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教学ppt资料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500896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学教学ppt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气象学教学ppt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气象学教学ppt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气象学教学ppt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气象学教学ppt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象学教学ppt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学教学ppt资料(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辐射能 本章要点 辐射的基本知识和定律 太阳辐射 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 地面有效辐射和地面净辐射、能量平衡 思考: 驱动和加热地球大气的能量来源于? 太阳表面的温度大约是太阳表面的温度大约是60006000 o o C.C. 太阳距地球的距离是1.5108KM. 热量传递的方式热量传递的方式? 辐射 1 辐射基本知识和定律 辐射: 是能量的一种形式。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射 能量,就称为辐射。 辐射通量密度: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称辐射通 量密度(E),单位是wm-2。 有的辐射通量密度单位为calcm-2min-1, 1calcm-2min-1=697.8 wm-2 1.1物

2、体对辐射的吸收、反射和透射 是不是只有太阳才能放出辐射? 1.2辐射的基本定律 任何物体,只要温度不是绝对温度 0 度,都在辐射着电磁 波。同时也吸收着从四面八方传播过来的电磁波。这一物 体就这样通过辐射过程与周围环境交换着能量。 是不是所有波长的电磁波都能吸收? 某种物体可能吸收某些波长或波段的电磁波,同 时它也发射这些波长或波段的电磁波。这就是 Kirchhoff 定律。 1.2.1 基尔霍夫定律(Kirchhoff law) 在一定温度T下,物体对于某波长的发射率(T) 等于该物体在同温度下对此波长的吸收率(T) T = T 将吸收率和发射率联系起来。 l 如果物体在温度 T时发出波长为

3、的辐射,在此温 度下也吸收同波长的辐射; l 辐射能力较强的物体,其吸收能力也较强,辐射能 力弱的,吸收能力也弱。 如果某种物体,对所有波长的辐射都有完全的吸 收能力,即对任何波长,吸收系数均为100%。这 种物体就称为黑体。 如果某种物体,对所有波长的辐射都有相同的吸 收能力,即对任何波长,吸收系数均为某一常数 。这种物体就称为灰体。 1.2.2 普朗克定律(Planck law) 黑体放射的辐射能的波长分布是它表面温度的函数。 温度越高放射的波长越短,温度越低,放射的波长越 长。 ET (Black)是绝对黑体发射的辐射 通量密度,单位是W/m2;C是光速, C=3108m/s;h是普朗克

4、常数,h=6.631034Js; K是波尔兹曼(Boltzmann)常数,K=1.381023J/K,T指的是物体的绝对 温度,单位为K 1.2.3 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Stenfan- Boltzmann law) 对Planck公式在各个波段进行积分,我们可以得到用 Stefan Boltzmann 定律它描述的是黑体向外辐射 的总能量与温度的关系 黑体的发射能力与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 ETb=T4 式中ETb为黑体的单色辐射通量密度。为斯蒂芬 波尔兹曼常数,其值为5.6710-8Jm-2K-4s-1。 非黑体: ET=T4 :发射率 1.2.4 维恩位移定律(Wiens displ

5、acement law) 黑体单色辐射强度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 与其绝对温度成反比,即: mT=C C = 2897mK . 太阳和地球的辐射波谱 1.3辐射光谱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主要在0.154m 地面和大气的辐射波长范围在3120m。 在气象学上,把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 地球表面和大气辐射称为长波辐射。 UVA、UVB 2 太阳辐射 太阳光谱:太阳辐射能量随波长的分布称为太 阳辐射光谱。 紫外7% 可见光 50% 红外 43% 太阳常数: 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垂直于 太阳光线的面上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 称为太阳常数。 根据Stefan Boltzmann 定律, 太阳

6、表面的辐射强度(通量) E太阳=6.4107W/m2。 r d 2.1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19%)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6%) 大气的云层和尘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20%) 地 面 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 红外线 2.1.1 吸收作用 2.1.2反射作用: 参与 的大气成分: 特点: 2.1.3散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云层、尘埃 无选择性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 具有选择性 分子散射 米反射 2.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太阳直接辐射(Sb) 太阳散射辐射 (Sd) 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投射到地面上的那一部分辐 射能,称

7、为直接辐射。 太阳直接辐射透过大气层减弱程度影响因子:传过大气 路程长短(大气质量m)和大气气溶胶粒子多少(大 气透明系数P)。 2.2.1 直接辐射 (1)大气质量: 当太阳位于天顶时,以单位面积太阳光束所穿过 的大气柱的质量作为一个单位,称为一个大气质 量 。把太阳斜射时穿过的大气质量记作m,大气 质量m与太阳高度角h关系式中: m=1/sin h 反映了太阳辐射穿过 大气的路径长短。 (2) 大气透明度 反映了大气中各种粒子的多少 大气透明系数越小,太阳辐射受到的减弱越强,到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也越小。 S=S0Pm S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光线垂直方 向上);S0为太阳常数;p

8、为空气透明系数;m为大 气质量数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其减弱规律遵循指数规则 贝尔(Beer)减弱定律 投射到水平面上的辐射通量密度为Sb ,面积为M;投射 于太阳光线垂直面上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为S,面积 为M。两面上的太阳辐射能相等,则: Sb M=S M Sb/S=AC/AB=sinh Sb =Ssinh=Pm S0 Sinh 式中:S0是太阳常数1367.7W/m2, h是太阳高度角,p是大气透明系数,m是大气质量数。 h Sb S BA C 太阳高度角(h) 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是太阳光线与观测点地平线间的夹角。 sin h=sinsin+coscoscos 是纬度,是时

