(市农工部)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巴彦淖尔市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专题调研报告(市农工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彦淖尔市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专题调研报告(市农工部)(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巴彦淖尔市农牧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专题调研报告一、龙头企业原料基地建设情况目前,我市农牧业产业化加工能力:年加工小麦80万吨、玉米40万吨、油葵50万吨、番茄制品年加工能力40万吨、食用向日葵年加工能力15万吨、脱水蔬菜年加工能力2万吨、羊肉制品18万吨、乳制品设计加工能力80万吨,无毛绒加工9000吨、纺纱750吨的生产能力。2014年,主导产业的基地建设情况:乳产业:全市奶牛存栏12.05万头;肉产业:全市肉羊存栏892万只;番茄产业:番茄种植面积16.6万亩;脱水蔬菜加工:脱水蔬菜种植面积7万亩;油料加工:油葵种植面积预计25万亩。尽管我市农畜产品资源丰富,但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

2、地建设还相对滞后,部分原料阶段性供求趋紧的矛盾日益突出。基地建设滞后、原料供应不稳定,是制约我市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1、原料紧缺,企业开工不足。以番茄为例,由于我市番茄绝大部分是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农户科技意识、田间管理水平千差万别,加上农作物轮作倒茬比较困难,直接导致番茄病害呈现日趋严重的趋势。由于病害增多,农药使用比较频繁,并且也不够规范,又导致农药残留现象,再加上采摘不规范,直接导致番茄原料品质下降。2009年最高峰时年处理鲜果230万吨,生产番茄酱32万吨。2013年因原料不足,全市41个加工厂22个开机生产,启动生产线24条,生产期一个月左右。许多工厂已连续停产两年以上,

3、大量资产闲置。其中中粮屯河、富源等十几个企业设备先进,投资均在亿元以上。一些企业之间距离过近,布局不太合理,也加剧了原料争夺。2、基地建设分散,标准化程度低。目前全市1000亩以上种植规模经营面积35.6万亩,仅占种植面积的0.36%。多数农民仍然用种植的多样性来应对市场的多变性,把种植“花花田”作为应对市场的主要选择,集中连片少、集约化程度低。养殖方面,肉羊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63%。总体上种、养殖规模化程度不高。这种“小而全”的分散种植模式难以实现专业化、标准化、机械化,土地和水资源浪费多、生产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在现有的基础上很难实现,也增加了农企有效对接的难度。3、基

4、地建设不稳定。大部分原料生产受当年市场价格影响,原料种植面积波动较大,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原料短缺或过剩现象。4、订单履约较差。近年来,普遍采取的公司+合作社(或经纪人)+农户+订单的模式在利益的考验下多次失灵,各旗县区政府、协会、加工企业在原料收购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成效不太明显。以番茄为例,当番茄原料供大于求时,不能及时交售,农民排队等候好几天,鲜果成了烂番茄,既造成环境污染,又影响番茄制品质量,更影响茄农收入。农民交售番茄很辛苦,遇上下雨停电,更是受罪,甚至还因为交售番茄出现过人员伤亡。企业压等压价,农民利益受损。当原料供小于求时,企业竞相抢购,农民唯价是论,造成双方互不信任,矛盾越积

5、越深。许多企业在订单上下的功夫不够,订单约定不细,存在投机心理。多数农民在种植安排上仍是押宝式种植,存在侥幸心理。农企双方没有建立起互信、互利和风险共担的良好机制,种植基础不牢,订单对双方的约束力有限。5、产业化经营层次低。一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二是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利益联接不紧密。突出表现在订单履约较差。当原料供大于求时,企业压等压价,农民利益受损;当原料供小于求时,企业竟相抢购,农民唯价是论。许多企业在订单上下的功夫不够,没有与农民建立起互信、互利和风险共担的良好机制。三是缺乏统一品牌,产品种类少,品牌影响力有限,更缺乏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的统一品牌。

