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38】附件:河南省机西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试行)路面工程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500998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07 大小:9.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38】附件:河南省机西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试行)路面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2015-38】附件:河南省机西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试行)路面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2015-38】附件:河南省机西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试行)路面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2015-38】附件:河南省机西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试行)路面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2015-38】附件:河南省机西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试行)路面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38】附件:河南省机西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试行)路面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38】附件:河南省机西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试行)路面工程(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 总则- 1 -2 施工准备- 2 -2.1 一般要求- 2 -2.2 场站建设- 2 -2.3 工地试验室- 6 -2.4 人员、机械与试验检测仪器准备- 6 -2.5 技术准备- 9 -2.6 料场及材料准备- 10 -2.7 下承层验收与处理- 10 -3 集料加工与储运- 12 -3.1 一般规定- 12 -3.2 集料加工- 12 -3.3 集料储运- 12 -3.4 质量控制- 13 -4 底基层、基层- 14 -4.1 一般规定- 14 -4.2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 15 -5 透层、下封层与粘层- 35 -5.1 一般规定- 35 -5.2 透层- 36 -5.

2、3 下封层- 38 -5.4 粘层- 42 -6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43 -6.1 一般规定- 43 -6.2 材料要求- 44 -6.3 施工前准备- 52 -6.4 配合比设计- 53 -6.5 试验路段铺筑- 54 -6.6 施工要点- 55 -6.7 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 77 -7 水泥混凝土面层- 83 -7.1 一般规定- 83 -7.2 施工前准备- 84 -7.3 材料要求- 85 -7.4 配合比设计- 86 -7.5 施工要点- 87 -7.6 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 93 -8 特殊路段路面- 95 -8.1 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 95 -8.2 伸缩缝、桥头搭板连

3、接处沥青混凝土路面- 97 -8.3 匝道、连接线、场站边角部位沥青混凝土路面- 98 -9 其它路面工程- 99 -9.1 路缘石安装- 99 -9.2 中分带填土- 99 -9.3 沥青砂拦水带.- 99 -9.4 土路肩 .- 99 -10 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 103 -10.1 一般规定- 103 -10.2 安全生产- 103 -10.3 文明施工- 104 -10.4 环境保护- 105 -saturation of the road network in the vast majority of sections below 0.8, higher levels of se

4、rvice, but a few very high saturation of the road, xufu, rongzhou road saturation is more than 1, level of service very poor. (2) major intersection service level cross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rban road network, whether it is open to the entire road network speed and efficiency plays a key r

5、ole. Yibin city, but some intersections are not optimized- 95 -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实现郑州机场至周口西华高速公路一期路面施工标准化建设,提高路面施工质量,预防路面早期损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统一规范施工,促进高速公路路面及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编制本施工手册。1.2 编制依据本手册依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以及相关试验研究资料等文件编写而成。

6、1.3 适用范围本手册共10章,分别为总则、施工准备、集料加工与运输、底基层基层、透层下封层与粘层、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水泥混凝土路面、特殊路段路面、其他路面工程、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 2 施工准备2 施工准备2.1 一般要求2.1.1 施工单位进场后立即进行料源分布、交通条件、临时用电、用水的调查。项目部驻地与料场及拌和站要统筹规划。料场要尽量选择靠近国、省道干线、施工便道附近的区域。存料场、拌和站和项目部等的布置应符合河南省机西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工地建设的相关要求。2.1.2 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的质量须现场检测。2.1.3 按计划安排组织施工队、机械设备进场,并满足工程实际需

7、要。2.1.4 路面施工的(底)基层、面层、透层、粘层、封层及混凝土附属工程等作业均应安排有经验的专业化队伍进行施工。2.1.5 路面工程施工前,应做好路基、桥梁等的验收和移交工作,建立健全质量、环保、安全的管理体系,并办理相应书面手续;路面工程施工期间,每一结构层施工前,对其下承层和路基进行检查。各类施工班组、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技术、安全交底,合格后方可进行该结构层施工。2.1.6 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均应做试验路段(或首件工程)。试验段长度不小于200m。2.1.7 拌和站及原材料存放场地必须进行硬化处理,不同规格集料之间砌界墙隔离,场地排水设施要完善,其具体要求应符合工地建设标准化的有关

8、要求。2.2 场站建设2.2.1 每个合同段原则上只设置一座大型拌和站,含路面面层标段沥青和水稳拌和站场地不小于75亩,不含路面面层标段水稳拌和站场地不小于50亩;水泥砼拌和站(预制场)场地不小于15亩,且应尽可能合建。应根据主要构造物分布、运输条件、通电和通水条件等综合选址,尽量靠近主体工程施工部位。做到运输便利、经济合理;并远离生活区、居民区,尽量设在生活区、居民区的下风向。2.2.2 场地建设 1)拌和站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集中布置,宜采用封闭式管理,四周设置围墙,围墙高度不小于2米,材料可采用砖砌或波形彩板,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入口设置大门和值班室。2)拌和站建设应综合考虑施工生产情况,合

