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机械能 第3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夯基提能作业本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01924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机械能 第3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夯基提能作业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课标)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机械能 第3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夯基提能作业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课标)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机械能 第3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夯基提能作业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课标)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机械能 第3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夯基提能作业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课标)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机械能 第3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夯基提能作业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机械能 第3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夯基提能作业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机械能 第3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夯基提能作业本(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3讲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基础巩固1.(2015四川理综,1,6分)在同一位置以相同的速率把三个小球分别沿水平、斜向上、斜向下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在同一水平地面时的速度大小() A.一样大B.水平抛的最大C.斜向上抛的最大D.斜向下抛的最大2.如图,从竖直面上大圆(直径d)的最高点A,引出两条不同的光滑轨道,端点都在大圆上,同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从A点分别沿两条轨道滑到底端,则()A.所用的时间相同B.重力做功都相同C.机械能不相同D.到达底端时的动能相等3.(多选)下列物体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被平抛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B.被匀速吊起的集装箱C.光滑曲面上自由运动的物体D.物

2、体以4g/5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减速运动4.(2016黑龙江哈尔滨六中期中)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t图像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前3 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B.最后2 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C.前3 s内与最后4 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D.第3 s末至第5 s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5.(2016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一质点在015 s内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时间(a-t)图像如图所示,若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机械能不断增加B.在05 s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125 mC.在1015 s

3、内质点的机械能一直增加D.在t=15 s时质点的机械能大于t=5 s时质点的机械能6.(2016广东广州执信中学期中)如图所示,滑块以速率v1沿斜面由底端向上滑行,至某一位置后返回,回到出发点时的速率变为v2,且v2v1,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全过程中重力做功为零B.在上滑和下滑两过程中,机械能减少C.在上滑和下滑两过程中,摩擦力做功相等D.在上滑和下滑两过程中,摩擦力的平均功率相等7.(多选)如图所示,内壁光滑半径大小为R的圆轨道竖直固定在桌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静止在轨道底部A点。现用小锤沿水平方向快速击打小球,击打后迅速移开,使小球沿轨道在竖直面内运动。当小球回到A点时,再次用小

4、锤沿运动方向击打小球,通过两次击打,小球才能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已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轨道,在第一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W1,第二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W2。设先后两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全部用来增加小球的动能,则W1/W2的值可能是() A.1/2B.2/3C.3/4D.18.(多选)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水平轨道BC与斜面CD平滑连接在一起,圆弧轨道的半径OB和BC垂直,水平轨道BC的长度大于R,斜面足够长。在圆弧轨道上静止着N个质量为m,半径为r(rR)的光滑刚性小球,小球恰好将圆弧轨道铺满,从最高点A到最低点B依次标记为1、2、3

5、N。现将圆弧轨道末端B处的阻挡物拿走,N个小球由静止开始沿轨道运动,不计摩擦与空气阻力,若以BC所在的平面为重力势能的零势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N个小球在斜面CD上向上运动时机械能减小B.第N个小球在斜面CD上向上运动时机械能增大C.N个小球构成的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且机械能E=NmgRD.第1个小球到达最低点的速度v9.(2016课标,24,12分)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有由圆弧AB和圆弧BC组成的光滑固定轨道,两者在最低点B平滑连接。AB弧的半径为R,BC弧的半径为。一小球在A点正上方与A相距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经A点沿圆弧轨道运动。(1)求小球在B、A两点的动能之比;(2)

6、通过计算判断小球能否沿轨道运动到C点。综合提升10.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下端连接在固定斜面底部挡板上,沿足够长的粗糙斜面放置。形状相同的两物块A、B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质量分别为mA=2m、mB=m。现有外力作用在物块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时,A、B两物块()A.动能的变化量之比等于2B.摩擦力做功之比等于2C.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之比等于2D.重力与摩擦力所做的功的代数和相等11.(2016湖北黄冈模拟,17)如图所示,长1 m的轻杆BO一端通过光滑铰链铰在竖直墙上,另一端装一轻小光滑滑轮,绕

7、过滑轮的细线一端悬挂重为15 N的物体G,另一端A系于墙上,平衡时OA恰好水平,现将细线A端沿着竖直墙向上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同时调整轻杆与墙面夹角,系统重新平衡后轻杆受到的压力恰好也为15 N,则该过程中物体G增加的重力势能约为() A.1.3 JB.3.2 JC.4.4 JD.6.2 J12.(2016安徽第三次联考,17)如图所示,光滑轨道由AB、BCDE两段细圆管平滑连接组成,其中AB段水平,BCDE段为半径为R的四分之三圆弧,圆心O及D点与AB等高,整个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现有一质量为m,初速度v0=的光滑小球水平进入圆管AB,设小球经过轨道交接处无能量损失,圆管孔径远小于R,则(

8、小球直径略小于管内径)()A.小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vC=B.小球能通过E点且抛出后恰好落至B点C.无论小球的初速度v0为多少,小球到达E点时的速度都不能为零D.若将DE轨道拆除,则小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与D点相距2R13.如图,光滑固定斜面倾角为,斜面底端固定有垂直斜面的挡板C,斜面顶端固定有光滑定滑轮。质量为m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挡板上的质量也为m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平行于斜面。现在挂钩上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D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离开

