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第二章(2)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013454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经济核算第二章(2)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国民经济核算第二章(2)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国民经济核算第二章(2)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国民经济核算第二章(2)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国民经济核算第二章(2)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核算第二章(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核算第二章(2)(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节 增加值核算:生产法和收入法GDP,增加值核算的基本问题 总产出核算 中间投入和固定资本消耗核算 增加值及其构成项目核算 生产法与收入法GDP核算表及相关应用分析,2,一、增加值核算的基本问题,生产法增加值核算的思路 从形成过程看,增加值是生产者当期生产的产品价值扣除所消耗的其他产品价值后的余值。 即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增加值核算的思路 从分配角度看,增加值被各生产参与者所获得,是各不同要素收入项目加总的合计。 即增加值增加值要素收入项目之和,3,二、总产出核算,(一)总产出(gross products)含义 是指各生产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

2、从实物构成看,总产出包括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两个部分。 从价值形态看,总产出包括中间投入和最初投入两部分价值。,4,(二)总产出核算的一般方法,就货物产出而言 考虑存在在制品半成品的情况 总产出=当期成品产量价格 + 当期完成的 在制品半成品价值 考虑生产与销售的关系 总产出=产品销售收入+成品存货变动价值+在 制品成品存货当期变动价值 考虑自给性货物的特殊性 按照上述核算关系式,借助于同类产品的价格,对产出价值进行估算。,总产出=产量价格,生产者价格,5,(二)总产出核算的一般方法(续),就服务产出而言 市场服务产出即盈利服务部门提供的服务产出 核算期内的营业收入 非市场服务产出即非盈利服务部

3、门提供的服务产出 经常性费用支出与固定资产折旧之和,(三)分产业总产出核算方法,工业总产出采用“工厂法 ” 工业总产出=工业企业总产出 工业企业总产出=工业成品价值+工业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存货变动价值 +工业性作业价 值 注:同一个企业不同生产环节互相提供的产品不允许重复计算,7,农林牧渔业总产出采用“产品法” 总产出=产量价格 简化处理方法:什么时候收获产品,什么时候计算产出,不考虑在制品。 建筑业总产出工厂法与产品法的结合 总产出=建筑工程产出+设备安装工程产出 +房屋建筑物修理产出+非标准件制造 产出+装饰装修产出,8,批发零售业总产出 总产出=商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成本及其他损耗 金

4、融业总产出 总产出佣金手续费虚拟服务收入 银行证券业的虚拟服务费=利息差额-自有资金投资收入 保险业的虚拟服务费=保险业务收入-应付赔款-保险准备金,9,21:工业企业总产出计算示例,已知某企业主要生产甲、乙两种工业产品,同时有一个工程队对外承接建筑工程安装业务。当期生产情况如下: (1)甲产品1000件,其中有800件用于乙产品生产使用,200件直接售出,单价25元/件; (2)乙产品1500件,有1000件直接出售,单价50元/件,其余500件转为成品库存; (3)当期生产的成品中有一部分是在上期半成品在制品基础上完成的,上期结转的半成品在制品存货价值为5万元,同时本期有一部分产品正处在加

5、工过程之中,结转下期的半成品在制品存货价值为4万元; (4)当期工程队完成建筑安装工程获得收入50万元。据此,计算该企业工业总产出。,10,11,答案: 工业总产值25(1016)(118)527,例题: 某工业企业全年生产活动统计为:销售收入25万元,期初成品库存16万元,期末成品库存10万元,半成品库存期初期末存货价值没有变化,在制品价值期初8万元,期末11万元,本年度购进原材料20万元,承作来料加工收入5万元,自建厂房施工产值15万元。要求计算本年度工业总产出。,12,例题: 某地区工商银行年末储蓄存款余额110亿元,该年度应支出利息10.5亿元,贷款70亿元,该年度利息收入15亿元,提

6、供各种金融服务收取手续费、服务费2亿元,自有资金投资收益1亿元,要求计算该地区本年度工商银行总产出。,答案:总产出1510.52-15.5,13,三、中间投入和固定资本消耗核算,(一)中间投入核算 中间投入(intermediate input) 又称中间消耗(intermediate consumption) 指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非耐用性货物或服务的价值。 核算中间投入的原则 作为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都是非耐用性货物与服务; 核算的是当期消耗使用额而不是当期购买额 ; 要注意中间投入和劳动报酬的区别; 中间投入核算要与总产出核算保持一致处理 ; 理论上中间投入应该采用当期价格估价。,14,

7、三、固定资本消耗核算,(二)固定资本消耗核算 固定资本消耗(consumption of fixed capital,CFC) 也称固定资产折旧 指按照固定资产磨损状况所计算的转移价值。 一般采用直线法计算 当期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总价值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总价值年综合折旧率,15,四、增加值及其构成项目核算,(一)增加值(value added)的含义 是各生产单位从总产出价值扣除其中所含货物服务消耗价值之后的余值, 代表该生产单位汇集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 与中间投入来自其他生产过程不同,增加值在产品价值中是第一次出现,因此在一些场合也可以成为代表劳动、资本等要素的最初

8、投入。,16,(二)增加值的核算,从生产法核算思路看 增加值是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的余值。 从分配角度看 增加值表现为由不同生产参与者所获得的各种收入。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 固定资本消耗,17,(1)劳动者报酬 是劳动者从其所在生产单位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所有货币形式或实物形式的劳动收入。主要包括:工资;奖金;福利费用;补助;补贴; 社会保险金。 (2)生产税净额 是指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产品税;销售税;营业税 (3)固定资本消耗 指为弥补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损耗而提取的价值或虚拟计算的价值。 (4)营业盈余 是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

