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焊接与切割作(复训)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00900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焊接与切割作(复训)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金属焊接与切割作(复训)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金属焊接与切割作(复训)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金属焊接与切割作(复训)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金属焊接与切割作(复训)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焊接与切割作(复训)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焊接与切割作(复训)讲解(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共96张,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复 训),共96张,2,第一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与职业规范,本章重点: 1.了解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与法律制度 2. 了解我国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3.理解特种作业人员应遵守的职业规范,共96张,3,第一节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一、安全生产法有关知识 根本宗旨:保护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享有的保证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的权利。,共96张,4,1、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五项权利: (1)、知情、建议权 (2)、批评、检举、控告权 (3)、合法拒绝权 (4)、遇险停、撤权 (5)、保(险)外索赔权,共96张,5,2. 从

2、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1)、遵章作业的义务 (2)、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 (3)、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义务 (4)、安全隐患报告义务,共96张,6,二、劳动法有关知识 两条: 三、工伤保险条例有关 知识 两条:,共96张,7,四、安全生产主要法律制度,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2、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 (1)、事故隐患报告 事故隐患类别 事故隐患等级 影响范围 影响程度 整改措施 整改资金来源及其保障措施 整改目标,共96张,8,(2)、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共96张,9,3.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制度,(1)、事故应急救援的要求 (2)、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制度,共96张,10,4

3、. 事故责任追究制度,(1)、客观上必须有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2)、承担责任的主体必须是事故责任人 (3)、必须依法追究责任。,共96张,11,5、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1)、基本条件 年满18周岁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身体健康,双目裸眼视力在4.8以 上,且矫正视力在5.0以上,无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眩晕症等妨碍本作业的其他疾病及心理缺陷。,共96张,12,(2)、技术要求,所有从事焊接与切割的作业人员都应具备实际操作技能 气割与切割作业人员还应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焊条电弧焊与碳弧气刨作业人员还应做到技术要求 埋弧焊作业人员技术要求 气体保护电弧焊作业人员实际操作技能 电阻焊作业

4、操作人员技术要求 钎焊作业操作人员实际操作技能,共96张,13,(3)、培训与考核,共96张,14,第二节 我国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96张,15,职责: (1)、承担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 (2)、综合监督管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 (3)、依法行使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权 (4)(13)14页,共96张,16,三、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 四、安全生产行政检查部门,共96张,17,第三节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的 职业道德与岗位职责,一、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 1、安全为公的道德观念 2、精益求精的道德观念 3、好学上进的道德

5、观念 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岗位职责,共96张,18,第二章 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基本知识,本章重点: 1、掌握焊接与切割作业安全用电要求 2、了解焊接与切割作业中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熟练掌握其防火防爆措施 3、了解焊接与切割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及来源,认识其危害 4、熟练掌握焊接与切割作业中的劳动防护技术,共96张,19,第一节 焊接与切割作业的安全用电,一、安全常识 (一)、安全电压 30毫安以内能承受,人体电阻 1700,安全电压50伏。 (二)、安全电流 一般:30毫安 危险:10毫安 水中:5毫安,共96张,20,(三)、电流对人体的伤害,1、电伤 外伤 (1)、灼伤 (2)、皮

6、肤金属化 (3)、其他伤害 2、电击 内伤,共96张,21,二、常见的焊接触电事故,(1)、手和身体触电 (2)、更换焊条发生触电事故 (3)、焊接变压器绝缘损坏而触电 (4)、电焊设备漏电而触电 (5)、金属物搭接回路而触电 (6)、防护用品缺陷或违反操作规程而触电 (7)、在危险环镜中作业而触电 (8)、靠近高压电网而触电,共96张,22,三、焊接触电的防护措施,(1)、焊前检查。 (2)、焊前作好绝缘防护工作。 (3)、改变接头、搬移、检修、更换、二次回路,必须先切断电源。 (4)、更换焊条,要求干燥、绝缘。,共96张,23,(5)、在狭窄环境,锅炉、容器等金属结构内施焊,要求两人轮换工

