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西进运动看我国西部大开发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496295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美国西进运动看我国西部大开发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从美国西进运动看我国西部大开发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从美国西进运动看我国西部大开发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从美国西进运动看我国西部大开发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从美国西进运动看我国西部大开发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美国西进运动看我国西部大开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美国西进运动看我国西部大开发(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美国西进运动看我国西部大开发 【摘要】世纪之交,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纵观历史上各国对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过程对我们的决策起到了吸取经验和改进不足的作用。美国的西部开发,即西进运动,虽然与中国西部开发相差了100余年,但还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也只有通过这种已经完成的地区开发,才可以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现状。 【关键词】西进运动 西部大开发 经济开发 政策调控 1999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决策。2000年3月,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成立,拉开了西部大开发的序幕。西部大开发所指的西部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

2、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8.8%。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22660亿元,占全国的16.8%。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国际上关于研究欠发达地区开发的理论主要有区域和空间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以及大宗产品出口理论。这里主要以发展经济学为基本思想。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3、主要侧重于从产业和部门结构的组成、变动和相互关系来探寻实现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途径,其中许多理论对于欠发达地区开发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较有代表性的有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论和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等。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论,最初的本意是发达的生产部门和落后的生产部门这种二元结构,但其后也应用于说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这种二元结构。在当代,二元结构论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制定工农业发展,落后地区开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等有关政策的要中依据。而赫希曼的不平衡经济增长理论,其主导思想就是倡导应把“不平衡增长战略”看作为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在他看来,“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而一旦出现在某一处,巨大的动力将

4、会似的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增长点集中。”赫希曼把正在增长和落后的区域分别称为“北方”和“南方”,并认为北方的增长会对南方具有一系列直接的有利或不利的经济反应。南、北方之间存在两种效应,一种是极化效应,一种是涓流效应。极化效应的产生是由于北方存在的高工资,高利润,高效率及完善的生产和投资环境,不断地吸引南方的资本,技术和人才,从而使南方经济趋于萎缩,南北方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拉大。而涓流效应的产生则主要通过北方对南方的购买力或投资增加以及南方向北方的移民而提高南方边际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消费水平的过程来实现,涓流效应的产生将缩小南北方的经济发展差距。为此,赫希曼提出了有名的联系效应理论,即经济发展应该

5、选择具有最大联系效应的投资项目来进行,以其优先增长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按照联系效应理论,其逻辑结果通常是认为优先产业将表现为需求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最大的产业,在发展中国家通常表现为出口替代产业。 历史上许多国家都曾大规模地对欠发达地区进行开发,其中包括意大利南部的开发、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而美国的西部开发,即西进运动,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百年,仍对中国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经验。 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开始了对其西部的开发,历史上又称西进运动。从19世纪处开始,到1890年左右结束,历时将近一个世纪。期间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世纪初到美国内战前,这个阶段主要是农牧业的发展;第

6、二阶段是美国内战以后的西进运动。当时的美国西部泛指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到太平洋沿岸之间的广阔的地区。在对西部的开发过程中,美国东部大量的人口涌入西部,拓展农牧业,采矿业和交通业,把东部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带到了西部。在此期间,美国西部的经济全部进步。 纵观美国将近一个世纪的西部开发过程,成功是显著的,不仅是对于西部,同时对于整个美国来说都是成功的。之所以西进运动能够得到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西进运动的基础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交通运输业的进步。最初的西进运动中,“税道”建设带来的经济效应是显著的,“税道”的修建热潮最早是受宾州兰开斯特收费公路的刺激,通常由当地的劳动力以工代税的方式进行。

7、由于税道的建立,东部的人口得以源源不断的进入西部。交通运输的第一个革命性变化是所谓的“富尔顿航行”,富尔顿成功地把蒸汽机运动于商业航行,而第二个革命性的变化是由伊利运河的开凿引起的。到1850年左右,美国西部已经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运河和铁路系统。其中公路系统完全连通成网络,运河系统集中在北部地区,铁路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波士顿北部沿海系统,伊利湖地区铁路系统,佐治亚州铁路系统,其中波士顿铁路系统和伊利湖铁路系统通过和运河连接,实现了水陆联运。 第二,正确而有力的土地政策的实施是促进西进运动的最大动力。早在18世纪80年代,美国国会曾经连续通过三个土地法,其中1785年土地法规定了土地国有

8、制和向移民出售的原则,并在后来进一步地完善,这样确定的先垦后买的政策对西部拓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862年5月20日,林肯总统签署了使西部土地是的垦殖者获得宅地的法案宅地法(Home-stead Act)。宅地法规定,凡没有参加过反联邦叛乱,年满21岁身为户主的美国公民,或申请入籍而没有持枪参加反抗过合众国的人,缴纳10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申请四分之一平方英里尚未分配给私人的公有土地,耕种五年以后这块土地就免费成为其私有财产。宅地法为移入的定居者免费提供土地,从而刺激了人们跨越密西西比河向西部去开拓。西部地区开发是一个土地换资本的过程,用土地换取联邦政府的财政收入,保证了合众国的稳定和统一,

