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11.2功率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同名2816)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99868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2功率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同名2816)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2功率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同名2816)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2功率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同名2816)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2功率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同名2816)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2功率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同名2816)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2功率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同名28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 11.2功率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同名281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功率 教材分析 【知识与能力目标】1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意义,建立功率概念,得出计算公式;2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学会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建立功率概念的过程,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物理探究;2通过讨论,体会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对生活中常见物理现象进行简单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功率概念及相关计算。【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对功率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教学课件引入新课一、播放多媒体素材(视频)或画面)如用起重机和一个工人单独提重物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类似的事例还有吗?(启发思考) 挖土机教师通过

2、所设计的情景,将学生引入学习怎样比较做功快慢的学习主题,学生思考讨论并说出自己的观点,初步知道物体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由情景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并直接切入学习主题。知识建构二、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1、引导回顾“速度”的知识。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向学生提供一组数据,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谁做功最快?说出比较的依据。物体所做的功所用时间A1000J5SB1000J10SC4000J1minD6000J1min3、小明和小刚两同学往楼上搬砖,做功和所用的时间情况如下表小明小刚做功W/J16001500时间t/s400300两个同学谁做功快?4、想想议议:投影演示插图“孙

3、女与爷爷上楼”,让学生分析比较谁的功率大。5、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方便准确的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呢?6、介绍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并以适当的事例加以巩固。引导学生参看课本小数据图表中的资料,说出各物体功率所表示的意义。7、巩固提高:提问:用1N的力在2S内将物理课本从地上提高1m,你能算出这个力做功的功率吗?8、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例题,动手做一做。教师启发:以前学习过要比较两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先确定路程再比较时间,也可以先确定时间再比较路程。同理,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可采用什么方法?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回答,由他人(同组同学或其他组同学)适当补充,再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领悟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

4、方法:做功相同,比较做功的时间,时间短的做功快;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教师引导学生算出单位时间时间内完成的功,然后再比较,或有的学生比较作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后,认为第一种方法好,因为求的值越大,功率越大。学生讨论过程。教师点拔:在图中不知爷孙俩的体重和他们爬楼的时间,能否确定他们的功率的大小。教师引导:用一个包含有功和做功所用的时间的概念,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是否可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认识功率的相关单位及计算公式。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作适当的讲评,加深学生对功率概念的理解。教师先引导学生求出所做的功,再求功率,

5、这对学生巩固前后知识均有所帮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解答,教师在课室巡视,给有学习困难的学适当的帮助。学生解答完后,教师再用解题示范,强调解题的方法和习惯。温故而知新,对后面的学习将起到重要的启发作用。用类比法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物体做功有快有慢之分,进一步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物体做功的快慢有进一步的认识。学生的答案可能两方面都具有,如果教师在学生的讨论中逐步启发,学生就会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深刻领悟物体做功确有快慢之分。学生的讨论也会出现分歧,教师就在学生的分歧中导入功率的概念,循序渐进,恰到好处。设疑,引出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要比较两物体做功的快慢,可用功率直接比较)

6、。通过实例讲授,让学生自然知道功率的概念。加深学生对功率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对人和一些事物的功率数值有个具体的概念,懂得功率大或小的意思是什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功率的相关知识,包括公式的运用及推导。练习功和功率公式的应用,使学生加深认识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课堂训练我思考 我能行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多B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快C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少D功率越大的机器机械效率高1、某机械在2min内把600N的物体匀速提升4m,这个机械的功率为_2、10kw的机器正常工作时,每分钟做的功是_ 。3、如右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做

7、功与所需时间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甲物体的功率P甲与乙物体的功率P乙相比较,正确的是 (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比较确定4、甲乙二人同时开始登山,甲先到达山顶,你能判定那个人的功率大吗?5、起重机以0.2m/s的速度将一个重2000N的货箱匀速提高10m,起重机对货箱做的功为 J,起重机的功率是 W,合 kW拓展与应用由该公式可知:在功率一定时,力与速度v成反比。应用:当汽车上坡时,司机采取换挡的办法,减小速度,以获得较大的牵引力。达标测试:1. 某物体的功率是1000W,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2. 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物体做

8、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D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3. 下列都是功率的单位的是( )AW、J/s B.kW、Pa C. W、N/m D. N/m2、Nm4. 某机械在2min内把600N的物体匀速提升4m,这个机械的功率为_5. 10kw的机器正常工作时,每分钟做的功是_6. 在水平地面上,小明用50N的水平推力推重100N的箱子,在10s内前进了10m,小明推箱子的功率为_W.7. 甲乙两台机械,它们的功率之比是3:1,在相同的时间里,所做的功之比为_,若做相同的功,则所需时间之比是_8. 甲乙两台机器,功率之比为2:3,工作时间之比为1:3,则它们所做的功之比为_

9、9. 起重机以0.1m/s的速度将重400N的重物匀速提高5m,起重机做功_J,它的功率是_W,合_kW.课堂小结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学生先自己总结归纳,教师引导个别代表回答并作适当的讲解。给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教师也能借此机会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并获得教学效果的即时反馈。 板书设计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2 、功率: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3、公式: 功率=功/时间P=W/t p=Fv4、单位: 国际单位:瓦 用字母w表示 1w=1J/s 它表示的意思是:物体1s钟做的功是1J。常用单位:千瓦-kw 1kw=103w 功率是初

10、中物理中的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是整个初中教学中的重点。新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功率的概念,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意义,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从学生角度来说,他们接触过许多与功和功率有关的事物和现象,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这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教学设计首先为学生创设了多个熟悉的社会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思考和领悟,感受到物体做功的确存在快慢的问题,很有必要引入一个物理概念来表示做功的快慢,这样建立和形成功率的概念就会水到渠成。然后用学习速度的方法类比得到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等,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注重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再用小资料的形式介绍一些物体的功率,形成具体印象;用学生小组讨论课本“想想议议”的方式认识生活中的不同场合需要比较快慢,加深对功率表示方法和意义的理解,通过例题训练,进一步熟悉功率的计算,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到学,以致用的乐趣。最后通过小结梳理知识,形成框架,通过当堂达标,检验收获,加深理解。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是由遗传决定的,不会因为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学习、训练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出现心理发展的超越或逆转。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既是个体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