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CT、MRI阶梯配置研究投标学会:中国卫生经济学会课题负责人: 彭明辰 付海鸿课题研究组:吴曼 郝美华 蔡葵 许锋 吕玉冲范平 谭碧竹 冯捷 孙晓伟 沈晨阳刘卫国 韩春雷 姜凯 殷衡基 张淳张君葆 杜湘珂 周诚 李坤诚 蒋士良 马林 王霄英 陈正光 王振常 程晓光 曾庆玉 李葆青 白桦 冯世领 李帅 栾笑笑 陈薇薇 费晓璐课题执笔人:冯世领 李帅联系: 010-83198358号码: 010-83198358目录1.意义 42.依据 43.目的 53.1明确现状 53.2阶梯划分 53.3分阶匹配 54.主要内容 64.1设计调研内容 64.2获取相关信息 64.3尝试分析流动就医人群 64.4建立分型标准和评价方法 64.5提出政策建议 75.方法与步骤 75.1研究方法 75.1.1文献综述 75.1.2问卷调查 75.1.3专家评议 75.1.4统计分析 75.2研究步骤 86.数据分析与结果 86.1数量阶梯划分 86.1.1 CT、MRI设备需求数量正在逐渐增加 86.1.2 CT、MRI设备诊疗人次正在逐渐增加 96.1.3 CT、MRI年检查人次与门急诊量、住院手术人次之间的关系 116.2功能阶梯划分 126.2.1 CT、MRI功能应用情况分析 126.2.2 CT、MRI设备分型标准及评价方法(以当前的CT、MR技术水平为例) 196.2.3 医院等级与性质对设备阶梯配置的影响 226.3结论 226.3.1 CT、MRI设备的需求量与门急诊、住院人次正相关,随着就医人次的快速增长,CT、MRI设备的总量也迅速增长。
226.3.2以FDA/SFDA为主线,通过临床应用功能对CT、MRI设备进行阶梯划分是可行的,并建立了划分标准和评价方法 226.3.3医疗机构的等级和性质与阶梯配置是相关联的,可将科学研究型、临床研究型、临床实用型三种分型的设备配置给对应的医疗机构 237.讨论 237.1区域差异对数量和功能的影响 237.2设备功能划分新意 247.3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技术水平及学科发展的评价标准 247.4群众健康需求分析 247.5流动/旅游/跨区域就医人口对特定地区CT、MRI阶梯配置的影响 257.5.1 CT、MRI检查量与检查项目之间的关系 267.5.2 CT、MRI检查量与患者年龄结构之间的关系 298.建议与设想 328.1关于阶梯配置 328.1.1增加设备配置总量势在必行 328.1.2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对于阶梯配置的影响 328.2自主或合作研发能满足基本使用要求的低档实用型设备 338.3关于流动就医人群 348.3.1社会方面 348.3.2医疗卫生方面 358.4加快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对CT、MRI阶梯配置影响的研究 369.总结 3710.附件 381.意义CT与MR成像系统以产品的形式向临床提供含有高新科技的诊断技术和方法,保证和提高了医疗诊治水平,拓展了临床疾病诊治的深度和广度;是维护人群健康的重要技术条件。
它既是资产又是现代临床医学的主要技术资源,通过它所获得的医学图像是临床诊断治疗工作的主要信息来源,已成为医院数字化建设中的主要环节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使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与其所负责的医疗任务以及相关卫生资源达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而开展CT、MR阶梯配置研究,力争达到CT、MR分布合理,配置满足不同级别医院的医疗需求(科学研究、临床研究、临床实用),提供适宜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促进现代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实现各级别医院均衡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完善医院的资产与资源管理,实现医疗成本控制的目的阶梯配置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CT、MR设备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如何在本地区合理分配二是根据医院自身的卫生资源、医疗功能定位、综合技术水平等条件,如何配置科学研究型、临床研究型、临床实用型三种不同级别的设备2.依据本研究项目依据以下文件精神为指导:(1)《大型医用设备与应用管理暂行办法》(1995年卫生部43号部长令)(2)《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指导意见》(1999年卫生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3)《大型医疗设备配置与应用管理办法》2004年卫生部规财司474号文件(4)《全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指导意见》2005年卫生部规财司64号文件(5)《关于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2020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6)《2009-2011年全国大型乙类医用设备配置计划通知》卫生部规财司88号文件(7)《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阶梯配置指导意见》2009-2011年3.目的3.1明确现状通过对CT、MRI设备配置现状的整理、分析,明确设备配置情况,了解临床影像学检查人次增长速度与门/急诊人次、手术人次之间的相关性,尝试研究流动就医人群对医疗资源产生的影响,为探寻“阶梯配置”方法、探讨CT、MRI设备的配置水平等研究奠定基础。
