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哲学家介绍孔子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499093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哲学家介绍孔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古代哲学家介绍孔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古代哲学家介绍孔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古代哲学家介绍孔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古代哲学家介绍孔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哲学家介绍孔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哲学家介绍孔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出身于没落的宋国贵族家庭,刻苦好学。曾从事儒(贵族丧事赞礼者)的职业,中年时开办私学。一度出任鲁国的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四年后因遭小人暗算,弃职,后率弟子周游列国,经十三年,晚年归鲁,继续讲学,整理古籍,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论语20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纪录。,孔子出生在鲁国,那里是西周初年周公旦的封地,每年都要举行祭祀周公的大典,民间还保留着婚丧、祭祖的礼节。孔子从小就对这些礼节十分感兴趣,小时候的游戏常常也是将家里祭祀时存放供品的祭器摆出来

2、,以此练习礼仪。可见,周礼早已深入孔子的内心,以至恢复周礼成为他后来政治生涯的一个目标。,当时在春秋时代,鲁国有个规定,凡是到国外旅行去,看到有鲁国人在外国被卖为奴隶的,可以花钱把他赎出来,回到鲁国后,到国库去报帐,国库照付。孔子有一个学生,真的在国外看到有鲁国人被卖为奴隶了,他就把他赎出来。赎出来以后,他没到国库去报帐,别人都说这个人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后,大骂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错了。别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赎了人,又不去报帐,这不是好事吗?不是品格高尚吗?孔子说看问题不能这样看,他这个做法,实际上妨碍了更多的奴隶从鲁国人被赎出来。这个人回来后没有去报帐,将来别人看见做奴隶的鲁国人,本想赎

3、他出来,又想,我赎了以后,如果去报帐,别人就要议论:以前某某人不报帐,你去报帐,你的品格不如他。这样,这个人就可能装作没看见,不去赎人了。所以,这个做法就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人家赎买出来,是有害的。 还有一个故事: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来了,家属感谢他,给他一头牛,他就收了。别人就议论了:下水救人还要钱?孔子知道了,表扬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得对,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钱,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观的效果。,孔子的哲学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虽然他自称“述而不作“,而实际上他在诸子百家争鸣之前夕

4、,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天道观、人道观、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的哲学思想体系。按他所提出的主要哲学范畴的逻辑展开,其哲学思想体系可概括为:“命-礼-仁-知-中庸“。,在天道观方面,孔子较少讲天道问题。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治长)因为孔子对殷商周以来的宗教天命论,处于既敬重又存疑的矛盾状态。关于“天“,论语所记确是不多,仅二十二见。孔子所谓“天“,有时指主宰一切的上天。他提出“畏天命“(季氏),“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有时又指广袤的自然。如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阳货)反映了春秋时期正处于关于“天“的观念的变动时期,即由“主宰之天“逐渐向“

5、自然之天“过渡。关于“命“,孔子是肯定的。他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并自称“五十而知天命“(为政)。不过孔子所说的“命“,并不是指上天的绝对意志和命令,而是一种人力所无法挽回的历史必然性。孔子所谓“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即是指这种必然性。可是孔子又不认为人是无可作为的,相反他主张人“命“面前应持积极的态度。正由于此,别人视他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宪问),他也自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有这样的天道观,使他对鬼神持怀疑态度,这是不奇怪的。他“不语怪、力、乱、神“(同上),还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未知

6、生,焉知死“(先进)。,在人道观上,孔子主张立礼复礼,纳仁入礼,仁礼结合。 “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是一个重要范畴。从修身来说,他认为首先要学礼,“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并且要“约之以礼“(雍也),“克己复礼“(颜渊)。从治国来说,他主张“齐之以礼“(为政)。“为国以礼(先进)“。强调“礼“的重要性,并非是孔子的创造。前人早已论述过,如子产说过:“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强调要“复礼“,在春秋末也不是合乎潮流的新思想。孔子独创性的贡献在于纳仁入礼,仁礼结合。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

7、云乎哉?“(阳货)虽然“仁“的概念古已有之,但是孔子赋以新的涵义。他不仅以“爱人“来释仁,而且提出了为“仁之方“,即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其原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孔子纳仁入礼,使“礼“不单是作为外在的强制性的东西起作用,而且有“仁“作为内在的理性自觉的力量来支撑。以“仁“为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不免使人有神秘之感。孔子又提出以知求仁。他把“知“作为求仁、达仁的必要条件。他说:“未知,焉得仁?“(公冶长)孔子论知,指认识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即是去认识“善“,但论述知识之获得,毕竟是跨入了求“真“的认识领域。,在认识论上,孔子尚未摒弃“生而知之“的先验论观点,

8、并且把“生知“列为认识能力的“上“等。可是他未予强调。在孔子认识中占重要位置的倒是他反复论述的“学而知之“。他称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他强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阳货)在认识过程中,孔子注重多闻、多见、认为知识靠“多闻“、“多见“来获得。对闻见得来的知识,不可都信以为真,必须细加观察。他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他提出“视“、“观“、“察“三步递进的观察次序:“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为政)孔子还进一点提出相当于理性认识阶段的“思“。他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上)并提倡“

9、再思“(公冶长)、“三思“(荀子.法行)与“九思“(季氏)。他在闻道、得道、传道上的“一以贯之“的境界,就是靠学、思结合而达到的。孔子还主张在“思“的过程中,运用“反“的方法,即不断进行类比,并加以演绎推理,以取得“举一反三“之效。他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在认识过程中,孔子不以“思“为止,认为在思的基础上,还应不断地“习“、“行“。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而)他主张要“敏于行“(里仁),认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不过孔子所说之“习“、“行“,偏重于道德实践,即所谓“行义以达其道“(季氏)。关于判别认识是非的标准,孔子尚未用明确的方式表达出来。他所说

10、的评价一个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似乎是主张以言行的统一作为判断的标准。但他又提出“能近取譬“、推己及人的为“仁之方“,即认为每一个君子都具有理性,理性即能判断是非。后世儒者又进一步加以发展,提出以“仁“、“义“等道德原则作为判别是非的最高标准。,在方法论上,孔子吸收了西周、春秋时代的“中和“观念,把它发展成为“中庸“思想。“中庸“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对待自然、社会、人生的基本方法。“中庸“作为方法论原则其基本内容包括: (1)“叩其两端“。孔子认为凡事皆有两端,故把握事物必须“叩其两端“(子罕)。孔子言“两端“即言事物之终始、上下、进止、损益、博约、辩讷、勇怯、张驰等。“ (2

11、)“执两用中“。中庸记孔子言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又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强调立身处事时时要合乎中道。但对貌似执“中“,实无原则的“乡原“,孔子是深恶痛绝的。 (3)“过犹不及“。孔子认为超过事物一定的界限未达到一定界限同样是错误的。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含有承认事物对立面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辩证法因素,又具有保持其限度以避免事物的转化的消极一面。,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放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倡明“天人合一”之教,以善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之境界。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思想影响深远,他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