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移栽和管理资料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502353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辣椒移栽和管理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辣椒移栽和管理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辣椒移栽和管理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辣椒移栽和管理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辣椒移栽和管理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辣椒移栽和管理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辣椒移栽和管理资料(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辣椒移栽和管理 阜南县农委菜办 肖 辉 一、辣椒的移栽 (一)移栽前的准备 1、整地与施肥 2、土壤处理 3、苗床施送嫁药 (二)移栽 1、移栽时间 2、密度 3、浇活棵水 (一)移栽前的准备 1、整地与施肥 连作棚 目标产量 2500-3000公斤亩 施肥标准(折纯 ) 有机肥 生态有机菌肥 25 -50公斤亩 氮肥(N) 20-22公斤亩 磷肥(P2O5)3-4公斤亩 钾肥 (K2O)7-9公斤亩 硫酸镁 1公斤, 硫酸锌 1公斤, 硼砂 1kg、 硫酸亚铁1kg 钙肥 石灰50-100公斤亩 新作棚 目标产量 2500-3000公斤亩 施肥标准(折纯 ) 有机肥 生态有机菌肥 25 -5

2、0公斤亩 氮肥(N) 23-24公斤亩 磷肥(P2O5)4-6公斤亩 钾肥 (K2O)9-10公斤亩 硫酸镁 1公斤, 硫酸锌 1公斤, 硼砂 1kg、 硫酸亚铁1kg 钙肥 石灰50-100公斤亩 基肥 连作棚亩施硫酸钾复合肥(15- 15-15)25-30公斤,新作棚50公斤 生态有机菌肥 25-50公斤、硫酸镁 1 公斤,硫酸锌 1公斤, 硼砂1kg、硫酸 亚铁1kg、石灰50-100公斤 追肥 对椒座果后、四门斗、八面风时 期追施尿素3次,每次10-12公斤 做畦 棚宽5.5米左右,每棚作垄8条 ,垄宽40厘米,沟宽40厘米,垄高20厘 米。 辣椒配方施肥 辣椒以亩产量5000千克计,

3、最佳用量为 N55、P2O5 15、K2O 50 千克/亩,其比例 为1:0.27:0.91,折合尿素(N46%)120千 克,过磷酸钙( P2O5 12%)125千克,硫酸 钾( K2O 50%)100千克,用1/3作基肥, 23分多次追肥 。 2、土壤处理 对辣椒等瓜菜作物,播种前进行药剂处理土壤 ,可预防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根结线虫 病等病害。其方法如下: 石灰消毒 50-100 公斤亩 防治真菌病害 30%恶霉灵500-800倍、细菌性 病害。88%水合霉素1000倍, 72%农用链霉素 3000-5000倍, 77%可杀得1000倍 络氨铜 石灰氮高温闷棚 98%棉隆颗粒剂土壤处

4、理(6-7千克) 施入石灰主要防止土壤酸化 土壤酸化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滋生真菌和细菌,根际病害加重,且控制困难, 尤其是青枯病、枯萎病、根腐病增多 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板结,物理性变差,辣椒 抗逆能力下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减弱 在酸性条件下,铝、锰的溶解度增大,有效性提 高,对辣椒产生毒害作用 土壤中氢离子增多对辣椒吸收其他阳离子产生拮 抗作用 3、苗床施送嫁药 喷施吡虫啉 恶霉灵 克毒灵(菌毒 吗啉胍) (二)移栽 1、移栽时间 苗龄在25-31天即可定植, 时间最好抢在阴天或晴天的下午4点钟 以后进行。 2、密度 行距4055厘米,株距33厘米 ,每667m235004000株。 3、浇

5、活棵水, 药土封根。 二、移栽后管理 (一)肥水管理 门椒坐果前一般无需浇水。此时要适当蹲 苗,促进根系生长。切忌浇水过勤,以防 止根系窒息或徒长。 门椒膨大后开始追肥浇水亩施尿素10-12千 克,或复合肥20-30千克,尿素3-5千克。 四门斗、八面风各在追肥一次 7-10天叶面喷肥一次 (二)环境调控 温度高于35,辣椒花芽分化不良、授粉 受精不良,易发生落花落果。应做好控温 操作。 假的通风 上午30左右时应覆盖遮阳网,下午低于 30可将遮阳网撤去。 (三)使用激素控制旺长 施用助壮素或矮壮素可以抑制营养生长有利 于壮棵的培育,而且促进生殖生长,提高坐 果率。 开花结果前助壮素500-7

