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500705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0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 调节 第10讲 神经调节和激 素调节 -3- 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 命题点一兴奋的产生与传导 1.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定 -4- 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 (1)根据是否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根据突触结构:图示中与“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 ”相连的为传出 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粗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 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4)根据切断实验法判断: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 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

2、反之则为传出神 经。这种方法相对比较复杂,实验题中会涉及。 -5- 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 2.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1)兴奋的产生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6- 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 (3)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传递特点:单向传递。 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为胞吐。 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是促进或抑制下一个神 经元的活动。 -7- 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 3.神经纤维上电位测定的方法 (1)静息电位的测量 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只观察到指针偏 转一次。两极都与神经纤维膜外侧(或膜

3、内侧)相连接时,指针不偏转。 -8- 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 (2)动作电位的测量 灵敏电流计的两极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或内)侧,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 向相反的偏转。下图表示在图中a点给予刺激时,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并依次通 过“abc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 ”表示产生动作电位的区域) 。 -9- 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 (3)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 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右图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 -10- 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 解读

4、: AB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通道开放; C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 CD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 DE段静息电位恢复过程中; EF段静息电位。 -11- 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 4.兴奋传导特点的设计验证 (1)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法设计:电刺激图中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 测量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结果分析:若A有反应,且处电位改变,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若A有反应而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12- 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 (2)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方法设计:先电

5、刺激图中处,测量处电位变化;再电刺激处,测量处电位 变化。 结果分析: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13- 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 思维拓展 膜电位曲线图的变换分析 -14- 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 图1曲线表示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分受到适当刺激时,膜内外两侧电位差的变 化曲线。图2曲线为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分受到适当刺激时,膜外侧电位的变化曲 线,曲线解读如下: AB段兴奋传到左侧电极时,膜外电位由正电位逐渐变成负电位,而右侧电 极处仍为正电位;BC段兴奋传至

6、两电极之间;CD段兴奋传到右侧电极时, 膜外电位由正电位逐渐变成负电位,而左侧电极处恢复为正电位。 -15- 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 借助实例解答有关神经纤维 上的电位测定的题 (2015河北保定月考)将两个灵敏电流计分别连接到神经纤维表面(如图1)、突 触结构两端的表面(如图2),每个电流计两电极之间的距离都为L,当在图1的P点给 予足够强度的刺激时,测得电位变化如图3。若分别在图1和图2的a、b、c、d处给 予足够强度的刺激(a点离左右两个电极的距离相等),测得的电位变化图正确的是( ) -16- 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 A.a点对应图5 B.b点对应图

7、3 C.c点对应图3D.d点对应图4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根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若在a点给予刺激,由于a点离左右两个电极的距 离相等,故电流计不发生偏转,A项错误;若在b点给予刺激,电流计右侧电极处的神 经纤维先兴奋,然后左侧电极处的神经纤维兴奋,与图3曲线相反,B项错误;图2表 示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传递速度较慢,若在c点给予刺激,将会出现类似图3 的电位变化,但中间电位差为0的时期较图3长,C项错误;若在d点给予刺激,则将出 现如图4所示的电位变化,D项正确。 答案解析 关闭 D -17- 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 解题模板 解答指针偏转问题时,不论兴奋是在神经

8、纤维上传导,还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引起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根本原因都是两电极接触处发生电位变化的时间不同。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膜电位变化的先后顺序是同步的,即哪一电极接触处先发 生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先偏转到哪一侧;如果两电极接触处同时发生电位变化, 则指针不偏转;如果只有一个电极接触处发生电位变化,则指针只偏向一侧。 -18- 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 1.(2015江苏生物)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 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

9、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酶系统所 破坏,有利于突触前膜快速大量释放神经递质,A项正确。神经冲动是电信号形式, 神经递质属于化学信号,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释放,实现了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 转变,B项正确。由图可知,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引起了相应离子通道的开放,C 项正确。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引起阳离子内流或阴离子内流,从而使突触后神 经元兴奋或抑制,不可能阳离子和阴离子同时内流,D项错误。 答案解析 关闭 D

