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2016部编版)下册一二单元月考考试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499952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2016部编版)下册一二单元月考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2016部编版)下册一二单元月考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2016部编版)下册一二单元月考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2016部编版)下册一二单元月考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2016部编版)下册一二单元月考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2016部编版)下册一二单元月考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2016部编版)下册一二单元月考考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2016部编版)下册一二单元月考考试10 / 10 作者: 日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彷徨(png) 选聘(pn) 元勋(xn) 锲而不舍(q)B无垠 (yn) 赫然(h) 涉猎(sh) 深恶痛绝(w) C 祈祷(q) 哽住(gng) 亘古(gng) 鲜为人知(xin)D老叟(su) 污秽(su) 哺育(b) 气冲斗牛(du)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孕育 奠基 斑谰 潜心贯注 B萤绕 黯淡 咳嗽 扑朔迷离C嘱咐 暑名 体魄 一泄万

2、丈 D草率 硕果 开拓 慷慨淋漓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之无愧的。B再度夺得澳网冠军,李娜在中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C他忘乎所以地盯着学校的大门,眼睛一动不动。D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的很多学校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5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3、)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B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C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D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流出了_,流出了_。A黄皮肤人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人的群落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黄

4、皮肤人的群落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人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杨振宁,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B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C孙权劝学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D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了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与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眷恋深情。二、古诗文积累。(8分)8.把横线上的古诗句补充完整。(1)万里赴戎机,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2)谁家玉笛暗飞声,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5、(4)木兰诗中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5)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6)蒙曰:“士别三日,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课内文言文阅读。(8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

6、子。(2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11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2分)来源:Zxxk.Com(1) 吕蒙拒绝学习的理由是:来源:Zxxk.Com(2)鲁肃对吕蒙变化的强烈反应是:12读了本文,从孙权和吕蒙身上,你分别得到什么启示?(2分)_四、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注释

7、:(1)邹,山东邹邑。(2)贾人,商人。 (3)炫卖,叫卖。(4)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5)渐化,逐渐濡染。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乃去,舍市傍 (2)及孟子长 1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复徙舍学宫之旁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2分)内容:_ 启示:_五、课内现代文阅读。(6分)说和做(节选)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

8、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

9、路,“漂白了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16为了表现闻一多先生学者的形象,选文介绍了他治学上的哪些事情。(2分)_17体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中两个“说”的不同含义。(2分)

10、_18.为刻画好学者闻一多的形象,作者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请品析下面句子。(2分)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_六、课外现代文阅读。(10分)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袁隆平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还记得吗?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

11、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