7、作以便互相照顾 (6)、在较暗环境工作必须手提工作灯,照明电压不超过36伏;在潮湿等危险环境,照明电压不超过36伏。 (7)、焊接设备的安装、检查和修理必须由电工完成。 (8)、有人触电,不得赤手去拉触电人,应立既切断电缘,进行抢救。,共96张,24,第二节 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的防火防爆,一、燃烧 燃烧俗称着火,是一种放热发光的激烈氧化反应。 (1)、燃烧的必要条件 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着火源。 可燃物质 能与氧和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质。,共96张,25,存在状态,固态可燃物、 液态可燃物、 气态可燃物三类。,共96张,26,助燃物质,能与可燃物质发生

8、化学反应并起助燃作用的物质,称为助燃物。 如:空气、氧气、氟和溴等。,共96张,27,着火源,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都叫着火源。 主要有下列几种: (1)、明火 (2)、电气火、电火花、短路、接触不良;电炉丝、电热器、电灯泡;红外线灯、电熨斗等。 (3)、磨擦、冲击产生的火化。 (4)、静电荷产生的火化。 (5)、雷电产生的火化。 (6)、化学反应热。,共96张,28,(二)、燃烧的过程和类型,1、燃烧的过程 2、燃烧的类型 (1)、闪燃 (2)、着火 (3)、受热自燃 (4)、本身自燃,共96张,29,二、爆炸,(一)、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 物理性爆炸,是由于物理变化引起的。 化学性爆

9、炸,是由于物质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的化学变化,形成其他物质,同时放出大量热量和气体的现象。,共96张,30,(二)、爆炸极限,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爆炸极限,共96张,31,(三)、化学性爆炸的必要条件,1、可燃易爆物; 2、可燃易爆物与空气达到爆炸极限,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爆炸性混合物在火源的作用下。,共96张,32,三、焊接与切割作业防火防爆措施,(1)、在焊接与切割现场要有必要的防火设备和器材。 (2)、禁止在储有易燃、易爆物品的房间或场地进行焊接。在可燃性物品进行作业时,必须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一距离应大于5M。 (3)、严禁焊接有可燃性液体、可燃性气体及具有压力的容器、带电

10、的设备。 (4)对于存有残余油脂、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的容器、应先用蒸气吹洗,然后开盖检查,确已冲洗干净时、方能进行焊接。 (5)、在周围空气中含有可燃气体和可燃粉尘的环境中,严禁焊接作业。,共96张,33,第 二 节 特殊作业条件下 安全作业,一、燃料容器置换动火安全技术 置换动火就是在焊接动火前实行严格的惰性介质置换,将原有的可燃物排出,使设备管道内的可燃物含量达到安全要求,不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才能动火焊补。,共96张,34,发生着火爆炸事故的原因,1、焊接动火前对容器内的可燃物置换不彻底,或取样化验和检测数据不准确,或取样化验检测部件不适当,结果在容器管道内或动火点的周围存在爆炸性混合物

11、。 2、在焊补操作过程中,动火条件发生了变化。 3、动火检修的容器未与生产系统隔绝,致使易燃气体或蒸汽互相串通,进入动火区段;或是一面动火,一面生产,互不联系,在放料排气时遇到火花。 4、在尚具有燃烧和爆炸危险的车间、仓库等室内进行焊补检修。 5、烧焊未经安全处理或未开孔洞的密封容器。,共96张,35,置换动火安全措施,1、安全隔离 (1)、无可燃物管道和设备,并且周围距易燃易爆设备管道10M以上。 (2)、室内的固定动火区与防爆的生产现场要隔离,不能有门窗、地沟等串通。 (3)、在正常放空或一但发生事故时,可燃气体或蒸汽不能扩散到固定动火区。 (4)、要常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工具和设备。 (5)

