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考试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00178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考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考试10 / 10 作者: 日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100分)卷一、基础知识积累(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酝酿(ling)黄晕(yn) 朗润(rn) 湖泊(b)B应和(h) 湛蓝(zhn)济南(j) 清澈(ch)C看护(kn) 水藻(zo) 贮蓄(ch) 澄清(chng)D肥硕(shu) 枯涸(h) 栖息(x) 寥阔(lio)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擎天撼地 玲珑剔透 花支招展 水波澹澹B忍俊不禁 更胜一酬 险象叠生 梦寐以求C盘虬卧龙 德高望众 明察秋毫 宠然大物D

2、绝处逢生 获益匪浅 心旷神怡 繁弦急管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B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吸烟,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比喻、排比)C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顶真)D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比喻) 4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黄山的石、雾、松是大门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B这份卷中的第一小题他花了十分钟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C听了张教授的演讲,我们真是获益匪浅。D节日的大街,张灯结彩,车水马龙,人

3、头攒动,热闹非凡。5. 下列作品、作家、年代、出处(或体裁)连接有误的一项是:( )A童趣沈复清代浮生六记闲情记趣B十则孔子春秋论语C春朱自清现代散文D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五言律诗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8题(每题2分,共6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6.对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A. 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发怒B.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真诚、诚实C. 传不习乎 传授D. 思而不学则殆 有害7.对下面句子的“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 B. 人不知而不愠 C. 温故而知新 D. 择其善者而从8.对选文第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曰”中的“子”,是指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B.“学而时习之”讲的是学习方法问题。C.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到来,感到很快乐,讲的是是学习的乐趣。D.“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突出的是谦虚问题和学习方法问题。卷三、综合积累与运用 (12分)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5、汉语(每题2分,共4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_(2)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_10.默写填空(任选4题,共4分) (1)子曰:“其恕乎!_,勿施于人。”(2)见贤思齐焉,_。(3)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_。(4)何当共剪西窗烛,_。(5)无可奈何花落去,_。(6)_,听取蛙声一片。11.根据下面提示或语境填空。(任选两题,共4分)(1)次北固山下诗中揭示时光飞逝、新旧更替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2)论语十则中论证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3)钱塘湖春行诗中通过写春天的动态景物来表现出是早春景象的诗句是:_,_。(4)观沧海诗中最能体现诗人博大胸怀的诗

6、句是:_,_;_ ,_。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6题(共12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12.文段描写春花,主要抓住了春花的_、_、_等特征来写。(3分)13.“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一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3分)14.文段中从味觉写景的句子是_,虚写景物的句子是_。(2分)15.侧面描写春花艳丽香甜的句子是_(1)

7、16“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一句中的“闹”字改为“叫”字好吗?为什么?_(3分)五、作文两题任选作一题1、人的成长,犹如在沙滩上行走,每前进一步,都会留下一个脚印。人生中的每一步,有时至关重要。莫顿亨特受益终生的经验,正是源于小时候的一次亲身历险,走一步,再走一步,铸就了他一生的成就。请你追溯自己的生活历程,截取一个或几个感受较为深切的片断,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真实具体地描述事例,反映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可以是思想认识的,可以是道德修养的,可以是知识技能的,可以是体质体能的,等等)。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600个。2、请以“生活因_更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8、。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 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3)不少于600字。B卷一、诗歌鉴赏绝 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2、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共12分)千金求马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

9、至者三。注:君人,人君,国君。涓人:国君的近侍。3.解释下面加点词。(每题1分,共4分)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 )反以报君( )千里之马至者三( )4.翻译下面句子。(每题2分,共4分)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翻译:_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翻译:_5.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2分)6.写出至少两个关于马的成语。(2分)三、课外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名著阅读(共4分)7名著的很多情节脍炙人口。请从下面提供的情节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填表。(2分)千里走单骑 黛玉葬花 孤独勇士绝望岛遇“星期五” 风雪山神庙所选情节:_所指人物出自的作品人物评价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题(共18分)理解,是心灵的花朵谁都渴望被人理解。被人理解,就像在无助时别人伸给你的有力臂膀;被人理解,犹如在你心灵饥渴时为你注入的一缕清泉,当你渴望别人理解时,你可曾想过首先去理解别人?伫立山谷,你只有主动呼唤才能得到空旷而悠远的回声;身处闹市,你只有心装他人才能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避免磕碰。别人理解你,就像缕缕清风佛面,带给你的是一种惬意与清爽;你理解别人,好比花朵次第开放,给别人的是一派美丽和妖娆。有一位花匠在院子里种了一棵葡萄,夏末秋初,葡萄个个晶莹饱满令人垂涎欲滴,他便摘了一些给邻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