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电化学专题(8)(无标准答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495644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电化学专题(8)(无标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电化学专题(8)(无标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电化学专题(8)(无标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电化学专题(8)(无标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电化学专题(8)(无标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电化学专题(8)(无标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电化学专题(8)(无标准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化学综合训练李仕才1.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下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标准状况下1.12 L O2B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4H2O4e=2H24OHCc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Dd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4H4e=2H2O2.硼化钒(VB2)空气电池是目前储电能力最高的电池,电池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反应为4VB211O2=4B2O32V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a为电池负极 B图中选择性透

2、过膜只能让阳离子选择性透过 C电子由VB2极经KOH溶液流向a电极 DVB2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222OH22e=V2O52B2O311H2O3(多选)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利用不同价态离子对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充电时,惰性电极M、N分别连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充电过程中,N电极附近酸性减弱B充电过程中,N电极上V3被还原为V2C放电过程中,H由N电极向M电极移动D放电过程中,M电极反应为VO2He=VOH2O4.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示意图如右所示,其中电极

3、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EDTAFe2+e=EDTAFe3+2EDTAFe3+H2S=2H+S+2EDTAFe2+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阴极的电极反应:CO2+2H+2eCO+H2OB协同转化总反应:CO2+H2SCO+H2O+SC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低D若采用Fe3+/Fe2+取代EDTAFe3+/EDTAFe2+,溶液需为酸性5锂碘电池的正极材料是聚2乙烯吡啶(简写为P2VP)和I2 的复合物,电解质是熔融薄膜状的碘化锂,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2VPnI2+2e+2Li+=P2VP(n1)I2+2LiI下列说法正确的

4、是()A该电池放电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P2VP和I2的复合物是绝缘体,不能导电C该电池发生的总反应为2Li+P2VPnI2=P2VP(n1)I2+2LiID该电池工作时,碘离子移向正极6一种用水和N2制备NH3的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B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Li+eLiC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D每生成1 mol NH3,电路中通过3 mol电子7一种处理高浓度乙醛废水的方法隔膜电解法,其原理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为一定浓度含乙醛的Na2SO4溶液,电解后乙醛在两个电极分別转化为乙醇和乙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电极为阴极,

5、b电极为阳极B阳板的电极反应式为CH3CHO2e+H2O=CH3COOH+2H+C设电解时溶液体积不变,则阴极区Na2SO4的物质的量增大D电解过程中,M 池溶液的pH 变大,N 池溶液的pH 变小8.如图是一种正投入生产的大型蓄电系统,放电前,被膜隔开的电解质为Na2S2和NaBr3,放电后分别变为Na2S4 和NaBr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3NaBr2eNaBr3+2Na+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a2S22eNa2S4+2Na+C放电时,Na+经过离子交换膜,由b池移向a池D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2.24 LH2时,b池生成17.40gNa2S49.中国科学家用毛笔

6、书写后的纸张作为空气电极,设计并组装了轻型、柔性且可折叠的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图1),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纸张中的纤维素作锂电池的正极B放电时,Li+由正极经过有机电解质溶液移向负极C开关K闭合给锂电池充电,金属锂电极增重14g,空气电极放出22.4L的O2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2O22e=O2+2Li+10.一种全天候太阳能电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电池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和电能B光照时,a极周围pH减小C光照时,H+由a极室透过质子膜进入b极室D光照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V3+e=V2+11.下图是一个乙醇燃料电池

7、工作时的示意图,乙池中的两个电极一个是石墨电极,一个是铁电极,工作时M、N两个电极的质量都不减少,请回答下列问题:(1)M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名称是 ,加入乙醇的铂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写出乙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在此过程中,乙池中某一电极析出金属银4.32 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氧气为 L(标准状况下);若此时乙池溶液的体积为400 mL,则乙池中溶液的pH为 。(3)常温常压下,1 g C2H5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29.71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2.新型高效的甲烷燃料电池采用铂为电极材料,两电极上分别通入CH4和O2,电解质为KOH溶液

8、。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作为电源,进行饱和氯化钠溶液电解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甲烷燃料电池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分别为 、 ;(2)闭合K开关后,a、b电极上均有气体产生,其中b电极上得到的是 ,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3)若每个电池甲烷通入量为1 L(标准状况),且反应完全,则理论上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为 C(法拉第常数F9.65104 Cmol1),最多能产生的氯气体积为 L(标准状况)。13.H3PO2也可用电渗析法制备。 “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_

9、。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将 “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 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 其缺点是产品中混有_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_。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殷人将日月称东母与西母,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夕月”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春秋战国时,日月神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沂南汉画像石中东王公、西王母分坐在柱收物(昆仑山)上,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晋代郭璞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言之有据,而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变而来。秦汉时期

10、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上古时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无缘祭享。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对一般平民来说,月亮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唐朝虽没有中秋节,但唐人精神浪漫,亲近自然,中秋赏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如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云:“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11、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其情趣大异于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诗酒风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发了感物怀人的情思。宋人常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人生变化无常,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寄托着这种浩叹。似乎中秋明月的清光,也难掩宋人的感伤。不过对于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一种形态,即世俗的欢愉。北宋东京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

12、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梦梁录);市井贫民“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宋代城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体现了这一伦理因素。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人们对家庭更为依恋,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的良机。“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连,取团圆之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奈),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经历了文人

13、赏月的雅趣,民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饼而无心看月的俗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摘编自萧放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日月,殷人称东母与西母,春秋战国时称东皇公、西王母,汉代称东王公、西王母,从这些称呼可以看出,中国古人的日月崇拜有一脉相承之处。B唐宋两代都有文人赏月的风尚。唐人多借月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赞美,体现出诗酒风流的情趣,而宋人常因月抒发感伤之情。C南宋时的都城杭州,中秋夜热闹非凡,不仅富家巨室、中小商户宴饮赏玩,“以酬佳节”,连财力匮乏的市井贫民也勉力寻欢,

14、足见中秋在当时已是非常重要的节日。D中秋的节俗文化经历了不断丰富与演变的过程,如宋人赋予中秋节阖家团圆的意义,明人则将月饼引入中秋节,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感情的信物。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弦、望、晦、朔是月亮在运行过程中被人观察到的不同形态,是中国大多数节日设定的基准,如中秋节的设定就与“望”有关。B中秋节源于原始宗教中的月亮崇拜,但形成较晚。唐代文人已有中秋之夜赏月的风尚,到宋代,中秋则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C沂南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为月神,居于昆仑山,后演变为月神嫦娥。晋代郭璞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即以此神话为依据。D唐朝的一般民众将月亮视为欣赏的对象,而不再觉得它高不可及,这跟天文知识的丰富、文化观念的进步和皇家丧失对祭月的独占权大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