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质检卷八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95698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质检卷八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质检卷八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质检卷八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质检卷八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质检卷八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质检卷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质检卷八(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质检卷八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6分,共7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6安徽江淮十校联考,22)JH是一位52岁的男性,患有血中丙种球蛋白缺乏症(XLA),这是一种B淋巴细胞缺失所造成的免疫缺陷性疾病。据调查,JH的前辈均正常,从JH这一代起出现患者,且均为男性,JH这一代的配偶均不携带致病基因,JH的兄弟在41岁时因该病去世。JH的姐姐生育了4子1女,儿子中3个患有该病,其中2个儿子在幼年时因该病夭折。XLA的发生是因为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下列对该可遗传突变的表述

2、,正确的是()A.该突变基因是否表达与性别相关B.该突变基因可能源于JH的父亲C.最初发生该突变的生殖细胞参与了受精D.JH的直系血亲均可能存在该突变基因答案C解析该基因是否表达与性别无关,A项错误;因为该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故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JH的父亲,B项错误;最初发生基因突变的生殖细胞参与了受精才能遗传给后代,C项正确;JH的父亲不可能存在致病基因,D项错误。2.(2017广东珠海9月摸底,15)下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基因a、a仅有图所示片段的差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4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变异是B.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中的变异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

3、的缺失或重复D.都表示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答案C解析表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导致基因重组。表示非同源染色体间互换片段,发生的是染色体结构变异。表示基因突变,是由碱基对的增添引起的。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某一片段缺失或重复。3.(2017湖北荆州中学8月摸底,26)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的4个精子时出现了以下4种情况。下列对相应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选项精子的种类及数量比对相应情况的分析AABab=22这两对等位基因必定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ABAbaBab=1111这两对等位基因必定位于

4、两对同源染色体上CAaBb=22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DABaBab=112可能有一个A基因突变成了a答案D解析根据减数分裂的结果分析,一个精原细胞可以产生4个精子,但基因型可能为2种(不发生交叉互换),也可能是4种(发生交叉互换)。所以当精子的种类及数量比为ABab=22,可能是A与B、a与b连锁在一起,也可能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A与B、a与b恰好自由组合在一起,A项错误;若两对等位基因连锁在一起且发生了交叉互换,也会得到精子的种类及数量比为ABAbaBab=1111,B项错误;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要分离,若没分离就会造成染色体数多一条或少一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C项错误;从结果上看A

5、BaBab =112,ab占2份,可能的原因是有一个基因A突变成了a,D项正确。4.(2016天津六校期末,1)右图1表示果蝇卵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2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两图中的字母均表示对应位置上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的同源染色体上最多有三对等位基因B.图2中的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基因突变C.图中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自由组合D.基因D、d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答案D解析图1中的同源染色体上表示出了三对等位基因,还存在其他的等位基因,只是未表示出来,A项错误;图2中的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

6、互换,所以B、C两项错误;D、d属于等位基因,所以其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D项正确。5.(2016宁夏银川一中期末,17)下图是某种高等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重组B.图乙细胞由于进行DNA复制时解开了双螺旋,容易发生基因突变C.图丙细胞中1与2的片段部分交换属于基因重组D.图丙细胞表示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答案A解析 根据题干知,图甲、图乙、图丙分别是同一种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甲细胞中着丝点已分开,而且有同源染色体,是有丝分裂,造成两条相同染色体上基因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基因

7、重组通常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所以图甲细胞不能进行基因重组。图乙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图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开,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1与2的片段部分交换,属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图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6.(2016山东菏泽一模,33)玉米株色的紫色(A)对绿色(a)为显性,该对基因位于第6号染色体上。将经X射线照射的紫株玉米的花粉授给绿株玉米,F1中出现1%的绿株。F1紫株和绿株的第6号染色体的检测结果如右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亲本中紫株的基因型为Aa,绿株的基因型为aaB.X射线照射紫株花粉后,1%的花粉发生了基因突变C

8、.F1紫株的基因型为Aa,F1绿株的基因型为aaD.F1紫株和绿株杂交,F2有4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X射线照射紫株玉米的花粉后,导致1%的雄配子第6号染色体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从而丢失了部分基因,导致F1中出现1%的绿株。由于F1中含2条正常6号染色体的表现为紫株,有1条6号染色体片段缺失的表现为绿株,且绿株只占F1的1%,故亲本紫株的基因型为AA,绿株的基因型为aa,F1紫株的基因型为Aa,绿株的基因型为aO。F1紫株和绿株杂交,即AaaO,F2有4种基因型(Aa、AO、aa、aO),2种表现型(紫株、绿株)。7.(2016辽宁大连二十中期中,31)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和

