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力电子器件45章讲解

我**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79.50KB
约91页
文档ID:114997910
电力电子器件45章讲解_第1页
1/91

第四章 晶闸管(Thyristor),第一节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与特性 第二节 特种用途晶闸管 第三节 晶闸管的应用基础,晶闸管(Thyristor)── PNPN四层结构开关器件 普通晶闸管(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 SCR── 反向阻断三端晶闸管 派生器件有: 快速晶闸管(Fast Switching Thyristor) 反向导通的逆导晶闸管( RCT ── Reverse Conducting Thyristor) 双向晶闸管(TRIAC ──Triode AC Switch Thyristor )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 ── Gate Turn Off Thyristor),,门极辅助关断晶闸管(GATO ──Gate Assisted Turn Off Thyristor) 光控晶闸管(Light Triggered Thyristor) 晶闸管(Thyristor)的定义: 主电压、电流特性至少在第一象限中 有导通、阻断两稳定态,且可在此 两稳态间转换的器件 逆阻型 双向开关型 DIAC 逆导型 TRIAC,,,,第一节 晶闸管(Thyristor)的工作原理与特性,,作可控整流、变频、逆变及无触点开关等。

弱电触发→ 强电输出 一. 基本结构和基本特性: 1. 螺栓型、压接型 2. 特性: A.正向偏置下: 电压触发、门极触发、 光触发、温触发、dv/dt触发 B.自锁式擎住(latch up) 可用脉冲门极触发电流触发第一节 晶闸管(Thyristor)的工作原理与特性,C. 自然关断(主电流小于维持电流) 强迫关断(主电路加反偏压,或门极加负信号) D. 第三象限为反偏态 二. 基本工作原理: (一).两端PNPN器件正向导通的物理过程: 1. 正偏: J1 , J3 正偏,J2 反偏 (正向阻断状态) 器件反向漏电流约为 J2 结的反向漏电流 J1 ,J3 正偏,多子注入,为 J2 结提供少子源2. 正偏转折状态: 电压转折触发 外加电压大于 J2 结雪崩击穿电压; 器件反向电流等于 J2 结的反向雪崩倍增电流 J2 结两侧: 长基区 N1 内有电子积累, 短基区 P2 内有空穴积累 3. (正偏)再生反馈负阻状态: J2 结的雪崩倍增 → P2 注入空穴, N1 注入电子 → 来不及复合而积累: ① 补偿 J2 结空间电荷区中的电离杂质 → 空间电荷区宽度减小 → 阻断电压减小。

② P2 空穴积累,N1 电子积累→ P2 电位升高, N1 电位降低 → J1 ,J3 正偏压升高 → 正向注入增大→ 反向电流增大 → 通过 结与结的晶体管作用,再生反馈 → 负阻态 (主电流增加,压降减小) 4. 正向导通状态: J1 、 J2 、 J3 均正偏,当雪崩倍增效应消失时, 若 J1 、 J3 正向注入→ J2 结积累载流子 → 最终使 J2 负偏转正偏 → SCR压降减小 ( J1 、J2 、 J3 均正偏) → 允许过大电流二).两端PNPN器件反向阻断的物理过程: J1反偏, J3 反偏, J2 正偏 J1 结主要承受 外加电压, J3 结重掺杂区在低压下齐纳击穿, SCR反向特性与整流二极管反向特性类似 (三).门极触发机理: PNPN → 门极电流触发→ 晶体管放大倍数α 随主 电流I 变化→ 再生反馈 门极电压 U` → 电流 IG → J3 结正向注入增大→,注入电子: ① 在 P2复合 → IG 的一部分 ② 过 J2 结时,被强电场拉向 N1 区,在 N1 区电子积累 → J1 结正偏增加→ 空穴注入增大→载流子再生反馈 运动, J1 、J3 结注入大大增大→ J2 结两侧载流子积累 增加→ J2 结由反偏变为正偏→ SCR由阻断态变为通态。