6、50倍或助壮素1000- 1500倍 果实坐助后应降低浓度,助壮素750倍或助 壮素1500倍,以免抑制果实发育或过度抑制 营养生长。 另外,对于长势过弱的植株,可喷施甲壳素 ,冲施生物菌肥。 三、病虫害防治 根腐病 症状:发病初期病株特别是顶部 叶片稍见萎焉,傍晚至次日早晨 恢复,症状反复数日后叶片全部 萎焉,但叶片仍呈绿色。病株的 根茎部及根部皮层部初呈水浸状 ,后变浅褐色至深褐色腐烂,极 易剥离,露出木质部;横切茎观 察,可见维管束变褐色,后期潮 湿时可见病部长出白色至粉红色 霉层。病部腐烂处的,但不向上部 发展,有别于枯萎病。 病原腐皮镰孢菌 发病条件 22-26度最适合发病,湿度越大

7、发病越重。 大水漫灌发病重。 防治: 拔除中心病株并烧掉,病穴撒石灰杀菌。 定植时用15% 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根 10-15分钟。 定植后随水亩冲施硫酸铜1.5-2千克,可减 轻发病。 发病初期喷淋或灌根 25%优氯特(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湿性粉剂300 -400倍液 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绿亨1号30004000倍液, 每隔7施药1次,轮换使用23次 疫病 疫病 症状:主要危害成株,使植株急速凋萎 ,称为“死棵”是辣椒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 幼苗茎基部呈暗褐色水渍状软腐或猝倒。 成株发病时,病叶上有淡绿色近圆

8、形斑点 ,扩大后边缘呈黄绿色,中间暗褐色,湿 度大时可见白霉,叶片软腐脱落。茎部染 病,分叉处变为黑褐色或黑色最常见,其 中尤以茎基部被害最为严重,病斑初为水 浸状,后出现环绕表皮扩展的成黑褐色条 斑,病部明显缢缩,造成地上部折倒。病 果的果蒂部有水浸状暗绿斑,潮湿时长有 白色霉状物,病部呈褐色腐烂,干燥后成 为褐色僵。 发病规律:病菌借传播,病菌发育最适 温为23-31度,在高温高湿下涟浇水2-3 次施病株率高达80%。 病原由鞭毛菌亚门、辣(甜)椒疫 霉真菌侵染所致 防治 拔除中心病株并烧掉,病穴撒石灰 杀菌。或 定植后随水亩冲施硫酸铜1.5-2千克 ,可减轻发病。或72%霜脲锰锌可 湿性

9、粉剂600-700倍液、72.2%霜霉 威水剂800倍液病穴处理,7-10天 ,连续2-3次。 发病初期,喷施 50%瑞毒铜1000倍液 或20%松脂酸铜乳油800-1000倍液。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50倍液、 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9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高锰酸钾 l000倍液、70乙膦锰锌500倍液、 72.2霜霉威水剂600800倍液、58甲霜 灵锰锌400500倍液、 45百菌清烟雾剂,用110-180g,分放56处 ,傍晚点燃闭棚过夜,7天熏一次,连熏34次。 枯萎病 症状 一般多在辣椒开花结 果期陆续发病。病株下部 叶片脱落,茎基部及根部 皮层呈水渍状腐烂

10、,根茎 维管束变褐,终至全株枯 萎。潮湿时病茎表面生白 色或蓝绿色的霉状物(病征 )。通常病程进展缓慢,从 发病至枯萎历时十数天至 20天以上,据此及其病征 有别于辣椒细菌性青枯病 。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尖镰 孢菌辣椒专化型 发生规律 通过灌溉水传播,病菌从须根 、根毛或伤口侵入,在寄主根茎维管束 繁殖、蔓延,并产生有毒物质随输导组 织扩散,毒化寄主细胞,或堵塞导管, 致叶片发黄。病菌发育适温为2728 ,土温28时最适于发病,土温21以 下或33以上病情扩展缓慢。土壤偏酸 (pH55.6)、植地连作、移栽或中耕伤 根多、植株生长不良等,有利于发病。 在适宜条件下,发病后15天即有死株出现 ,

