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肌理剖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996510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6.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色彩的肌理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色彩的肌理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色彩的肌理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色彩的肌理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色彩的肌理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色彩的肌理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彩的肌理剖析(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色彩的肌理,学习要点及目标 色彩的肌理 1了解色彩肌理的基本特征。 2了解色彩肌理的分类方法。 3了解和掌握色彩肌理的制作方法,并能够进行创新式制作。 4掌握色彩肌理在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世间万事万物均有自己的特征,肌理就是其主要特征之一。 人们依靠肌理来辨别事物、认知事物,并依此特征重新创造事物, 肌理也因此成为艺术家、设计师在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段。通过 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造,肌理这种客观视觉元素被仿制、借用和重新 组合与创造,从而获得新的艺术表现力。,肌理通过刺激人的视觉和触觉,使人产生联想,通过联想会产生对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的认知,并进一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以各种丰富的形态来表

2、达自身的视觉形态。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可以系统地掌握肌理的含义、肌理的分类,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的各种制作方法,最终体会肌理的审美价值,并能够巧妙地与设计作品结合起来,使设计元素更加丰富、饱满。,三宅一生和皱褶之姜 三宅一生是一位艺术造诣很高的设计师。他的作品风格独特,个性很强。评论界认为他所表现的是活动的雕塑。设计作品充满了对比之美。三宅一生作品中生动的配色正如大自然的色调一般。,弹性布料的运用,在走路时亦能显出身形。而他对于材质的独到见解,使得褶裥的花样繁多。三宅一生是借服装发表之名行艺术创作之实(见图7-1)。,他用缠裹和重叠的方式,以富有异国情调的织物与日本传统的服饰观念相结合。三宅一

3、生设计了三种不同性向的织品,均能达成简便易穿的要求,这些织物分别是Splash、Twist和Pleat Please。这三种织品各具特色,但都以皱褶的处理为基本形式,经过特殊的整理过程使织物具有随身舒适的效果,其中Pleat Please是三宅最为著名的织品代表作。,第一节 认识肌理 “肌”是指物体的表面皮肤,“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特征。大千世界的物质形态都有自己的肌理特征。 肌理是一种与本质内容密不可分的表现,是认识事物的一种介质。 长期的生活经验和阅历使人看到肌理特征就会联想到其本质内容。,在现代设计中,肌理在画面的构成和空间结构上,都发挥着独立的作用,也是现代绘画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元素。

4、 肌理在设计中表现为肌理特征的物质形态经过造型的处理后,直接构成整个设计作品或画面,或者用人工再造的形式,在设计作品中通过模仿的手段,再现物质的肌理特征并应用。,大自然中的每一样自然生物都有自己的肌理特征,天体宇宙、山川河流、动物植物、生活用品、微观世界、宏观世界,不胜枚举,都充满了令人着迷的自然形态和肌理,肌理是大干世界物质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途径。,因此,大自然是我们学习肌理最好的导师,人们会通过大自然感受到肌理的形式美和内涵美,还可以依据大自然的造型进行人为的创造和设计。图72所示为海星的肌理,图7-3所示为仙人掌的肌理。,过程中,有的时候需要设计者自行制作所需要的各

5、种肌理效果。,很明显地可以得出结论:视觉肌理是一种平面的效果,而触觉肌理具备立体的效果,并能够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动手制作能力,在视觉上的变化也更加丰富,还可以通过光影的辅助作用产生更加丰富的特殊效果。,(二)从形态的面貌特征区分 按形态特征区分,肌理可分为粗糙肌理和细腻肌理两类。粗糙感的肌理有很多种,如树木肌理、沙质肌理、泥土肌理等;细腻感觉的肌理如光滑的布料、细腻的蛋糕、细腻的皮肤、光滑细腻的纸张等。图76所示为细腻光滑的丝绸肌理,图7-7所示为粗糙的大象皮肤肌理。,在此种分类方法中,有些肌理的分类并不是绝对的,如树木的肌理有粗糙的,也有细腻的;布料有光滑的也有粗糙的。 而绝对地将哪一类物质归

6、纳为粗糙或者细腻风格都不可取,因为随着条件的改变还可能改变该物质的肌理特征。,(三)从形态的可视性区分 按形态的可视性区分,肌理可分为显性肌理和隐性肌理,是依据是否能用肉眼来观测到而定的。显性肌理也称为可视性肌理,如布料的肌理、石材的肌理、粗糙纸张的肌理、绘画作品的肌理等。 图7-8所示为大理石的显性肌理效果。大部分物质的肌理都是显性的、具备明显的可见性。,隐性肌理是指由于物质比较微小,所以很难为视觉器官所直接感知,如玻璃,光滑的纸张、金属的肌理等,有些隐性肌理是要靠特殊工具,如显微镜等才可见的。图7-9所示为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组织结构肌理效果。,(四)从视觉印象区分 按视觉印象不同,肌理可分