晶闸管的双晶体管模型: 2个 P1 N1 P2 和 N2 P2 N1 晶体管复合成一个晶闸管晶闸管电流方程为: 其中: ,表示 J2 结反向漏电流 物理意义: 正向阻断态的晶闸管,当 时, IA 趋于无穷大,晶闸管被门极信号触发导通 ,是晶闸管被门极信号 触发导通的必要条件四).非门极触发机理: 1.热触发:T增大 → α 增大→ 导通 2.dv/dt触发:PN结的势垒电容 → 位移电流 ( ) 3.光触发:光照 → IA 增大 → α 增大→ 导通 三.晶闸管的静态特性与参数: (一).正、反向阻断电压: (二).门极触发特性:,A.门极触发电流 IGT : 在室温下,UAK=6V时, 能使SCR导通的最小门极直流电流 B.门极触发电压 UGT :对应于IGT 的 UGT 直流电压 C. 门极不触发电流 IGD :在额定室温下,器件 端电压为断态重复峰值电压 UDRM 时,保持器件 不导通所允许施加的最大门极直流电流 D. 门极不触发电压 UGD : 对应于 UGK 的 UGK 直流电压。

既灵敏,又无误触发 1. 门极伏安特性: UGK → IG J3 结正偏 (P2区横向电阻存在偏差范围),2. 门极触发特性: T增大 → 面积S减小 → 可触发区 (ACDBEF所围区域)增大 3. 门极偏置: A. 门极负偏置:(不超过 P2 N2 的击穿电压) UGK 增大(负的): →正向阻断电压增大 → dv/dt 增大 → t off 减小 B. UAK 反偏时: 不宜加反向电压 4.,(三).电流特性: 阀值电压 UTH 和等效电阻 rT ; 通态功率损耗 PT ; 擎住电流 IL 和维持电流 IH : 擎住电流: 是当SCR用门极信号触发时,使其导通 所需的最小 IAK 电流 维持电流: 是当SCR稳定导通后,减小 IAK , 维持导通的最小 IAK 电流四.晶闸管的动态特性与参数: (阻断→导通) 开通时间 tgt ,关断时间 tq , 通态电流临界上升率 di/dt , 断态电压临界上升率 dv/dt (一).开通特性: 局部导通→横向扩展→阴极面全面导通 1. 开通时间:(阻断→局部导通)延迟时间 td : 电子和空穴渡越长短基区到达 J2 结两侧 积累所需的时间。

上升时间 tr : J2 结两侧的载流子使 J2 由反偏→正偏, IAK 大大增大,SCR局部导通的时间 开通时间的测试定义: 波形图图4-12影响开通时间的因素: 放大门极结构 → 减小开通时间; IG 前沿陡度增加 → td 延迟时间减小; 温度T升高 →开通时间减小; 主回路负载阻抗性质决定开通I、V波形变化 →使 tr 上升时间减小或增大 2. 扩展时间 ts : 扩展速度: 由门极形状和阴极形状决定 强触发可使扩展时间减小3. 通态电流临界上升率( di/dt 容量): 图4-15 注意: 前沿陡,高幅值, IG 强触发→ 临界上升率容量增加 饱和电抗器大电流饱和: 图4-18三). 断态电压临界上升率( dv/dt 耐量): 误导通,间接影响主电路 G开路, J1 , J3 正偏, J2 反偏→ 势垒电容 CJ2 , 扩散 电容CJ1 , CJ2→位移电流→ 电子流向 J1 ,空穴流向 J3 → J3 , J1正偏加强→ α1 ,α2 增大→ SCR导通 防止误导通的措施: 阴极短路发射极结构; 在门极和阴极间接入电阻;在门极加负偏压二). 关断特性:(自学) 强迫关断: UAK 加反偏压。

