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答题模式1资料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4988070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述类答题模式1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论述类答题模式1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论述类答题模式1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论述类答题模式1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论述类答题模式1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述类答题模式1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类答题模式1资料(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述类文本阅读客观题设题误区归纳,十大类 1、张冠李戴 2、自相矛盾 3、强加因果(因果颠倒) 4、肯定否定 5、已然未然 6、以偏概全 7、无中生有 8、概念混淆 9、曲解文意 10、过于绝对,客观题误区,陷阱之一: 部分与整体 理论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数量范围上设置干扰,故意将材料中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对与其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 陷阱之二: 已然与未然 理论“已然”是事物已经产生的情况,“未然”是事物即将出现的情况。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故意将“即将出现的情况“表述或推断为“已经产生的情况“。,陷阱之三: 先期与后期 理论命题者在事物、现象产生、出现的时间上

2、设置干扰,他们有时将“先期”表述为“后期” ,有时将“后期”表述为“先期” ,有时将“先期或后期”表述为“先期和后期”。 陷阱之四: 主要与次要 理论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陷阱之五: 选择与兼备 理论事物产生某种结果都有一定的原因或条件,有时这些原因或条件之间是选择关系,任何一个原因或条件都可产生这种结果;有时这些原因或条件是兼备关系,只有同时具备了才会产生这种结果。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有时将“选择“关系表述成“兼备“关系,有时将“兼备“

3、关系表述成“选择“关系。 陷阱之六: 原因与结果 理论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因果关系上设置干扰,或将因果关系颠倒,或强加因果关系。,陷阱之七: 言此与言彼 理论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有时题干要求从“此”对象入手作分析,而错项却从“彼”对象入手分析;有时题干要求从事物“此”方面入手作分析,而错项却从“彼”方面入手分析。 陷阱之八: 否定与肯定 理论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 陷阱之九: 客观与夸大 理论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能力、功能和效用。 陷阱之十: 有

4、据与凭空 理论 阅读材料中本无此意,而命题者却在设计的选项中故意凭空臆造出这种说法。,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观题题型及答题模式归纳,一、含义类,考查重要词语或关键句子的理解,有客观选择题和主观表达题两种题型。 从命题趋势来看,已经由客观选择与主观表达的两者并存逐渐转向主观表达的一统天下。 答题思路上,主要有三点: 一是要放入语境。无论是重点词语,还是关键句子,都要放到具体的语境之中。 二是要划出要点。要根据上下文,紧扣重点词语或关键句子,划出相关的有效信息。 三是要筛选领悟。如果是客观选择题,就要通过筛选来作出正确选择;如果是主观表达题,就要通过领悟来做出正确答案。,如: 2011年广东卷:两个滋味

5、 第一个“味”:人的味觉品尝到的酸甜苦辣等味道。第二个“味”:超越于酸甜苦辣等具体味道之上的事物的美。4 分。每点2 分。意思答对即可。 2012年广东卷:两个责任 第一个 “负责”:经过了事实的检验与逻辑的论证。(2分) 第二个“负责”:对真理的扩充、推动(捍卫)。(2分) 2013年广东卷: 数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意概括。(4分) 【答案】(1)特点相同:不问效果、结果、是否满足个人欲望等实用问题。(2)目的相同:只求证必然性、普遍性的真理。(3)要求相同:必须排除偶然性的事实。(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 2014年执信中学模拟题: 思想、通识、德

6、行的内涵,4总结句,8议论句,如: 2012年广东卷: 14.从艺术活动中“我”与“非我”关系的角度,分析第五段画线部分的内容。(4分) 演员演岳飞像岳飞,演秦桧像秦桧,就是从“我”进入“非我”。(2分) 演员在表演中使自己变成岳飞,变成秦桧,则是在“非我”中失去了“我”(或答为:演岳飞、秦桧像岳飞、秦桧,却不使自己变成岳飞、秦桧,则是在“非我”中体现了“我”)(2分) 2014深圳二模:失去风景的时代 “思想的矿脉”,二、思路类,理清文本脉络,把握文章结构。 论述类文本的思路,总体上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者说是提出观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从答题思路来说,不外乎三点: 第一是紧

7、扣段落入手。 第二是划分段落层次。将段落归纳成几个层次,分解成几个部分。 第三是概括段落大意。可以按节进行归纳,也可逐段进行概括;将每层层意归纳出来,将每段段意概括出来。 表述为: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或者,首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末了写什么 如,2010年不可无我,提问方式一:行文段落类(针对文章中段落的作用命题)题目一般会问“这样的安排或这段(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答题要点: 内容上:概括这段或这句话写了什么(有时题干中已经概括出来);作者用以论证自己什么观点,达到的效果;说明增加这部分内容是如何“充实文章内涵,突出了主旨”; 形式

8、上:想结构-在文中所处位置,首尾呼应,烘托铺垫,逐层深入,过渡,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 提问方式二:全文(或某段)的思路把握。 答题要点:审题;分层,概括层意(利用关键词、关键句子);用自己的语言以及适当的关联词整合答案。,三、原因类,回答原因题,最佳办法是由结论推出理由,由结果找出原因。 其一是寻找。在上下文中,要寻找出相关的重点句或关键句;并用笔划上横线,做好相应的记号。 其二是浓缩。要去除重点句或关键句的附加成分,圈出它们的核心词语。 其三是整合。要将圈出的核心词语连接起来,组成表原因的句子。 其四是验证。要用“因为”来连接整合起来的句子,看看能否推出有关结论或结果。

