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p教育心理学》ppt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500349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zp教育心理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zp教育心理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zp教育心理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zp教育心理学》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zp教育心理学》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zp教育心理学》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p教育心理学》ppt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学生 教师 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教学环境 二、学习与教育的过程: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学习过程: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及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态度,实现学习的过程。它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研究的最多,时间最长的部分。 教学过程: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

2、学任务和教学内容,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等,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即对学习和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定和反思,以促进其进一步改进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四、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裴斯泰洛奇(瑞士):在论

3、教学方法首次提出“教育要心理学化”。 赫尔巴特(德国):提出“四段教学法”开创了教学心理学的研究。 卡普捷烈夫(俄):1877年出版教育心理学 桑代克(美):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1904年扩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的本性、 学习心理、 个性差异及其测量科学教育心理学创立的标志。,(一)初创时期,20S和30S: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并把学科心理作为自已的组成部分。 40S:弗洛伊德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关于儿童个性、社会适应、心理卫生等问题进入教育心理学领域。 50S: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信息论思想及相关的成果,也带来了内容的变化,(二)发展时

4、期,(二)发展时期,1、1908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教育实用心理学,它是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一撰写的。 2、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三)成熟时期,60年代开始,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呈现如下趋势 (一)内容趋于集中 (二)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 (三)注重学校教育实践,(三)成熟时期,60年代初:布鲁纳的课程改革运动 70年代: 奥苏伯尔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研究学生的学习,系统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意义的获得与保持的进程。 加涅对人类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并阐明了不同类型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5、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布鲁纳在1994年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主动性研究 (二)反思性研究 (三)合作性研究 (四)社会文化研究,四、完善时期,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与教育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概念 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第一,从时间上讲,心理发展贯穿生命全程 第二,从内容上讲,主要是认知和社会性与人格 第三,从性质

6、上讲,可以是积极的也能是消极的 第四,从影响因素讲,是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五,它是有规律可循的,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其一: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其二: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其三:具有不平衡性 其四:具有个体差异性,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一)初中生心理特征 初中阶段大致相当于少年期。 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并出现反省思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 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 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 关心自己和别人

7、的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控力不强。,(二)高中生心理特征 高中阶段相当于青年初期。 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 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辩证思维; 社会高级情感有了深刻发展; 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一)学习准备 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它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影响学习的效率。 (二)关键期 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

8、种知识技能、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在关键期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孩子学起来容易,学得快。,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一、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基本观点:他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他强调儿童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推动了儿童心理的不断发展。 图式:认知结构的基本单元,表现为某种可以重复的动作模式或思维方式。 同化:把新刺激整合到原有图式中,使之丰富。 顺应:对自身图式作出改变,以适应新情境。,认知发展的四阶段,一、感觉动作阶段:02岁 感觉和动作开始分化,获得“客体永恒性”。 二、前

9、运算阶段:27岁 出现了象征思维和直觉思维,思维具有泛灵性、不可逆性、集中化和自我中心的特征。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思维可逆,能进行逻辑推理;获得守恒概念;具有分类和序列能力;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具有了抽象逻辑思维,能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思维具有了可逆性。,(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基本观点:与皮亚杰不同,他更强调社会文化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即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低级心理机能: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机能,如感知觉、机械记忆、不随意注意等。 高

10、级心理机能:以语言和符号为工具的心理机能如随意性注意、高级情感、思维等。 最近发展区:儿童在有指导的帮助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二、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一)观察发展的特点 观察: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有思维活动参与的知觉。 特点:自觉性、持久性、精确度、概括性、方法明显发展。 (二)记忆发展的特点 有意识记、意义识记、抽象记忆发展迅速 (三)思维发展的特点 主要是抽象逻辑思维。从初二开始,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到高一、二初步完成。,三、中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一)中学生认知发展带来的影响 1、喜欢争论 2、理想主

11、义 (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必须先于教学,学习应从属于发展 2.教学促进发展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应走在发展,通过教学,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与教育,一、人格的发展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一)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基本观点:发展是一个生物人,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的适应。他相信,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人们都必须去面对一些社会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展。他把人生分为八个发展阶段,随着每一阶段任务的成功解决,个体的人格得

12、到积极发展。,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论,信任感对不信任感 (01岁)主要培养信任感 自主感对羞耻/怀疑感 (13岁)主要培养自主性 主动感对内疚感 (36岁)主要培养主动性 勤奋感对自卑感 (612 岁)主要培养勤奋感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218岁)培养同一性 亲密感对孤独感 (1824岁) 繁殖感对停滞感 (2465岁) 自我整合对绝望感 (65岁死亡),(二)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1.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威信、放任、忽视型 2.学校教育: 教师、班级环境、课外活动 3.同辈群体 :也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

13、群体 (三)健康人格的建构 健康人格是统合人格,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自我内部的统合、自我与社会的统合、自我与自己实践活动的统合。,二、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已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内容分类:生理的我、心理的我、社会的我 观念分类:现实的我、投射的我、理想的我 (二)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 儿童两三岁开始出现自我评价,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发生突变,出现了两种认知歪曲:“假想的观众”和“个人的虚构”。,(三)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指导 1.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2.帮助中学生获取积极的自我体验 3.帮助中学生提高自我

14、控制力,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一、中学生的认知差异 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一)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由赫尔曼威特金提出。 场依存型:倾向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场独立型:倾向利用自己内部线索为参照。,2.冲动型与沉思型:由杰罗姆卡根提出 冲动型:反应迅速,但出错率高 沉思型:深思熟虑,反应时间比较长,但正确率高 3.整体型与序列型:由戈登帕斯克提出 序列型:在问题解决时,是从一个假设到下一个假设呈直线的方式展开

15、。 整体型:在问题解决时,使用比较复杂的假设,每个假设涉及若干属性。,(二)认知能力差异 认知能力即智力,指个体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方面的信息加工能力。 1.测量 斯坦福比奈量表(SB量表),该表是比率量表, 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该量表是离差量表。 IQ=100+15(X-M/S),2.智力的差异 智力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智力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量、质和时间上 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 差异和种族差异。 (三)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1.创设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同质分组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个别化教学)

16、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程序教学),二、中学生的性格差异,(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二)性格的差异 1.特征差异:态度、理智、情绪、意志特征。 2.类型差异:机能类型说,向性说、独立-顺从说 3.性别差异:男性度、女性度 (三)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1.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2.影响学习速度和质量 3.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一)广义的学习 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第一,学习引起的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第二,学习引起的变化时习得的 第三,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时相对持久的,(二)人类学习和学生的学习 1.人类学习 人类学习即狭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