3.2阶梯划分通过调查研究和专家评议,建立CT、MRI设备的分阶(即科学研究型、临床科研型、临床实用型)标准和评价方法通过研究影响医院设备配置的关键因素,为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根据医疗机构的设备使用能力对其进行阶梯划分,进一步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供参考3.3分阶匹配根据卫生部对CT、MRI设备的阶梯分型,构建医疗能力与设备之间的合理匹配关系,为医疗资源的整合和合理分配提供依据,更为医疗机构配置与自身条件、功能定位、技术水平相匹配的医疗设备提供评价方法4.主要内容4.1设计调研内容收集、整理相关信息,根据课题需求设计“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及其相关信息表”根据填表调查的结果,明确医疗机构基本情况、医疗机构业务情况、大型设备基本情况、功能应用情况、人员结构及岗位配置情况、医学信息系统情况等信息,了解设备配置现状,并为阶梯配置工作提供数据支持4.2获取相关信息通过从信息统计部门获取的信息,对43家三级医院、73家二级医院以及17家一级医院CT、MRI设备检查人次数量与门急诊量、住院手术量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医院等级、医院性质与设备类型之间的析因分析,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4.3尝试分析流动就医人群尝试通过对北京市某医院流动就医人群对CT、MRI检查资源的占有情况进行简单分析,了解流动就医人群的健康需求,从新的角度诠释大型医疗设备阶梯配置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4.4建立分型标准和评价方法针对科学研究型、临床科研型及临床实用型的阶梯划分,制定设备功能参数调查表,对主要设备厂商的主流CT、MRI设备的功能及软件等信息进行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深层次目标分析,以初步建立CT、MR的功能阶梯配置标准和评价方法4.5提出政策建议根据研究成果和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向相关政府部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5.方法与步骤5.1研究方法5.1.1文献综述查阅文献,掌握目前医用设备阶梯配置研究的状况,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以此为基础,探讨医用设备阶梯配置研究的方法和理论5.1.2问卷调查设计“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及其相关信息表”(见附件一)及“设备信息调查表”,分别请医院和厂商填写,收集有关设备的信息5.1.3专家评议邀请专家对“CT、MRI设备配置及其相关信息调查表”进行评价,讨论调查表的结构是否合理,内容是否适当,为课题前期准备做铺垫请专家对回馈的“设备信息调查表”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不同分型设备的性能阶梯5.1.4统计分析采用统计学中相关性分析和析因分析,利用SAS统计学分析专业软件,分析设备年检查量与门急诊量、住院手术人次之间的关系,为今后设备数量阶梯研究打下基础采用析因分析探讨影响医院选型的因素,为医院阶梯划分提供依据。
5.2研究步骤查寻证据问卷、研讨结果历史文献证据当前官方信息资料整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可行性研究撰写报告医用大型设备阶梯配置研讨会结题、专家鉴定6.数据分析与结果6.1数量阶梯划分6.1.1 CT、MRI设备需求数量正在逐渐增加2008年底北京市拥有CT 230台、MRI 97台,与2003年和2005年相比,2003年北京市拥有119台CT、43台MRI,2005年5月统计北京市拥有164台CT、95台MRI结果详见表1.表1 北京市CT、MRI设备配置情况CTMRI2003年(台)119432005年(台)164952008年(台)23097表1显示:北京市CT、MRI设备拥有量逐年递增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6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2万人户籍人口1229.9万人,增加16.6万人;外来人口465.1万人,增加45.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7.4%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我国地域之间的人口流动量正逐年加大,近年来北京市流入人口不断增多,因此在制定设备配置规划时必须予以充分重视随着北京市人口的快速增长,2007年底,全市卫生机构数达6189家(不含部队卫生机构及2834家村卫生室),其中医院53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26家、卫生院151家、妇幼保健院(所、站)18家、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8家、急救中心8家、疗养院4家、门诊部639家、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530家。
分析结果:北京市人口和医疗机构数量增加,导致CT、MRI需求量增加6.1.2 CT、MRI设备诊疗人次正在逐渐增加人口和医疗机构数量的增加,必然导致医用设备需求增加2005年至2008年,北京市门急诊量和住院手术量平均年增长幅度均在10%以上设备年检查人次方面,CT的年检查人次增长速度为18%;MRI的年检查人次增长速度高于CT,达到28.3%结果详见表2.(此表未包含“阳性率”各级医院平均阳性率接近,CT约为65%,MRI约为75%)表2. 2005-2008年CT/MRI设备年检查人次增长速度2005年总量2008年总量平均年增长速度门急诊量68,493,04295,804,57711.8%住院手术量479,887651,87410.7%年检查人次CT888,4991459,00618.0%MRI135,201281,87128.3%表2显示: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设备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对于医疗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尤其是CT、MRI等大型影像诊断设备的临床应用愈发普遍这种情况,一方面带动了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使得人们对于大型影像诊断设备等医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另外,按医院等级分类,对2008年北京市不同级别医院乙类设备的检查人次、门急诊量和住院病人手术人次进行统计,汇总结果见表3.表3 CT、MRI医用设备2008年检查人次、医院门急诊量和手术人次数CTMRI 门急诊人次数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三级医院总计79596124913540179188398667二级医院总计6239763156325966765174732一级医院总计3906911737363505606总计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