9、角。 赤纬:太阳入射光线与地球赤道夹角 春分日或秋分日:0 夏至日:23.5 冬至日:-23.5 从图上可以看出,日出和日没的时间不同,位置不同 ,白天长度不同,太阳高度角也不同。其结果是每天可 能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会有很大差别。 a、太阳高度角越小,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就 越大,因而地表面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太阳辐射就越 小。 b、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越厚太 阳辐射被减弱也较多,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就较小。 日变化:无云,中午最强,早晚最弱。 年变化:夏季冬季 随纬度的变化:中低纬高纬 (3) 直接辐射规律 由于大气散射作用而散射向地面的部分太阳辐射。 影响因子: 太阳高度角

10、增大,散射辐射增强。 大气透明度差,散射辐射较强。 海拔高度高,散射辐射弱 2.2.2 散射辐射 2.2.3 总辐射( St) (1)定义 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之和称为总辐射。 (2)影响因子 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云量等因素。 (3)变化规律 与直接辐射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日照时间 : 可照时间:当地面没有障碍物、云、雾和烟尘遮蔽时,日面中心从 出地平线(日出)至入地平线(日没)的时间间隔,以小时为单 位。 cos0= -tgtg 式中0是日出或日没的时角; 日照时数:每日太阳实际照射地面的时间。以小时为单位。 2.2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1)定义 r=Sr/St*100% 某一表面上的反

11、射辐射与投射到该表面的总辐射之比值。 (2)影响因素 颜色:最强反光带在本颜色波长。 湿度:随湿度增加而减小。 粗糙度:粗糙度增加反射率减小。 太阳高度:越高反射率减小。 水面反射率比陆地小 2.3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 地面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总辐射反射辐射 影响因子 太阳高度 大气透明度 地表面性质状态 地球的热量平衡 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它一 面吸收太阳辐射,一面以 它自身的温度向宇宙空间 发射辐射。其热量平衡关 系应当有 这里,S0 为达到地球大气 上界的太阳辐射通量, 为地球-大气系统对太阳 辐射的反射率; T 为辐射平衡温度,也称 地球的有效温度。 R 地球表面的温度 根据目前测量得到的数

12、据, S0 = 1376 w/m2 (+3.4% -3.5%) = 0.3 R = 6370 km 计算得到 T = 2550K ( -180C) 3 地面和大气的辐射 地面平均温度约为地面平均温度约为300K300K,对流层的大气平均温度约,对流层的大气平均温度约 250K250K,其辐射最大短波长在,其辐射最大短波长在1015m1015m范围内。因范围内。因 为地气系统热辐射中为地气系统热辐射中9595以上的能量集中在以上的能量集中在33 120m120m的波长范围内,所以我们把地面和大气的辐的波长范围内,所以我们把地面和大气的辐 射称为射称为长波辐射长波辐射。 3.1大气辐射 大气向外发

13、射的长波辐射称为大气辐射。 主要辐射成分:水汽、二氧化碳 放射能力:温度、水汽含量、云况。 大气辐射指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La)。 大气温室效应 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很小,让大量的太阳辐射透过 大气到地面,而大气强烈吸收地面红外辐射增温, 并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返回一部分给地面,使地面 不致于失热过多,大气这种对于地面的保温作用, 称为大气温室效应。 近地层40-50m大气约吸收地面辐射的75%-95%。 大气窗口 812um处大气对长波吸收率最小,透明度最大,因此称此波 段为“大气窗口”。 这一波段内的辐射,正好位于地面辐射能力最强处,所以地 面辐射有20%的能量透过这一窗口射向宇宙空间

14、。 3.2地面有效辐射 地面有效辐射:地面放射的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称为地面有效辐射,以Ln表示。 一般,由于气温低于地温,所以大气逆辐射小于地面辐射,有 效辐射使地面损失能量。 3.2.1影响因子 地面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温度和云况 1)地面温度越高,有效辐射越大;反之,有效辐射 则减小; 2)空气湿度越大,有效辐射越小; 3)云层越低,云量越多,则有效辐射越小 ; 4)海拔高的地方有效辐射大;有逆温时有效辐射小 ,甚至可出现负值。 湿热干冷,云覆盖晴朗天空,空气混浊空气 干洁。 3.2.2 有效辐射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日变化12-14时最大,清晨最小; 年变化也与温度的年变化相似

15、,夏季最大,冬季最小 ,由于水汽和云的影响使有效辐射的最大值不一定出 现在盛夏。 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有效辐射春季最大,高海拔 地区有效辐射大。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上界 地面 地面增温 地 面 辐 射 射向宇宙空 间 大 气 吸 收 “太阳暖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地暖大气” 大 气 辐 射 射向地面 太 阳 辐 射 大气吸收地 面 吸 收 4 地面及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 辐射差额: 指某一作用面或作用层辐射能收入和支出之差,称为净辐射 或辐射差额。 净辐射0,物体收支的辐射能量不平衡,会有升温或降温产生; 净辐射=0,物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4.1 地面辐射差额 1、地面净辐射: 某段时

16、间内单位面积地表面所吸收的总辐射和其有效辐射 之差值,以B表示。 B=St(1-r)-Ln=(Sb+Sd)(1-r)-Ln 上式中St是太阳到达地面的总辐射, (Sb+Sd)太阳直接辐 射和散射之和,r为地面对总辐射的反射率,Ln为地面的 有效辐射。 B0时地面有热量积累,B0时热量亏。 地面净辐射=地面收入短波地面支出长波 4.2净辐射的日变化 日出后1h有负值转为正值,日落前11.5h有正值转为负值 。 4.3净辐射的年变化 图2.20 各纬度辐射差额的年变化 5 能量平衡 地面能量平衡方程 地面的热量收支用地面热量平衡方程表示: B=LE+P+Qs +A 式中B为净辐射,P为感热通量,LE为潜热通量, 约等于2.5106J/kg,Qs为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