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同步测试卷(十六)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99889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同步测试卷(十六)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同步测试卷(十六)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同步测试卷(十六)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同步测试卷(十六)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同步测试卷(十六)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同步测试卷(十六)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同步测试卷(十六)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新课标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历史(十六)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2016雅礼)张应文在清秘藏中记述:法书、名画,必资纸而久传,纸之不可无考审矣。江南有竹纸,浙中有麦秸、稻秆纸。这表明(C)A中国的造纸业历史源远流长B南方造纸技术领先于北方C造纸所需原料大多较为廉价D书画名作必资纸方能流传【解析】材料表明纸的原料为竹、麦秸、稻秆,这都是比较廉价的,故本题选C。A项材料没有提及;B项无北方材料,对比不出;D项说法绝对,碑石、绢帛也是书画载体。2(2016长郡)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

2、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C)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解析】隋唐已发明雕版印刷术,A项错误;“书版”“精雕”说明是雕版印刷,B项错误;材料中官方大量刻书说明C项正确;D项说法绝对。故本题选C项。3当代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作出如下结论:“倘若没有中国古代科技的优越贡献,我们西方文明的整个过程,将不可能实现。试问若无火药、纸、印刷术和罗盘,我们将无法想象,如何能消灭欧

3、洲的封建主义,而产生资本主义。”材料认为四大发明(A)A是西欧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力量B改变了西欧社会发展的趋势C在西欧才开始发挥其应有价值D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解析】本题考查四大发明对近代西方文明的作用。根据材料信息,作者认为四大发明对近代西方文明的实现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故A项正确。4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这说明古代中医(B)A曾长期领先欧洲医学B具有实验研究的价值C重视实验的科学精神D具有近代科学的特征【解析】屠呦呦及其团队对我国传统中医的

4、重大突破是通过反复实验,提取了青蒿素,这说明古代中医具有实验研究的价值,B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与材料无关且不符合史实;古代中医重经验而非实验,C、D两项说法错误。5阅读下表的科技成就,其本质上反映了(D)朝代东汉北魏元朝明朝作者贾思勰郭守敬李时珍著作九章算术齐民要术授时历本草纲目A.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B古代科技著作一脉相承C古代科技与农业生产无关D农耕经济是古代科技发展的保障【解析】中国古代科技总结阶段是开始于明朝时期,不能概括材料全部,排除A。四本著作分别是数学、农学、天文历法、医学著作,不具备一脉相承的特点,排除B。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是农耕经济的产物,服务于农耕经济,故C项错误,答案为

5、D。6(2016雅礼)泰西水法是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著作,由意大利在华传教士与明末士大夫徐光启合译。四库全书总目介绍此书并指出:“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这说明(A)A传统科技观念影响了西学东渐B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C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D明末政府已突破“海禁”政策的局限【解析】材料无法体现B、C两项;“海禁”在明朝主要是禁贸易,人员往来在官方约束下并不禁止,故D项错误;材料中四库全书明显对西方科技有歧视,故选A。7诗经 保存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共305篇。后来,儒生把诗经

6、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主要是因为诗经(C)A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编订的 B能够提高儒生的文学修养C蕴含了儒家的核心理念 D得到了官方的认可【解析】诗经全面展示出周人的社会生活和道德风貌,其中流露出的精神符合儒家道德规范,因此答案为C;孔子编订的并不能说就一定成为儒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故A项错误;B、D两项不是材料体现的主旨。8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坛上出现一种所谓“台阁(内阁与翰林院)体”诗:思想情感“雅正平和”, 心态陶然悠然,以“施政教,适性情”为目的,应制、唱和之作数量非常之多。这反映了(B)A拯救封建专制陷入危机的情感B诗人缺乏关怀生活与艺术创造的热情C对程朱理学和道学家们的抨击D复古与

7、追求古代优秀山水诗歌的前奏【解析】A项“拯救封建专制”,无从体现;C项“抨击”,无从体现;D项属于无关项,材料反映不出;由台阁体诗应制、唱和之作数量非常之多,以“施政教,适性情”为目的可知,B项符合题意。9台湾学者傅乐成认为,宋文化与唐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类型。比如在诗歌上,宋诗写得深奥含蓄,将唐诗的丰腴、通脱、旷达,化作瘦劲、深刻、曲折而富于哲理。形成宋诗这种特点的原因之一是(B)A宋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宋代理学的影响C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D宋代租佃契约关系的定型【解析】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出现在明清时期,A项排除;宋代理学弥补先前儒学的不足,提出世界本原是天理,更加思辨化,反映在文学上就是

8、“宋诗写得深奥含蓄”,B项正确;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应该带来宋词的世俗化,C项排除;宋代租佃契约关系与宋诗的深奥含蓄无关,D项排除。故选B。10“北宋至明清时期除了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也在慢慢孕育发展。”下列各项属于材料中“新文化”范畴的是(C)A陆九渊的心学思想B郑板桥的兰竹图C杂剧和散曲D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解析】儒学从西汉时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心学属于新儒学,植根于重农抑商的基本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郑板桥的兰竹图属于文人画,属于“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故B项错误;元杂剧和散曲适应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而

