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8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讲义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99932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702 大小:13.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8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讲义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02页
(新课标)2018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讲义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02页
(新课标)2018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讲义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02页
(新课标)2018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讲义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02页
(新课标)2018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讲义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8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讲义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8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讲义 新人教版(7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考 纲 考 情【P1】考纲展示客观题考查重点主观题命题视角神奇的货币1.揭示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2.了解信用卡、支票等信用工具的使用3.解释外汇、汇率的意义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质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了解金属货币与纸币了解货币与财富了解结算工具与信用工具了解外汇和汇率从命题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多采用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建议更多关注货币政策、信用卡、人民币汇率变动、人民币国际化、物价变化等生活题材,加强计算题、函数图象形式题型训练 网 络 建 构【P1】数字记忆一条规律:货币发行规律两个属性: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五大职能: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六个定义:商品、一般等价物、货币、纸币、外汇、汇率的定义 重 难 解 读【P1】考点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知识梳理1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定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构成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不是劳动产品的东西,如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等,都不是商品;不用于交换的东西,如用于赠送、捐赠的物品,也不是商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本质、特有属性,有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商品。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

3、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是商品,但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不是商品。二者的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密不可分。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等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2)货币的本质:这些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成为货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提示】货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货币是商品,但又不是一般的商品。货币从身份上讲是商品,从它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讲,有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4、(3)一般等价物:是指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早期有牲畜、布帛、贝壳等。后来,贵金属金银等由于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逐步地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天生是金银,但金银并非天生是货币。3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2)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是指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相应的价值量,因此它能够以自身价值作为参照物,和

5、其他商品进行对比,确定其他商品价值量的大小。现实生活中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也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本身价值的大小成正比。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之所以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是因为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商品交换最初是直接的物物交换,公式为:商品商品,没有任何媒介;后来,出现了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的交换方式;货币出现之后,商品交换开始以货币作为媒介:商品货币商品,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作商品流通。可以说,商品流通是特殊形式的商品交换。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使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出现分离,打破了商

6、品直接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另一方面,商品交换的内在矛盾也随之发展,如买卖脱节、商品滞销等问题不时出现。马克思把商品向货币的转化,形象地比喻为“惊险的跳跃”。货币的其他职能:货币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提示】依据标志词来判断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常用“标价”“价格”等标志词。流通手段:常用“购买”“买卖”等标志词。支付手段:常用“赊销赊购”“还债”“支付利息、税款、工资”等标志词。4金属货币和纸币(1)金属货币和纸币的产生、发展: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银条块形式流通的,由于每做一笔交易都要核实重量、检查成色,很不方便,于是出现了铸币。后来,又产生了纸币。

7、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所以,成了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提示】纸币的产生过程:金银条块足值的金属铸币不足值的金属铸币纸币。(2)纸币的优点: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3)纸币的发行:当今,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提示】国家能规定纸币的面额,但不能规定纸币的购买力。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5货币与财富(1)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2)对于金

8、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3)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拓展提高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关系名称关系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区别含义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实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原因主要是由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的;另外,经济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需求膨胀等也会诱发通货膨胀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实际需要货币量超过纸币发行量引起的;另外,货币供应增长乏力、金融危机等也会诱发通货紧缩的产生危害如

9、果居民的实际收入没有增长,则会导致购买力降低,生活水平下降,造成经济秩序混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导致市场销售不振,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对策主要是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严格控制纸币发行量,控制总需求,增加商品总供给,使供求趋向平衡,提高存贷款利率,开展保值储蓄业务,增强货币回笼措施等主要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调整出口结构,努力扩大出口,增发国债,降息等联系都是由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不平衡引起的;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经济秩序;都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来推动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提示】常用居

10、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表示物价总体水平。一般说来,当CPI增幅持续大于3%时,就意味着通货膨胀;而当CPI增幅5%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在已发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消费价格指数又可叫作物价上涨率或通货膨胀率。真题演练1(2016天津)2016年1月1日,M先生收到L先生偿还的为期一年的借款本金10万元与利息5 000元,同期二人所在的国家通货膨胀率为7%,这意味着(D)A该国的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B民间借贷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C在此借贷关系中,通货膨胀使双方利益同时受损D在此借贷关系中,通货膨胀损害了M先生的利益【解析】通货膨胀率为7%,说明价格上涨,价格上涨说明该国的社会总需求大

11、于社会总供给,即供不应求,A不选;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这和民间借贷无关,B不选;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把这个公式变一下就可以得到: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1通货膨胀率),即一年前10万元可以买到的商品现在需要10.7万元才能买到,而M先生收到的本息是10.5万,所以在此借贷关系中,通货膨胀损害了M先生的利益,故答案选D。2(2016北京)2016年中国在部分地区试点“一元券硬币化工程”,用一元硬币替代一元纸币;2015年丹麦公布了关于“无现金社会”的议案,计划用电子货币代替纸币;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导致委内瑞拉货币面值极高,2

12、008年该国政府发行新的货币,新币与旧币的兑换比例是11 000。上述三个国家的方案和措施都(B)体现了国家拥有发行货币的权利改变了货币衡量的商品价格可以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能方便交易行为,降低货币使用成本A B C D【解析】材料表明国家拥有发行货币的权利,正确;“用一元硬币替代一元纸币”并没有改变货币衡量的商品价格,不选;用等值硬币替代纸币、用电子货币替代纸币的做法与稳定物价没有必然的关系,不选;上述三个国家的做法都能方便交易行为,降低货币使用成本,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3(2015安徽)某国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4万亿元。假如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今年商品价

13、格总额为30万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理论上今年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B)A5万亿元 B6万亿元C7.5万亿元 D10万亿元【解析】依据实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可以求出货币流通速度为:2045次。据此得出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3056万元。考点二信用卡、支票和外汇知识梳理1信用卡和支票(1)结算方式:在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时,人们通常使用两种结算方式:一是用现金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二是双方通过银行转账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2)结算工具:信用卡、支票等,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工具。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14、。【提示】信用卡有很多优点,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但是并不意味着信用卡能完全代替纸币。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可以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提示】支票具有间接性,不能拿来直接购物,支票一般用于同城结算。2外汇与汇率(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外币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如果用100单位

15、人民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外币,说明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人民币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人民币汇率跌落。【提示】汇率与币值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外币本币外币汇率外币币值本币汇率本币币值不变更多升高升值跌落贬值不变更少跌落贬值升高升值更多不变跌落贬值升高升值更少不变升高升值跌落贬值(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拓展提高1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1)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影响汇率波动的最基本因素。经济增长快,经济实力增强,会推动本币升值。(2)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这是影响汇率的最直接的一个因素。国际收支中如果出口大于进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