10、 -19- 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 2.(2015北京十二校期末综测)当快速牵拉下图中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 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d构成了完成该反射的完整反射弧 B.兴奋到达b点时,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的电流方向相同 C.刺激骨骼肌产生的信号传到c处就会形成痛觉 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完整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图中无 效应器,A项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电流 方向相反,B项错误;兴奋可以通过脊髓的神经中枢传导到大脑皮层相关中枢形成 感

11、觉,C项错误;牵拉骨骼肌时,兴奋通过b传导到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突触小泡释 放神经递质,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D项正确。 答案解析 关闭 D -20- 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 3.(2015浙江龙游开学考试)下图是神经肌肉接点,又称突触。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前 膜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 融合,释放乙酰胆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使肌肉持续收缩 C.该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定使肌膜产生动作电位 D.

12、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的受体是Na+通道蛋白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项错误;根据题意,若瞬间 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加速乙酰胆碱的释放,使肌肉收缩反应 更快,但不是持续性收缩,只有乙酰胆碱持续性作用于肌肉细胞才会持续性收缩,B 项错误;该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能会使肌膜产 生动作电位,但若同时还有抑制性递质作用于肌膜,则肌膜不一定产生动作电位,C 项错误;根据题意,乙酰胆碱是兴奋性递质,而突触后膜兴奋时钠离子内流,产生动 作电位,所以可推测出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的受体是Na+通道蛋白,D项正确。 答案解析

13、 关闭 D -21- 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 命题点二以实验为基础考查动物激素的调节作用 1.激素分泌调节方式分析 -22- 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 (1)神经调节:此方式中某些内分泌腺本身就是反射弧中效应器的一部分,如在体 温调节中肾上腺素的分泌。 (2)激素的分级调节:受分级调节的激素主要有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和肾上腺皮 质激素。 (3)反馈调节: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可以反过来调节 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分别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 分泌。 (4)内环境中理化因素的变化:如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 升

14、高。 -23- 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 2.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4- 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 依据模式图解答有关动物激素类的题 (2015江西五校联考)甲、乙是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25- 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 A.若图甲表示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则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 B.细胞内外各种类型受体其结构都具有特异性,图乙中雄性激素能被定向运送 到靶细胞处 C.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机制与图乙所示机制不同 D.雄性激素通过与靶细胞内

15、特异性受体结合影响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来调节 细胞代谢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神经递质的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如果甲表示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则信号分子为 神经递质,A项正确;图乙中雄性激素通过体液运输是不定向的,但它起的作用是定 向的,这是因为激素只能作用于含有特定受体的靶细胞,B项错误;人体胰岛素的受 体存在于细胞膜上,不能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与图甲表示的机制相似,C项正确; 根据图乙分析,雄性激素通过与靶细胞内特异性受体结合影响细胞基因选择性表 达来调节细胞代谢,D项正确。 答案解析 关闭 B -26- 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 解题模板 有关动物激素的试题以示意图的形式居多。对

16、于示意图类试题,解答模板是:第 一步,阅读试题,认清结构;第二步,联系教材知识,及时回顾考查激素的名称及作用; 第三步,结合问题或选项进行回答或判断。 -27- 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 1.(2015福建福州期末质检)对小鼠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注射放射性碘,注射 一定量促甲状腺激素。定时进行甲状腺放射性强度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 正确的是( ) A.放射性碘经协助扩散进入甲状腺细胞 B.若不注射促甲状腺激素,曲线下降速率加大 C.图示时间内,小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不含放射性碘 D.曲线下降阶段,小鼠代谢终产物中能检测到放射性碘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细胞通过主动运输不断逆浓度梯度吸收碘,A 项错误;注射促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甲状腺细胞利用更多的放射性碘来合成甲状 腺激素,导致甲状腺放射性强度下降,故若不注射促甲状腺激素,曲线下降速率减 小,B项错误;图示时间内,小鼠甲状腺细胞能够利用放射性碘来合成甲状腺激素并 释放到血液,C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