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48 都江堰课件 鲁人版必修3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00223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9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48 都江堰课件 鲁人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 48 都江堰课件 鲁人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 48 都江堰课件 鲁人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 48 都江堰课件 鲁人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 48 都江堰课件 鲁人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48 都江堰课件 鲁人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48 都江堰课件 鲁人版必修3(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文明的踪迹,人类千百年的文明史留下了太多值得追寻的遗迹:都江堰的雄姿、兰亭的胜景、古希腊的石雕在我们眼中,这些历史长河的陈迹是否具有了某种神奇的生命?我们的心是否也随着后世文人的描述而一起跃动?让我们用心灵阅读遗迹,去感受沧桑的历史,汲取丰厚的精神力量,体悟古迹崇高的美学价值,从而激发爱国激情,体悟文化内涵,提升精神境界。,本单元围绕“文明的踪迹”这一话题,选取了都江堰兰亭集序古希腊的石头三个文本,向我们展示了中外广阔丰厚的历史文明。都江堰是一篇文化游记,它以平实的语言,深邃的意蕴,让大家了解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都江堰,感受一代水利官员的为民情怀,以及在历史烟云中建

2、立的令后人缅怀的丰功伟绩。兰亭集序是作者即席为一部游宴诗集写的序言。其中包含着作者的生死观,是对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的批判。兰亭集序作为书法经典之作,至今无人企及;作为散文精品,描写淋漓尽致,句句顺乎自然,发自真情,读来令人回味。在古希腊的石头一文中,冯骥才将这些石头看成是“文化的使者”,它们从历史深处走来,与现代人交谈,使现代人得以通过它们触摸到真实的历史。,学习建议 1.掌握良好的读书方法,特别是要掌握“点评式读书法”,一边通读,一边把自己零星的感想写下来,养成边读、边思、边写的良好习惯。 2.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本单元的文章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

3、、历史、哲学、宗教等很多方面,要想领悟其中的奥妙,就应该注意加强自己的文化积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本单元的散文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和评判意识,阅读这类文章除了要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从文章中得到启迪之外,更要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因此,在本单元的阅读学习中,要培养自己独立的“评判意识”,多从评判的高度去审视作品的内容。,8 都江堰,历史情怀不独让人享受学问,而且享受辽阔的空间与邈远的时间,即享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悠久的历史,浩瀚的文化,一经作家巨笔的浸润,便产生一种超常的力度和亘古未有的高贵。如果说历史是一部人类的教科书,那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就是一部解读人类教科书的极优秀的参考书;如

4、果说历史是一部祖先留给子孙的有用的遗言,那余秋雨的都江堰就是使读者聆听先祖李冰教诲遗言的优秀解说词。学习文本,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品味富有意蕴的语言,感受并体会作者寄寓在文中的情感、哲理,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作者名片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现在属于慈溪市),汉族。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和作家、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企业联合馆文化总策划。早年在上海工作时曾担任上海市咨询策划顾问、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并获得上海市哲学

5、社会科学著作奖、鲁迅文学奖、台湾白金作家奖等。代表作有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新课助读,自主梳理,余秋雨写作的特点是语言通俗,散文小说化。其散文小说化艺术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注重故事情节的构建;二是历史现场还原式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余秋雨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概念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余秋雨散文的核心表达方式是议论,但又多与抒情融合,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地方正是来自对这种用抒情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背景指南 都江堰是余秋雨文

6、化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的一篇,是一篇文化游记。作为一位富有使命感的文化旅行学者,余秋雨勇敢地走出书斋,走上了漫长的文化考察之旅,在崇山峻岭之间行走,在文化景观与历史遗迹中穿行。余秋雨穿行于历史文化的时空隧道,在探寻中遴选,在遴选中观照,在观照中体悟,在体悟中传达,用现代文化意识观照历史文化遗迹,反思传统文化,构建宏阔的人文精神。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56千米,是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及其儿子率众修建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是我国现存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农田、造福人民的伟大工程,其设计之巧妙至今仍令中外水利专家叹服。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

7、、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余秋雨以“都江堰”作为文章的标题,与其说是在写都江堰,不如说是在写一种文化。确切地说,是通过都江堰工程来审视中国文化,来审视中国文化的精髓。,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解词义 遴选:选拔。 圭臬:指圭表,比喻准则或法度。多用于书面语。 惊悸:因惊慌而心跳得厉害。 雍容大度:形容文雅大方,有气量,有风度。 颓壁残垣:倒塌的、不完整的墙壁。垣,墙。 濡养:滋润哺育。 衮衮诸公:称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衮衮,众多。 冰清玉洁:比喻高尚纯洁。也说玉洁冰清。,新课助读,自主梳理,4.辨用法 (1)胜地 圣地 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

8、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人烟稠密、街市繁荣的成都市内,有一处风景优美的佛教圣地文殊院。,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祈求 乞求 傩戏中的水神李冰比二王庙中的李冰活跃得多,民众围着他狂舞呐喊,祈求有无数个都江堰带来全国的风调雨顺,水土滋润。 希腊财政部长乔治帕帕康斯坦季努北京时间3月23日晚间表示,希腊寻求并期待3月25日的欧盟首脑会议出台针对希腊债务危机的救助方案,但这绝非乞求。,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众目睽睽 大庭广众 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 梅西是球

