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4.3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单元练四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014540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4.3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单元练四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4.3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单元练四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4.3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单元练四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4.3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单元练四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4.3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单元练四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4.3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单元练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4.3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单元练四(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练四细胞的生命历程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B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吡罗红结合C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D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詹纳斯绿B)对线粒体染色解析:选C。本题综合考查盐酸在教材多个实验中的作用。龙胆紫染液属于碱性染料,实验材料经盐酸解离后漂洗除去盐酸后才能进行染色,A错误;盐酸处理染色质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但不能促进DNA与吡罗红结合,B错误;盐酸浓度过高可使蛋白质变性失活,C正确;健那绿(詹纳斯绿B)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

2、专一性染料,染色时需保持细胞的活性,D错误。2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心体在前期进行复制和分离B间期的整个过程DNA均有解旋发生C末期发生核仁、核膜及染色体的出现D细胞核分裂的完成标志着一个细胞周期的结束解析:选B。中心粒的倍增发生在分裂间期,A错误;间期有DNA的复制和转录,因此有DNA双链的解旋,B正确;末期发生核仁、核膜的重建及染色体的消失,C错误;细胞质分裂后形成两个子细胞标志着一个细胞周期的结束,D错误。3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A在细胞分裂间期,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功能增强B在细胞分裂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在细胞分裂中期,细胞内

3、ATP的含量明显减少D在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为细胞壁的形成合成多糖解析:选C。在细胞分裂中期,细胞内消耗ATP,但由于ATP与ADP间的迅速转化,所以ATP含量保持相对平衡。4下列有关高等植物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的解旋只发生在S期B间期结束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均加倍C前期中心体分开形成了纺锤体D末期细胞板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解析:选D。转录时DNA也发生解旋,A错误;间期结束时核DNA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错误;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正确。5在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着复杂的变化,下

4、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但DNA数相等B在分裂前期秋水仙素会抑制中心体形成纺锤体C在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板的形成D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解析:选C。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DNA数也可能不相等,A错误;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含中心体,B错误;赤道板是细胞中的一个位置,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D错误。6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B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的参与C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D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

5、期的短解析:选B。赤道板不是细胞中的一种结构,而是一个假想的平面,A错误;DNA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的参与,B正确;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减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C错误;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长,D错误。7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动物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4个四分体,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依次为16、0、16B某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8条染色体,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产生4个四分体C某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36个着丝点,该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6、期也有36个着丝点D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X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Y解析:选D。A项中,4个四分体说明正常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所以染色体数为8条,则A项所述数目依次是8、0、8;B项中,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8条染色体,说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为16条,所以可以产生8个四分体;C项中,有丝分裂后期有36个着丝点,说明正常体细胞中有18条染色体,所以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应有18个着丝点。8图甲为某生物细胞分裂中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该生物

7、的一个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光学显微镜下,在段可以观察到基因突变B光学显微镜下,在段可以观察到图乙细胞C光学显微镜下,在段不能观察到联会现象D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图乙所示的上一时期解析:选C。根据甲图中细胞分裂完成后DNA含量不变可以判断该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在显微镜下不能在段观察到分子水平的基因突变,也不会在段观察到联会现象,根据图乙中没有形态相同的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可判断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等位基因)。9下图甲表示某二倍体昆虫(AaBBDd)细胞分

8、裂某时期图像,图乙表示其细胞分裂过程中mRNA含量和每条染色体中DNA分子数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细胞的变异可能发生在图乙中的b或d时期B图甲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处于图乙e时期C图乙c时期最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前期D等位基因的分离一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解析:选B。因昆虫的基因型是BB,图甲中染色体上出现基因b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对应于图乙中的b时期(间期DNA复制),A项错误;甲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乙的e时期,B项正确;图乙中c时期转录合成较多的mRNA,最可能是间期的G2期,C项错误;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项错误。1

9、0甲、乙两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变化,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中ab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甲图中,ea可表示在分裂间期发生的染色体复制过程C乙细胞的b基因最可能来自基因突变D与乙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细胞的子细胞可能有两种类型解析:选D。甲图中ab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bc表示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过程,A、B项错误;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正常情况下,分开的两条子染色体应该有相同的基因,等位基因B、b最可能是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的结果,所以与乙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可产生两种类型的子细胞,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B和ab,故C项错误,D项正确。

10、11如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模式图,、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不进行核DNA的复制B由图可以看出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C图甲所示细胞若继续分裂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则图乙是图甲细胞分裂形成的解析:选D。核DNA的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图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A正确;由图甲中的和图乙中的,可以看出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正确;由于在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换,所以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11、之间可能存在等位基因,C正确;从图甲和图乙中染色体的颜色和形状可知,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则图乙是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的,而不是图甲细胞,D错误。12如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A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B代表初级精母细胞C代表染色体D中的数量比是2441解析:选A。分析图示可知:为精原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在减前期、后期可发生基因自由组合,为次级精母细胞,为精细胞,表示染色体,表示染色单体,表示DNA,中DNA的数量比是2421,A正确。13如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个体的某些细胞分裂过程,下列

12、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丙两细胞都发生了基因重组B图中的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后期C可属于卵原细胞分裂过程的是甲、乙、丁D乙、丁的染色体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解析:选D。甲、丙两细胞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而都发生了基因重组,A正确;图中的甲、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中的乙、丁细胞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正确;甲、乙两细胞的细胞质都不均等分裂,分别是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丁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极体,而丙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是初级精母细胞,所以甲、乙、丁可属于卵原细胞分裂过程的细胞,C正确;由于乙、丁

13、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所以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的相等,D错误。14某生物的基因组成如图所示,则它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它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精子的种类分别是()A2种和2种B4种和2种C2种和4种 D8种和4种解析:选B。由图可知,该生物的基因组成为AaBbDD,三对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三对基因中有两对是杂合的,所以它能产生的配子种类为224种(ABD、AbD、aBD、abD)。但它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种类只能是2种,这是因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随之分开,只能有两种情况:AB(或b)D、ab(或B)D。即A与a分离、B与b分离后,

14、若A与B分配在一起,则a只能与b分配在一起;若A与b分配在一起,则a只能与B分配在一起。15某种生物三对等位基因分布在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表示该生物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不考虑交叉互换)()A2个 B3个C4个 D5个解析:选C。来自一个精原细胞的精细胞基因组成相同或“互补”,根据这一点可以判断可来自一个精原细胞,可来自一个精原细胞,来自一个精原细胞,来自一个精原细胞,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4个精原细胞,C正确。16从某动物产生的精子中提取出四个,经测定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若不考虑交叉互换与基因突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四个精

15、子至少来自两个精原细胞B这四个精子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CAB、ab不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DAB、Ab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解析:选B。该动物的精子中有AB、Ab、aB、ab的基因型,若不考虑交叉互换与基因突变,则该个体的基因型应为AaBb,且A、a与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结合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可知:一个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只能产生AB与ab或Ab与aB的配子,因此,产生这四种基因型的配子,至少需要两个精原细胞。17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遗传物质和细胞结构的改变是细胞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的共同特征B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在免疫、细胞自噬等方面有重要作用C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D真核细胞间信息的交流都是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实现的解析:选B。分化、衰老、凋亡的细胞遗传物质不改变,癌变的细胞遗传物质改变,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