6、二、龙头企业与原料基地、合作组织、农牧户利益分配现状龙头企业与原料基地的联结方式主要有:企业自建规模化原料基地、开展订单、土地入股、反租倒包等多种形式。内蒙古圣牧高科奶业有限公司自筹资金建成有机饲草种植基地20万亩,年产有机牧草20万吨;建成牧场12座,现有优良荷斯坦奶牛28000多头,日产鲜奶量500多吨,其中生产有机奶约2万吨。云海秋林公司自筹资金建设有机饲草料种植基地30万亩,建设有机奶牛场18个,存栏奶牛3万头,年产有机鲜奶达到10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销售利润1.38亿元。在农牧民合作组织建设上,越来越多的农牧民专业合作从单一的产前、产中等生产合作领域,逐步向流通、加工、基

7、地建设等领域拓展,肉羊、粮油、瓜果、蔬菜等一些优势特色农畜产品,实现了农资供应、质量标准、生产技术、品牌包装、市场营销、基地认证等统一服务,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发展,合作效益不断显现。目前,全市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770家,合作社成员5.5万户,占家庭承包经营总户数的20%。其中,种植业类191家,养殖业类408家,种养结合类 88家,流通类871家,工类12家。合作社成员达5万户,带动农牧户13万户。同时,我市共培育了60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其中市级示范社30个,自治区级示范社20个,国家级示范社10个。杭后康尔徕绿色食品专业合作社,建成占地300多亩、建有温室大棚168座的设施农业示范园

8、区,形成了春提前、夏排开、秋延后、冬生产的“四季青”格局。合作社每年带动的基地面积达2.3万亩,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户1.12万户。合作社内农户户均年纯收人在12万元以上,人均纯收人高出全旗农民平均纯收人3倍。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万联泰种养殖合作社投资650多万元建起了2600平方米的养殖园区,养殖红公鸡、大雁、贵妃鸡、野鸡、孔雀;建成肉羊养殖标准棚圈10套,基础母羊存栏达600只。目前,万联泰种养殖合作社的红公鸡存栏1万只,每月可出栏1000只左右,年存栏量将达5万只。仅红公鸡一项纯利润60多万元。三、产业化中利益联结的类型和特点1、市场交易型。这是我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应用较普遍的利益联结方

9、式。如粮油、炒货、饲草料加工等行业。杭后和平面业公司采取“专业粮仓”的办法收购原料。“专业粮仓”是由粮食企业主导推行,粮食行业主管部门监管的一项为农民储存粮食的业务。每年新粮刚收获时,粮食价格相对较低,农民不愿意出售,先将粮食交给粮食加工企业,自己拥有粮食的所有权。企业向售粮农户发放一本类似银行存折的小本子,记载所售粮食的品种、数量、品质等信息,售粮农户可以随时在自己认为粮价满意的时候将全部或部分所售粮食折算成现金与粮食收购企业结算,粮食收购企业相当于农户的“粮食银行”。这就是典型的市场交易型。2、订单契约型。我市番茄产业、乳产业多采取这种模式。番茄产业一般采取“企业+经纪人+农户”的模式。年

10、初,各番茄加工企业根据自己的产能、市场行情、销售情况等综合考虑,确定订单种植面积,由经纪人落实到每个农户并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划定各番茄加工企业的原料收购半径。同时,出台最低收购保护价。到加工期,企业按照合同优先收购订单内的番茄,订单以外的得不到保障。乳产业也是采用这种办法收购原料。乳品加工企业与奶站、养殖户订立收购合同,约好收购价格、原奶质量、结算方式等,实行订单收购。这种方式从表面上看,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农牧户经营的不确定性因素相对减少,能有效地调动农牧民发展优质农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较好地保护企业和农牧户的利益。但在实践中,随意性和非规范性特点比较突出,缺乏法律对双方的有效监督,双方都容

11、易出现违约行为,由此引发了纠纷。3、紧密联结型。这种方式有三种模式:一是最低保护价加二次结算。这种联结机制的最大特点是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较为紧密。企业收购原料后,如果原料价格上涨,企业将按照高出的市场价给农牧户二次结算,补齐差价,使农牧户不因早出售原料而受损失,双方的利益联结更加紧密了。维信羊绒公司在原料收购上采取“最低保护价,二次结算,低补高不退”的收购方式,先后给牧民补贴收购资金达6800多万元,最大限度保护了牧民的经济利益,从而在国内羊绒生产经营企业中率先结成工牧直交、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解决了牧民卖绒难和企业原料收购难的问题。这种作法有利于稳定市场物价,避免羊绒大战和参杂使假。对于

