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2015年.4郑州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4965138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4.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2015年.4郑州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2015年.4郑州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2015年.4郑州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2015年.4郑州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2015年.4郑州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2015年.4郑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2015年.4郑州(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田志强 2015年4月 什么是土地规划实施评估 土地规划实施评估是指规划实施期间, 毎隔一定时期,以规划目标为主要参照 ,采用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和方法 ,通过评估分析土地规划实施后的成效 和土地规划对未来的适应程度,评估现 行规划的合理性和适应性,并针对存在 的问题提出完善规划执行的建议和措施 ,或提出需要修改或修编的评估结论。 评估的目的 保证规划现势性 保持规划科学性 维护规划权威性 掌握评估时点土地利用变化 明确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 总结规划实施成效及问题 研判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及 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 解决和完善规划有

2、效执行 规划期 规划实施 基本思路: 定期评估: 系统分析规划实施目标、效益、 空间影响 得出是否需要修改 静态的规划编制动态的实施管理 不需修改 适时修改 不需修改 不需修改 适时修改 推进规划评估修 改制度建立 全面: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实情况 重点:约束性和主要预期性指标实现 程度 立足规划:围绕规划核心内容和主要 指标 着眼未来:结合经济社会新形势新要 求,评估规划对未来的保障程度 全面评估、突出重点 立足规划、着眼未来 专家领衔、多方参与 评估的原则 规划目标与规划实施的情形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 评估背景 评估的 框架 评估土地规划的实施成效 评估土地规划与未来的适应性 评估

3、内容 评估结果 提出措施、建议 评估手段 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方法 规划实施评估的程序 准备阶段 资料调查收集阶段 成果编制阶段 论证审查阶段 上报阶段 资料收集 调查阶段 土地规划 与未来发 展适应性 准备阶段 实地 调查 资料 收集 确定规划评估目标 人员 准备 组织 准备 技术 准备 土地规划 执行评估 重大工程实施情况 中心城区规划执行情况 生态用地保护与资源开发情况 规划实施措施落实情况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 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建设用地管控情况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情况 评估结果分析 评估结论及建议 耕地保护与经济增长协调性 建设用地规模与经济社会增 长的适应性 建设用地布局与未

4、来发展方 向的拟合程度 成果验收 组织论证、专家评审 上报阶段 论证阶段 成果编制阶段 评估的 程序 A、土地规划执行评估 B、土地规划与未来发展适应性评估 评 估 内 容 C、结论与建议 A、土地规划执行评估 评估技术流程 明确评估的主要任务 筛选评 估的指标 指标量化分级 逐项分析规划实施情 况和原因 明确评估主要任务 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用地结构与布局 用地节约集约程度 生态用地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 中心城区规划执行 重大项目实施 规划保障措施实施 规划执行量化评估 为为全面掌握规规划实实施情况,判断规规划质质量的优优劣,维护规维护规 划 的严肃严肃 性和权权威性,规规划实实施评评估同时

5、选时选 取适量指标进标进 行定 量评评估。 指标标标标 准化采用按阶阶段标标准化处处理,通过过确定指标标的标标准划 分阶阶段点,将指标标量按阶阶段分入相应应的标标准段,例如将指标标划 分为为“优优、良、中、差”或者“A、b、c、d、e”等级别级别 ,从而得出 评评估指标标的执执行情况。 评评估因素评评估因子评评估指标标评评估因素评评估因子评评估指标标 规划指标耕地与基本 农田保护指 标 耕地保有量土地节约 集约利用情况 用地集约程度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变化情况 万元二、三产业 增加值用地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生态用地保 护与资源开发 利用情况 生态用地保护情况林地保护情况 耕

