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拟语文考试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01578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模拟语文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模拟语文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模拟语文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模拟语文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模拟语文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模拟语文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模拟语文考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模拟语文考试9 / 9 作者: 日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 积累与运用1. 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佝偻lu 妖娆 强聒不舍qing 成吉思汉B.亵渎d 凌驾 一代天娇jio 断章取义C.忐忑t 喧嚷 一抔黄土pu 重蹈覆辙D.襁褓qing 陨落 涕泗横流d 脑羞成怒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中的相册里,总有一些年代久远、发黄褪色的老照片。这些照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B.最近一段时间,球迷们大都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英超联赛。C.辩论赛上他引经据典,挥洒自如,气势夺人,为赛队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D.一个人如

2、果想要出类拔萃,就必须勇于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必须正视求学道路上的挫折。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长沙的城市特色。B.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能否实现的关键。C.为了杜绝酒驾行为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加强了巡查的力度。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4.结合语境,下面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当爬上山顶,发

3、现自己是孤独的。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A. B. C. D. 5.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酒。B.“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苏洵、苏轼、苏辙。C.三十六计的第一计是瞒天过海,最后一计是走为上。D.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刚愎自用,黑色一般表示阴险狡诈。6.综合探究阅读下面的故事,写出从故事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一个道理。有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向墙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

4、那堵墙要倒了,远着点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着她,然后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了那堵墙没有倒。老太太很生气:“怎么不听我的话呢?!”又有人走来,老太太又予以劝告。三天过去了,许多人从墙边走过去,并没有遇上危险。第四天,老太太感到有些奇怪,又有些失望,不由自主便走到墙根下仔细观看,然而就在此时,墙倒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灰尘砖石中,气绝身亡。7.综合运用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校开展了以“致敬历史,奔向未来”为主题的纪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策划活动】请为本次纪念活动设计两项活动内容,写出活动名称。活动一: 活动二: (2)【采访老兵】本次活动还特意邀请了

5、95岁高龄的抗战老兵杨献玖老爷爷,请你设计两个问题来现场采访老爷爷。问题一: 问题二: (3)【传递能量】活动的最后环节是每个年级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接力跑,寓意着梦想与使命的能量传递。假如你被选为初三年级的传递接力棒的学生代表,请你设计一句口号来激励初三学子。 8.古诗文填写(1)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2)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4)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 ”。9.名著阅读(1)下面一段话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阅读后回答问题。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

6、,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体。“裙钗”指的是 ,她 “为子怀仇恨泼猴”的原因是 ,猴王 “有意说亲由”的原因是_。(2)高尔基的童年中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 的人,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好事情”是一位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还有多次舍身用自己的胳膊挡住外祖父树条子的 。二、 阅读(一) 古诗文阅读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注释】该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永泰元年

7、(765年)离开四川成都草堂以后在旅途中所作。危樯:高高的船桅杆。月涌大江流:银色的月光映着奔流汹涌的长江。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应:认为是。沙鸥:水鸟名。10.该诗前两联描写的意象有_,分别营造了 和 _的意境。11.最后一联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_的情感。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

8、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祖逖北伐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

9、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注释】祖逖:(266321)东晋名将。字士雅,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蹴:踢、蹬。军谘祭酒:军事顾问一类的官。戎狄:我国古代称西北地区的少数名族。廪:官府发的粮米,这里指军饷。12.下列各组

10、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因起舞/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唐雎不辱使命B.人思自奋/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隆中对C.大王诚能命将出师/此诚不可与争锋 隆中对D.遂屯淮阴/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涉世家13.下列加点文言词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A.扶苏以数谏故 陈涉世家B.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 祖逖北伐C.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唐雎不辱使命D.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 祖逖北伐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2)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

11、召募。15.选文中作为农民起义领袖的陈涉与矢志北伐收复中原的著名将领祖逖,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结合选文内容进行概括。 (二) 说明文阅读鸟中诸葛(1)乌鸦的名声不好,有人厌恶它,视其为不祥之物,认为“乌鸦叫,祸来到”。其实乌鸦是鸟中诸葛,不过鲜为人知。(2)鸟类学家研究发现,乌鸦的聪明机灵令人吃惊。在欧洲的一些公路两旁,常常可以看到乌鸦,因为每当载重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地面震动往往迫使地下的虫子爬出地面,这样,乌鸦一伸嘴便可把虫子吃掉。乌鸦还会把核桃扔在路上,让汽车替它们把壳压碎,它们再吃壳里的果实。(3)在英国,乌鸦吞食耗子很有趣。乌鸦站在猪背上“值班站岗”,因为它确信,在猪圈干草堆中爬来爬

12、去的耗子,绝不会留意哼哼叫个不停的肥猪,于是乌鸦从猪背上猛然往下跳,便可以把耗子叨到嘴里。(4)乌鸦看到狗在吃东西,往往会有几只飞去啄它的屁股,待狗反身攻击时,另外几只即迅速将它放下的食物抢走。(5)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渔民常常把鱼竿搁在冰窟窿中钓鱼,乌鸦会利用渔民不在的机会,用嘴叨着钓鱼线,把线绳子拖着,直到鱼钩上出现活蹦乱跳的鱼,美餐一顿后叫几声便飞走了。(6)如果有一只乌鸦在某个地点落入猎人的网中,那么,即使猎人改用其他完全不同的圈套,也不能诱骗第二只乌鸦中计。(7)有许多小鸟都是由亲鸟哺育,长大后便各飞东西。而乌鸦却不同,小乌鸦长大后不但不离娘而去,并且对自己的父母十分孝敬。老乌鸦飞不动了,小乌鸦便到处寻食,衔回来一口一口地喂。老乌鸦一旦病死,小乌鸦还召集亲友为其送葬。有时群集数以千计,众乌鸦哀鸣着盘旋数圈,向遗体告别后将死乌鸦放入深坑。(8)荷兰一位动物学家“领养”了一只18个月的乌鸦,把它饲养到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