12、牧民来讲,产品以市场价找到了买主,不用担心卖绒难,不用担心上当受骗,避免了“绒贱伤牧”,确保牧民有稳定可靠的收入。对于企业来讲,可以按计划收购到稳定优质的原料,保证正常生产。二是组建合作社、行业协会或其他合作组织。农牧户通过组建合作社、行业协会或其他合作组织,以团体的形式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从而达到实现自身利益、提高谈判地位、增强市场影响力的目的。这种机制有利于农牧户和企业关系的沟通和协调。如乌拉特中旗“大众顺巴美肉羊育种专业合作社”,外挂靠企业,内联养殖户。对内为养殖户提供种羊鉴定和调剂、饲料补贴、防疫试验技术、管理服务,对外每年对园区内生产的种羊、肉羊、羊毛进行统一组织销售,具备了为农牧

13、民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功能。但这一方式依然存在强势集团侵占弱势集团利益的现象。三是股份合作型。是在劳动联合基础上的资本联合,农牧民既参加劳动,又集资入股,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农牧民不仅可以获得出售农畜产品的收入,而且可以分享联合体的利润,农牧户在合作型产业化经营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可以参与管理、决策和监督,使得利益机制朝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方向迈了一大步。我市土地流转工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按照有利于农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的目的积极稳妥地推进,主要以转包、出租、入股、互换、转让的方式进行流转。土地流转逐步成为龙头企业与农牧户实现利益联结的重要方式。农户将

14、土地流转给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种植能手,以入股分红或收取租金的形式获得基本的利润,然后以产业工人的身份优先进入企业务工,获取工资实现利润。4、一体化型。即龙头企业自己建立原料基地或者有条件的基地自己创办加工企业。近几年,我市农牧业产业化为了可持续、健康发展,龙头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如肉产业草原宏宝、草原鑫河、蒙鑫伊族、蒙福肉业等先后建立了养殖基地;面粉加工业,兆丰公司、恒丰公司在前旗、杭后等地建立了原料基地;乳产业,最具代表性的是圣牧高科,公司成立了生态草业、牧业养殖、有机奶业三个公司,形成了种草、养殖、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一体化经营。四、利益联结机制典型示范(一)巴彦淖尔市圣牧高

15、科打造全球有机奶产业龙头1、基本情况内蒙古圣牧高科牧业有限公司于2010年1月成立了巴彦淖尔市圣牧高科有限公司,包括巴彦淖尔市圣牧生态草业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市圣牧高科牧业有限公司和内蒙古圣牧高科奶业有限公司三家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牧场运营、有机饲草料种植及加工、有机畜牧养殖、有机原奶生产和销售。经过4年的时间,通过不断的建设和治理,现已经形成了良性绿色循环,把有机物 “过光转化,过腹转化,过设备转化,过市场转化”后,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按照这样循环发展,沙漠得到了不断的治理和改良,我们打造了一个全闭环的有机循环产业链。2、产业化运行模式公司通过养殖、种植、生态循环一体化运作,最大限度地将产业链

16、与农民的就业链相融合。合作模式分两种:一是草业公司收购无法耕种的荒漠,通过牧场进行改良,改良后返租给当地农户;二是奶业公司及牧业公司雇佣当地农民,直接解决当地900人员的就业问题。在产业化经营方面,农户返租公司流转土地实施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经营,主要种植的青贮、苜蓿等有机饲草料,公司订单收购,确保农户受益。牧场将奶牛粪便进行干湿分离,再利用好氧堆肥法进行堆肥处理后,用于租地农户的租种农田施肥。通过草畜肥田草的有机循环方式,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化升级,实现养殖规模化、有机化,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公司成立至今利用这种封闭有机循环模式,不断在改造荒漠,改良土壤,为改善当地的气候环境、经济环境、解决当地就业压力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预计到2018年项目建设拟通过有偿带牛入场的方式将奶农吸收转变成为现代牧场、草场的员工。这些员工的待遇、福利及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都高于周边城市就业员工的平均水平。按照这种方式,项目第一步目标完成后可帮助3万农民转入现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