12、、固定动火区内禁止使用各种易燃物质,如易挥必的清洗油、汽 油等。 (6)、周围要划定界线,并 “动火区”字样的安全标志。,共96张,36,严格控制可燃物含量,焊补前,通常采用蒸气蒸煮,接着用置换介质吹凝等方法将容器内部的可燃物质和有毒物质置换排出。 内部的可燃物含量不得超过爆炸下限的1/3至1/4;还应保证含氧量为18%至21%。 常用的置换介质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或水等。,共96张,37,清洗工作 空气分析和监视,在置换作业过程中和检修动火开始前半小时内,必须从容器内外的不同地点取混合气样品进行化验分析,动火焊补时应打开容容的人孔、手孔、清扫孔和放散管等;严禁焊补未开孔洞的密封容器。,共

13、96张,38,安全组织措施,1、在检修动火前必须制定计划,计划中在包括进行检修动火作业的程序、安全措施和施工草图。施工前应与生产人员和救护人员联系,并应通知厂内消防队。 2、在工作地点周围10M内应停止其它和火工作,并将易燃物品移到安全场所。 3、检修动火前除应准备必要的材料、工具外,还必须准备消防器材。,共96张,39,水下焊妆与切割安全技术,水下焊接与切割的热源目前主要采用电弧的热量以及可燃气体与氧气的燃烧热量。,共96张,40,发生工伤事故的原因,1、爆炸: 2、灼烫 3、电击 4、物体打击 5、其它,共96张,41,准备工作安全要求,水下焊割前应查明作业区的周围环境,调查了解作业水深、

14、水文、气象和被焊割物体的结构等情况。 水流速度:0.10.3米每秒 水面风力:超过6级 ,禁止水下作业。,共96张,42,预防爆炸安全措施 预防灼烫安全措施 预防触电安全措施 预防物体打击安全措施 登高焊割作业安全措施,共96张,43,一、混合作业现场的安作业,1、室内混合作业现场的安作业 2、隔离法保证生产场地 3、屏护法保证设备、线路安全 4、窜墙法保证安全距离 5、标示法传递安全信息 6、制度法保证现场安全作业秩序,共96张,44,室外混合作业现场的安作业,还应考滤气候、风力、烈日等因素的影响 采取避雷措施,共96张,45,劳动安全卫生与防护知识,一、有害因素的来源及危害 (一)、金属烟

15、尘 1、金属烟尘的形成 烟:直径小于0.1微米 粉尘:0.1至10微米 2、金属烟尘的危害 铁、硅、锰。 (1)、尘肺 (2)、锰中毒 (3)、金属热,共96张,46,(二)、有毒气体,1、臭氧 2、氮氧化物 3、一氧化碳 4、氟化氢,共96张,47,(三)、弧光辐射,1、紫外线 2、红外线 3、可见光线 (四)、放射性物质,共96张,48,二、焊接与切割作业的劳动及防护措施,(一)、通风防护措施 ( 二)、通风措施的种类和适应范围 (三)、机械通风措施 1、固定式通风装置,共96张,49,(1)、全面通风 (2)、局部通风 2、移动式排烟罩 3、随机式排烟罩 (四)个人防护措施 1、预防烟尘

16、和有毒气体 2、预防电弧辐射 3、对燥声的防护 4、对电焊弧光的防护 5、对电弧灼伤的防护,共96张,50,6、对高温热辐射的防护 (1)电弧是强辐射热源 (2)通风降温措施 7、对有害气体的防护 8、对机械性外伤的防护 9、姿势性劳损的预防,共96张,51,第三章 金属焊接与切割的常用安全技术,第一节 气焊与气割安全技术 气焊与气割的基本原理和危险、危害因素 (一 )气焊的基本原理 1、气焊常用的设备和工具 2、常用的气体及氧炔火焰 (1)中性焰 (2)碳化焰 (3)氧化焰 3、气焊丝 4、气焊熔剂(焊粉),共96张,52,(二)气割的基本原理,过程:预热燃烧吹渣 (三)、气焊与气割的危险、危害因素 1、火灾、爆炸和灼烫 2、金属粉尘和有毒气体,共96张,53,二、常用气体的性质,(一)、乙炔 1、性质: 无色有特殊臭味,比空气轻 2、是可燃气,又是易燃易爆气体 3、分解爆炸与存放的容器形状和大小有关,小不易爆 4、乙炔铜、乙炔银等易爆物质 5、禁用四氯化碳灭火器,共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