9、 例如,2010年广东卷“为什么艺术活动中不可无我?”,答题时,关键的有三点: 一是要扣题回答。因为题目是要回答原因,开头或每点开头可直接用“因为”。 二是要分点列举。要用标出,也要注意先后顺序;四分题至少要列出两点,六分题至少要列出三点。 三是要回应题目。在结尾点一下题目,使之更为完整。比如,“所以,某某某是题目中的结论”,或者是“以上就是某某某的原因”。,2014深圳二模:文中“现代小说却已经不再注目风景”的原因有哪些?(6分) 参考答案:原因有(1)人类进入现代之后,对自然失去了崇拜之心。(2)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生活在失去风景的空间里。(3)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审美意识发生了历史性变异。(每

10、点2分) 2010年广东卷: 在创作中,只有渗入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他对客观现实的态度,作品才能感染人、打动人,才能影响现实、改造现实,达到创作目的。所以,不可无“我”。(2分) 在欣赏中,只有表现出个人的独立态度和鲜明个性,才能发现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否则在欣赏中迷失自我。所以, 不可无“我”。(2分) 答对意思即可。,四、论证类。 首先是考查观点与论据的关系,也就是论据证明了什么? 其次是考查论据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证据之间有什么关系? 1、要分析论据。要仔细体会论据,看看论据到底证明了什么,推出了什么结论。 2、要明确关系。要根据分析论据的结果,确定观点与论据的关系。如果是考查论据之

11、间的关系,就必须在前两点的基础上,比较论据所证明的观点 3、确定论据之间的关系。,要想做到规范,核心的有三条: 第一是要总说观点。根据题目问法,开头先总说一下观点。 第二是要具体阐述。要列点进行阐述,证明自己的观点。 第三是要收束答案。对阐述进行小结,作出提升。,5、(2014年广东卷)如果一个时代的艺术与哲学不发达,那么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会以什么形式实现呢?为什么?(4分) 【答案】宗教。(1分)因为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依赖哲学、宗教、艺术三种形式来实现。(1分)如果哲学与艺术不发达,那么终极关怀就会通过宗教来弥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分裂。(2分),五、观点类。 三种情形:一是直截了当,通过语

12、段的中心句来表达; 二是有所显露,蕴含在对事物特征的理解中; 三是比较含蓄,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要透过表面,深入体悟,作出准确的概括。 答题规范三点: 其一是要分小点。如果题目问“哪些”,那至少是两点,肯定要分小点来回答。如果题目没问“哪些”,那总说观点之后,也要分解成几个小点。 其二是要分类别。回答题目时,既要防止观点重影,又要防止观点交叉。如果能按类别回答,那就能避免观点的重影与交叉。 其三是要分层次。要么采用并列式,要么采用层进式;要让回答思路清楚,让答题层次清晰。,六、知识迁移 答题模式:观点+分析 2011年广东卷15题: 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 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13、 (1分) 当一群大学生以探险的心态进人原始森林, 那种原始风貌在他们眼里是难得一见的美; 当他们迷路被困, 面临危险, 原来的美就消失了。这表明美是随着人 与环境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3分) 4 分。观点,1 分;恰当分析,3分。意思对即可。,2012年:广东卷 15/袁隆平研究出水稻育种的新技术,为社会提供了“负责的思想”。他努力推广科研成果,做到了文中所说的“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 他立志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体现了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为“国家民族人群”负起更大的责任。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2013年广东高考) 15(4分) 玄思

14、的方法。(1分)通过唐代历史来解读白居易的诗,这是“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作”,也就是“以全体观部分”的方法;通过卖炭翁考察唐代史实,这是“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文化”,也就是“以部分观全体”的方法。(3分),2014年广东卷: 15、【答案】艺术价值的关键不在于认识的内容是否正确,而在于能否给人想象的空间、情感的慰藉和精神的关怀。(2分)凡高的星夜虽然不符合真实的星空景象,但画中燃烧的星星给人想象的空间,表现了人类共有的奋斗精神,给人情感慰藉(给人终极怀)。(2分),七、探究类。 就探究对象而言,可能有多个;但回答题目时,只能抓住其中一个,深入进行阐述,并且选择了某一对象,就得围绕某一对象来阐述。从探究观点来说,也可能有多个,有时观点还正好对立;但解答题目时,只能抓住一点,不能面面俱到,并且选择了某点,就必须紧扣某点来阐述。由态度来说,可以持肯定态度,也可持否定态度;但无论是持肯定态度,还是持否定态度,都要自圆其说。,答题规范概括:观点例子升华。 首先,要提出主张。也就是要摆出自己的观点,或者表明自己的态度。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都是可以的。 其次,要选例证明。要围绕自己的观点或态度,到原文中去寻找论据;然后分条列举,进行证明。 最后,要总结提升。小结一下,收束论证;升华一下,升格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