五. SCR特性参数表: 见书P72第二节 特种用途晶闸管,,一. 快速晶闸管(FST)──工作频率大于400赫兹 1. 要求: 关断时间 tq 小于50微秒;通态压降低; 开关损耗小;di/dt 容量高;dv/dt 耐量高 2. 晶闸管高频应用的主要问题: 高频应用时,其电流容量 di/dt 下降,因为: 频率升高 → 开关功率损耗增加 频率升高 → 器件有效阴极面积减小 →热阻增大 3. 采用强门极驱动 → 降低 PSW 4. 主要用于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第二节 特种用途晶闸管,二. 逆导晶闸管(RCT)──不对称晶闸管 1. RCT── Reverse Conduction Thyristor 晶闸管和二极管反并联 集成于一硅片上 2. RCT集成器件比分立RCT的优点: 体积小,高温特性好; 将大电流,高电压,快速三者矛盾统一; 有利于提高频率 (一). 基本结构及伏── 安特性:,(二). 器件特点: ── 阳、阴极采用发射极短路结构 1. 提高了器件抗漏电流能力,高温特性优于 普通SCR,最大工作温度=175℃ 2. 由于小电流时,电流放大系数约为零 → RCT的长基区宽度对于一定的正向耐压要求, 可以做得最薄 → 通态压降减小; 开通时间和关断时间降低;浪涌电流增大。

(三). 主要特性及特性参数: 1. 额定电流: 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与流过晶闸管的电流之比, 若等于1,为逆变;若等于0.3――0.4,为斩波2. 开关特性: A. 换向性能:换向失败── RCT的弱点 从正向导通到反偏关断再到正向阻断时,反向导通的 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将扩展到晶闸管区,有可能引 起晶闸管的误导通而失去正向阻断能力──换向失败 B. 逆导晶闸管的换向能力与结温,二极管区的电流 下降率,二极管区的通态电流,换向时的电压上升 率等密切相关 C. 提高换向能力的措施: 在器件方面采用隔离结构; 在电路应用方面限制二极管的 di/dt 和dv/dt 等 D. 关断时间:(自学),两个反并联的晶闸管集成在同一硅片上, 用一个门极触发控制的双方向功率器件── 交流功率控制(无触点继电器,交流相位控制) (一).基本结构及伏──安特性曲线: 它的伏安特性是对称的,其正向和反向都具有 触发导通的开关特性三. 双向晶闸管(TRIAC) ── Triode AC Switch Thyristor,(二).触发方式及触发原理: 1. 触发方式: 一、三象限,门极正负触发── 即有四种触发方式。

2. 触发原理: A. 第一象限正触发 I + : 相当于P型门极对正偏 晶闸管 P1N1P2N2 的触发与普通晶闸管相同 B. 第一象限负触发 I - : T2 相对于 T1 为正, G相对于 T1 为负,主晶闸管和门极晶闸管都处 于正向偏置,触发电流由 T1 流向G,于是门极 晶闸管首先触发导通,横向扩展的结果 使主晶闸管触发导通C.第三象限正触发 Ⅲ + : T2 相对于 T1 为负, G相对于 T1 为正,门极触发电流由G流向 T1 , 门极下方的辅助晶闸管首先触发导通, 横向扩展的结果使主晶闸管触发导通 D.第三象限负触发 Ⅲ - : T2 、G相对于 T1 为负, 门极触发电流由 T1 流向G,使主晶闸管 触发导通 触发灵敏度: Ⅰ+ Ⅰ- , Ⅲ - Ⅲ + 三). 特性及主要参数:(自学) 1.换向性能:换向失败 2.额定电流、通态压降: 3.门极特性: 4.动态特性: A.电流上升率: B.开通时间,关断时间: C.电压上升率和换向能力:,四. 光控晶闸管(LTT): 用光信号代替电信号 进行触发导通的特殊触发型晶闸管, 其伏安特性曲线与普通晶闸管一样。

主要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装置 和高压核聚变装置等第三节 晶闸管应用基础,,一. 晶闸管的串并联: (一). 串联应用: N个器件串联,其耐压是单个器件的N倍 实际上的耐压比理想的低 1. 静态分压: 在稳定阻断状态下,晶闸管的正、反向阻断电 压 的偏差或其相应的漏电流的偏差引起电压分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