9、基因突变的主要区别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的一个片段增加、缺失或替换等,而基因突变则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加或缺失B.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以发生基因突变,但只有真核生物能发生染色体变异C.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大D.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则不能答案C解析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上的变异,只涉及基因中一个或几个碱基对的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可以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的一个片段的变化,只有真核生物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可能

10、对生物的性状产生较大影响。8.(2016北京城西区期末,6)我国科学家以兴国红鲤(2N=100)为母本,草鱼(2N=48)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子一代染色体自动加倍发育为异源四倍体鱼。杂种子一代与草鱼进行正反交,子代均为三倍体。据此分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及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兴国红鲤的初级卵母细胞可有200条姐妹染色单体B.杂种子一代产生的卵细胞、精子均含有74条染色体C.三倍体鱼的三个染色体组两个来自草鱼、一个来自鲤鱼D.三倍体鱼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均含有49条染色体答案D解析兴国红鲤共有100条染色体,初级卵母细胞可有200条姐妹染色单体,A项正确;兴国红鲤配子中含有50条染色体,

11、草鱼配子中含有24条染色体,杂种子一代染色体自动加倍发育为异源四倍体鱼,即148条染色体,杂种子一代产生的卵细胞、精子均含有74条染色体,B项正确;三倍体鱼的三个染色体组中两个来自草鱼、一个来自鲤鱼,C项正确;三倍体鱼是不育的,会发生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D项错误。9.下图展示了普通小麦(六倍体)的培育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普通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14条染色体B.杂种F1和杂种F2同属一个新的物种C.二粒小麦和普通小麦通过自交都能产生种子,因此都是可育的D.染色体加倍只能通过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来实现答案C解析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体细胞内含有42条染色体,每个染色

12、体组中有7条不同的染色体,A项错误;杂种F1和杂种F2的遗传物质来自不同的物种,不属于同一个新的物种,B项错误;图中染色体加倍除可通过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外,也可以通过低温处理幼苗来实现,D项错误。10.(2016河北衡水冀州期末,11)某地甲、乙两个地雀种群的基因型和个体数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甲基因型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总数个体数2022420123982100乙基因型AATTAaTTaaTT个体数19616836400A.乙种群的基因库大于甲种群B.甲种群的a基因频率小于乙种群C.甲种群的基因突变不同于乙种群D.两

13、个种群的进化方向都由自然选择决定答案B解析甲种群的a基因频率=(122+24+112+23+18+22)/(2100)=0.3,乙种群的a基因频率=(1168+236)/(2400)=0.3,两种群a基因频率相同。11.1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原种群中黑毛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50%)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演化两个种群可能形成两个物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a才能最终达到cB.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b表示自然选择过程D.若环境变化后,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

14、量减少20%,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为5/11答案A解析图中a表示地理隔离,c表示生殖隔离,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往往要先经历地理隔离,最终达到生殖隔离,但不一定都是这样,A项错误;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变异的不定向性,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项正确;b表示自然选择,C项正确;据题意,假设原种群中有100个个体,则AA个体有25个,Aa个体有50个,aa个体有25个,若环境变化后,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数量依次为30、60和20个,因此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为(601+202)/(1102)=5/11,D项正确。12.(2016河南郑州一模,21)鼠尾草的雄蕊高度专化,成为活动的杠杆系统,并与

15、蜜蜂的大小相适应。当蜜蜂前来采蜜时,根据杠杆原理,上部的长臂向下弯曲,使顶端的花药接触到蜜蜂背部,花粉便散落在蜜蜂背上。由此无法推断出()A.在鼠尾草进化的过程中,雄蕊专化的基因频率升高B.鼠尾草和蜜蜂间存在捕食和寄生两种种间关系C.鼠尾草雄蕊的形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鼠尾草花的某些形态特征与传粉昆虫的某些形态特征相适应,属于共同进化答案B解析蜜蜂采食花蜜是为了获取食物并酿蜜,同时蜜蜂在采食花蜜时对花起到了传粉作用,有利于花之间的传粉,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种间互助关系。二、非选择题(共28分)13.(12分)(2016山东潍坊检测,42)回答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问题。(1)太空育种是利用太空条件使相关种子发生了(填变异类型),进而选育出品优或量高的新品种。但实际培育过程中,会出现处理过的种子有的出苗后不久就死亡,绝大多数的产量和品质下降等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