9、理划分生活区、拌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库及运输车辆停放区、试验区及集料堆放区,内设洗车区(洗车台)、污水沉淀池和排水系统,生活区应同其他区隔离开,生活用房应符合河南省机西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工地建设的相关要求。3)拌和站应设置工程公示牌、场区平面图、安全生产警示牌、安全生产宣传牌、消防保卫牌等。拌和站出入口、拌和楼控制室应设置禁止、警告、指令标识。4)拌和站应标明负责人姓名及主要人员组成情况,悬挂操作规程和主要技术指标,配合比标识牌悬挂于操作间醒目位置。5)拌和站场地面积、搅拌机组配置及产能应满足生产、施工需求和工程进度要求。其中石料存放区遮雨棚面积不得小于10000m2。机制砂制

10、砂所用原料存放可不用遮雨棚。6)场地采用20cm水泥石灰土+不小于15cmC20砼硬化,场区道路采用不小于25cm厚的C25砼硬化。材料堆放区、拌和区和主要作业区及场内道路等应作硬化处理。基础不好的道路应增设碎石掺石屑垫层,道路宽度宜不小于7m。场区排水宜按照中间高四周低的原则预设不小于1.5%的排水坡度,四周宜设砖砌排水沟,并采用M7.5砂浆抹面。 7)原材料堆放应符合以下要求: (1)凡用于工程的砂石应按级配要求,不同粒径、不同品种分仓存放,不得混堆或交叉堆放。料仓采用不小于30cm厚的混凝土墙体等构造物(高度一般不小于2.5m)分隔。料场底应高于外部地面,修筑成向外顺坡(不小于3%),并

11、在料场口设置排水沟,防止料场积水。骨料清洗区应设置单向流水坡;上料通道应结合拌和场配料机设备参数进行平面和坡度设置。(2)砂石存放区醒目位置设置材料标识牌,注明材料名称、规格、产地、数量、进料时间、抽检时间、检验状态、监理工程师签认结果等。在拌和场内,应设混合料配合比标牌。(3)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储料场应搭设遮雨棚,禁止太阳直接照晒或雨淋,顶棚宜采用轻型钢结构,高度应满足机械设备操作空间(一般不宜小于7m)要求(图2.2.2-1),顶棚高度不小于8米,并满足受力、防风、防雨、防雪等要求。 9)拌和站应设置碎石冲洗设备及砂子过筛机,保证粗细集料级配准确。制砂机应搭设遮雨棚,并采取防尘措施。10

12、)所有拌和机的集料仓应搭设防雨棚,其宽度应超出冷料仓不小于1m,高度应超出冷料仓不小于1.5m,并设置隔板,隔板高度不宜小于100cm,确保不串料(图4.2.2-2);集料仓顶部应设置钢筋焊接筛网,过滤大于级配最大粒径的集料。 图2.2.2-1 储料场 图4.2.2-2 集料仓 图4.2.2-3沉淀池11)拌和设备应符合以下要求:(1)混凝土拌和应采用强制式拌和机,单机生产能力不宜低于60m3/h。拌和设备应采用质量法自动计量,水、外加剂计量应采用全自动电子称量法计量,禁止采用流量或人工计量方式,保证工作的连续性、自动性,且具备电脑控制及打印功能。减水剂罐体应加设循环搅拌水泵。拌合设备应配备外

13、接智能管控设备。(2)水稳拌和应采用强制式拌和机,设备具备自动计量功能,一般设自动计量补水器加水,生产能力不宜低于500t/h。(3)沥青混合料采用间歇式拌和机,配备计算机及打印设备,4000型设备,内置热料仓6个,每个沥青拌合站至少配备6个沥青罐,且单独配置一个高温罐(不小于30吨),沥青储存能力不少于350t,沥青计量精度不低于千分之一。(4)拌合站计量设备应通过当地有权限部门标定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过程中应不定期进行复检,确保计量准确。控制室安装一台分体式空调,保证各部电气元件正常工作。(5)拌合站计量安装智能管控一体化设备,实现自动记录、自动生成档案资料、超出允许偏差范围自动报警功能。

14、12)拌合站应根据拌和机的功率配备相应的备用发电机(功率不少于350kw),确保拌合站有可靠的电源使用。2.2.3 其它要求1)作业平台、储料仓、集料仓、水泥罐等涉及人身安全的部位均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传动系统裸露的部位应有防护装置和安全检修保护装置。2)设专人定期进行拌和站的清理和打扫,保持拌和站内卫生。每次拌和作业完成后,及时清洗机具,清理现场,做到场地整洁。3)临近居民区施工产生的噪音应符合现行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规定。4)应根据需要设置机动车辆、设备冲洗设施、排水沟及沉淀池,施工污水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河流。5)砂石料场底部、上料台、上料输送带下部废料应经常性清理并保持清洁,严禁装载机铲料时铲底。地面应定期洒水,对粉尘源进行覆盖遮挡。6)水泥、粉煤灰等材料进料时,应保证材料罐顶的密封性能,预留通气孔,设有降尘措施;当粉尘较大时,应暂时停止上料,待处理完毕后方可继续。7)沥青混合料拌和站推荐设置碎石加工除尘与石灰水循环水洗,确保细集料洁净无杂质。8)纤维材料、抗车辙剂、抗剥落剂等外加剂必须采用仓库存放,地面设置架空垫层,高度为离地面30cm,以免受潮。2.3 工地试验室按照河南省机西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工地建设执行。工地试验室建成后应向省质监站履行备案手续。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