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中考历史专项练习 中华文化的勃兴百家争鸣(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97323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中考历史专项练习 中华文化的勃兴百家争鸣(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国通用)中考历史专项练习 中华文化的勃兴百家争鸣(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国通用)中考历史专项练习 中华文化的勃兴百家争鸣(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国通用)中考历史专项练习 中华文化的勃兴百家争鸣(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国通用)中考历史专项练习 中华文化的勃兴百家争鸣(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中考历史专项练习 中华文化的勃兴百家争鸣(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中考历史专项练习 中华文化的勃兴百家争鸣(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文化的勃兴百家争鸣1.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下列学派与其代表人物搭配正确的是()A.墨家-孟子B.儒家-庄子C.道家-墨子D.法家-韩非子2.学习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A.B.C.D.3.下列属于墨家学派主张的是()A.“仁”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法治”4.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A.

2、“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B.“仁者爱人”“以德为政”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兼爱”“非攻”5.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学派受到秦国统治者青睐的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6.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崛起B.各国变法相继展开C.各国诸侯争霸战争频繁D.社会处于经济、政治大变革时期7.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百家争鸣”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百家争鸣的()A.出现时间B.出现原因C.学派D.作用8.下列对“百家争鸣”局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各学派宣传思想的方式主要是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B.不利于中国

3、古代思想和学术的进步C.各学派之间互相争辩,相互抨击D.各学派提出了各自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9.孔子和孟子的思想的相同点是()A.主张“仁”的思想B.提倡节俭,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C.强调以法治国D.明确尊卑等级,维系社会秩序10.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确定了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体现了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的治国理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代表人物是()A.孟子B.老子C.韩非D.孙膑11.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孔子B.老子C.韩非D.墨子12.某电视台要招聘一批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你认为最适合担当人与自然栏目主持人的是(

4、)A.孔子B.墨子C.孟子D.庄子13.下列诸子百家中的各派别中,与其观点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儒家-提倡“仁”,以德治国B.法家-强调以法治国,加强统治C.道家-主张“民贵君轻”,强调“无为而治”D.墨家-主张“兼爱”,强调“非攻”14.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A.“兼爱”,“非攻”B.“仁政”治国C.提倡“法治”D.“无为而治”15.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的是()A.墨子B.孟子C.庄子D.韩非

5、16.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场盛宴,它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这场“盛宴“是()A.春秋争霸B.三家分晋C.百家争鸣D.楚汉之争17.追求与建立和谐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B.“仁者爱人”、“从政以德”C.“兼爱”、“非攻”D.“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18.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A.荀子B.墨子C.庄子D.孙武19.央视主持人撒贝宁之所以能胜任主持今日说法节目,是因为他热衷于宣扬下列哪家的思想()A.儒家B.法家C.道家D

6、.墨家20.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倍受统治者喜爱的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1.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出现的背景是社会急剧变化B.是一个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C.出现于春秋时期D.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22.“百家争鸣”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高峰,下列关于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表述错误的是()A.老子-无为而治B.墨子-兼爱非攻C.孔子-为政以德D.庄子-依法治国23.“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A.封建制度B.社会的急剧变化C.奴隶主贵族的文化政策D.各学派阶立场的差别24.战国法家代表韩非子的主张是()A.“仁”

7、“礼”B.“兼爱”C.“中央集权”D.“无为而治”25.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这也是全国人民的愿望。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主张的是()A.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B.“兼爱”、“非攻”C.“仁者爱人”、“为政以德”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26.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力的发展B.社会大变革的出现C.频繁的争霸战争D.学术的繁荣和思想的活跃27.小红在这次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家法伺候”,妈妈说,“考砸也不是坏事,凡事都有对立面,知道差在哪里,坏事也可以变好事。”妈妈的思想主张与哪一学派最接近()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28.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战国时期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以达到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和谐的思想家是()A.老子B.墨子C.孟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