7、为仿生类肌理和视觉效果创造类肌理。仿生类肌理是利用各种材料和手段,仿造自然界物质的肌理特征,以此产生真实物质激励的效果,如生活中常见的人造皮包、皮鞋、皮革等皮具生活用品,就是模仿真实皮质材料的肌理质感,达到仿生效果。,图7-10所示为人造皮革的肌理。 视觉效果创造类肌理是通过人为创造各种材质,追求肌理上的创新和装饰性,多用于艺术作品的设计之中。 图7-11所示为用扣子进行的装饰性创作,利用扣子的大小、肌理、造型等的不同,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对比。,二、肌理与大自然 大自然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灵感来源,其丰富的物质形态给予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艺术设计者和艺术家应该始终关注自然、研究自然和表

8、现自然,这样才能从自然中汲取灵感来源,并应用于艺术创作之中。如果将大自然分为大气、水、土、植物、动物等类别,这些类别的变化是极其丰富的,把握住其共性,就可以进行描述并应用。,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设计者会将肌理与人们的联想和心理活动结合,形成一种通感,使基础物象上升到艺术层面,体会到其美感和艺术性。 图7-12所示为豹纹肌理,是在服装设计和箱包设计中应用很普遍的一种肌理效果。 图7-13所示为人手掌肌理,也是在广告设计作品中经常被应用的肌理。,硬笔,如铅笔、炭笔、炭精条、油画棒、钢笔、竹笔;软笔,如毛笔、排笔、板刷等,图7-24所示为画笔描绘平面肌理的效果;代用笔,如纸团、布团、泡沫塑料、刮刀和

9、砂纸,以及能在画面上留下痕迹的所有可应用的代用物。,图7-25所示为用画笔描绘的肌理效果作品,配合色彩的搭配,使人产生心理联想和层次空间效果。 徒手描绘可以借助直尺、模具等工具,用手直接进行控制来操作,同绘画过程一样。其操作过程完全由设计者的主观意识来控制,所以在作品中倾注了制作者的情感。,(二)拓印法 利用工具和色彩材料的拓印方法得到肌理效果的都是拓印法,即将物质表面的真实肌理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转移到画面上来,其原理与碑帖的拓印相同,还可以将此方法细分为如下几种。,1直拓法 首先选择好具有肌理效果的材料,然后可以按照需要的形状将材料进行裁剪,在材料上涂上自己需要的颜色,将其放置在准备好的画纸

10、上,也可以用滚筒或刷子辅助进行对印。,图7-26所示为用手掌涂好颜料,然后对印在画纸上的肌理效果。 图7-27所示为利用各种叶片,涂好水粉颜料后,对印在画纸上的肌理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过程中,最好事先进行试验,因为如果颜色涂得过多,对印之后会模糊一片,并不能很好地呈现肌理效果,而如果颜色过少也不能呈现出明显的肌理。,直拓法的小技巧 直拓法还可以是材料多次重叠在一起压印,让各种肌理效果叠加,边缘还可以按照需要进行修剪,颜色也可以多样化,这样变化的方式就更加丰富了。,2揉皱拓印法 揉皱拓印是将纸、海绵等材料揉皱成团,沾上颜色,在画纸上印制需要的造型。也可以将纸先涂颜色然后再揉皱,再印制造型。

11、如果需要多种颜色,就将此过程多次进行,可以形成斑驳的效果。,图7-28所示为利用纸团揉皱后,沾满水粉颜料对印后形成的肌理效果。 图7-29所示为利用海绵团成团后,沾满水粉颜料,对印在画纸上的肌理效果,在淡蓝色的衬托下呈现的效果,感觉非常像轻柔的羽毛,这就是肌理效果带给人的通感。,3压印法 压印法比较像传统的印章制作,是利用软泥、石头、木料等材料,磨平后进行刻制,可以刻制成自己想要的图案或文字,然后压上印油或颜料,对印到画面上。 此过程将材料本身的肌理体现出来了,也进行了肌理的创新,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设计。,4漂浮拓印法 将稀释过的油画、墨汁或颜色轻轻浮在水面上,并且可以轻微搅动,使其形成一定的