9、余额。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经营利润,代表资本要素从当期生产中获得报酬。,18,练习:,利用下面的数据,用生产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19,答案:,生产法: 国内生产总值=(12719-4680.59)+(51892.4-37710.21) +(7274.4-5252.12)+(2527-563.52) +(3766-1788.85)+(3749.2-1027.28) +(3752-1028.05) =33628(亿元),20,例题: 分配情况(亿元): 工资报酬 16380 五险一金 3500 生产税净额 5530 所得税 840 营业盈余 5950 折旧提取 2268 要求:用收入法计算

10、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 国内生产总值=16380+3500+5530+5950+2268 =33628(亿元),21,五、生产法与收入法GDP核算表及相关应用分析,(一)生产法与收入法GDP核算表(表2-2,表2-3) 可以系统展示GDP核算的内容组成 (二)生产法GDP核算应用分析 产出角度的产业结构及各产业贡献率分析(图2-1) 各产业增加值率分析(表2-4) 结合投入的生产率分析(专栏2-9) (三)收入法GDP核算应用分析(专栏2-10),22,第三节 最终产品使用核算:支出法GDP,支出法GDP核算的基本问题 最终消费支出核算 资本形成核算 支出法GDP核算表及其应用分析,23,支

11、出法GDP核算的基本问题,根据最终产品的使用去向,最终支出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最终消费支出,为非生产性消费而花费的支出 资本形成,为投资积累而形成非金融资产而花费的支出 出口国外 支出法GDP核算关系式 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 +货物服务出口-货物服务进口,24,最终消费支出核算,最终消费(final consumption) 是指当期为满足居民个人生活需要和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所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 是出于非生产目的而使用货物服务,由此与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消耗相区别(以生产为目的的消费是中间消耗); 是为了满足即期生活需要,不是为了增加所持有的资产,由此与资本形成相区别。,

12、25,最终消费支出核算(续),从消费支出承担角度,可区分为 居民个人消费支出 公共消费支出,26,注意居民个人消费:,包括 住户自产自用的产品 自有住房的虚拟房租消费 维修住房、租赁住房及相关水电、燃料 不包括 家庭成员为自用提供的服务 居民购买的房屋 用于生产的物品支出,27,中国:居民个人消费支出核算及数据来源,城镇、农村住户抽样调查 =(食品、住房等7大类人均支出+集体福利提供的生活服务消费人均支出+虚拟计算的金融中介服务人均消费)总人数 专栏2-11,28,公共消费支出核算,公共消费支出核算 =政府消费支出+为住户服务的非政府非盈利组织的最终消费支出。 公共消费支出,是在两种情况下发生

13、的: 一是针对确定的某类人或某类住户提供的部分; 二是针对公共服务的提供而发生的。 从消费提供方式看,公共消费支出有两种情况: 一是由政府等机构补贴某些部门,使其免费或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住户提供货物服务, 公共消费支出(免费或以低成本价格向住户提供货物服务) =所提供的货物服务市场价值-由住户支付部分; 二是政府部门作为非市场生产者,免费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公共消费支出(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政府机构的经常性支出+固定资产虚拟折旧。,29,中国最终消费支出= 居民个人消费+公共消费,30,最终消费支出核算(续),从消费获得角度,可区分为 个人实际最终消费 公共实际最终消费 1.实际最终消费(

14、actual final consumption) 是从消费获得来定义的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 2.实际最终消费与最终消费支出的关系 个人实际最终消费个人消费支出 公共实际最终消费公共消费支出 两种定义下的消费概念,并不影响最终消费的总数额,只影响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二者的相对规模。 个人实际最终消费+公共实际最终消费=个人消费支出+公共消费支出,31,资本形成核算,(一)资本形成(capital formation) 用于资产积累的最终产品(产品使用角度) 或是由于经济交易引起的生产资产当期净变化(积累结果角度),即花费于生产资产积累的投资支出。,(二)生产资产(produced asset)

15、是指作为生产过程的产出出现的非金融性资产。,.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增减变化,.贵重物品净获得,生产资产的变化,导致资本形成!,33,(三)固定资本形成核算,固定资产 在生产中可以反复或连续使用的寿命长、价值高的资产。 固定资本形成(fixed capital formation) 用于固定资产积累的最终产品价值。 即投资者用于固定资产积累的投资支出。 核算方法 固定资本形成=当期获得的现有资产和新资产-当期处置的现有资产,34,核算记录 责权发生制、购买者价格 具体处理,建筑物:根据工程进度,以固定资产完成情况核算 资产改善和勘探活动:进入核算 资产所有权转移中的交易费用:作为固定资本形成单独

16、核算 数据来源 固定资本形成形成净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消耗(折旧),35,例:下列关于固定资本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 A. 固定资本形成,是指用于固定资产积累的最终产品价值 B. 固定资本形成=当期获得的现有资产和新资产-当期处置的现有资产 C. 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变化,共同构成最终产品使用的一个主要部分 D. 在我国,对于超过一年才能建成的固定资产,一般到建成后才记为固定资本形成 E. 我国地质勘探队员在新疆柴达木盆地的勘探费用,应计入当期的固定资本形成 答案:ABCE,36,(四)存货变化核算,存货变化(changes in inventories) 当期生产的(以及进口的)非耐用产品用于当期生产消耗或生活消费的余缺。 核算方法 存货变化=当期获得的存货价值-当期处置的存货价值 =期末存货价值-期初存货价值 国外将其当成平衡项目处理;倒推其值 存货变化净值 =生产法G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