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理论创新方法论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5015198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的理论创新方法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党的理论创新方法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党的理论创新方法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党的理论创新方法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党的理论创新方法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党的理论创新方法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的理论创新方法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党的理论创新方法论 叶丽顾硕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 中国共产党先后创造 出了毛泽 东思想 、 邓小平理论 、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理 论成果。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驱, 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宝 贵的精神和思想财富毛泽东思想, 而且, 他为中国共产党在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提供了宝贵方法。毛泽东的 创新方法论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进行理 论创新的“ 金钥匙” 。 一 、创新就是从实践 中找出事物运动的规律来 , 产生新的理论 根据实践需要创新理论 , 根据事物运动规律创新理论 , 这样 的理 论才靠得住、 用得着。创造出

2、这样的理论 , 就需要下功夫认识事物, 把握事物的运动规律。毛泽东说: “ 我们是信奉科学的, 不相信神 学。所 以, 我们的调查工作要面 向下层 , 而不是幻想。 同时, 我们又 相信事物是运动的, 变化着的, 进步着的。因此, 我们的调查, 也是长 期的。今天需要我们调查, 将来我们的儿子、 孙子, 也要作调查 , 然 后, 才能不断地认识新的事物, 获得新的知识。 ” ( 毛泽东文集 第2 卷, 第 3 7 8页) 毛泽东一生理论创新很多, 他关于农民的理论, 无疑是他的一大 , ) 发 明创造。他 的“ 农民论” 是怎样创新出来的呢? 1 9 4 1 年, 毛泽东回忆说: “ 记得我在

3、一九二O年, 第一次看了考茨 基的 阶级斗争 , 陈望道翻译的 共产党宣言 , 和一个英国人作的 社会主义史 , 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 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可是这些书上, 并没中国的湖南、 湖北 , 也没有 中国的蒋介石和陈独秀。我只取 了它 四个字: 阶级斗争 , 老老实实地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我做 了四个月的农民运动, 得到了各阶级的一些情况, 可是这种了解是异 常肤浅的, 一点不深刻。后来, 中央要我管农民运动。我下了决心, 走 了一个月零两天 , 调查 了长沙、 湘潭、 湘 乡、 衡 山、 醴陵五县。这五 县正是 当时农民运

4、动很高涨的地方, 许多农 民都加入 了农民协会。 国民党骂我们 过火 , 骂我们是 游民行动 , 骂农民把大地主小姐 的 床滚脏 了是 过火 。其实 , 以我调查后看来 , 也并不都是像他们所说 的 过火 , 而是必然的, 必需的。因为农民太痛苦了。我看受几千年 压迫的农民, 翻过身来, 有点 过火 是不可免的, 在小姐的床上多滚 几下子也不妨哩!不过, 在 当时我对于农村阶级的结合, 仍不是十分 了解的。到井冈山之后, 我作了寻乌调查, 才弄清了富农与地主的问 题, 提出解决富农问题的办法, 不仅要抽多补少, 而且要抽肥补瘦, 这 样才能使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农都过活下去。假若对地主一

5、点土地 也不分 , 叫他们 去喝西北风 , 对 富农也只给一些坏 田, 使他们半饥半 饱 , 逼得富农造反, 贫农、 雇农一定陷于孤立。当时有人骂我是富农 路线, 我看在当时只有我这办法是正确的。 - 贫农与雇农的问题, 是在兴国调查之后才弄清楚的, 那时才使我知道贫农团在分配土地 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 从我个人调查农村来说, 是经过了六七年的 时间的 ” ( 同 上, 第3 7 8 3 8 o 页) 不仅如此, 毛泽东下功夫认真研究和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性质、 动力、 对象、 任务等等, 在把握中国革命规律基础上所创造的 新民主义论; 下功夫认真研究和认识抗 日战争的中日双方的方方面

6、 面的全貌, 在把握抗 日规律基础上所创造的 论持久战 ; 认真研究和 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实际情况, 在把握社会主义改造规律基础 上所创造的“ 一化三改” 总路线等等。毛泽东的这一创新方法, 至今 熠熠生辉。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 都是 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共产党执政规律 的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的创新成果。所 以, 毛泽东强调 : 理论创新就 “ 应当从实践中找出事物运动的规律来, 产生新理论” ( 同 上, 第3 8 1 页) 。 二 、 创新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 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 , 创造 新东西 “ 我们要把马、 恩

