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闯关检测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96657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闯关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闯关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闯关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闯关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闯关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闯关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闯关检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专题闯关检测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1.(2015北京朝阳期中)下面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 据此推断该朝代是()王朝初期君权强化,而后逐步陷于权臣与宦官之争;同期西方开始近代化进程,出现东西文化和物种交流。A.唐朝 B.宋朝C.明朝 D.清朝2.(2015北京海淀期中)对下表数据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官办(%)民办(%)其他(%)不明(%)宋代15.2870.69014.03明代57.2129.840.2412.71清代56.6724.180.5618.59A.宋明理学取得官方的正统思想地位B.商品经济发

2、展,促进思想观念转变C.明清君主专制加强,思想控制强化D.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与改进3.(2017北京四中期中)廷寄是清代的一种官方文书。到了雍正年间,皇帝的上谕先由军机处撰拟,再交给兵部捷报处寄往外省的总督和巡抚。廷寄的内容大多是告诫臣工、核查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封函的表面通常标注“某处某官开拆”的字样。上述资料可以说明廷寄()A.不易保密,且办事效率较低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是清朝政情传达的唯一方式D.与内阁分别掌管文武决策4.(2015北京西城期末)下列与康熙帝有关的史实及其评价,搭配正确的是()A.亲征噶尔丹解决了中国和俄国东段边界问题B.多伦会盟巩固了清朝对天山南北地区

3、的统治C.智除鳌拜增进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巩固海防D.册封活佛加强了清朝对蒙藏地区的有效管辖5.(2016北京海淀期中)乾隆年间,“闽省客商赴浙江湖州一带买丝,用银三四十万至四五十万不等;至于广(今广东地区,下同)商买丝银两动至百万,少亦不下八九十万两;此外苏杭商人贩入广省尚不知凡几”。这表明()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兴盛广东商人比福建商人资金雄厚苏杭是丝织品的主要产地区域间贸易使广东商人生意兴隆A. B. C. D.6.(2018北京朝阳期中)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大学士高拱上疏反映商人的愁苦和商业的窘困,并奏请皇帝革除宿弊。之后张居正提出农商荣枯相因,进一步肯定商业的作用。明代中后期,部

4、分士大夫认为经商有成,在价值上也等同于读书有得。上述历史事件折射出()A.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B.商业贸易繁荣推动了文化重心转移C.货币体系转向为以银本位为主D.商业空前发达影响了明朝官员的认知7.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彼得珀杜研究,在18世纪60年代,抵达广州的外国商船平均每年只有20艘,到19世纪40年代增长到300艘;在1760年至1840年期间,每年抵达广州的外国人的数量,从两三千人增加到三四万人。上述变化的发生主要是因为()A.徽商和晋商对外贸易的扩展B.鸦片走私日益猖獗C.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南京条约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8.(2015北京西城一模)法国传教士白晋说:“现今中国,

5、人们把道德、哲学视为主要学问,却极端忽视了哲学以外的其他学问。”“现今”指的是()A.秦朝 B.唐朝C.宋朝 D.清朝9.(2017北京昌平期末质量抽测)黄宗羲说:“天下为主君为客。”王夫之认为:“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顾炎武说:“国家是一家一姓的王朝,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保国家是朝廷的私事,保天下则匹夫有责。”他们都主张()A.实行民主共和 B.实行君主立宪C.重建君民关系 D.恢复宰相制度10.(2017北京海淀期中)中国古代一部科技著作,广泛涉及药物学、生物学、矿物学、化学、环境与生物学、遗传与变异学等诸多科学领域。下列与这部著作处于同时期的作品是() A.九章算术 B

6、.齐民要术C.授时历 D.农政全书11.(2016北京东城综合练习)下图为中国人龚容(15381603年,福建人,移居菲律宾,是当时最著名的从事印刷出版业的华侨)在马尼拉出版的汉文木刻本无极天主正教真传实录。它可用于研究()中国文化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印刷术对欧洲宗教改革的推动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统治A. B. C. D.12.(2016北京怀柔查漏补缺)在历史研究中应重视由证据得出结论。下列选项结论与证据逻辑对应准确的是()选项论据结论A隋朝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老的石拱桥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B明代南方担任内阁大学士的人数大大超过北方明代中国经济、文化的重心在南方C明朝初年东南

7、沿海倭患猖獗,明太祖实行“海禁”明朝海外贸易陷于停顿D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清代戏曲发展繁荣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016北京朝阳期中)制度是实现某种功能和特定目标的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系列规范体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汉武帝元封五年设刺史。所谓刺史,就是天子派遣的刺举不法的使者,俸禄六百石。八月巡行郡国,岁末回京奏事。奉诏六条问事:(1)强宗豪右田宅逾制(2)二千石不奉诏书,背公向私(3)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4)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5)二千石子弟怙倚荣势,请托所监(6)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后,为省官计,令刺史兼郡守、县令,成为牧民之官。摘编自杨鸿

