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教学基础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501577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教学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教育心理学:教学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教育心理学:教学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教育心理学:教学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教育心理学:教学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教学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教学基础(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教育心理学,主讲:张振新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专业基础课,2,学术背景 1、原杭州大学教育心理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2、浙江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硕士学位 3、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获 博士学位,研究兴趣 1、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2、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 3、学生学习的元认知研究,父与子,社会兼职 1、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 2、浙江省心理学会理事、省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3,第一章 教师与教育心理学,4,本章主要内容,教师的专业成长 国内外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5,第一节 教师的专业成长,6,新手水平,高级新手水平,胜任水平,熟练水平,

2、专家水平,一、教师的成长之路,我是顶级专家,哈哈!,7,情境因素,二、影响教师成长的因素,系统过程,教师成长,个人因素,8,三、有效教学的成分,有效教学,反 思,自我知识与 自我调节,决 策,教育研究 的应用,批判性思维与 问题解决技能,教学与沟 通技能,学科与教学 资源的知识,学生及其学 习的知识,9,专家教师的知识结构,内容知识 (Content Knowledge),教学法知识 (Pedagogical Knowledge),四、专家教师的知识结构,10,教师专长、教学能力与教学结果的作用模式(Berliner,1992),五、教学专长的类型,11,六、教育家的素质结构,国际的学术 视野

3、,传统文化 根基,丰富的教 育实践,科学的研 究方法,12,教育家的典型代表:陶行知先生,13,教育家的典型代表:顾泠沅先生,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上海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年来先后完成了大面积提高数学教育质量的实验研究、教改实验的方法学与教学原理研究、基于中国当代水平的数学教育改革报告、上海数学教育的跨世纪行动研究等大型科研项目。 主要论著:学会教学、教学实验论、青浦实验启示录和进入21世纪的中小学数学教育行动纲领(1997-2010)。,14,七、“教育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领域,论文:Cognition and learning 作者:

4、Greeno J.G., Collins A.M., & Resnick 来源:Handbook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6),15,作者像,Greeno J.G.,Resnick L.,Collins A.M.,16,教育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领域,理论部分 1、知识观 2、学习观 3、迁移观 4、学习动机观,实践部分 1、学习环境设计 2、课程设计 3、学习评价,17,八、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心理学专业的设置 基础心理学(理科) 应用心理学(理科)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文科),18,19,学科的性质与学科方法,1 学科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由学科方法决定,而学科方法

5、又取决于学科所研究的问题。 2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学科群方法之异同: (1)自然科学的方法是格物致知的,它执着于物本的向度、实证的程序和义无反顾的真切。物本是前提,实证是手段,真切是准的。自然科学的最大动力来源于“物欲”。,20,(2)社会科学的方法是实事求是的,诚挚是其态度,务实是其基础,超迈是其追求。社会科学的目的是完善和改进社会秩序,协调社会发展 (3)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化感通变的,它突出的特点是人文祥合的秉性,化感的方式和通变的目的。化感不是专制话语,不是暴力手段,不是信仰的强迫,化感依赖于被化者的自学,其秉性是祥合的。通变是与道俱化,是智慧圆融,是毋臆毋必毋固毋我。化

6、感通变包含了真善美,其核心是善。,21,3 三大学科群方法的本质差异 自然科学的方法起于欲,志于物;社会科学的方法立于诚,重于信;人文科学的方法秉于和,兆于祥。 4 三大学科群方法的利钝 自然科学的方法基于真,过于“切”;社会科学的方法本于实,超乎“在”;人文科学的方法根于善,迟于“治”。 5 三大学科群方法的境遇 自然科学的方法越来越走俏,并且被扩大化;社会科学的方法往往被纯科学化和功利化;人文科学的方法常常被忽略和扭曲。,22,6 三大学科群方法的未来出路 (1)三大学科群方法的三位一体的异质同构,吸收各种方法之长,避免各种方法之短。 (2)不同学科群方法的价值取向的涵摄共和。没有人文方法

7、的方法是失魂落魄的方法,没有社会科学方法的方法是丢弃现实的方法,没有自然科学的方法是无法走向未来的方法。 (3)三大学科群各种方法的互补互动,融会贯通。,23,教育心理研究的变量,一、自变量:又叫实验变量。研究者在实验中操纵、改变,以影响被试行为的因素。 外部刺激:包括物理刺激和社会刺激。 被试变量:如性别、年龄、智力、民族。 被试的暂时特性:如动机、需要和疲劳等。 自变量有不同的水平。也有不同的类型,如数量型和分类型。 二、因变量:又叫反应变量,它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是研究者观测的变量。选取因变量应注意: 必须对自变量敏感。应防止地板效应和天花板效应。 应稳定可靠,具有信度。 能反映所要测