9、然后用土地换取了西部开发的运河、铁路和教育投资,使西部迅速成为全国市场的组成部分。农场主换取商业化生产的资本,农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额产量,并进入世界市场。而制造业也随着农业和交通的发展而同时发展,成为美国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美国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制定了详细而符合实际的产业政策。农业、畜牧业和采矿业三大开发性行业的兴起成功地解决了生产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的问题。这是美国在发展西部的过程中最初选择的带动产业,它们成功地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劳动力和投资,而这些产业恰好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产业。三大产业的兴起为西部的工业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四,对科学技术的重视为产业发展的方向提供了引导作用。1

10、9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的西部开发加速,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后,科技进步代表了美国西部开发的方向。其一,科技进步集中于主导产业,美国西部开发的瓶颈是运输的问题,而运输问题解决的关键是蒸汽动力的改进。其二,科技进步的作用贯穿整个产业体系,蒸汽动力机的改进解决了运输问题,促进了农产品和轻工业品的流通,同时也解决了矿业和纺织业的动力问题,促进了矿业和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机械工业的进步,又推动了农业机械的运用和发展,使农业的规模经营成为现实。从必要条件上来说,没有科技进步,就没有美国的西部开发。 第五,西部的工业发展使得整个美国工业化进步,而整个美国的工业化又带动了西部的继续发展。西进运动中,大量的

11、劳动力和商业资本输入到西部,同时,西部的资源被源源不断地输出到东部和全国。西部的拓殖过程实际上为工业化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资源。所谓的“基础资源”,即粮食、棉花、畜类、木材、煤炭等,既是实现工业化所必需的最基本的原料,又是开发时期西部所能提供的主要产品。美国西部不仅为东北部的工业发展提供了粮食、原料和市场,而且随着西进运动的发展和西部的逐步投入开发,美国的工商业也逐渐西移,并最终形成了一个新的工业区,这就是以重工业为主的依赖于西部资源又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五大湖工业区。 但是,不可忽视的美国西进运动中也存在许多的不足,这些正是我们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注意到的。 第一,土地政策虽然促进了开发,但是也带来

12、了严重的后果。首先,宅地法只提供免费土地,而不能提供农场主急需的资金,农场主往往需要把宅地权用于投机性抵押换回生产资本,结果导致破产率的上升和土地投机商获利。这样的土地政策有利于有产阶级,造成土地的集中和垄断。其次,美国西部土地政策促进了铁路的崛起,也加速了土地集中和垄断。最后,私有土地的利用完全失去了监控,政府对私有土地的买卖和利用自由放任,缺乏监控手段,使土地滥用的现象不能得到遏制。 第二,土地政策的不规范和意识的宣传不到位使得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西进运动中,大批移民涌入大平原,对西部草原进行了快速的开发。拓荒者视土地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进行着原始的轮荒耕作制。农场主普遍地进行掠

13、夺式土地经营,导致土地肥力的下降、森林资源下降、草原坡土流失,土地地表裸露,侵蚀现象严重。而1934年5月起,美国发生的震惊世界的一连串的“黑风暴”就是人类对土地毁灭性的开发和利用造成的恶果。 第三,西进运动中的社会各阶层矛盾和民族问题并没有能得到最好的解决。西进运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在西进运动的过程中印第安人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打破自己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被迫迁往更加荒凉和贫瘠的地区。1787年西北条例允许西部新建各州可以以“平等的地位”加入联邦,由此可看到,西进不仅是美国的内部事件,同时还伴随这领土的大大扩张,以及对印第安人的大肆屠杀。而西进途中的移民也需要克服各

14、种自然灾害和疾病的侵袭,美国政府虽然提倡和鼓励向西部的拓殖,但却不愿意向移民提供分文。“没有一个政府曾向拓荒者提供交通工具,或者在到达目的地后向移民分文。”因此,拓荒者们需要面对的困难和风险是难以估量的。 美国西进运动为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西部大开发要以交通运输为先驱,抓紧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开发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同时依据区域特点和优势,国家经济技术水平和宏观经济需要正确的产业导向;要制定正确的土地政策,重点保护耕地和森林资源,树立集约型的发展战略思想,坚持走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科技和教育,改变教育现状,增加教育投资,完善培养模式,为西部发展提供创新性人才,坚持引进科技并将其加以吸收利用,最后走是自主发展创新的道路;要重视发展过程中随时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着力解决失地农民,移民安抚以及社会收入差距拉大等各种内部问题,保持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安定。 【参考文献】 1 幸国强:西部跨越式发展的国际比较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 本书编写组:他山之石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启示M.中国技术出版社,2000. 3 周国良:西部抉择西部大开发的回溯和前望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4 李成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发展观与战略NO.3(2005)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