12、图案,然后将画纸平铺在水面上,等画纸吃进颜色后揭起来,这样就使水面的图案印制在了纸上。 漂浮的颜色和图案都是可以进行设计的,可以多种颜色搭配,或者吹动水面,图7-30所示为水肌理的对印作品。,漂浮拓印法也可以使用宣纸,还可以多种颜色对印,图7-31所示为多次对印多种颜色 后的效果,非常像雪花的纹理,作品及其具有韵律感。漂浮拓印法形成的肌理效果均是极其柔美的画面,作品像烟雾一样朦胧、柔和,与中国画的表现技法相像。 漂浮拓印法需要注意的是,在掀起画纸的时候一定要非常小心,否则就会造成颜色流淌,完全破坏画面,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前功尽弃。,5擦印法 将纸揉皱成团,然后沾上颜料,在画纸上擦,可以改变揉皱

13、的效果,也可以改变颜色,使画面更加丰富,创造出理想的效果。,对印小技巧 徒手绘画形成的肌理效果在图案设计中常被应用到,形成的肌理效果由画 笔、纸张的肌理等因素决定,画笔沾的颜料比较少,纸张的肌理比较粗糙,就会形 成一种粗犷的肌理感觉。图7-32所示为徒手描绘的干擦对印效果。,对印法也是设计中常用的手法,只要找到有肌理的材料,沾满颜料后就可以对印,图7-33所示为人的嘴唇肌理被对印下来的效果。 在制作肌理的过程中,要事先进行颜色、造型等方面的设计,这样才会使作品更加丰富,完整,并充分表达出设计意图。,(三)喷绘法 喷绘法是用喷笔或喷枪将稀释好的颜色喷洒在画面上,喷洒的过程中可以自主 种疏密、聚散

14、的变化,使画面形成美感,如果没有喷笔和喷枪,也可以用其他自制的替,如喷壶、牙刷等。,1直喷法 将喷的方向直接垂直于画面为直喷。直喷时要注意控制喷出的疏密、聚散效果,大小、颜色方面的变化。 图7-34所示为用牙刷为工具,用直尺挂牙刷毛后喷绘出的肌理效果作品。,2侧喷法 侧喷法是指喷洒的方向与画面形成一定角度,喷出的色点成为条状,使喷洒的效果更加丰富。 3喷水喷色结合法 先喷水,再喷颜色,或者反之,颜色就会由于多水而渗透开,如果水的多少不均,会形成清晰和模糊的色点交融效果,产生比较虚幻的图案。,4撒盐法 先将画面用水打湿,然后将准备好的盐撒在画面上,在撒的时候要注意自己想要的图案效果和疏密关系,图

15、7-35所示为撒盐法形成的肌理效果作品。此法也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四)滴溅法 用笔等工具蘸饱颜料或墨汁,从高处自然滴溅到画面上,或者甩落到画面上,此时会形成颜料绽开在画面的效果,是拓印法、徒手绘画等方法不能达到的效果。,1直接滴溅法 直接将颜料或墨汁从高处自然滴落,可以调节颜色的厚薄,颜色的种类和层次;也可以调节滴落的高度,来改变滴落的效果;还可以改变滴落的工具,来控制滴落的造型大小。 图7-36所示为直接滴溅法形成的肌理作品。,2泼溅法 泼溅法也是中国画中常见的泼墨方法,尤其是在写意风格的作品中。方法是用容器盛好颜料,然后向画面泼洒,根据需要控制泼洒的面积大小,如果需要可以反复泼洒,

16、也可以用多层次的颜色进行泼洒。图7-37所示为用毛笔沾满墨之后,直接泼溅形成的国画风格肌理效果作品。,3甩溅法 使用毛笔、水粉笔、板刷、排笔等工具沾满颜料,然后向画面甩动,来产生肌理效果,在甩动的过程中,其方向和力度都是可以控制的,也可以调节颜色和使用工具,这样画面的效果就会显得更加丰富。甩动的痕迹可以是直线的,也可以是弧线的,也可以是色点。,4磕溅法 将含有颜料的笔磕在另一个工具上,颜料由于磕在硬质的工具上,会滴溅下来,随着磕溅力度的大小会形成落点的大小和多少,从而在画面上形成各种大小不一的点,在画面上形成大小不同的肌理效果。,(五)流淌法 流淌法是将颜料稀释,放置在画面上,然后让其自然流淌,形成流淌的痕迹。在流淌的过程中,可以人为地采用一些办法,如使画纸倾斜,或者改变色料的干稀程度,改变其流淌的轨迹,控制其流淌的方向等,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1自然流淌法 首先预备大些的画纸,使流淌的颜料先从画面外开始,倾斜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