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质检卷九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95682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质检卷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质检卷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质检卷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质检卷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质检卷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质检卷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质检卷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质检卷九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6福建永安期中,1)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血细胞内液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乙表示组织液,甲表示血浆,丙表示淋巴液,丁表示血细胞内液。当2、6受阻时,组织液中的液体不能进入血浆和淋巴,积聚过多会引起组织水肿。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双向交换,组织

2、液可进入淋巴,淋巴不能进入组织液,血浆与细胞内液间是双向交换。淋巴可进入血浆,淋巴细胞可存在于淋巴和血浆中。O2由红细胞运输,当丁表示红细胞时,丁中O2浓度比甲中的高。2.(2016重庆十八中期中,27)下图甲所示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乙为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ab=b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图甲中处,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B.在突触处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C.刺激图乙b、c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偏转1、2次D.若抑制该图中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答案A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的,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神经递质的形式传

3、递的,是单向的,因此刺激图中处,兴奋可以传到处。在突触处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图乙b处有突触小泡,a、b点在上一个神经元上,c、d点在后一个神经元上,刺激b点时,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并且ab=bd,b和c之间有突触,所以a处先兴奋,指针偏转一次,d处后兴奋,指针又偏转一次;刺激c点时,由于兴奋在突触处不能逆向传递,a点不产生神经冲动,d点可产生神经冲动,所以指针偏转一次。兴奋的传导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3.(2016四川成都4月模拟,6)很多人看恐怖电影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

4、脏,使心率加快,同时会出现出汗、闭眼等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过程涉及神经递质的释放与识别B.心跳加速是激素作用的结果,激素起作用后被灭活,血压能恢复正常C.该过程涉及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上直接的双向传递D.此过程涉及生物膜之间的融合和转化答案C解析在看恐怖电影或遇到恐怖事件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突触前膜会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需要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和结合,A项正确;心跳加速是激素作用的结果,激素起作用后会被灭活,所以血压能恢复正常,B项正确;在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的传递都是单向的,C项错误;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D项正确

5、。4.(2016山东聊城月考,25)如图为马拉松赛跑时,运动员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率下降B.随着曲线b的上升,血糖浓度不断升高C.4 h时,流出肝脏的血液与流入之前的相比,血糖含量升高D.若在平静状态下,进餐后4 h内胰岛素的浓度变化可用曲线b表示答案C解析随着曲线a胰岛素浓度的下降,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的速率下降,A项错误;随着曲线b胰高血糖素浓度的上升,由于同时曲线a胰岛素浓度的下降,故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B项错误;4 h时,流出肝脏的血液与流入之前的相比,血糖含量升高,C项正确;若在平静状态下,进餐后

6、4 h 内,血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逐渐恢复稳定,胰岛素的分泌先升高后逐渐减少,故胰岛素的浓度变化不能用曲线b表示,D项错误。5.(2016四川自贡二次诊断,5)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复杂的调节机制,下图为人体内体温调节和水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c代表促甲状腺激素,c含量过高时会反馈抑制激素b的分泌B.X代表甲状腺,激素d的主要靶器官除图示外还包括垂体、下丘脑C.图中e在下丘脑合成,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会导致其分泌量增加D.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调节促进皮肤血管舒张使散热大于产热答案B解析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7、,d代表甲状腺激素,d含量过高时会反馈抑制激素b的分泌,A项错误;X代表甲状腺,激素d即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因此激素d的主要靶器官除图示外还包括垂体、下丘脑,B项正确;图中e为抗利尿激素,在下丘脑合成,人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会导致其分泌量增加,C项错误;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调节促进皮肤血管舒张,增加散热,但散热量与产热量仍然保持动态平衡,D项错误。6.(2016河北保定10月模拟,25)右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代表相关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激素只能运输到垂体并作用于垂体B.激素既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又能促进下丘脑的分泌C.寒冷环境下血液

