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说课(课程分析)-2015年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500530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3.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生理学说课(课程分析)-2015年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运动生理学说课(课程分析)-2015年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运动生理学说课(课程分析)-2015年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运动生理学说课(课程分析)-2015年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运动生理学说课(课程分析)-2015年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生理学说课(课程分析)-2015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理学说课(课程分析)-2015年(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动生理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 Sports Physiology 英振昊英振昊 yzhdoctor 内容概览 课程定位与目标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与教材 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 教学效果与反馈 课程定位 教学目标 学科基础课 通识教 育课程 专业方向课 专业课 实践课程 创新 课程 课程定位 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必修、考试) 授课对象: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一年级 先修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 后续课程:康复医学评价、运动医学、诊断学基础 课程的地位与作用:通过基本知识及理论的讲授,使学生 学习并掌握机体在运动状态及动态环境下的正常生理功能 特点,培养康

2、复医学专业的思维方式和分析能力,掌握基 本的专业基础理论,培养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为后续专业 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定位 教学目标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专业技能教学目标 专业素养教学目标 课程定位 教学目标 专业知识教学目标:通过运动生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 人体基本生理机能、各系统功能特点及调节机制、运动对 人体生理的影响形成基本认知,培养对运动过程中人体的 生理变化进行分析的学习方法; 课程定位 教学目标 专业技能教学目标:通过设计专题讪练,初步具备对人体 各项生理机能的分析能力;理解体育运动对人体各项生理 指标的影响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课程定位 教学目标 专业素养教学目标:通过运动

3、生理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 生适应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完成从中 学思维向专业综合性思考的转换;养成严谨、认真的专业 态度,具备深入观察、逻辑推理、全面思考的基本素养。 内容概览 课程定位与目标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与教材 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 教学效果与反馈 学生特点 常见问题 大一新生求知欲强,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高; 学生自身素质基础较高,具备较扎实的数理化知识基础; 通过上半学期的学习基本适应大学生活; 具备了基本的医学常识,对常用医学名词术语有所了解; 入学时间短,可塑性极强。 学生特点 常见问题 课程内容信息量大; 生理学知识学习难度大; 学习

4、方法的重大改变; 学生专业适应能力差异性大(文科尤其明显);、 网络和拇指文化对课埻教学的冲击。 内容概览 课程定位与目标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与教材 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 教学效果与反馈 基本要求 重点、难点 学时分配 通过运动生理学基本理论的讲授,使学生对专业学习形成正确认 识,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通过专题讪练,掌握基本的人体生理机能、各系统功能特点及调 节机制、理解运动对生理指标的影响,了解运动性病症与生理机 能异常之间的关系。 对人体基本的生理现象形成初步认知,对各系统生理功能形成整 体认识,熟练掌握运动与人体生理关系的基本理论。 教学要求 6070

5、% 2030% 1020% 掌握 理解 了解 基本要求 重点、难点 学时分配 本课程重点为引导学生适应新的专业学习方法和思维 方式,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热情与兴趣,掌握运动生理 学基本概念与理论,理解人体生理机能的产生和调节 机制,掌握运动与人体生理机能的相互关系。 基本要求 重点、难点 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难点: 1、各系统机能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 2、绅胞物质转运与生物电现象; 3、骨骼肌收缩原理及神经肌肉兴奋的传递; 4、凝血与纤溶系统运行机制; 5、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6、呼吸运动的调节; 7、尿液生成过程; 8、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功能的调控 9、运动对各系统生理机能的影响 10、各系

6、统生理机能异常与运动性病症的关系 基本要求 重点、难点 学时分配 共80学时,每周5学时,共计16周。 期中理论授课78学时,实验2学时。 章节章节学时学时 绪论2学时 第一章 细胞一般生理6学时 第二章 骨骼肌与运动7学时 第三章 血液与运动10学时 第四章 循环与运动9学时 第五章 呼吸与运动7学时(含实验1) 第六章 消化与运动4学时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运动5学时 第八章 泌尿与运动8学时 第九章 内分泌与运动7学时 第十章 神经机能与运动11学时 第十一章 身体素质评价2学时 第十二章 疲劳与恢复2学时 教材特点: 以生理学理论为基础,吸收了大量人体运动 科学理论,同时考虑到医学院校的

7、专业特点, 以及将来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内容的 深度和广度上安排合理,适合康复治疗学专业 学生使用。 教材内容紧靠前沿,说理清晰、重点突出, 图文并茂,配有应用专栏和电子链接,方便学 生课后复习和知识拓展。 本课程采用的教材为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 版的 医用运动生理学,属于医学院校专 业基础课程教材。 内容概览 课程定位与目标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与教材 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 教学效果与反馈 课堂讲授 小组作业 情境教学 针对各章节的教学需要,分别设置集中理论授课,主要讲 授与本章节相关的原理性内容,讲学习要求、重点及难点 ;在这个过程中累积形成知识母体。 在课

8、程讲授的中后期,在知识母体逐渐充实的基础上,依 据前后关联,将新章节内容形成知识楔,嵌入知识母体, 将前后有关联的知识点进行整合,遥相呼应。 课堂讲授 小组作业 情境教学 知识楔 知识母体 课堂讲授 小组作业 情境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讨论和 小组作业。 利用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手段,以小组为单位,充分调动学 生思维,并初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组间作业评比,让学生自己选出最优秀的作业成果。以问卷、 调查报告、文献检索整理等形式呈现小组作业的横向比较。 课堂讲授 小组作业 情境教学 兴趣导向的启发式情境教学,在教学初期,创造生动有趣且富 有悬念的教学情境,激发学

9、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专业性的阶段性情境实讪,结合前期学习的知识,融入部分浅 显的临床案例,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下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临 床问题,比如心电图的常规诊断,血常规项目的生理病理意义 ,运动系统及神经系统异常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 粒细胞 嗜中性粒5070% 嗜酸性粒0.55% 嗜碱性粒01% 无颗粒 单核细胞38% 淋巴细胞2040% 健康成年人: (4.010)*109/L 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 大细胞在I型超敏反应。 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内容概览 课程定位与目标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与教材 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 教学反馈与效果 Available -

10、(NA)2 2 教学理念 -PT原则 No learning No teaching Amusing TheoryPractice 控制调节 细胞生理 系统各论 运动关联 基础实验 专 业 知 识 讲 授 临床情境 头脑风暴 技 能 训 练 情境 设置 专题 讲授 情境 模拟 WHAT WHY HOW 结构清晰 层次分明 环扣递进 逻辑导向 逆向投射 内容概览 课程定位与目标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与教材 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 教学效果与反馈 以课堂讲授为主线贯穿以课堂讲授为主线贯穿 基础基础 实验实验 头脑头脑 风暴风暴 临床临床 情境情境 阶段成绩阶段成绩B阶段成绩

11、阶段成绩A阶段成绩阶段成绩C 小组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学习 启发式教学形成性评价期末考核情境实讪 卷面成绩卷面成绩 作业报告作业报告 考勤风纪考勤风纪 针对性指导 最终 成绩 内容概览 课程定位与目标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与教材 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 教学效果与反馈 2013年,山东省青年教师微课大赛三等奖 2014年,全国多媒体课件设计大赛,三等奖 2014年,“中医药社杯”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 设计大赛,二等奖。 现代康复医学知识在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山东 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8,37增刊,第一作者 针灸推拿学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与研究,山东中医药 大学学报,2013,8,37增刊,通讯作者 PBL教学法在经络腧穴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中国针灸, 2015,35(2):176-178,第三作者。 学生国家级SRT2项,校级SRT3项。 “挑战杯”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 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