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生物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01971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中生物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中生物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中生物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时 实验: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课前培训8名学生充当“小老师”,协助教师指导同学进行实验。课前10分钟制作藓叶的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情境创设屏幕显示:课前教师制作的几种材料的临时装片,并显微投影给学生观察。 教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图片和资料,了解了细胞器的分布、形态和功能,那么实际生物体中的细胞器是怎样的呢?这是老师刚才制作的临时装片,请仔细观察其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分布和形态,下面请各小组自行制作临时装片并观察。屏幕显示本节课题: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师生互动 1.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情况屏幕显示: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和观察叶绿体的

2、方法步骤。制作藓类叶片临时装片的方法: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取一片藓类的小叶,或者撕取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放入水滴中,盖上盖玻片。观察叶绿体的步骤:将制作好的叶片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叶片细胞后,换用高倍镜仔细观察叶片细胞内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情况。学生:各小组在小组长的指导下,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并绘制图。教师:巡回检查,指导。学生:各小组分别用显微投影仪展示自己制作的装片,并指出叶绿体的位置,以及自绘的叶绿体形态图,提出疑惑。学生:各小组讨论,对展示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对展示小组的疑惑进行解答。教师:(1)点评学生实验过程中操作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如:叶片取材不

3、当,装片中的水分过多或过少等。(2)由于取材于活的植物体,叶片中的叶绿体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是可以运动的,因此,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采集的葫芦藓,其叶内叶绿体椭球形的形状不完全一样。(3)点评并纠正高倍显微镜操作中错误的做法。2.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情况屏幕显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和步骤,以及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的步骤。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和步骤: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染液中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观察线粒体的步骤:在高倍镜下观察经过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可以看到蓝绿色的

4、线粒体,细胞质接近无色。学生:各小组在小组长的指挥下,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并绘图。教师:巡回检查、指导。学生:各小组分别用显微投影仪展示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指出线粒体的位置,同时展示自己绘制的线粒体图。学生:各小组讨论,对展示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对展示小组的疑惑进行解答。教师:(1)点评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优缺点。(2)点评学生绘制的生物图。教师精讲1.生物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屏幕显示):图的大小要适当,在纸上的位置要适中,一般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的地方。先用削尖的铅笔(一般为3H的),根据观察到的物像(不能抄书),轻轻地画出轮廓,经过修改,再正式画好,务必使图形真

5、实。图中比较暗的地方,如叶绿体、细胞核,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多,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字尽量注在图的右侧,用尺子引出水平的指示线,然后注字。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2.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一般散布在细胞质基质中,靠近细胞膜的叶绿体较多一些,光照强的一面叶绿体分布较多一些。靠边叶脉部分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数量要多一些。3.线粒体的形态多种多样,有短棒状、圆珠状、线形、哑铃形等。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在细胞内新陈代谢旺盛的部位比较集中,例如,在人的受精卵分裂面附近线粒体较多,人的心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比平滑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多。

6、评价反馈1.绿色植物叶片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叶绿体位于细胞的_中,显_色,一般呈_形状。2.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_,其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在实验中观察发现,染色后的线粒体显_色,细胞质显_色。参考答案:1.细胞质基质 绿 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2.有氧呼吸的场所 无 蓝绿课堂小结1.观察叶绿体、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取材制片观察 2.实验中几个问题的分析(1)为什么用藓类的小叶,或者菠菜叶的下表皮(稍带叶肉)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藓类属阴生植物,菠菜叶的下表皮是菠菜叶的背阳面,这样的细胞中的叶绿体大且数目少,便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2)为什么观察叶绿

7、体的临时装片时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防止细胞内的叶绿体失水。如果叶绿体失水,叶绿体就缩成一团,无法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3)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不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不是静止不动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中,它会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运动。(4)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叶绿体呈椭球形或球形,可以减少运动时的阻力,有利于叶绿体的运动。叶绿体在细胞质中散乱地分布,相互不重叠,有利于其内部的每一个基粒充分接受光照。叶绿体呈椭球体形,在不同的光照下可以运动,改变椭球体的方向,这样即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叶绿体在细胞中的运动又有利于其内部的每一个基粒充分接受光照。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都有

