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水平运动一轮复习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96534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的水平运动一轮复习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大气的水平运动一轮复习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大气的水平运动一轮复习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大气的水平运动一轮复习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大气的水平运动一轮复习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的水平运动一轮复习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的水平运动一轮复习讲解(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4大气的水平运动,G,G,D,D,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风,二. 空气的水平运动:,a. 垂直于 等压线,b .由高压 指向低压,风形成的直接原因,2.地转偏向力,(百帕) 1000 1005 1010,水平气压 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北半球),a.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b.随纬度增加而加大; 与速度成正比,c.垂直于风向, 只影响风向, 不影响风速,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 下形成的风(北半球),1008,1010,1006,1004,1

2、002,1000,(hpa),高空中的风:与等压线平行,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人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右,3.地面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与空气运动方向相反。,请依据图中风向,画出空气运动时的受力情况,水平气压 梯度力,1008,1010,1006,1004,1002,1000,(百帕),风向,水平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近地面风的形成,北半球,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大小取决于 地表的粗糙程度,且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作用:减小风速,同时影响风向,三种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并且摩擦力越大,夹角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垂直于

3、等压线(赤道上空的风),(垂直于风向,使北半球风向右偏,南半球风向左偏),地面摩擦力,大气作水平运动所受作用力,二力平衡,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高空风),三种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近地面风) 1500米,(与风向相反),(垂直于等压线,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大气的运动知识要点,一种力作用,两种力作用,三种力作用,风向,1、如果下图是北半球近地面的等压线图,请判断哪支风向正确 ( ),1006,1008,1010,a,b,c,d,c,学以致用:,1、甲、乙两处的风向分别是?,课本32页:活动,图2.8 1958年4月5日8时世界海平面气压(hpa)分布(局部),技能:如何在等压线分

4、布图上的画出某地风向?(一般步骤) 判断高低气压;虚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 低压; 判断南北半球?近地面还是高空?偏转后,实线画出风向; 读出风向(风的来向)。,西北风,东南风,比较水平气压梯度的大小 比较同一幅图上,等压线的疏密程度,2、甲、乙两处风力大小比较?,图2.8 1958年4月5日8时世界海平面气压(hpa)分布(局部),关于风这部分觉得主要在选择题中常见,多与等压线结合起来考查。,在下图中绘出北半球近地面A、B两种气压状况下的大气运动情形,水平气压梯度力,A,B,实际风向,低压,高压,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a上画出有摩擦力时,A点空气匀速运动的方向V。 (2)回

5、答:F1是 力,它与 方向垂直。F2是 力,它与 方向垂直。 F3是 力,它与 方向相反(全国高考题),等压线,水平气压梯度,地转偏向,空气运动,摩擦,空气运动,*同一海平面等压线图的判读 1、判断高、低气压中心,槽线、脊线; 2、判断风向(高空、近地面),并会画风向; 3、依据风向反过来判断高低气压、南北半球、近地面还是高空; 4、在同一幅图或比例尺相同的等压线图中判断风力的大小: 、若等压线数值相同,则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若等压线密集程度相同,则差值越大,风力越大; 5、在不同比例尺等压线图中判断风力的大小: 若等压线间差值相同,且等压线密度相同,则比例尺 较大的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

6、,风力较大。,方法:先作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再作实际风向(斜穿等压线: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 向左偏),如何在实际的等压线图上作出实际风向?,北半球,例1:如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回答(1)(2)题:,(1)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二)、判断风向及天气情况,A,方法:,1、作N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2、确定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确

7、定方法,(1)在等压线图上,画出该点的切线,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2)确定南、北半球,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角度为3045,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图所示(以北半球近地面为例)。,(2)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 AM地 BN地 CP地 DQ地,C,几种气压场的天气情况: 高气压中心晴朗;高压脊晴朗; 低气压中心阴雨;低压槽阴雨。,例2:下图为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

8、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回答(1)(3)题。,(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或 B或 C或 D或,A,高压,低压,(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A或 B或 C或 D或,C,高压,低压,(3)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D,台北,某台风中心自东向西移动影响我国,台北的风向有何变化?,西北风,东南风,(三、)判断风力大小 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比

9、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水平气压梯度越小,风力越小。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大;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小,水平气压梯度越小,风力越小。,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8分),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2分)。纬度低,热带气旋频繁(2分)。滨海地区昼夜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海陆风(2分)。下垫面平坦,阻力(摩擦力)小(2分),对风力削弱作用小因此风能资源丰富。,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 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 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

10、向基本一致;(3分) 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分),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西南和东南部都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描述某地理事物分布特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的描述方法。 一般要说出该地理事物在指定区域中的差异大小、变化方向及变化速率。 等值线分布特点的描述方法。 一般要说出在指定区域中等值线取值范围;等值线的大致走向、疏密程度及其变化、数值大小的变化方向。,比较两种表述,“本区降水量大致介于600至1600mm之间,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其数值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侧等降水量

11、线较稀疏而西北侧较密集。”,“本区降水量总体较多但各地差异较大,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且越向西北内陆递减的速度越快。”,根据下图分别说明西北内陆和东南沿海地区风能分布的异同及原因?,相同点:都为风能丰富区。原因:西北内陆地处中高纬,接近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风速大;且为冬季风主要侵袭路径。东南沿海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较大,风速大; 不同点:西北内陆区风能丰富区分布面积广且变化梯度不大,原因主要是冬季风势力强,影响面积大。东南沿海区风能丰富区面积狭窄且变化梯度较大。原因为经过丘陵地形区,冬季风和夏季风及台风影响减弱。,产生,原动力,课堂总结: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大气受热

12、状况,3影响风的力及其对风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答案 (1)B (2)D,探究五:在等压线图中,如何断定风力大小和风向? 1.风力大小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_,风力大;等压线_, 风力小。在不同地图中,相同图幅、相同等压距的地图相比, 比例尺_,表示单位距离间的等压线就越_,则风力 越大;比例尺_,表示单位距离间的等压线就越_, 则风力就越小。 2.如何在等压线图上确定任一点的风向 (1)在等压线图中,过某点作等压线的_,由_压指向 _压,该方向为_的方向。 (2)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_(北 半球)或向_(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箭头,,密集,稀疏,越大,密集,越小,

13、稀疏,垂线,高,低,水平气压梯度力,右,左,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 地转偏向力 B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C 水平气压梯度力 D 因纬度不同造成的地面热量差异,课堂练习,2.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地转偏向力 C 地面摩擦力 D 前三个力的合力,3.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 A 气旋和反气旋 B 风 C 热力环流 D 大气环流,D,A,C,4、下列有关大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各地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B、气压差异是形成大气运动的原动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D、近地面附近的风向垂

14、直于等压线,AC,5、下图为北半球理想等压线图,图中的风向箭头代号正确的是( ),A,7、下图中A、B、C、D点为北半球中纬度海平面上的点。在A、B、C、D点上精确测定水的沸点时,则A、B点为99.95,C、D点为99.80,试回答下列问题:,(1)用箭头表示O点处的风向,海平面上的摩擦因素可略去不计。 (2)试写出(1)题的解答理由。,(1)根据物理学中的大气压与水的沸点关系。水的沸点是由气压决定的,沸点相同的地点气压相等,沸点高的地方气压高。因此A、B两点气压相等且为高压,D、C两点气压相等且为低压。由于不考虑摩擦力,答案如图所示。 (2)如不考虑摩擦力,即可以认为O点空气做平行于等压线的匀速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