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2 神经调节课时规范训练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00116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2 神经调节课时规范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2 神经调节课时规范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2 神经调节课时规范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2 神经调节课时规范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2 神经调节课时规范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2 神经调节课时规范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2 神经调节课时规范训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2 神经调节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B神经纤维能够传导电信号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D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脑干解析:选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A正确;神经纤维能够传导电信号,B正确;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C正确;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不在脑干,D错误。2以下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C神经纤维的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D神经递质经胞吐作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解析:选A。静

2、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通过K外流维持“内负外正”的电位状态,A错误。3下列关于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B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能量C神经元动作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一定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解析:选B。神经元中没有特有的基因,基因在神经元中选择性表达,A错误;动作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钠离子内流,C错误;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D错误。4有关突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B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

3、要消耗ATPD突触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解析:选B。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B错误。5甲为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图,乙中的、是神经元细胞膜上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有关的转运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段的出现是转运蛋白活动导致的Bbc段的出现是转运蛋白开启导致的Ccd段的出现是转运蛋白开启导致的Dab段时的神经元细胞膜为外正内负状态解析:选A。甲图曲线ab段为外正内负状态的静息电位,由K外流引起,需要转运蛋白协助,A错误、D正确;bc段产生动作电位,由Na内流形成,需要转运蛋白协助,B正确;cd段为静息电位恢复阶段,由K外流引起,需要转运蛋白协助,C正确。6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

4、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解析:选A。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此过程需要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A正确;突触小体是轴突末端膨大的部分,只能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B错误;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若发生抑制,则突触后膜不会出现电位逆转,C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

5、电信号”的转变,D错误。7突触小体不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A丙酮酸的氧化分解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的融合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解析:选D。突触小体能够通过胞吐完成神经递质的释放,会出现突触小泡和细胞膜的融合,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需要的能量由细胞呼吸供应,突触小体中可以发生丙酮酸的分解。突触小体完成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8下列与人体下丘脑功能无关的是()A睡眠与觉醒相间出现节律B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C含维持生命必要的呼吸中枢D调节某些激素含量相对稳定解析:选C。维持生命必要的呼吸中枢在脑干,C符合题意。9河豚毒素是一种Na通道蛋白抑制剂,误

6、食河豚中毒后致死率非常高。河豚毒素中毒后可引起()A神经兴奋无法传递,肌肉瘫痪B兴奋传递加快,肌肉痉挛C突触后神经元膜外电位由正变负D突触后神经元长时间兴奋解析:选A。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是Na内流,而河豚毒素是一种Na通道蛋白抑制剂,可导致Na不能内流,故河豚毒素能使神经兴奋无法传递,使突触后神经元不能兴奋,A正确。10将完好的某动物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模拟细胞外液)中进行实验,A、B为神经元膜外侧的两处位置,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可测得A、B两处的电位不相等B静息状态时,与任氏液相比,细胞内Na浓度高CB处兴奋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D若阻断Na内流,刺激后,A、

7、B不能产生兴奋解析:选D。静息状态时膜外为正电位,A、B两处电位是相等的,A错误;任氏液模拟细胞外液,所以静息状态时任氏液中的钠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内,B错误;B处兴奋时,钠离子内流,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C错误;如果阻断了钠离子的内流,刺激后A、B都不能产生兴奋,D正确。二、非选择题11正常情况下,突触前膜兴奋时,其中的Ca2通道开放,Ca2顺浓度梯度流入突触小体,使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增加。请回答:(1)兴奋时Ca2进入突触小体的方式是_。血钙过高会引起肌无力,这说明Ca2对于维持_有重要作用。(2)神经递质合成后贮存于_中,由此推测Ca2进入突触小体后的作用是_。(3)某小组利用蟾蜍的坐

8、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进行实验,首先给神经适宜的刺激,测得肌肉的正常收缩强度,一段时间后,在标本的神经肌肉接头(结构类似突触)处滴一滴一定浓度的MgCl2溶液,再给神经相同刺激,测得肌肉收缩强度明显变弱。由此分析,Ca2和Mg2对Ca2通道可能存在_关系,两次刺激间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使神经元_。解析:(1)钙离子通过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流入突触小体,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血钙过高会引起肌无力,这说明钙离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2)神经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中,钙离子进入突触小体后的作用是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3)滴一滴一定浓度的氯化镁溶液,再给神经相同刺激,测得肌肉收缩强度明显

9、变弱,说明镁离子可能也是通过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钙离子和镁离子对钙离子通道存在竞争关系,两次刺激间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使神经元恢复到静息状态。答案:(1)协助扩散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2)突触小泡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3)竞争恢复到静息状态12下图为不同类型神经突触作用机理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为_。神经递质合成后为了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所破坏而储存在_内。神经递质释放后通常需要迅速降解失活,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2)图A中,神经递质释放引起Na大量进入突触后膜,引起的后膜内外电位状态是_;图B中,后膜上的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后利于Cl进入,此时后膜是否会产生神经冲

10、动?_。(会,不会)(3)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神经递质,其作用机理与上图B相同。研究发现对癫痫病人施用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可缓解病情。这是由于该药物可以使GABA分解速率_(减慢,加快),从而起到治疗效果。解析:(1)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释放方式属于胞吐;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中,能防止被其他酶破坏;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通常需要迅速降解失活,失活场所是突触间隙。(2)Na大量内流,神经元膜内电位由负正,膜外电位由正负;Cl内流,会导致膜内电位更低,电位没有逆转,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神经冲动。(3)GABA能促进Cl内流,属于抑制

11、性神经递质,施用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后,GABA被分解的速度减慢。答案:(1)胞吐突触小泡突触间隙(2)外负内正不会(3)减慢13如图所示,分别将灵敏电流计按图连接。(乙图含有突触结构,甲、乙图中ab间长度相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状态是_,这种电位分布主要是_外流的结果。(2)甲图灵敏电流计现在测不到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要怎样改进才能测到静息电位?_。(3)如甲图所示,当a处受到刺激时,电流计将发生_次偏转。(4)现同时在甲、乙图中a处给予一个有效刺激,观察指针摆动,指针反应时间落后的是_图,原因是兴奋在该图结构中传递时信号经过了_的转变。解析:(1)神

12、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电位是外正内负。(2)测量静息电位时,需要将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细胞膜的两侧。(3)若按甲图的连接方式,在a处进行刺激,电流计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4)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需要进行“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这需要一定的时间。答案:(1)外正内负K(2)把一个电极插入膜内(3)两(4)乙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任务型阅读在江苏高考英语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考题形式以表格形和树状形为主,文章体裁以议论文、说明文为主,文章篇幅往往较长,阅读量大,但结构清晰。该题型综合性很强,思维含量较高,答案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不局限于原文,原词填空题和词性、词形变换题在逐渐减少,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答案的题逐渐增多,另外还有推断作者意图和态度的考题,这必将增加该题型的难度,所以得分一直偏低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