8、利于按受光照,完成光合作用,如叶绿体呈椭球体形,能够对不同光照条件改变方向;又如,叶肉细胞中的栅栏组织,其中的叶绿体分布比海绵组织的多,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3.高倍镜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一般地讲,在低倍镜下调节清晰后,可直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但若高倍镜不是原配的,则应先稍微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后再换高倍镜,下降镜筒时必须从一侧注视物镜下降到一定距离。(2)换高倍镜后因镜头与装片间的距离很小,切记不可再转动粗准焦螺旋,以防损坏镜头或装片。应该一面从目镜里观察,一面逆时针方向转动,直到清晰为止。(3)在高倍镜下若要换装片,必须升高镜筒后才能进行。布置作业1.高倍镜下看到的叶绿

9、体是A.绿色、棒状B.红色、棒状C.红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D.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2.如图323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装片距离大小。欲获得最大放大倍率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是图323A.1、3、5B.2、4、6C.2、3、5D.2、4、53.在不同光强下,有关叶绿体的椭球体方向改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强光下,叶绿体的椭球正面朝向光源B.强光下,叶绿体的椭球侧面朝向光源C.任何光下,叶绿体的椭球体正面朝向光源D.弱光下,叶绿体的椭球体侧面朝向光源 4.植物叶片含叶绿体较多的是A.下表层B.叶肉海绵组织C.叶肉栅栏组织D.导管5.在视野右上方发现一

10、后期的细胞,要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应将装片移向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右下方6.下列关于高倍物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高倍物镜观察C.换用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到物像最清晰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7.(2001年上海高考题)某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为判断异物的位置,他先转动目镜,见甲异物动,然后转换物镜,三异物仍在。据此,三异物可能在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目镜和装片8.制作菠菜叶的临

11、时装片时,应取菠菜叶的_表皮并稍带些叶肉为观察对象,因为该细胞内的叶绿体的体积_,而且数目_。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并随细胞质的流动而_。9.现有如下材料和器具,欲观察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及光照强弱对叶绿体分布的影响,请选择最理想的材料完成实验并回答问题。材料和用具:藓类的小叶、菠菜叶、棉花叶、玉米叶、200 W灯泡、25 W灯泡、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等。(一)实验原理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_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一般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用_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作不同的光照下,可以运动,改变椭球形的方向,改变其分布。(二)实验

12、步骤(1)取材:选取最理想的材料_三份。该材料最理想的原因是_。(2)将上述三份材料分别放在载玻片中的清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3)将三个临时装片分别入在200 W、25 W的白炽灯和暗处,依次处理5 min、10 min、10 min。(4)观察:先用_观察,找到相应的细胞,然后转动_,换上_,调节_使视野高度适宜,最后调节_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三)实验现象(1)叶绿体的形态:_。(2)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_面朝向光源,好处是_;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_面朝向光源,好处是_。10.图324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请看图回答:图324

13、(1)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距离的组合为_(用标号作答)。此时放大的倍数为_。(2)在观察叶绿体时,与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_。(3)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在_。A.物镜上B.目镜上C.装片上D.反光镜上参考答案:1.D 2.C 3.B 4.C 5.C 6.D 7.D8.下 大 少 流动9.(一)叶肉 高倍 (二)(1)藓类的叶 藓类植物的叶片薄而小,叶片是单层细胞,叶绿体清楚,不需要加工即可进行观察 (4)低倍镜 转换器 高倍镜 光圈 细准焦 (三)(1)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2)椭球

14、形的正 便于接受较多的光照 椭球形的侧 不至于被强光灼伤10.(1) 600 (2) (3)B课后拓展1.增加“不同光照条件下叶绿体的形态变化”的实验,使学生了解叶绿体对不同光照条件的适应性。实验课前,在讲台前摆放3台显微镜,载物台上分别放着强光(200 W灯泡照射5 min)、弱光(25 W灯泡照射10 min)、黑暗处理过的3片葫芦藓小叶装片。让学生轮流观察,看清楚不同条件下叶绿体位置的改变。应该注意的是,如果用强光照射叶的装片,灯泡不能离装片太近(灯泡距装片应大于20 cm),否则叶绿体会被强光灼伤而解体。某同学在观察细胞质流动实验时,选用了如下材料和用具:新鲜的黑藻、带有测微尺的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秒表、30 的温水、室温下的温水、冰水。现请你利用上述材料,完成下面的实验,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证明温度对细胞质流动速率的影响,并回答问题。.实验原理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_的运动作为标志,利用测微尺和秒表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运动距离和所用的时间,就可求出各自细胞质的流动速率。.方法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