8、中激素的量均增加D.体内渗透压较高时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部位水分的重吸收答案D解析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运输到全身各处并作用于垂体,A项错误;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但不能促进下丘脑的分泌,B项错误;寒冷环境中激素增多,由于寒冷时出汗少,正常情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压较低,体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即减少,C项错误;体内渗透压较高时激素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部位水分的重吸收,D项正确。7.(2016福建福州八中质检六,1)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下列有关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预期,错误的是()A.实验大鼠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兴奋,产生冷觉B.实验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

9、,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C.实验大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增加产热D.实验大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血糖升高答案A解析实验大鼠大脑皮层体温感觉中枢兴奋,产生冷觉,A项错误;低温下,实验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B项正确;低温下,大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增加产热,C项正确;大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血糖升高,以促进产热,D项正确。8.(2016河北衡水冀州中学月考,11)下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B.效应B细胞与效应T细胞

10、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D.效应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答案A解析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增殖、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由于要形成分泌蛋白抗体,效应B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效应B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含量更多。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靶细胞的死亡对机体具有积极意义,属于细胞凋亡。9.(2016江西南昌三中期末,11)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青霉素过敏反应

11、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答案B解析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A项错误;过敏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B项正确;机体免疫反应中分泌淋巴因子的是T细胞而不是浆细胞,浆细胞在免疫反应中分泌抗体,C项错误;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发生的是过敏反应而不是自身免疫反应,D项错误。10.(2016四川凉山州三诊,7)研究人员构建了用特定光束激活X神经元的小鼠模型,以研究X神经元对水平衡的调节作用。用三组模型小鼠进行了如下实验,开始光刺激后,

12、测量15分钟内的饮水量,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X神经元应位于下丘脑的水分平衡的调节中枢B.实验中的A组比B组小鼠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多C.A组实验小鼠的下丘脑产生渴觉导致饮水增加D.光激活X神经元所诱导的饮水与口渴程度无关答案C解析由图分析可知X神经元对水平衡具有调节作用,而下丘脑是水平衡调节中枢,所以X神经元应位于下丘脑的水平衡调节中枢,A项正确;实验中的A组进行了48小时限水处理,细胞渗透压会升高,所以比B组释放抗利尿激素多,B项正确;产生渴觉的是大脑皮层,C项错误;由图分析可知无论是否限水只要用光处理激活X神经元时饮水量都增加,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14分)(

13、2016江苏苏中三市二次调研,29)下图表示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引起骨骼肌收缩的部分过程。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A(受体兼Na+通道),通道打开,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兴奋传导到B(另一受体)时,C(Ca2+通道)打开,肌质网中Ca2+释放,引起肌肉收缩。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结构)组成部分,骨骼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为。(2)轴突末端释放Ach方式是,Na+由通道进入细胞内,其运输方式是。(3)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这是因为。(4)神经骨骼肌接头上存在分解Ach的胆碱酯酶,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选择性抑制作

14、用。可推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会出现症状。(5)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症状。导学号93420277答案(1)效应器正电位变为负电位(2)胞吐协助扩散(3)乙酰胆碱(Ach)只存在于轴突末梢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4)肌肉持续收缩(5)肌无力解析(1)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属于效应器。静息时,细胞膜对K+通透性增大,K+外流,出现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动作电位时,由于膜对Na+通透性增大,Na+内流,出现动作电位外负内正。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为正电位变为负电位。(2)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

15、(Ach)是通过胞吐。Na+在细胞内浓度低,进入细胞内是顺浓度梯度,所以Na+由通道进入细胞内是协助扩散。(3)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是因为乙酰胆碱(Ach)只存在于轴突末梢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4)神经-骨骼肌接头上存在分解Ach的胆碱酯酶,Ach发挥作用后会被胆碱酯酶分解,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抑制Ach分解,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会出现肌肉持续收缩。(5)血钙含量偏高,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导致突触后膜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出现肌无力症状。12.(26分)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和免疫应答水平必须适应免疫防御和维持体内稳态的需要,这要通过精确的免疫调节来实现。请回答下列问题。(1)抗原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的物质。大多数病原体进入人体,经过细胞内中的酶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特有的抗原。B细胞受到刺激后,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细胞,从而产生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