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汇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993234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9.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放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解放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解放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解放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解放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放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放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汇编(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这是1955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蒋介石,名字前面没有任何头衔。背景是一个国民党的士兵孤单的守望着大海,对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蒋的脸上是无奈,还是失望?,解 放 战 争 第二次国共内战,解放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间的战争。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称之为解放战争,也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国民党称之为“戡乱”。战争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国民党政府于1949年在中国大陆战败后退往台湾,抗日战争结束后,威胁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因素开始减少,抗战中出于共同目标而隐藏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之间的矛盾开始浮现。两党在部分

2、地区对政权的控制展开了零星的冲突。 蒋介石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民主。,蒋介石在美国政府支持下,准备发动内战。图为美国飞机空运大量国民党军队,抢占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美国军舰运送国民党军队至沿海各港口,抢占战略要地,内战前后美国对国民政府援助统计简表,1945年8月,出于已取得战略主动权,蒋介石接受了国民政府文官长吴鼎昌的提议,三次电邀毛泽东前往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飞在美国大使赫尔利陪同下从延安飞至重庆,代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代表王世杰、张治中、邵力子展开和谈。,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

3、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介石 八月十四日,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商谈和平的电报之一:,左起,张治中,毛泽东,赫尔利,周恩来,王若飞,经过43天的艰苦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并公开发表。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双方协议“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合影,(1945年8月),双十协定原稿影印件,谈判实质上并没有解决

4、两党之间的核心矛盾,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未能改变分裂局面。 在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不久,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宣告第三次国共合作破灭。,国共第二次全面内战爆发 解放战争就此拉开序幕,二、全面内战爆发: (1946.6 中原解放区),中原解放区,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重点防御,粉碎全面进攻: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经过8个月作战,人民解放军集中优势兵力击败国民党军队 粉碎重点进攻:1947年春,国民党对陕北,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几个月后被粉碎,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力量对比,农村地区,大城市,拥有地区,1亿多,3亿多,拥有人口

5、,以步枪为主,装备有大量 飞机、大炮,武器装备,130万人,430万人,拥有军队,共产党,国民党,100万人,130万人,430万人,1946年6月,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195万人,373万人,国民党统治的危机,1、政治上:奉行一党独裁统治,实行特务恐怖活动。激起国统区人民的民主运动,使蒋介石政府陷入政治孤立,形成反蒋的第二条战线。 2、经济上:抗战后的“大劫收”、法币严重贬值、金融券风潮等,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搜刮民脂民膏,严重丧失了民心。 3、军事上:发动内战,打破了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使和平建国成为泡影,认清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本质

6、。,法币严重贬值,民国三十六年法币,每300万元法币兑换1元金圆券,金圆券,上海难民排队等候施粥,1947年5月20日,各地学生6000余人在南京举行反饥饿、反内战游行,并向国民党政府请愿。,1947年5月 天津学生反饥饿、反内战游行,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经过一年的作战,到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的重大变化,战略 反攻,130万人,430万人,1946年6月,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1948年秋,280万人,365万人,1947年6月,195万人,373万人,十大元帅,毛泽东授予: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 贺龙

7、,陈毅,罗荣桓,徐向前 聂荣臻,叶剑英,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三大战役,战略决战,辽沈战役,辽沈战役是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辽沈战役历时5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林彪(中)罗荣桓(右)刘亚楼(左)在作战前线,主帅:卫立煌,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PK,第一阶段:解放长春,锦州 中央

8、军委“久困长围”方略。 国民党,持久防御方针,采取“加强工事,控制机场, 巩固内部,搜配食粮” 第二阶段:辽西会战全歼廖耀湘第九兵团 第三阶段:沈阳解放-东北最大的城市 蒋介石把战役失败的责任归罪于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10月底,蒋介石以“迟疑不决,坐误军机,致失重镇”为由,下令将卫立煌撤职查办,并软禁于南京。这实际上是蒋“一意孤行,下令死守到底”,“胡乱越级指挥”,逃脱“战败责任”的一贯伎俩罢了。,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 淮海战

9、役也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最大的一次战役 。,刘伯承、邓小平、陈毅 等领导人,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历时六十六天。国民党军先后投入七个兵团、两个绥靖区,三十四个军,八十六个师,共约八十万人,出动飞机高达2957架次。 解放军参战部队华东野战军十六个纵队,中原野战军七个纵队,连同华东军区、中原军区地方部队共约六十万人。,敌我损失比为4.06:1 华野歼敌约44万,约占淮海战役歼敌总数的80%;华野伤亡约9.1万,约占淮海战役解放军总伤亡人数的67%。 淮海战役是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淮海战役的胜利也真正是人民的胜利。,第一阶段:

10、歼灭黄百韬兵团 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分路南下。8日,国民党军何基沣、张克侠率部万余人战场起义。10日,我军把黄百韬兵团分割包围于徐州以东的碾庄地区。经过10天逐村恶战,至22日全歼敌军10万余人,敌兵团司令黄百韬自杀。同时,中原野战军为配合作战,出击徐(州)蚌(埠)线。11月16日,攻克宿县,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这时,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统一指挥淮海战役。 第二阶段:围歼黄维兵团 黄维兵团是蒋介石的嫡系精锐部队,是蒋军”五大主力” 之一 第三阶段:围歼杜聿明集团 经过天战斗,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共30万人,俘获杜聿明,

11、邱清泉自杀,李弥逃脱。,平津战役,平津战役(中国大陆称作平津战役,台湾称作平津会战)是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进攻,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52.1万人,控制北平、天津及华北大片地区。,第一阶段:新保安,张家口战役 第二阶段:天津战役 第三阶段:北平和平解放,林彪(中)、罗荣桓(右)、聂荣臻(左),三大战役概况,北平和平谈判,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精锐部队丧失殆尽,人民解放军即将渡江。至此,人民解放战争的

12、胜利已成定局。 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用假和平作缓兵之计; 毛泽东在新年贺词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为迅速结束战争,减轻人民痛苦,中共提出和平谈判的条件 1494年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谈判,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议。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由于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发表求和声明, 企图借此争取喘息时间, 布置长江防线,以便卷土 重来,和平谈判,哎,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 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 痛苦,我要提出条件!,同意谈判,解放区的农民 送亲人参军,农民组成担架队 积极支援前线,1949

13、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 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解放军进入上海,在庆祝上海解放大会上, 从左至右:陈毅、饶漱石、粟裕、宋时轮,读图:指出对应年代重大事件,说出内战的阶段,内战爆发,进攻解放区,发布“假求和“,1947.6,1948.9,1949.4,1949.10,国民政府覆灭,挺近大别山,三大战役,战领南京,进军全国,解放战争:1946.61950.6,内战胜利,国内:结束了中国近代近百年的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国际: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1840年6月1842年8月第一次鸦片

14、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4月俄、英、法、美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10月24日中英北京条约 1895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1901年八国签订辛丑条约 18511860年太平天国 1911年辛亥革命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清朝灭亡 1919年5月4日6月5号五四运动 年月日“一大”召开标志中共诞生 年月日至日中共二大 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国共的第一次合作。 1924年至1927年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1927年8月1号南昌起义 1927年9月秋收起义 1927年8月7号八七会议 清算陈独秀右倾错误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2年1月28号 一二八事变 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 1937年 八一三事变 1937年7月7号1945年8月15号抗日战争 1945年10月10日双十协定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内战爆发 1494年4月北平和谈失败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