9、挡板但不继续上升。若让D带上正电荷q,同时在D运动的空间中加上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仍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态释放D,则这次B刚离开挡板时D的速度大小是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4.(2016北京海淀一模,23)弹跳杆运动是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某种弹跳杆的结构如图甲所示,一根弹簧套在T形跳杆上,弹簧的下端固定在跳杆的底部,上端固定在一个套在跳杆上的脚踏板底部。一质量为M的小孩站在该种弹跳杆的脚踏板上,当他和跳杆处于竖直静止状态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从此刻起小孩做了一系列预备动作,使弹簧达到最大压缩量3x0,如图乙(a)所示;此后他开始进入正式的运动阶段。在正式运动阶段

10、,小孩先保持稳定姿态竖直上升,在弹簧恢复原长时,小孩抓住跳杆,使得他和弹跳杆瞬间达到共同速度,如图乙(b)所示;紧接着他保持稳定姿态竖直上升到最大高度,如图乙(c)所示;然后自由下落。跳杆下端触地(不反弹)的同时小孩采取动作,使弹簧最大压缩量再次达到3x0;此后又保持稳定姿态竖直上升,重复上述过程。小孩运动的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已知跳杆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弹簧和脚踏板的质量以及弹簧和脚踏板与跳杆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1)求弹跳杆中弹簧的劲度系数k,并在图丙中画出该弹簧弹力F的大小随弹簧压缩量x变化的示意图;(2)借助弹簧弹力的大小F随弹簧压缩量x变化的F-x图像

11、可以确定弹力做功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求在图乙所示的过程中,小孩在上升阶段的最大速率;(3)求在图乙所示的过程中,弹跳杆下端离地的最大高度。答案全解全析基础巩固1.A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落地时三个小球的速度大小相同。2.A对物体在倾斜轨道上受力分析,设轨道与竖直方向夹角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a=g cos 又x=2R cos ,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有2R cos =g cos t2,得t=2,因此下滑时间只与圆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有关,故A正确;同一物体从不同的光滑轨道下滑,重力做功的多少由下滑高度决定,由于下滑高度不同,所以重力做功也不相同,故B错误;同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从A点分别沿两

12、条轨道滑到底端,由于均是光滑轨道,所以只有重力做功,因此机械能守恒,故C错误;由动能定理可知,因重力做的功不一样,所以到达不同轨道底端时的动能不同,故D错误。3.AC物体做平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或沿光滑曲面自由运动时,都只有重力做功,而其他外力不做功,机械能守恒,所以选项A、C正确。物体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和以4g/5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减速运动时,除重力以外都有其他外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所以选项B、D错误。4.A由图可知,前3 s内货物向上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竖直向上,则货物处于超重状态,A正确;由图可知,最后2 s内货物向上做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a=3 m/s2g,故此段时间内货物还受拉

13、力作用,B错误;前3 s内的平均速度为v1= m/s=3 m/s,最后4 s内的平均速度为v2= m/s=4.5 m/s,C错误;第3 s末至第5 s末的过程中,货物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对货物做正功,故货物的机械能不守恒,D错误。5.D由图线可知,质点在05 s内的加速度为10 m/s2,方向向下,此时质点的机械能守恒;在510 s内的加速度为8 m/s2,方向向下,则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F1=ma2,解得:F1=2m,说明有向上的力对质点做正功,故质点的机械能增加;在1015 s内,质点的加速度为12 m/s2,方向向下,则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F2=ma3,解得:F2=2m,说明有向

14、下的力对质点做负功,则质点的机械能减小;由于质点一直做减速运动,则知在510 s内的位移大于1015 s内的位移,可知F1对物体做的正功大于F2做的负功,故在t=15 s时质点的机械能大于t=5 s时质点的机械能,选项A、C错误,D正确;由于质点的初速度未知,故不能确定05 s内质点的位移,选项B错误。6.D因滑块回到出发点,故位移为零,则全过程中重力做功为零,选项A正确;在上滑和下滑两过程中,都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故机械能减少,选项B正确;在上滑和下滑两过程中,摩擦力做功相等,均为Wf=mg cos l(l为滑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选项C正确;滑块上滑时的加速度a上=g sin +g c

15、os ;下滑时的加速度a下=g sin -g cos ,因上滑时的加速度大于下滑时的加速度,根据l=at2可知,上滑的时间小于下滑的时间,再由P=可知,在上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平均功率大于下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平均功率,选项D错误。7.AB第一次击打后小球运动的最高高度为R,即W1mgR,第二次击打后小球才能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而恰好过最高点的条件为mg=m,即v高=,小球从A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1+W2-mg2R=m-0,得W1+W2=mgR,则,故选A、B。8.BD取N个小球为一整体,整体机械能守恒,当整体在水平轨道上时,动能最大,则第N个小球在斜面CD上上升过程中,整体动能转化为斜面上小球的重力势能,所以第N个小球的机械能增大,故A错误、B正确;对整体机械能守恒,但是开始时整体重心高度h小于,所以ENmgR,当第1个小球到达最低点时,根据动能定理有Nmgh=Nmv2,所以v,故C错误、D正确。9.答案见解析解析(1)设小球的质量为m,小球在A点的动能为EkA,由机械能守恒得EkA=m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