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做到学以致用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500853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如何做到学以致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谈谈如何做到学以致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谈谈如何做到学以致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谈如何做到学以致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如何做到学以致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如何做到学以致用,以学促变,让自己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体现高尚师德作为人民教师,师德修养首先必须做到的就是恪守师德准则,懂得教师的神圣使命,懂得国家法律政策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这是教师师德修养的根基。否则,空谈师德修养将无疑于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结构就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师德也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师爱-令人崇敬的师德之魂;公正-令人信任的师德要素;师-不可或缺的是师德。师德就是教师的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爱岗敬业是对一切职业的共同

2、要求,教师职业自不例外。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就是此意。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它是师德的基础。教书育人是对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专业要求,它是教师工作的具体内容,师德所引发的效果如何,必须由此来体现,所以它是师德的载体。为人师表是做到学以致用,以学促变,让自己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体现高尚师德。每一个教师都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我们要知道的是:每个学生都是一部书,都是一个故事,都是一首诗。我们教师要做到的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要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衡、严而有方、严而有情。北师大教授林崇德讲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3、”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有人说,学生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种思想;它收获行为;你播种行为,它收获习惯;你播种习惯,它收获性格;你播种性格,它收获命运。我们教师应该学会播种。我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于学生的学习丝毫不松懈。作业本上,学生的回答不符合要求,我都会用红笔细心圈出,

4、直到学生认真订正后才过关;下课了,我在教室里耐心辅导学习有困难学生;放学后,忙完一天教学任务的我仍端坐在电脑前查阅教育教学资料及看优秀的课堂教学实录,有时带到自己家里给予培优补差。我把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和学生身上。我要做一名称职的老师,用教师无私的爱照亮孩子的心灵。对于学生的教育我总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无论是优等生还是中等生还是后进生我们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颇,只有让每一个同学都融入到班级的这个大集体中,才能发挥班级乃至学校的整体力量,才能有长期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

5、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 三尺讲台,为人师表。自己要不断学习,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一有桶水,“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因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孔子书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业,先树人。”在孩子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我们要用自己的模范作用,为学生树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使他们健康成长。并能尊重家长,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 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因此,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