6、地补充量 水域保护情况 耕地减少量湿地保护情况 耕地质量资源开发情况低丘缓坡荒滩未利用地资源开发利用 建设用地 管制指标 建设用地总规 模中心城区 规划执行 中心城区用地控制用地规模控制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用地使用情况 中心城区布局调整允许建设区与有条件建设区置换情况 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中心城区用地结构变 化 中心城区内部用地结构变化情况 新增建设用地 中心城区土地集约利 用情况 中心城区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变化情况 用地结构 与布局 用地结构 调整情况 农用地结构调整情况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情况中心城区万元二、三产业 增加值用地量 未利用地结构调整情况重大项目 实施 重大建设项 目实施重大基

7、础设 施建设项 目实施 三界四区 执行情况 允许建设区的使用情况重大保护项 目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情况 有条件建设区的使用情况海岸带土地保护工程 限制建设区的保护情况规划实施规划管理措施执行情 况 用途管制制度执行情况 禁止建设区的保护情况规划评估修改制度执行情况 7项评估因素、15项评估因子、36项评估指 标、11项定量分级指标 规划信息化管理执行情况 计划管理措施年度计划执行情况 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工矿用地 + 农村居民点用地 建设用地总规模=城乡建设用地 + 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 城镇工矿用地=城镇用地+工矿用地 城镇工矿用地 注意规划指标分层控制 规划指标的筛选要与评估目标一致 主要

8、规划指标实施评价量化 规规划指标标2020年目 标标 评评估年实实 施状况 指标实现标实现 程度 实实施的变变 化量 指标实标实 施 状况 耕地保有量3000032000-1000A 基本农田保 护面积 建设用地总 规模 城乡建设用 地规模 新增建设用 地规模 新增建设占 用耕地规模 单位建设用 地二三产业 产值 中心城区人 均城镇镇用地 变变化情况 指标实施状况量化 A:评估时点耕保量大于下达任务,且按照过去年均变 化趋势规划目标年大于下达任务。 B:评估时点耕保量大于下达任务,但按照过去年均变 化趋势规划目标年接近下达任务。 C:评估时点耕保量大于下达任务,但按照过去年均变 化趋势规划目标

9、年难以达到下达任务。 D:评估时点耕保量略小于下达任务。 E:评估时点耕保量远小于下达任务。 规划目标数据(2020年) 关于数据采用 规划编制以2005年变更调查数据为基数; 2009年二次调查完成后,规划与二次调查建设用 地数据进行了衔接; 调整了2020年建设用地规划目标,但耕地、基本 农田等其他指标未衔接调整; 省市规划仅数据衔接,县乡规划图数双衔接。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关于数据采用 (1)2009年以前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 (2)2009年以后,基于二次调查的年度更 新数据。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关于数据采用 规划期间用地变化情况计算(2006-2013年): 2006-2013年规

10、划期间用地变化情况 =2006至2013年8年每年变更调查流量数据之和 =(2009年末变更调查数-2005年基期变更调查数 )+(2013年末调查数-2009年末二次调查数) 注意:勿将2013数据与2005年数据简单相减 分析全市耕地保有量动态变动态变 化情况; 分析下辖辖各县县(市)、区耕地保有量任务务的落实实情况; 分析耕地增加情况,补补充耕地的途径、数量和分布情况; 分析耕地减少情况,建设设占用和其他原因减少耕地的数量、 分布情况,耕地占补补平衡情况; 分析耕地质质量变变化情况,标标准农农田建设设情况; 分析基本农农田保护护数量的落实实情况和布局调调整情况; 分析高标标准基本农农田建

11、设设情况; 总结总结 耕地和基本农农田保护护的主要措施、成效,揭示存在的 问题问题 并分析原因。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评析 充分利用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科学分析 基本农田的数量、质量等。 纳入基本农田的耕地与未纳入基本农田耕 地数量、质量和布局的对比等。 分析人均城镇镇工矿矿用地变变化情况,人均城镇镇用地和人均农农 居点用地变变化情况;分析人口、经济经济 的增长长与建设设用地增长长 的协调协调 情况; 分析全市及下辖辖各县县(市)、区新增建设设用地指标标使用情 况和空间间分布情况; 分析全市及下辖辖各县县(市)、区建设设用地总规总规 模、城乡乡建 设设用地规规模、城镇镇工矿矿用地和村庄用地的变变

