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区域发展 第一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2课时)共性归纳 实践应用学案(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98314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区域发展 第一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2课时)共性归纳 实践应用学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区域发展 第一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2课时)共性归纳 实践应用学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区域发展 第一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2课时)共性归纳 实践应用学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区域发展 第一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2课时)共性归纳 实践应用学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区域发展 第一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2课时)共性归纳 实践应用学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区域发展 第一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2课时)共性归纳 实践应用学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区域发展 第一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2课时)共性归纳 实践应用学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共性归纳实践应用命题点一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典题示例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江苏历史悠久,工农业发达。轻、重工业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主要工业有机械、电子、化工、纺织等。其中纺织和丝绸工业居全国首位。下图为江苏省略图。材料二“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8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与其基本一致。(1)简述江苏境内长江的水文特征。(2)图例甲、乙代表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3)简析江苏发展纺织和化学工业的有利条件。解析第(1)题,从流量、流速、水位变化、结冰期等方面总结河流水文特征。第(2)题,读图判断甲位于淮河以北地区,是北方地区,暖温带,

2、半湿润区,旱田为主,主要作物为小麦;乙位于淮河以南,是南方地区,亚热带,湿润区,水田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第(3)题,江苏省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又是我国的蚕丝产区,纺织工业历史悠久,又有政府支持,临海,有丰富的海盐资源,近海港,海陆交通便利,产品远销国际市场。劳动力丰富廉价,位于京津唐和沪宁杭两大经济区之间,易接受先进的技术,工业基础雄厚。答案(1)水量大、江阔水深;水量平缓(流速缓);水位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2)小麦水稻差异的原因:甲区域地处淮河以北,为暖温带,降水量少于800 mm(为半湿润区),旱田为主;小麦具有喜温、耐旱的习性。乙区域地处淮河以南,为亚热带,降水量大于800 mm

3、(为湿润区),水田为主;水稻具有喜热喜水的习性。(3)盛产棉花、蚕丝,有盐类资源,分别为纺织工业和化学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纺织业发展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产品可远销国内外市场;地处沿海地区,临近海港,海陆交通便利;江苏省人口众多,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工业基础雄厚,先进的技术,社会协作条件好。(任答四点即可)师说技法(一)宏观把握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类试题分析思路(二)微观理清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分析角度1分析区域地理位置特征角度内容绝对位置主要是对某地区经纬度位置的分析判断,也就是根据经纬度来确定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和区域范围海陆位置要从所在或相邻的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陆内部、大洋东西岸等方面分析

4、和判断区域的位置相对位置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政治地理位置根据本国、本地区轮廓,或邻国、邻省轮廓等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点、线的分布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2.分析区域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角度内容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等方面来描述气候特征主要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河流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植被特征主要从植被的种类、植被覆盖率的高低方面分析自然资源主要分析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状况、丰富程度、开发条件等3.

5、分析区域的主要人文地理特征角度内容农业主要从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类型等方面分析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条件(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等方面分析城市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交通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环境问题主要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命题点二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分析典题示例例2(2018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

6、均降水量图。图1材料二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图2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材料三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 767 m,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图3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图3(1)比较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_。(2)七月,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_,24 等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3)从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自然景观特征。(4)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农业发展方向分别是_。解析第(1)题,根据图3可以直接得出结论,从坡向、季节两方面描述其差异即可。第(2)题,读图可知,关中

7、地区地处渭河平原,地势较低,夏季处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因此气温较高;24 等温线向北凸出,说明该地气温较两侧高,原因是该地处于黄河河谷地带,地势低。第(3)题,读图1和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陕西以秦岭为界,北部和中部是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植被为温带草原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形主要包括黄土高原和渭河平原;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形以山地和谷地为主。第(4)题,渭河平原主要以种植业为主;黄土高原水资源较短缺,靠近内蒙古高原,应该农、林、牧相结合;南部以山地、谷地为主,应该农、林相结合。答案(1)夏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2)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

8、效应地形(3)陕南:山地、谷地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关中:平原(盆地)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4)陕南: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关中:种植业为主(旱作为主);陕北:农林牧结合师说技法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的分析技巧1明确区域差异分析的三大线索对比分析区域间的环境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明确区域环境差异的形成及影响,循线索分析区域的环境差异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具体表现如下:线索一:依据区域的整体性特点,执因索果层层推理自然环境差异:位置气候(结合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线索二:按照“遵地之规、因地制宜

9、、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分析自然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线索三:从产业活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城市化水平、人口状况等方面比较人类活动差异。2归纳区域差异比较的类型(1)位置、轮廓相似的地理事物相比较。如马达加斯加岛和台湾岛纬度位置(回归线穿过)接近,轮廓相似,可对比两岛半球差异、气候差异等。(2)两区域气候、地形等地理要素比较。如刚果河和亚马孙河两大河流水文特征及综合利用比较,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和20S大陆东岸热带雨林气候成因差异比较,南美洲热带沙漠气候与非洲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及成因比较,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地形比较等。(3)区域经济特征比较。如鲁尔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工业发展的区位因

10、素比较;我国东北与美国中部地区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比较;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人口集中在东南部的原因比较。(4)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面临问题的比较。如黄土高原与东南丘陵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的比较等。题型技法区域差异分析类问题的答题规范技法指导1分角度把握区域差异分析类问题的思维流程角度一比较区域条件或特征的异同点,其思维流程为:角度二比较分析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其思维流程为:角度三比较区域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其思维流程为:2抓关键词掌握区域差异分析的答题模板(1)自然要素差异要素关键词答题术语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位于半球;位于纬度(或带);距海较远(近);位于大陆部,

11、大洋岸气候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光照、灾害夏季,冬季;气温年较差大(小),降水季节变化大(小);光照充足(不足);易受灾害影响地形地形类型、地势特征以地形为主;地势高低;多地貌河流内流河、外流河、水文特征、水系特征为内(外)流河;径流量大(小),季节变化大(小),汛期,含沙量大(小),结冰期,有(无)凌汛;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东西(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度大(小)植被植被类型、覆盖率以林为主;植被覆盖率高(低)土壤类型及肥力状况肥沃的土壤(紫色土、黑土等);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资源种类、数量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水资源丰富(短缺)(2)人文要素

12、差异要素关键词答题术语人口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劳动力丰富(不足);人口素质高(低);老龄化问题;人口就业压力城市数量、规模、布局、城市化城市数量;规模,辐射带动作用;多沿分布;城市化水平农业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等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土地价格、科技。有利条件是,不利条件是其他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耕地类型(水田、旱地)工业工业类型以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主要为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

13、技;环境条件交通运输方式、便利程度、区位因素以(交通运输方式)为主;交通便利(不便);有利因素是,不利因素是环境环境问题类型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荒漠化、水土流失)两大方面应用体验读世界两个区域等高线(单位:m)分布图(图1、图2)和两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说明两城市冬半年降水比夏半年降水丰富的原因。(2)简述图1、图2所示区域河流开发利用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判断图2的甲、乙、丙三地区中哪一地区小麦种植业比较发达,并分析原因。解析:第(1)题,位于日本海沿岸,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位于大西洋沿岸,受强盛西风的影响,冬季降水多。第(2)题,从两地的气候、地形等方面分析即可。第(3)题,从地形、气候、市场等方面分析即可。答案:(1)城市冬半年盛行西北季风,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增温增湿;受地形抬升作用,水汽凝结,降水丰富。城市冬半年西风强盛,水汽充足,降水丰沛。(2)图1中河流以水能开发为主。原因: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多山地丘陵,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图2中河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