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考试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00217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考试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考试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考试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考试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考试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考试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考试及答案解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语文考试及答案解析31 / 31 作者: 日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36分)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裨益(b) 亘古(gn) 镌刻(jun) 面面相觑(q)B愠怒(wn) 蹊跷(x) 女红(gng) 感人肺腑(f)C驾驭(y) 攒聚(zn) 宽宥(yu) 熙来攘往(nng)D澎湃(png) 竣工(jn) 迸溅(bng) 鲜为人知(xin)2(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一拿到语文试卷,小明忍不住笑了,拿起笔开始答题,信心满满,手不释卷。B危机时刻最能看出人的胆识,勇者首当其冲,怯者畏缩不前,我们当做前者。C时光的淬

2、炼、岁月的磨砺让他日渐成熟,处理事情变得优柔寡断,毫不迟疑。D我们应做“文明有礼二十四条”的践行者,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中成为一纸空文。3(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第十九届省运会开幕在即,维扬城已做好了招待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B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C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4(2分)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园林 藤萝 阳台 枣核解说:这四个词的词性相同。B良师益友 片言只语 聚族而居 炉火纯青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

3、相同。C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喜欢挑战的人来说都是一种享受。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时刻是享受”。D“光辉的理想像明净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的污垢。”他在心里默念了三、四遍。解说:该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5(2分)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作品中祖母形象往往光彩照人。童年的朋友中外祖母把“我”从黑暗中叫醒,领向光明;月迹中的奶奶是一位高明的教育家,不断把孩子心灵带进新的高尚境地。B寓言给人启迪。黔之驴告诉人们,不能被貌似强大的东西吓倒,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愚公移山启示人们,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C细节常常独具魅力。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脱下和穿上军大衣

4、的细节,凸显了他的机智灵活、处变不惊;百合花中多次提到百合花被子,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D散文作为一种相对自由的文体,风格多种多样。有的深沉冷峻,如鲁迅的二十四孝图;有的柔婉清丽,如郭沫若的白鹭;有的自然真挚,如巴金的繁星;6(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方格内)此刻,自然万物完全醒来了,到处生机(ng) 然;一(l) 幽长的阳光穿过远近的树叶洒了下来,几只蝴蝶拍着翅膀翩翩而至。汤姆摇醒了其他两个海盗,他们一起大喊了一声,嘻嘻哈哈地跑开了,在白色沙洲上清(ch) 的浅水里,相互追逐着、打闹着。他们不再向往浩(hn) 水面远处沉睡中的小村庄。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7(9分)默写。(1) ,

5、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2)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凉州词)(3)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4)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6)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7)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8)某书店拟选用两句有关“读书”的对仗工整的诗句作为楹联,请写出你认为合适的句子: , 。8(8分)名著阅读。(1)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鲁智深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两个公人听了,暗暗地道:“苦也!却是坏了我们的勾当,转去时怎回话!且只得随顺他一处行路。” 从鲁智深的话可以看出

6、其什么品质?“兄弟”指谁?“兄弟”到了沧州,未能立足,最终上了梁山,其原因是什么?品质: 兄弟: 原因: (2)请依据西游记中悟空和唐僧之间关系变化过程填空。 五行山获救,师徒结缘 ,师徒心生嫌隙中计戴上紧箍咒,师徒关系始稳定 ,师徒关系“破裂”战黄袍怪救回师父,师徒彼此慢慢信任 ,师徒关系再次“破裂”观音指出假悟空, 。9(5分)语文实践活动。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斝(ji),其形状像爵,但比爵大。基本造型为侈口,口沿有柱,宽身,下有长足。斝的器身有圆形、方形两种,腹有直筒状、鼓腹状及下腹作分档袋状几种,底有平底、圆底,足有锥状空足、锥状实足、柱形足等。斝可作温酒和饮酒之用。(1)这

7、段文字是从形状、 、 三个角度介绍斝,画线部分的说明顺序为 。(2)结合下图,指出斝和爵形状上的相同点: ; 。二、阅读理解(51分)10(5分)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潭上作唐张乔竹岛残阳映翠微,雪翎禽过碧潭飞。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注】翠徵:青山。(1)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1(15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藩国名臣明朱国祯 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年二十馀,始读书。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日不足,竟夜读忘寝。举顺天乡试,为学官。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

8、门弟子常数十。矩矱严,诸生步立皆有则。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诸生侍侧凛凛。时太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遗一朴,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治五子一人,毋及馀生。”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节选自涌幢小品,有删改)【注】埒(li):等同,齐等。矱(yu):尺度。朴:通“扑”,打人的器具。(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日记数千言 赵先生耻居其下 诸生侍侧凛凛 且遗一朴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日所诵书必与之埒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B为讲说甚详恳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C以身先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D书

9、其面日其真无马邪(马说)(3)翻译句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4)作为学官,赵准有哪些特点?请概括出三点。12(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余荣华“谁是英雄?今天,我们一起寻找。”5月21日开始,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引发互联网上的传播热潮。与此同时,全国中小学也正在同步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活动。“崇尚英雄”并不是要让孩子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而是教导他们从小拥有远大志向、宝贵勇气和拼搏精神。相信,“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用什

10、么方式去报国”会成为孩子之间热切讨论的话题。国家也在回应着人民的情感与心声。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上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该法庄严宣告:“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怀更显珍贵。“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活动中,有一句话被网友反复点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壮烈牺牲。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

11、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期盼“崇尚英雄”成为风尚,荣光永远传承,英雄永不独行。(选自2018年5月2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文章两段,从哪三个方面表明“崇尚英雄”正在成为风尚?请简要概括。(2)第段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为什么会“被网友反复点赞”?(3)简析第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4)联系文章和下面材料,谈

12、谈你对“英雄”的认识。(80100字) 材料:5月14日,川航空客A319在飞经成都上方时驾驶舱右前挡风玻璃突然破裂,面对瞬间释放的驾驶舱压力、每秒250米的直面风、零下40的低温和大部分设备失灵的困境,机组人员沉着应对,凭借技术和经验成功迫降。机长刘传健被人们称为“英雄机长”。13(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父亲的背影章中林和父亲不相见已是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

13、着腰,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时,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应该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

14、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不会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的样子,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