9、迷心中的活宝,也是瓜迪奥拉眼中的宝贝,这位世界级教头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在数百家国内外媒体面前为梅西服务,而从梅西平淡的反应看,他对此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5.记常识 文化散文:指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由一批从事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写作的,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又称“学者散文”或“散文创作上的理性干预”。从文化视角来关照表现对象,但与历史文化反思的作品相比在美学风格上往往表现出理性的凝重与诗意的激情以及浑然一体的气度。代表作家及作品: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千年一叹,张中行的负暄

10、琐话,陈平原的学者的人间情怀,韩晗的大国小城等。他们的散文创作将科学研究的“理”与文学创作的“情”结合起来,既充满思考的理性,又不乏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点评:余秋雨是用现代文化意识观照都江堰这个历史文化遗迹的,赋予了都江堰以灵性,赋予了它以哲理意蕴。因此,将二者比较是为文章的内容服务的,这不是矮化长城,拔高都江堰,而是通过深刻的对比,显示都江堰的独特品格,凸显都江堰深厚的人文内涵。 2.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点评:长城的美在于规模的宏大、气势的雄伟,给

11、人一种巨大的惊悸,但时过境迁,它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堰,却直到现在依然造福人类,给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滋润濡养了天府之国,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它的美是长久的。所以说都江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点评:这种政治辩论,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走向的辩论,就是两种政治纲领的辩论:李冰手中的长锸说,政治要做事儿,既具体又质朴,就是要像长锸这样为百姓消灾,给百姓濡养;金杖玉玺和铁戟钢锤则在为权势征战和镇压辩

12、解。他失败了,因为千年来政治总是站在另一边,他终究又胜利了,因为在今天的中国,长锸象征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利民富民的政治路线和政治品质,不但为世人首肯,而且与当代社会学政治发展的基本思想相通,与当代社会所要求的人格品质相融,从而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4.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澈的人类学的思考。 点评:“愚”和“智”、“拙”和“巧”放在一个人身上,似乎很矛盾,其实不然。李冰为了四川盆地的人民,一心筑堰,似乎是愚,但他以长远的眼光,以他的责任心造福一方百姓,他是真正的大智。他以质朴的为官思想实施这伟大的工程是真正的大巧

13、。比起那些处心积虑为自己捞取功名的官的小智来,李冰的智慧无疑是质朴而深邃的。田间老农的思维,是李冰治理都江堰的出发点:人活着,必须要有清泉和米粮,要想达到治理的目的,就必须使人民富足。“仓廪实而知礼节”,他的治理就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而是落实到实实在在的具体工作上,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具智慧的。,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文中把都江堰与长城作了对比,找出这些对比并说说有什么表达作用。 提示: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色。作者巧妙地把长城和都江堰这两个世界文明史上的重大工程进行对比,令其相互作用,闪烁出哲理的光辉;而且紧紧抓住“社会功用”这个角度将两者进行对比。对比的两

14、项“都江堰”和“长城”搭配得新,而且意义生发得新,这“二新”显示了文章的取势甚高。 如作者把都江堰和长城作了如下比较: 比年代:秦始皇的长城比李冰的都江堰要晚几十年,“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比动机: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 比规模: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 比形象:“万里长城”“突兀在外”;都江堰“却卑处一隅”,“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比气质:“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都江堰“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它的文明是一种

15、灵动的生活”。 比影响:“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都江堰“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比功用:“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都江堰“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比结果:“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而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 都江堰与长城的对比是文章的骨架,文中俯拾即是的对比穿插成文章的血肉,丰满了文章的肌体。,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怎样理解余秋雨散文中的诗情哲理? 提示:文化散文即从文化的视角来观照表现对象,伴以历史文化反思的散文作品。文化散文在美学风格上往往表现出理性的凝重与诗意的激情浑然一

16、体的气度。余秋雨是文化散文作家的代表性人物。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中的诗情哲理,只宜意会,而不可言传。读者读到那里,只有自己去领悟一番才好,如果一经作者或旁人点出就会显得多余,就会索然无味。作者写到了李冰智慧、仁慈、透明的指令,写到了李冰的大愚、大智、大拙、大巧,其中都有哲理深意在里面,然而都是感性与理性天衣无缝的结合,没有强加于人或刻意为之的痕迹。最后作者生发奇想:“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人升格为神,神的世界也就会变得通情达理、平适可亲。”作者没有过多地点出什么,却让我们回味再三。,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从历史到现实 从感性到理性 由物及人,由历史到现实,由感性到理性,这是余秋雨散文的一大特点,本文除了由都江堰和李冰引发一些人类精神方面的思考之外,还不时地联系现实,有时看似是不经意地一指,却能让人引发联想,引起震动。如第三部分,写到李冰领悟了一个道理“四川的统治者必须成为水利学家”时,作者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