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地理 第二章 中国地理 第二讲 中国地理分区学案(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99414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地理 第二章 中国地理 第二讲 中国地理分区学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地理 第二章 中国地理 第二讲 中国地理分区学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地理 第二章 中国地理 第二讲 中国地理分区学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地理 第二章 中国地理 第二讲 中国地理分区学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地理 第二章 中国地理 第二讲 中国地理分区学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地理 第二章 中国地理 第二讲 中国地理分区学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地理 第二章 中国地理 第二讲 中国地理分区学案(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中国地理分区1在图中填写四大分区名称2分界线(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2)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是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界线。3划分的主导因素(1)南方与北方:气候。(2)北方与西北:夏季风影响。(3)青藏与西北、北方、南方:地形。(一)北方地区1地形区图中的A辽河平原,B松嫩平原,C三江平原,D华北平原,E黄土高原。2气候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1)从温度带来看,东北三省大部分属于中温带,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2)从干湿地区来看,三江平原和长白山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其余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3河流图中的F松花江,G汾河,H渭河。4资源图中的I大庆油田,J

2、辽河油田,K胜利油田,L中原油田。5城市图中的济南,太原,西安,哈尔滨。6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二)南方地区地形区A江南丘陵、B浙闽丘陵、D南岭、E云贵高原河流长江、珠江、C澜沧江、M汉江铁路线京广线、I宝成线、F焦柳线、G京九线、H浙赣线等水能丰富,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珠江上游工业基地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三)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差异1自然地理特征差异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位置范围地形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小而分散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3、河流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湖、水能丰富、中下游航运价值大水量小、季节变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东北地区有春汛和夏秋汛资源林业: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山区,茶、油桐、毛竹、杉树、樟树繁多 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区水资源丰富水资源不足常规能源缺乏,水能丰富,有色金属矿丰富煤、石油、天然气常规能源充足,铁矿丰富生态问题洪涝灾害、水体污染、酸雨、“红漠化”“石漠化”华北旱涝、盐碱、风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平原黑土流失和湿地破坏2人文地理特征差异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农业水田农业,一年两熟到三熟,渔业发达旱地农业,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我国水稻、油茶、

4、甘蔗、茶叶、天然橡胶、亚热带和热带水果的重要产区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谷子及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地工业长江中下游工业带;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西南地区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珠三角”工业基地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与京津唐综合性工业基地形成了环渤海工业带;山西能源基地人民生活主食为大米,房屋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龙舟竞赛、游泳主食为面食,房屋墙厚防寒保暖,交通以铁路、公路为主,冬季溜冰集训过关下图为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B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C人均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D南方的人均水

5、资源为北方的4倍2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A雨季长短导致降水量差异较大B耕地面积差异较大C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D纬度差异导致蒸发量差异大解析:1.B2.A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人口重心在南方地区,耕地面积南方少于北方,结合人口和耕地的比重可推出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第2题,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丰富;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较少。读某地区的经纬网和等高线图,回答34题。3图中甲地区土地盐碱化较轻、耕地质量较好的自然原因是()A人类长期耕作,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B多为紫色土,冲积土壤比较

6、肥沃C土壤中水、肥、气、热条件协调较好,肥力高D土壤中含钙质较多,黑土分布广4图中乙地区的经济作物和林木主要为()A甘蔗、柑橘B甜菜、柑橘C花生、苹果 D棉花、茶树解析:3.C4.C第3题,根据图中经纬网可知,甲地位于华北地区,而水稻土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A错;紫色土分布在四川盆地,B错;黑土分布在东北地区,D错;土壤中水、肥、气、热条件协调较好,肥力高,所以土地盐碱化较轻、耕地质量较好,C正确。第4题,乙地位于山东丘陵地区,其经济作物和林木主要为花生、苹果,C正确。(一)西北地区1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自东向西递减。2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a内蒙古高原、b准噶尔盆地、c塔里木盆地。3农

7、牧业:灌溉农业(f河套平原)、绿洲农业(河西走廊),内蒙古温带草原牧场、新疆天山牧场。4城市、交通:d呼和浩特市、e乌鲁木齐市,第二亚欧大陆桥。5河湖:稀少,多季节性河流。6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稀土等。(二)青藏地区1地形区:图中的a祁连山山脉,b巴颜喀拉山山脉,c唐古拉山山脉,柴达木盆地。2气候:典型特征:气温低(高寒)。3河流:图中的d金沙江,e怒江,f澜沧江。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4城市:g拉萨,h格尔木,i西宁。5交通:(1)公路运输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2)西宁至拉萨的铁路是青藏铁路。6农业:(1)高寒牧业: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优良畜种。(2)河

