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验试题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01431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验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验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验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验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验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验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验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验试题8 / 8 作者: 日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后面的括号内)1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首都北京举开国大典时,乐队奏乐,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支乐队演奏的乐曲应该是()A国际歌B义勇军进行曲C黄河大合唱D运动员进行曲2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A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B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英勇斗争的结果C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D实现了我国经济的腾飞3下列

2、哪个地区的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完成了和平统一()A新疆B西藏C西康D云南4“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首荡气回肠的歌曲把我们带回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对于这场战争的结局,你写篇社论,你会写()粉碎了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阴谋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显示了美国的实力ABCD5某学校举办历史知识竞赛活动,请问下列英雄人物中哪些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来的()黄继光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邓世昌ABCD6“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一决策出自()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

3、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7右图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审刘青山(右)、张子善(左)的大会会场A土地改革运动中打倒地主的斗争B十年“”大动乱C新中国历史上反腐败斗争的第一大案D批斗抗美援朝中的反革命特务8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土地改革完成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颁布的第一部宪法是()A共同纲领B1954年宪法C1982年宪法D1978年宪法10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就有()鞍山大型轧钢厂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南京长江大桥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ABCD11毛

4、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也是一伟大的诗人。其中他老人家描写第一个五年计划伟大成就的诗句是()A“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B“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D“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12解放(1949年)前,上海水泥厂生产能力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后的1956年,生产能力超过了设计能力的40%,与此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抗美援朝斗争的胜利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一五”计划的实施13曾经感动了全中国,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的是()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雷锋“大跃进”时的壁画,画左上角的诗是:肥

5、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14右边的宣传画与下列那一历史事件有关()“大跃进”时的壁画,画左上角的诗是: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CD西部大开发15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A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永远开除出党B反右倾运动中,彭德怀受到错误批判C天安门事件被判为反革命事件D“四五”运动后,邓小平被撤职16下列有关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比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B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路线方针C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D两次会议的路线

6、、方针、政策都在实践中得到了坚持17右方的题词反映了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的()A设立经济特区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C设立沿海开放城市D全方位开放政策18新中国关于民族关系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区域自治B汉族统治少数民族C民族团结与发展D民族平等与繁荣19“一国两制”第一次成功实践是()A解决西藏问题B解决台湾问题C解决澳门问题D解决香港问题20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和台湾的两个民间团体开始对话,即后来的“汪辜会谈”,推进了两岸经贸和科技文化的交流。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提是()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贸易往来平等互利的原则C和平共处,互不干涉的原则D首先实行“三通”的原则二、非选择题

7、(共60分)21(18分)请回答:(1)上图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8分)(2)西藏自治区是哪年成立的?(2分)请你说出我国另四个省级自治区的名称。(4分)(3)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西藏自治区经济建设中最伟大的工程是什么?(2分)22(6分)地图中的历史:阅读下列地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位于福建省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2分)(2)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是图中的(2分)(3)紧邻香港的经济特区是图中的(2分)23(8分)从歌词中感悟历史:春天的故事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

8、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请回答:(1)“老人”是指哪位领导人?(2分)“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重大事件?(2分)(2)“老人”“写下诗篇”之前,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什么重大决定?(2分)有何意义?(2分)24(16分)史海纵横:,中华大地满目疮痍。中国人民痛定思痛,开始了深深的反思。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了中国人民奋斗的新起点,悄悄的,一场新的变革在神州大地上揭开了序幕。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怎样纠正了自己的“左倾”错误?(6分)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会议决定实行什么基本国策?(2分)(

9、2)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经济建设首先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这场变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从实质上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3)时至今日,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农民文化素质和市场意识不高、农业负担过重、生态环境破坏、生产技术和效率偏低等。请你根据你所学知识和对现实的了解,给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点建议。(4分)25(12分)读史抒怀:材料一邓小平生前谈到台湾问题时指出:“实现祖国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材料二2003年12月9日,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温家宝总理在谈到台湾问题时套用了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作乡愁,感性地表达了他的看法:“浅浅的海峡,国

10、之大殇,乡之深愁!”他说海峡两岸人民,都生在同一个根上,都是自己的骨肉同胞。材料三新华网北京2005年5月5日电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今天下午抵达西安,开始对大陆进行工作访问。以下是宋楚瑜在西安咸阳机场发表讲话时说:“各位乡亲们,我们在台湾,无论是称河洛人、客家人、外省人,我们所有的乡亲的祖先共同来自于今天所在的这个土地黄土高原,我们中原真正就是我们老祖先发源地。”请你向台湾中学生写一封200字左右的公开信,表达你对台湾问题的认识和期盼海峡两岸早日统一的心情。期中考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B2D3B4B5A6C7C8D9B10D11121314B15A16D17A18A19D20A21(1)西藏和

11、平解放。(2分)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是西藏历史划时代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它反映了西藏人民与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彻底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祖国的阴谋(采意不采点)(8分)(2)时间:1965年成立的。(2分)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4分)(3)工程:青藏铁路工程。(2分)22(1)E (2)B(3)C(每个2分,共6分)23(1)领导人:邓小平。(2分)事件:1979年7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和优惠措施。(2分)(2)决定:1990,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

12、长远战略着眼,做出开发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2分)意义:我国对外开放出现了一个新局面。(2分)24(1)纠正: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等错误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否定“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肯定了1976年的四五运动的革命性质。(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答出任意三个得6分)。基本国策:改革开放。(3分)(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实质:解放农村生产力。(2分)(3)言之有理皆可酌情得分。(4分)(注:分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25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8分)叙述简洁、层次清楚、无错别字;(3分)有书信格式。(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