9、出现发展,而市民阶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属于“新文化”,故C项正确;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适应了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需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但影响范围小,只局限于先进的士大夫阶层,不符合“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的新文化”,故D项错误。11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C)A图一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具有外来文明的特点B图二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具有风俗写意的特征C图三是元代关汉卿的作品,具有质朴真切的特点D图四剧种在清朝同光年间产生,是“徽汉合流”的成果【解析】图一是顾恺之的作品,但并非吸收外来文明;图二并不属于风俗画;图四的京剧产生于道光年间。只有C项

10、符合史实。12(2016长郡)清代小说红楼梦不但文学造诣高,同时也留下许多当时观察社会生活的材料。书中写道:贾敬热衷追求神仙,却因误服丹砂丧命。死时,独子贾珍出了远门,家人只好作主,先请人将遗体移往尼姑庵安置。等贾珍回家后,再按服丧守孝之理办理后事。根据这段故事呈现的现象推断,下列说明最恰当的是(B)A追求神仙乃是士人普遍风气B社会上儒释道文化兼容并存C尼姑社会地位已经高于道士D儒家礼教地位低于释道传统【解析】材料中,贾敬追求神仙体现了道文化,死后遗体放置尼姑庵体现了释文化,其子贾珍服丧守孝体现了儒文化,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说法错误。13中国现代哲学家宗白华在谈到魏晋南北朝文化时曾说

11、到:“它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下列可支持这一看法的是(B)司马相如上林赋顾恺之女史箴图王羲之兰亭序柳公权玄秘塔碑A BC 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是汉代,和是东晋时期的,是唐朝。答案选B。14下列书法作品的字体依次为(C)A草书、行书、楷书、隶书B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C隶书、草书、楷书、行书D行书、楷书、隶书、草书【解析】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汉字主要形成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几种主要字体,观察上述书法作品可知其字体依次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故选C。A、B、D三项不符合题意。15学者们在研究中西方山水(风景)画时

12、发现,中国早在魏晋时期就产生山水(风景)画了,而西方却要到15世纪才出现,但中西方山水(风景)画的发展方向却截然相反:西方始终是以形似为基本,可以形容为科学的绘画;而中国却从表现外物神韵转到表现内心意韵,可以形容为诗的绘画。以下对中西方山水(风景)画的比较分析正确的是(B)A中国领先西方千年以上,且比西方更成熟更科学B国情决定了中国走向文人画与西方走向科学绘画C中西方在艺术上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方对科学的态度D中西方的艺术差异决定世界艺术的多姿多彩 【解析】在世界绘画史上以中国文人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与西方现代派绘画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两大绘画体系。中国文人绘画将中国绘画推向了一个更加文学性、生活性和世

13、俗性的艺术高度,在绘画上往往以真、草、隶、篆的诗文题跋和写意绘画来表达他们的才情,侧重于画家内心的感怀世界与绘画传统的传承和积淀。而西方现代派绘画大师们则以光学的色彩学为绘画艺术革命的突破口,使西方绘画远离了圣经故事和文学性的描述,从而在视觉上更为纯粹,更加有冲击力。由于东西方艺术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中国以文人画为代表的艺术潮流和西方以现代派为代表的现代派绘画在艺术表现方面各有特点,往往在相同问题上持有不同的观点,一步步拉开了东西方绘画艺术的距离。所以选择B,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不同的国情决定了风格走向。16(2017一中)元代著名画家倪云林一再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

14、求形似,聊以自娱耳”; 明代王世贞说:“人物以形模为先,气韵超乎其表;山水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准确地说,他的画作应属于(D)A人物画 B山水画C风俗画 D文人画【解析】材料中“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表达的是画家的心态和意境;王世贞把山水画、人物画中的“形模”放在非常次要以至附属的地位,特别强调“气韵”,传达出文人画家的精神境界。故D对。17著名画家俞剑华在谈某一绘画特点时,认为这是由于“(文人学士)非专门名家,并未受绘画上基本技能之严格训练。不过心中有一段意思,借笔墨以为摅写之具,所写之究为何物,所写之物似与不似,并未加重视”之故。这一绘画艺术(B)A属于山水画派B能集中

15、体现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C属于市民文化D对研究当时社会风土人情具有重要价值【解析】本题材料“(文人学士)非专门名家,并未受绘画上基本技能之严格训练。不过心中有一段意思,借笔墨以为摅写之具,所写之究为何物,所写之物似与不似,并未加重视”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特点,因此选B。A项不注重意境;文人画是士大夫画,C项错误;文人画与社会风土人情关联不大,D项错误。18古代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被称为“世界古老戏剧”,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二者繁荣的共同原因是(B)A文艺功能的政治化B商品经济的发展C艺术的世俗化趋势D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解析】古希腊戏剧繁荣的原因在于当时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戏曲成熟的原因也是商品经济的繁荣。由此可知,B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