8、量的内容,具有效度。 容易操作。 三、无关变量:可能对因变量有影响而实验者又不感兴趣的变量。如期望误差,顺序误差,疲劳误差,实验者效应等。,24,消除无关变量的方法,随机化 消除 匹配 增加变量 统计控制,25,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书籍推荐,26,张大均教授主编的为教育硕士专用的教育心理学,书籍推荐,27,书籍推荐,由Robert J.Sternberg & Wendy M.Williams合著Educational Psychology,张厚粲教授翻译。,28,书籍推荐,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eory &Practice(英文版),北京大

9、学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中文版),姚梅林译,人民邮电出版社,Robert E. Slavin,29,书籍推荐,Psychology of Learning for Instruction Author:Marcy PDriscoll,30,第二节 国内外著名教育心理学家,31,一、国外著名教育心理学家,32,心理学的先贤大哲,论灵魂 植物的灵魂:体育 动物的灵魂:智育 理性的灵魂:德育,Aristotle (384BC - 322 BC),亚里士多德,33,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和

10、效果律等。1912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E.L.Thorndike(1874-1949),34,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他的记忆研究开拓了高级心理过程实验研究的新领域。提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他的工作为后来的记忆研究开辟了道路。,Ebbinghaus.Hermann (18501909),35,巴甫洛夫,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心理学家。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奖。巴甫洛夫从研究消化的生理过程中发现条件反射现象,从而开创了条件反射的研究,并建立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后又提出第二信号系统的概念,用来说明人类的语言功能。,Ivan PPa

11、vlov(18491936 ),36,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华生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John B.Watson (1878-1958),37,斯金纳,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他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斯金纳箱。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B.F.Skinn

12、er(1904-1990),38,杜威,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编写了美国第一本心理学教科书。189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John Dewey (1859-1952),39,弗洛伊德,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流派之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学、教育学、哲学、人类学、文学艺术、伦理学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Sigmund Freud (1856-1939),40,维果斯基,俄国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创始人,他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一书是该学派的奠基之作。他认为:低级

13、心理机能是种系进化的结果,而高级心理机能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受社会文化制约。被认为是社会建构主义的先驱。,Lev S Vygotsky (1896-1934),41,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提出了发生认识论。他通过儿童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逻辑学沟通结合起来,从而将传统的认识论改造成为一门实证的实验科学。曾任瑞士心理学会主席、法语国家心理联合会主席和第十四届国际心理科学联盟主席。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Jean Piaget (1896-1980),42,科勒,美籍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要研究了知觉规律,提出知

14、觉的格式塔原则;还进行了猿猴行为的研究,提出动物学习的顿悟理论。194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5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Wolfgang Kohler (1887-1967),43,Herbert A. Simon (1916-2001),西蒙(司马贺),美国学者,研究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领域,并且于年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心理学领域最高奖心理学杰出贡献奖,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年获得了计算机科学最高奖图灵奖,年在国际人工智能会议上被授予终身荣誉奖。,44,U. Neisser (19

15、28-),奈瑟,美国心理学家,他于1967年把各种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写成认知心理学一书,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产生的标志,从此,心理学突破了不能研究人内部心理的瓶颈,重新可以开始研究人内部的心理活动规律。,45,布鲁纳,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认知过程进行过大量研究,在词语学习、概念形成和思维方面有诸多著述,对认知心理理论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作出贡献。196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Jerome S.Bruner (1915- ),46,布卢姆,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与“掌握学习”理论,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Benjam

16、in S. Bloom (1913-1999),47,加涅,美国心理学家,著有学习的条件与教学论、教学设计原理等名著。提出了五类学习结果分类以及九大教学事件。是在学习与教学领域都颇有建树的著名学者。,Robert Gagne (1916-2002),48,奥苏伯尔,美国心理学家,主要关注学校学习理论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有意义言语学习论”,对长期以来人们对传统课堂教学中讲授法的误解进行了澄清。,David P. Ausubel(1918 ),49,安德森,美国心理学家,曾提出广义知识的分类,影响深远。近十年,安德森主要投身于二方面工作:一是围绕ACT理论,建立智能化的计算机辅导系统;二是努力突破ACT理论,认识人类复杂的认知现象。 19881999年,安德森担任认知科学学会主席; 1994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成就奖。,John Robert Anderson (1947 ),50,Bernard 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