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学电子备课教学导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499103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3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小学电子备课教学导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上海小学电子备课教学导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上海小学电子备课教学导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上海小学电子备课教学导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上海小学电子备课教学导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小学电子备课教学导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小学电子备课教学导案(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上海小学电子备课教案学科语文教者教学时间课题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亭”,理解诗中词语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并背诵古诗。2、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古诗意思。3、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感情。重点难点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古诗意思。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感情。设计思路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古诗意思。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感情。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课时2课时教 学 环 节参考教案教案来源123教案网修改方案(一)导入课题,揭题。1、在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学会了请教,知道请

2、教可以增长自己知识和才干,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勤学好问的品质。今天,老师想向同学们请教一个问题:有谁知道李白是怎样的一个人吗?谁来告诉大家?你又是怎样了解的?2、揭题:是啊,李白一生写了很多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他的一首诗:独坐敬亭山。3、解题:“独坐”是什么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齐读课题设计的意图:从上一课的“请教”知识自然过渡到新课上,并同时营造了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让生的的思维调动起来,使他们积极投入学习中。(二)初读,识字,引入意境。1、学习生字。播放课件:(字理识字)“亭字”的读音注意什么?亭是什么样的(顶尖,角飞翘下面有柱子。)怎样记“亭”字?(简笔画画亭的

3、样子)“亭”字的一点象亭尖,口字象亭尖下面的部分,飞起的角象秃宝盖,所以写宽些,丁字象亭檐及柱子。请同学们在生字表下照着写一遍。 1、听音朗读,初识古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 (1)把诗读通读顺。 (2)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同桌读。设计意图:在教育改革过后的今天,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忽视了基础教育,我们在困惑、反思的今天,我们才意识到语文教学应该扎实抓好字、词。所以设计了比较形象的字理识字,并让学生写好字。采用多种方式的读也体现了生的自主学习。 (三)再读,感悟诗意。 1、同学们再读诗,看有哪些词不理解的,可以通过看注释或者查字典解决,也可以和同桌交流讨论,理解。 2集体交流

4、词的意思。(“众鸟”许多鸟;“高飞尽”都高高的飞走了;“孤云”孤单的云;“独”独自;“闲”悠闲;“相看”互相看;“不厌”不满足;) 3、小组讨论交流诗句的理解。 4、全班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5、这首诗描写了那些景物?(鸟飞尽,云飘走了,孤山。)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凄凉)诗人的心情怎样?(孤单寂寞)结合版书:鸟飞尽云独闲孤单寂山相对课件介绍背景:李白少年时就博览群书,以才闻名天下,很有文采。他写这首诗时正被权贵迫害,长期流落他乡,饱尝了人间辛酸,世态的炎凉。 6、如果你是李白,遇到这样的处境,你会怎么想?设计意图:设计让学生自读自悟,不理解的与同学交流,讨论,目的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重视

5、学生的合作参与,让每一位学生有效参与。适时补充李白不得志的材料、设计假如你是李白,你会怎么想?是寻找学生与文本的撞击点,引起学生共鸣。因为李白距离学生久远,他们无法理解诗人当时心情,引导他们进行说话,也加强了语言的训练,使语言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了升华。 (四)朗读,背诵。 1、诗人如此心情读的时候该怎样去读?请你把自己当做李白来诵读古诗。(课件出示图,看图朗读) 2、配乐朗读朗读。 3、指名读。 4、学生齐读。 5、背诵。 (五)扩展。 1、闭上眼睛听配乐诵读,边听边想象诗的画面。 2、把自己想象到的画于课本上这首诗的空白处,可画前一句的情景,也可画后两句的情景,也可全画, 3、交流。设计意

6、图:这一环节主要也是引起生与文本语言的撞击,重要是培养生的想象能力,给诗配画一环节也体现了“尊重个性,面向全体”的设计理念,让学生把自己想象的的情景通过画表现出来,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提升,还促进了他们的动手能力的发展。上海小学电子备课教案学科语文教者朱雪莲教学时间课题望洞庭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重点难点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设计思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课前准备

7、多媒体课件、卡片。课时2课时教 学 环 节参考教案教案来源123教案网修改方案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生: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生: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师:你看到了什

8、么景象?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5、引出课题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二、精读会意1、自读全诗,明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ng、潭tn、螺lu、磨m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一)教学“湖

9、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生: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湖光/ 秋月/ 两相和,潭面/ 无风/ 镜未磨。(二)教学

10、“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生:遥望:远望。师: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师(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师: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生: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请生读好这两句诗。遥望/ 洞庭/ 山水色,白银/ 盘里/ 一青螺。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师: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说。三、总结:同学们,洞庭

11、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四、作业:1、用钢笔描红。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上海小学电子备课教案学科语文教者朱雪莲教学时间课题忆江南教学目标1、感悟作者对江南的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爱之情。2、初步了解诗与词的区别以及词的相关知识。3、能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忆江南。重点难点从诵读中感悟作者对江南的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设计思路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课前准备多媒体课

12、件。课时1课时教 学 环 节参考教案教案来源123教案网修改方案一、导入1、在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北接雪山,西连大漠,东临渤海,而最令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之陶醉的则是江南水乡。今天我们就随着诗人手中的笔走进江南。2、播放多媒体课件。3、能说说你所看到的江南吗?(指名交流)二、初读课文1、下面请孩子们拿出手中的资料,自己读读忆江南,把它读准确、流利。2、学生自读。3、指名读4、请同学们自己观察一下这首词和我们过去所学的诗有哪些不同?三、再读课文1、“忆江南”是什么意思?你从诗中哪里可以看出诗人在回忆?2、白居易在回忆江南的什么?请再自读这首词,带着问题找一找。“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

13、水绿如蓝。”(1)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美丽的画面吗?四人小组讨论后再和大家分享吧!(2) 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3) 老师范读(4)谁也愿意来读?3、正因为江南如此之好,所以诗人才说“能不忆江南?”这句词表达了什么?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指名朗读)4、这首词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作者对江南的赞美与思念,让我们也随着作者的思绪一起回忆烟雨江南吧!(配乐齐读)5、这么美丽的景色相信已经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心中,能把这首词背下来吗?试一试。6、哪位同学愿意背诵这首词给大家欣赏?7、我们一起站起来背吧。四、拓展1、江南除了日出的江花和春来的江水以外,还有哪些风景让作者怀念呢?让我们再来欣赏作者所写的

14、另外两首忆江南。2、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两首词,把字音读准确。3、听老师读这两首词,边听边想作者还回忆了江南的哪些景物?4、你们也一起读读,感受江南的美吧。五、小结,布置作业。课后收集一些有关江南风光的诗词,从中感受江南独特的魅力。板书设计:上海小学电子备课教案学科语文教者朱雪莲教学时间课题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2、能具体明白的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重点难点能具体明白的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课时2课时教 学 环 节参考教案教案来源123教案网修改方案第一课时口语交际导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