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5 植物的激素调节随堂演练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01448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5 植物的激素调节随堂演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5 植物的激素调节随堂演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5 植物的激素调节随堂演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5 植物的激素调节随堂演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5 植物的激素调节随堂演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5 植物的激素调节随堂演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5 植物的激素调节1(2016高考全国丙卷)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解析:选D。结合文字

2、信息和图示信息可知,题中左图为对照组,右图为实验组。对照组中a琼脂块不含IAA,所以胚芽鞘b侧不含IAA,b侧含有从a琼脂块运输来的IAA,故A项错误。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都不含IAA,故B项错误。胚芽鞘b侧细胞和c侧细胞都能运输IAA,故C项错误。a琼脂块输出的IAA在向下运输过程中有所消耗,所以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故D项正确。2(2015高考全国卷)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解析:选C。植

3、物幼嫩叶片可以合成生长素,生长素是由色氨酸转变而来的,A项正确。在成熟茎韧皮部中,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幼嫩组织中存在极性运输,B项正确。不同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大于成熟细胞,C项错误。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的,例如豌豆幼苗切段中生长素浓度达到一定数值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D项正确。3(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

4、。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解析:选D。胚芽鞘尖端可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反向运输,故a组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可以向胚芽鞘基部运输,而b组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D正确。4(2015高考全国卷)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中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

5、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实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组别乙烯释放量(Lkg1h1)20 d35 d40 d45 dA0271715B0952C0000回答下列问题:(1)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推测,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_,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_。(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_组,其原因是_。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_组。解

6、析:(1)根据题干可知,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A组为对照组,则X基因和Y基因都能表达,乙烯释放量高;B组有反义X基因,则X基因不能表达,Y基因能够表达,乙烯释放量较低;C组有反义Y基因,则Y基因不能表达,X基因能够表达,不能释放乙烯。根据表中三组实验乙烯释放量的对比,可知A组乙烯释放量多是X基因和Y基因共同表达的结果,B组释放的乙烯少是Y基因表达的结果。因此,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是X基因和Y基因,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是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2)乙烯能够促进果实的成熟,根据三组实验中A组释放的乙烯量最多,可推测A组果实最早成熟。若在35天时采摘A、B两组

7、果实,由于A组乙烯的释放量高,使A组果实易成熟,储存时间会较短,而B组储存时间较长。答案:(1)X基因和Y基因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2)A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果实的乙烯含量(或释放量)高于其他组B5(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试管号GA溶液缓冲液水半粒种子10个实验步骤 实验 结果步骤1步骤21011带胚25 保温24 h后去除种子,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淀粉液25 保温10 min后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碘液,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深浅2011去

8、胚30.210.8去胚40.410.6去胚50.410.6不加种子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回答下列问题:(1)淀粉酶催化_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_。(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_,这两支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_。(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_。(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_。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GA可诱导种子产生淀粉酶。通过对表格中的实验分组和操作加以对比、分析得知,实验的变量是GA的浓度变化、是否加种子、种子是否带胚,试管中添加水量不同的目

9、的是保证试管中液体总体积不变。实验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选好对照组和实验组,如1和2、2和3、3和4、4和5等。在无关变量保持一致的条件下,根据因变量,即淀粉加碘液变蓝后颜色的深浅,确定淀粉剩余量的多少,从而推出含有淀粉酶量的多少,进而推出种子产生淀粉酶的场所和GA浓度对淀粉酶产生量的影响。(1)酶具有专一性,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生成的二糖是麦芽糖。(2)试管1和试管2的实验中,单一变量为种子是否有胚,根据实验结果,试管1颜色比试管2浅,则试管1含有的淀粉少于试管2含有的淀粉,从而说明试管1产生了淀粉酶,可得出结论:有胚的种子能产生淀粉酶,并使淀粉水解。(3)没有GA溶液且种子去胚的试

10、管2,其实验结果和不含种子的试管5相同,说明没有淀粉酶的产生,含GA溶液且种子去胚的试管3的实验结果比试管2颜色浅,说明有淀粉酶产生,进而推出GA能诱导种子产生淀粉酶。(4)试管2、3、4里的种子都是去胚的,单一变量是GA的浓度,根据实验结果,发现随GA浓度升高,试管中含有的淀粉逐渐减少,说明试管中产生的淀粉酶逐渐增多。答案:(1)淀粉麦芽糖(2)少带胚的种子保温后能够产生淀粉酶,使淀粉水解(3)诱导种子生成淀粉酶(4)GA浓度高对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任务型阅读在江苏高考英语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考题形式以表格形和树状形为主,文章体裁以议论文、说明文为主,文章篇幅往往较长,阅读量大,但结构清晰。该题型综合性很强,思维含量较高,答案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不局限于原文,原词填空题和词性、词形变换题在逐渐减少,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答案的题逐渐增多,另外还有推断作者意图和态度的考题,这必将增加该题型的难度,所以得分一直偏低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