8、谷农业特别提醒青藏高原农作物高产的主要自然原因(1)太阳辐射强、日照长。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好,因而太阳辐射强,而且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和牧草的光合作用。(2)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积累营养物质。(3)气温较低,植物生长周期长,农作物有充足的时间积累贮藏营养物质。由于以上原因,西藏的小麦穗大、粒重、产量高,蔬菜、水果等长得又大又好,牧草的营养成分也很高。(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主要特征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位置范围 地形区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天山、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贺兰山、阴山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

9、、喜马拉雅山主要气候类型及特征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降水少高山气候,气候寒冷,降水稀少农业有利条件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不利条件降水不足;严重干旱,水源有限热量不足主要农产品畜牧业基地:贺兰山以东的牧区、高山草场灌溉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绿洲高寒牧业:牦牛、藏绵羊、藏山羊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青稞、小麦、豌豆)工业陇海兰新工业带西段:钢铁、冶金、纺织、航天等工业部门西宁(毛织);拉萨(皮革、毛毯);林芝(毛织)环境问题荒漠化、沙尘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不合理伐林、放牧、耕作,造成湿地退化集训过关如图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

10、0 mm。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地B地 C地 D地2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A草地荒地林地 B耕地林地荒地 C荒地草地耕地 D林地耕地草地解析:1.C2.C第1题,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大致位于我国新疆伊犁谷地附近地区,由图示等高线信息可知伊犁谷地受两侧山脉夹峙,形成西部宽、东部窄,西低东高,向西敞开的喇叭口状地形,来自大西洋的暖湿西风气流容易深入,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山地降水,图中地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故年降水量最多。第2题,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山地面积广,且降水少,因此荒地面积广;在山地降水较丰富的地区和河谷地区有大面积的草地分布

11、,在灌溉水源较丰富的伊犁谷地有耕地分布,因此图示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为:荒地草地耕地。读图,回答35题。3图中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A太阳能、生物能 B风能、石油C地热能、天然气 D太阳能、地热能4图中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所示山区()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C纬度低、海拔高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5图中处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A绿洲灌溉农业棉花 B河谷灌溉农业小麦C温草原畜牧业细毛羊 D山地畜牧业滩羊解析:3.D4.C5.A第3题,读图可知,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太

12、阳能资源丰富,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能丰富,而石油、天然气资源缺乏,气温低,生物量小,生物能缺乏,故选D。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位于横断山区,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所示山区纬度低、海拔高。一般来说,山体越高,所处纬度越低,自然带越丰富。故选C。第5题,图中处于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荒漠景观,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为绿洲灌溉农业棉花。故选A。(一)省级区域北京市、台湾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省区特征北京市台湾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置西南面为黄土高原,西北面为内蒙古高原,南面为黄淮海平原,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

13、南海;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亚洲中部,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相邻地形以平原为主,西面、北面为山地山地为主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农产品小麦、玉米、蔬菜稻米、甘蔗、茶叶、热带及亚热带水果、樟脑小麦、玉米、高粱、棉花、甜菜、葡萄、西红柿、石榴、枸杞等工业电子产业、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为主“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油气开采、畜产品加工人口或城市分布外来人口是人口规模膨胀的主要原因西部平原及沿海地区塔里木盆地周围及天山山麓地带(二)我国五大经济圈的发展条件名称有利条件不利条件长三角经

14、济圈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发达;投资环境完善,进出口发达,统一的电网,发达的水陆空交通;雄厚的技术力量;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农业基础好;腹地广,靠近市场,浦东开发和世博会拉动能源、矿产资源缺乏;环境污染;产业同构,缺乏核心技术珠三角经济圈靠近港澳、东南亚,交通便利;多侨乡,利于引进外资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农业基础好,劳动力充足;开放的市场观念,产业链、制造业和外贸发达;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的建立能源、矿产资源不足;用地紧张,腹地小;环境污染;缺乏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环渤海经济圈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统一的电网,靠近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华北、东北地区;农业基础好;信息发达;高素质人力资源丰富;奥运会拉动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市场化程度低西三角经济圈能源(水电)、矿产资源丰富;水运便利;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三峡等工程建设的拉动交通不便;观念落后;外贸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