7、、 列、 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 在中国创造出一些 新东西。一般的理论, 不用于中国的实际, 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 论用到实际上去,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 创造 些新的东西, 这样就用得 了。 ” ( 同 上, 第4 0 8 页) 把马克思主义 引进来 , 不能 当作好听、 好玩的“ 西洋镜” , 也不能 拿在手上连连称赞“ 好箭、 好箭” , 要用这副“ 西洋镜” 、 这把“ 好箭” , 创 造出新东西来, 解决中国前进道路上的新难题。毛泽东举例说: “ 布 尔什维主义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和方法, 创造 了苏联这个社会主 义国家, 从前没有过, 这是列宁所领导的党在俄

8、国创造的。列宁把马 克思主义的立场、 方法与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创造 了一个 布尔什维主义, 用这个理论和策略搞了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斯大林 接着又搞了三个五年计划, 创造 了社会主义的苏联。我们要按照同 样的精神去做。 ” ( 同 上, 第4 0 7 4 0 8 页) 2 4 三、 创新就是打破1 日 的习惯势力 , 就是脑子要更新 孔孟之道统治 中国人两千多年, 马克思主义费了好大劲才打破 这个“ 道” ; “ 实践标准” 费了好大劲才打破“ 两个凡是” 等等。外国 的事例也很多。看来, 不打破 旧的东西, 新的东西很难破土而出, 也 很难立得住。但是不管怎样难, 必须打破束

9、缚。打破束缚就需要脑 子更新。毛泽东说 : “ 什么东西都是 旧的习惯 了新 的就钻不进去 , 因 为 旧的把新的压住 了。 ” ( 毛泽 东文集 第7 卷, 第2 6 1 页 ) 毛泽东 比喻说: “ 我 们的脑子是个加工厂。工厂设备要更新 , 我们的脑子也要更新。 ” ( 毛 泽东文集 第8 卷, 第3 9 3 页) 为此, 其一, 一定不能让旧的成了“ 习惯” 。俗 话说 , 习惯成 自然。成 自然就麻烦 了, 束缚手脚就迈不开步子, 束缚 头脑就不敢有新的思考。所以, 必须与时俱进、 必须在创新的道路上 有所作为 , 决不能让 旧东西成 了自然。其二, 一定要创造新东西。有 了新东西才

10、 能钻破 、 打破 旧东西 。其 三 , 一定 要使 脑子 掌握 新东 西。新东西武装了头脑、 占领 了头脑, 旧东西就没了市场, 才能把旧 东 西赶 跑。 四、 创新就是 自己创造 出适合 自己的新东西 创新不是为了猎奇, 也不能随意标新。近些年 , 很多人著书立 说, 动不动就用“ 创新” 这个字眼。似乎像哥伦布发现了“ 新大陆” , 理 论创新搞哗众取宠, 搞昙花一现的轰动效应, 没有好结果。必须从现 有的实情出发, 必须从群众的需要出发, 必须从 自己的能力出发。毛 泽东举个例子, 这个例子就揭示了这个道理。他在谈到抗 日战争时 期的总路线时说: “ 这条路线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天上掉

11、下来的 吗?不是。是从外国送来的吗?也不是。它是从中国自己的土地上 生长出来的。鲁迅讲过: 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这条路线, 也是中国 人民用脚踩成的。 ” ( 毛 泽东文 集 第3 卷, 第3 1 5 页) 五、 创新就是 向相对真理前进 不要把任何理论创新 , 看作是一劳永逸 、 一步到位 、 一言九鼎的 事情。创新, 尤其是理论创新永远属于相对真理。江泽民说 , 我们超 过前人, 后人必然超过我们, 这是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毛泽东在党 的七大会议上指 出: “ 全世界 自古以来, 没有任何学问、 任何东西是完 全的, 是再不向前发展的。地球是在发展的, 太阳是在发展的, 这就 是世界。停止 了发展就不是世界。事情总是不完全 的, 这就给 我们一个任务, 向比较完全前进, 向相对真理前进, 但是永远也达不 到绝对完全, 达不到绝对真理。所以, 我们要无穷尽无止境地努力。 “ ( 同上 , 第2 9 9 3 0 0页) ( 本文作者: 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东北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治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