12、化情况以及复垦垦 任务务的完成情况; 分析交通水利和其他建设设用地的变变化情况; 总结总结 建设设用地管控的主要措施、成效,揭示存在的问题问题 并 分析原因。 建设用地管控情况评析 从过去几年实施效果看,土地利用有粗放的趋势 注意“实事求是,客观评价” 分析林地、水域、湿地等生态态保障用地的数量与布局演变变; 分析低丘缓缓坡和荒滩滩等特色资资源的开发发利用情况; 分析重点生态态整治工程的执执行情况; 总结总结 生态环态环 境保护护工作的成效,揭示生态环态环 境保护护工作中 存在的问题问题 并分析原因。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评析 分析土地利用结结构变变化情况及其是否符合规规划调调整方向

13、; 分析农农用地、建设设用地、生态态用地布局调调整情况及是否符合 规规划引导导方向; 分析建设设用地空间间管制执执行情况; 分析下辖辖各县县(市)、区中心城镇镇用地发发展状况; 总结总结 用地结结构变变化和布局调调整情况,分析结结构、布局调调整与 规规划不一致的原因。 用地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情况评析 1983年苏锡常地区城镇建设用地1991年苏锡常地区城镇建设用地1995年苏锡常地区城镇建设用地1999年苏锡常地区城镇建设用地2001年苏锡常地区城镇建设用地2003年苏锡常地区城镇建设用地2005年苏锡常地区城镇建设用地2007年苏锡常地区城镇建设用地 总人口(万人):1521.40 国内生产

14、总值(亿元):15138.21 城镇建设用地面积( km2 ):3136.86 总人口(万人):1411.78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11666.04 城镇建设用地面积( km2 ):2314.43 总人口(万人):1379.73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8919.16 城镇建设用地面积( km2 ):1555.78 总人口(万人):1357.94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7120.77 城镇建设用地面积( km2 ):1078.66 总人口(万人):1349.34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6366.04 城镇建设用地面积( km2 ):886.05 总人口(万人):1335.75 国内生产总值(亿

15、元):5359.48 城镇建设用地面积( km2 ):626.78 总人口(万人):1312.35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3825.43 城镇建设用地面积( km2 ):402.77 总人口(万人):1209.57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163.11 城镇建设用地面积( km2 ):183.02 运用空间间数据 分析技术术 分析土地节约节约 利用情况,低效、闲闲置用地的调查调查 和处处理情 况,土地批而未供、供而未用情况; 分析土地利用效益的变变化情况,人均城镇镇用地、万元二三产产 业业增加值值用地量变变化情况; 总结总结 土地节约节约 集约约利用工作的主要措施和成效,揭示存在 的问题问题 并

16、分析原因。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评析 分析中心城区建设设用地总规总规 模控制情况; 分析中心城区土地节约节约 集约约利用情况; 分析中心城区建设设用地空间间管制情况; 分析中心城区规规划及执执行存在的问题问题 ,包括扩扩展边边界划定 及其规规模的合理性;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调控评析 分析重点交通、水利、能源等项项目的落实实情况; 分析重大土地整治工程的执执行情况; 分析其他重点工程的执执行情况; 总结总结 重点项项目和重大工程的执执行效益。 重大工程与重点项目执行情况评析 分析规规划实实施保障措施的执执行情况,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统建 设设、规规划人员员培训训等情况; 分析计计划指标标管理与规规划匹配情况,规规划公示与修改情 况、 总结规总结规 划实实施制度改革与工作创创新情况。 规划保障措施执行情况评析 土地规划与未来发展 适应性评估结论 土地规划与未来发展适应 性评估 耕地保护与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水利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