8、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秦代御史大夫与汉代刺史的差异。(16分)(注:此处御史大夫为秦官,银印青绶)材料二清初仿明制设内阁,大学士设员汉满各半;雍正年后皇帝的命令或是外面的奏章不经内阁,大学士们只做些例行公事,这种情景沿袭到宣统三年(1911年)成立的新内阁。但行之不到半年,就宣告结束了。摘编自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2)结合所学知识,阐释清朝内阁的演变。(12分)14.(2016北京东城期末)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城市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材料一长安、洛阳古都气度西周以镐京(西安)为首都,成周(洛邑)为陪都后代凡是都长安的政权,多以洛阳为陪都,凡都洛阳的

9、政权,常以长安为陪都,汉唐即是。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1)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汉唐时期长安、洛阳适合为都城的原因。(10分)材料二扬州市井风貌“扬州大利首推盐,女惰男奢两弊兼。”“犹恐千金挥不尽,又抬飞轿学盐商。”这是清代竹枝词中对扬州的描写,扬州在清代有独特的地位。清代扬州府共出348名进士(为各府进士平均数的3倍左右),其中一甲进士11名。道光中叶,京城流传“苏州出状元,扬州出尚书”之美誉。扬州还有相当著名的“三把刀”,指的是厨师、理发师和剃脚匠。如薙(同剃)头铺,扬州城内约计有“三数百家”,“求条签去修个脚,嗅袋烟来剃个头。等戏开台先排凳,看汪班内老名优。”这描绘的就是贩夫走

10、卒的休闲生活。摘编自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2)结合所学,以清代扬州城市发展为主题,对材料二进行解读。(14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C由材料中“西方开始近代化进程,出现东西文化和物种交流”可知,A、B两项不符合题意;由材料中“后逐步陷于权臣与宦官之争”可知,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2.C书院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学、研究学问的场所。南宋时随着理学的发展,书院逐渐成为学派活动的场所。从表格中可以明显看出明清两代官办书院比重上升,而民办书院比重大幅下降,突显了政府对教育的控制力度在加强,故C与题意相符,为正确答案。3.B依

11、据材料中“皇帝的上谕先由军机处撰拟,再交给兵部捷报处寄往外省的总督和巡抚”可知,廷寄是皇帝直接给地方的指示,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B项正确。4.D亲征噶尔丹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与俄国的边疆无关,故A项表述错误;多伦会盟是针对蒙古地区的,故B项表述错误;智除鳌拜是为了加强皇权,与台湾无关,故C项表述错误。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5.D依据材料中“闽省客商赴浙江湖州一带买丝”可知正确;依据材料中“闽省客商四五十万不等”“广(今广东地区,下同)商买丝银两动至百万”可知正确;依据“商人贩入广省尚不知凡几”可知正确。故选D项。6.D本题考查明朝商业发展。依据材料可知,明朝官员对商业的认识发

12、生了重大的变化,认识到商业的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其他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7.C清政府当时严格限制民间对外贸易,故A项错误;抵达广州的外国商船不一定都是进行鸦片走私,故B项错误;清朝前期,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广州一口通商,因此广州成为当时中国的外贸中心,故C项正确;南京条约签订是在184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8.D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传教士”,欧洲传教士来华是在明朝后期,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思想控制加强,理学走向极端,科技、经济等落后于世界潮流,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9.C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的主张,故A项

13、错误;材料中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观点是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不是实行君主立宪,19世纪中后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才提出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故B项错误;材料中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王夫之的“不以天下私一人”,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继承传统儒家民本思想,对传统的尊君观念进行了批判,都主张重建君民关系,故C项正确;D项是顾炎武的个人设想,不属于材料中的共同主张,故D项错误。10.D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明朝时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同时期的作品应是农政全书,故D项正确;A项是东汉时期的著作,故排除;B项是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故排除;C项是元朝时期的科技著作,故排除。11.B

14、本题考查明末中外思想文化的交流。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材料中“龚容在马尼拉出版的汉文木刻本”反映了中国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刻本无极天主正教真传实录的名称及其记述体现了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故正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选B。12.B仅通过赵州桥不能完全得出中国科技领先世界的结论,故A项错误;南方担任内阁大学士的人数大大超过北方可见南方经济和教育比北方发达,体现了明代中国经济、文化的重心在南方,故B项正确;“海禁”限制的是民间贸易,故C项明朝海外贸易陷于停顿表述错误;京剧只是戏曲之一,故京剧的发展不代表戏曲的繁荣,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答案(1)地位不同:秦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是副丞相;西汉刺史位卑权重。职权范围不同:秦代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掌管律令图籍;汉代刺史主要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地方豪强势力,后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官员。作用不同:秦代御史大夫与丞相和太尉互相牵制,皇帝统揽大权;汉代刺史侧重于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中央集权。(16分)(2)从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到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内阁一直作为中枢机关,处理日常事务;清末预备立宪,组建第一届责任内阁,第一届责任内阁伴随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而结束。清朝内阁的演变记录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过程,也折射出政治体制近代化的潮流。(12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结合秦代御史大夫与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