11、潮湿,特别是雨后积水条件下发病重。 防治方法 苗期或定植前喷施80%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600700倍液。 发病初期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 剂400倍液,或40多硫悬乳剂600 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400 倍液、0.3硫酸铜溶液、12松脂酸 铜乳油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 液灌根,每株灌药400500ml,隔5天 灌1次,连灌23次。 青枯病 发病特征:局部侵染,全株发 病。其症状最显著的特点有三 :一是植株叶色尚青绿(仅欠光 泽)就萎垂,中午尤为明显;二 是病程进展较急促,通常始病 后三几天就全株枯死; 三是拔起初期病株不易断头。 剖检根茎

12、维管束变褐,潮湿时 挤捏茎部切口渗出粘质物,用 夹玻片法检查病茎切片周围呈 现米水状混浊液,或把病茎小 段悬吊浸于清水中,稍顷可见 雾状物涌出(皆为菌脓)。此有别 于辣椒枯萎病或侵染性根腐病 。 病原 由茄假单胞杆状细菌侵染所引起, 属土传维管束病害。 发病规律:在土温达到20-25时,气温 达到30-37时,土壤含水量达25%以上 时发病严重。当大雨骤晴,气温迅速升高 ,湿度大,蒸腾量大时,病菌活动旺盛, 病株增加,为害严重。病菌在土壤酸碱度 为6.6时适宜发育。 防治方法: (1)调整土壤酸碱度,亩施石灰50100公斤 ; (2)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毁,在穴内撒施石 灰粉; (3)发病初期

13、灌根,每株200-300亳升药液, 隔710天1次,连续2-3次。 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高 锰酸钾600倍液, 或硫酸铜1000倍液, 14%洛氨铜水剂300倍液; 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 克菌康800-1000倍液, 在发病前喷雾 25%琥珀酸铜(DT)可湿性粉剂500- 600倍液 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 可杀得2000的1000-2000倍液, 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 茶黄螨 叶片受害后,变厚变小变 硬,叶反面茶锈色,油渍 状,叶缘向背面卷曲,嫩 茎呈锈色,梢颈端枯死, 花蕾畸形,不能开花。 1.8%阿维菌素乳油1000 2000

14、倍液,用15哒螨酮 乳油3000倍液、34螨虫 立克乳油20002500倍液 、48乐斯本1000倍液进 行喷雾。10天喷一次,连 喷3次。 白粉虱 喜群集在植株上部嫩 叶背面产卵,还有向 上性或向嫩性,植株 上部叶片主要是成虫 和卵,中部叶片主要 是若虫。 成虫对黄色有一定趋 性,活动最适宜温度 是2530。 黄板诱杀:黄色塑料板 上涂粘油,然后振动枝条 ,使其飞到板上粘住,捕 杀之。 熏蒸:每立方米用1毫升 80敌敌畏乳剂熏蒸,熏 蒸期间须关闭门窗一夜, 此法对防治成虫、幼虫有 良好效果,但不能杀卵及 “蛹”。要彻底消灭粉虱 ,每隔5天需再熏一次,连 续熏3次,即可达到此目的 。 喷施药剂

15、:用药有1000-2000倍 24.5% 烯啶噻啉、啶虫脒、0.12%藻酸丙二醇酯 (藻盖杀)、烯啶虫胺、氯氰锌乳油、灭 扫利、功夫菊酯或天王星等。 10%扑虱灵 乳油10002000倍液,该药对卵和若虫有 特效,但对成虫基本无效。或2.5%天王星 乳油20003000倍液,可杀死成虫、若虫 、蛹,但对虫卵的杀灭效果不明显,将扑 虱灵与天王星混用,可以收到全面的杀灭 效果。或25%灭螨锰乳油(又名甲基克杀 端)1000倍液,对成虫、卵、若虫均有效 。或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连续喷雾。 四、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 (一) 技术指导员工作目标与职责: 1、培育科技示范户10户,完成辐射带动200个农户; 2、对每个示范户分别制定技术指导工作方案; 3、对示范户指导150天(次)左右,对每户每月指导2次 以上,全年每户8次以上。对辐射户指导6次以上。如实记 录对示范户的技术指导(到户、到田、培训、咨询、打电 话、发短信)情况(日期、工作内容、方法、解决的问题 ); 4、及时向办公室或专家组提供生产信息情况; 5、所指导的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 95%以上,使科技示范户主推品种的产量在前三年平均产 量的基础上增产10-15%以上。 6、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